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评分变化及血清乳酸、NSE、CR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海源 许慧中 +2 位作者 颜庆华 张猛 刘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变化与血清乳酸(L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变化与血清乳酸(L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疾病组,根据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32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选取50例行健康体检受试者作为健康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乳酸、NSE、CRP水平与CT评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乳酸、NSE、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乳酸、NSE、CRP水平和CT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经Spearman相关分析,急性颅内损伤患者血清中乳酸、NSE、CRP水平与CT评分呈正相关(r=0.431、r=0.345、r=0.226,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乳酸、NSE、CRP水平、CT评分联合预测急性颅内感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T评分与患者入院血清乳酸、NSE、CRP水平呈正相关,联合诊断对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ct评分 乳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乳腺癌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儒 郝志鑫 +7 位作者 屈洋 张超 李唯佳 郎洁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霍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患者,采用^(18)F-FDG PET/CT难以判断肿瘤来源,穿刺活检风险高,经北京协和医院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为乳腺癌肺上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转移,给予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解救治疗后获得缓解。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为新型^(18)F-FES PET/CT评估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的ER表达情况及指导后续个体化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ES PET/ct 肺转移 霍纳综合征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的超分辨率CT图像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承峰 叶旺全 +7 位作者 陈亮 桂斌 郝锡荦 孙建业 张永超 刘乐乐 陈强 郑荣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9,共11页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 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区之一,2017和2020年先后两次现场试验性开采证实了水合物资源的利用前景。目前,对该地区含水合物储层的精细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空间中的微观赋存形态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水合物微观赋存形态CT图像表征存在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数字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实现了CT扫描图像空间分辨率的2倍和4倍提升。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物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和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进行了形态表征。由于南海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有孔虫壳体,水合物主要占据有孔虫壳体内部空间并堵塞了空隙间的连通喉道,显著降低了沉积物的气、水渗透能力;然而,水合物未能全部占据整个孔隙空间,仍然会有少量的气体和水残留,气体则主要分布于水合物颗粒内部,而水则主要分布在水合物颗粒表面,上述实验结果对地震、测井等现场勘探数据解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微观赋存特征 超分辨率重建 ct图像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颈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时建文 杨忠泽 刘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PI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CTPI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I参数对ACI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比较CTPI参数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DSA检查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的CTPI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CBV、CBF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MTT、TTP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及联合检测对ACI侧支循环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93、0.705、0.841、0.669、0.879,单独检测中MT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CTPI参数联合检查对ACI侧支循环的诊断灵敏性为84.78%、特异性为90.00%、准确率为87.74%、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8.52%、Kappa值为0.750。有侧支循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BV、CBF与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MTT、TTP与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有侧支循环患者的CBV、CBF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高,MTT、TTP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低,CTPI参数用于评估ACI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有侧支循环患者近期预后较好,同时CBV、CBF、MTT、TTP与ACI患者近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CBV、CBF、MTT、TTP预测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评估价值 近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长久 刘杰克 +4 位作者 青浩渺 郭玲 胡仕北 周鹏 何乐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6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双能量CT资料。双能量图像采用LBI[融合系数为1(80 kV)和0.6(M0.6)]、NBI和VMI+(40 keV、55 keV)技术重建。比较5组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CT值、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肿瘤边界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0 keV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评分均明显高于80 kV、M0.6、NBI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80 kV、M0.6、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噪声明显低于80 kV、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双能量CT中,采用VMI+技术(40 keV)能提供更好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采用NBI技术能提供更低的噪声和更好的整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喉鳞状细胞癌 非线性融合图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行X线摄影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浩宇 石文达 +1 位作者 赵晓彬 崔志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X线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分析发生和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同时分析X线、CT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X线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分析发生和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同时分析X线、CT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112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28.57%;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低分化比例、组织类型为浸润性癌比例、有脉管浸润比例、肿瘤直径≥5cm比例、组织Ki-67表达≥14%比例分别为68.75%、90.63%、28.13%、31.25%和84.38%,明显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病灶组织类型、脉管浸润、Ki-67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X线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500,P<0.05,一致性较差;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825,P<0.05,一致性较好;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87.50%和95.00%,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受分化程度、病灶组织类型、脉管浸润、Ki-67表达的影响;相较于X线,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X线 ct检查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鹏 冯森 +1 位作者 李冬冬 王玉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91例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CT平扫及血管成像检查(CTA),分析不同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效能。结果91例sICH患者中,...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91例s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CT平扫及血管成像检查(CTA),分析不同CT征象预测血肿增大的效能。结果91例sICH患者中,发生血肿增大43例(47.25%),未发生血肿增大48例(52.75%);CT平扫出现黑洞征41例(45.05%),混合征50例(54.95%);岛征39例(42.86%);渗漏征33例(48.35%);斑点征45例(49.45%)。CT平扫中黑洞征预测血肿增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1.16%、60.42%;混合征为79.07%、66.67%;岛征为67.44%、79.17%;三者联合为48.84%、89.58%。CTA征象中渗漏征预测血肿增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74%、77.08%;斑点征为83.72%、81.25%;二者联合为74.42%、91.67%,其特异度最高。结论CT平扫与CTA征象均可有效预测sICH患者血肿增大,其中CTA斑点征与渗漏征联合预测临床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头颅ct 血肿增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一种新的术中X线与术前CT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家礼 王杰 +2 位作者 郭曦 陈彧 舒丽霞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51-157,18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配准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中X线与术前CT图像,为TEVAR支架植入提供精确安全的导航。然而,现有配准算法存在无法有效弥合投影CT图像生成的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 目的本研究旨在配准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中X线与术前CT图像,为TEVAR支架植入提供精确安全的导航。然而,现有配准算法存在无法有效弥合投影CT图像生成的数字重建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y,DRR)与X线图像之间的域间差异和难以获得图像分割标签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法来改善这一问题。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配准框架,该框架结合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域自适应网络和基于Transformer的配准网络。基于GAN的域自适应网络将X线图像的风格迁移到DRR图像上,使两者在图像风格上更接近。基于Transformer的配准网络采用CNN与跨模态变换器(cross-modality transformer,CMT)相结合的模式,直接配准X线与CT图像,无需进行图像分割。结果本文在208对标定的TEVAR术中X线与CT图像对上对新的配准方法进行了验证。与其他域适应方法相比,本文所采用的CycleGAN网络作为风格转换模块,有效减小了DRR图像与X线图像之间的域间差异。消融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配准网络中的全局局部感知模块(global-local perception module,GLPM)对提高配准精度具有明显作用,而空间缩减(spatial reduction,SR)则有效缩短了配准时间。通过对比现有方法和本文方法在真实患者X线与CT图像对上的配准效果,本文的方法在配准精度和成功率方面均表现出最佳性能。结论本文提出的新的X线与CT图像配准方法有效克服了现有方法存在的域间差异以及难以获得分割标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图像 ct图像 配准 域自适应 跨模态变换器
下载PDF
西门子Force双源CT故障维修案例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小磊 肖吴进 +1 位作者 汪缨 张晖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77-180,共4页
西门子Force双源CT属于高端CT,设备整体配置高、性能佳、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好,在医院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设备使用量大,故障时有发生,且设备集成程度较高、整体维修难度大。本文详细分析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冷系统、患者检查... 西门子Force双源CT属于高端CT,设备整体配置高、性能佳、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好,在医院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设备使用量大,故障时有发生,且设备集成程度较高、整体维修难度大。本文详细分析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冷系统、患者检查床、探测器电源3例故障的故障排除过程,并通过更换三通阀、维护升降电机轴承、焊接X10接头解决故障,节省了维修费用,并为同行维修此类故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水冷系统 检查床 探测器电源
下载PDF
^(99m)TcO4-SPECT/CT甲状腺核素显像联合超声及TSH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静 吴龙云 +5 位作者 郝宏毅 尹彩君 杨勇 倪效波 张荣 王雪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6-209,F0002,共5页
目的通过高锝酸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99m)TcO4-SPECT/CT)核素显像提供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结节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一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客观评价... 目的通过高锝酸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99m)TcO4-SPECT/CT)核素显像提供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结节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联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一步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客观评价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做出早期诊断。方法对因甲状腺结节同时行^(99m)TcO4-SPECT/CT甲状腺核素显像、甲状腺B超及TSH水平检查的患者共80例(92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方法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92个结节中良性74个,恶性18个;^(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比较灵敏度(77.8%)高,特异度(70.2%)及准确度(71.7%)低,假阳性率(29.7%)高,假阴性率(22.2%)低,两者之间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比较灵敏度高,特异性及准确度低,假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两者之间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与超声检查联合较单独核素、单独超声检查灵敏度(88.9%)、特异度(87.8%)、准确度(81.5%)高,假阳性率(12.1%)、假阴性率(11.1%)低;联合检查与单独核素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与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单独超声灵敏度、准确度、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其特异性高,但灵敏度低。^(99m)TcO4-SPECT/CT甲状腺显像在提供功能和代谢信息的同时,能提供解剖信息;而血清TSH水平则可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对于核素冷结节且超声实性结节的患者,更应参考其TSH水平,将三者结合起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O4-SPEct/ct甲状腺核素显像 超声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会性CT骨质疏松筛查和骨密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涛 曾小辉 +4 位作者 李洋 李曼 蒲冰洁 植彪 王永芹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2期57-62,74,共7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基于机会性CT检查的骨质疏松筛查分类和骨密度值预测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方法以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为标准,将199例机会性CT检查数据用于建立密集卷积网络的深度学... 目的建立并评价基于机会性CT检查的骨质疏松筛查分类和骨密度值预测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方法以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密度测定为标准,将199例机会性CT检查数据用于建立密集卷积网络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骨密度二分类模型和骨密度值预测回归模型,以五折交叉验证和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测试,并以来自不同设备的42例机会性CT检查病例进行独立测试,计算和评价模型的性能参数。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骨密度二分类模型的测试集和独立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值分别为0.974、0.938,测试集的F1得分、召回率、精准度、特异性、准确度均≥0.91,独立测试集的上述评价参数均>0.862。在训练集、测试集和独立测试集上,骨密度值预测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42、8.52和13.8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3、10.80、20.36,预测值与QCT骨密度值呈极强正相关。结论基于机会性CT检查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骨密度正常和降低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且可较准确地预测骨密度值,避免多余的辐射风险,减少时间、经济消耗,有效扩大骨质疏松筛查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筛查 机会性ct 人工智能 骨密度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化疗患者行个体化低流率腹部增强CT:双源CT低管电压高管电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杰 张怡存 +7 位作者 李林峰 原典 齐珂 张梦圆 张炜珽 魏楠楠 高剑波 吕培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 目的 探讨在癌症患者中使用双源CT结合低流速和低管电压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共纳入90名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人)。在A组中,患者使用120kVp和448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B组患者以100kVp和336 mgl/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C组患者以70kVp和224mgI/kg对比剂量进行扫描。对CT值、标准差、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分、对比剂剂量和流速进行测量。结果 在三组中,除了肾脏外,主观图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组相比,C组在大多数感兴趣区域(ROIs)中显示出显著更高的CT值、更低的噪声水平以及更高的SNR和CNR值(P<0.05)。与A组相比,C组所用对比剂剂量减少了47.3%(79.2±13.7 vs.41.7±8.9,P<0.01),对比剂注射速率降低了19.2%(2.6±0.5 vs.2.1±0.4,P<0.01)。结论 在化疗后血管受损的患者中使用70kVp管电压结合高管电流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的同时降低流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速 低管电压 低对比剂剂量 高管电流 上腹部ct
下载PDF
采用MS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叶 汪祝莎 +1 位作者 孙韬 何洪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确诊的52例周围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化级别患者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灌注参数与...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确诊的52例周围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化级别患者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灌注参数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中分化周围型NSCLC患者BF、BV、PS、MTT及PH数值均高于低分化周围型NSCLC,以高分化周围型NSCLC的BF、BV、PS、MTT及PH数值最高。各个灌注参数值,其中高分化、中分化周围型NSCLC的BF、PH与低分化周围型NSCLC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者BV、PS及MTT数值比较,均为明显差异(P>0.05)。周围型NSCLC患者灌注参数BF、PH与其分化程度成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检查可有效反映周围型NSCLC的分化程度,其灌注参数中BF、PH对评估其分化程度有一定帮助,与周围型NSCLC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分化程度
下载PDF
术中滑轨CT辅助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盛斌 王奕威 +4 位作者 王愉思 刘德龙 杨瞻宇 关蕊 刘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4.98±7.33)岁;仅在C形臂透视下行内固定治疗37例为C形臂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4.37±10.82)岁。合并有前环骨折患者42例,均采用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或耻骨上支螺钉固定骨盆前环。术后比较两组随访时间、置钉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Matta复位评价、Majeed疗效评价、CT分级及二次手术翻修率。结果:CT组置钉时间(32.63±7.33) min,短于C形臂组(52.95±10.64) min(t=-9.739,P<0.05)。CT组随访时间(11.97±1.86)个月,C形臂组(12.03±1.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05)。CT组Matta复位评价结果(Z=2.79,P<0.05)、Majeed疗效评价结果(Z=2.79,P<0.05)、CT分级(Z=2.83,P<0.05)均优于C形臂组。CT组二次手术翻修率低于C形臂组(χ~2=5.641,P<0.05)。结论: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手术与传统C形臂透视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及安全性高、术后二次翻修率显著下降等特点,是重建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轨ct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 骨盆后环损伤 术中透视 微创
下载PDF
GE256排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常规呼吸训练与特殊呼吸训练对质控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艳 黄慧敏 +1 位作者 龙淼淼 刘铁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GE256排Revolution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患者常规训练呼吸与特殊训练呼吸对心率、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 目的:研究GE256排Revolution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中患者常规训练呼吸与特殊训练呼吸对心率、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行CCTA检查。共纳入108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54例患者采取特殊训练呼吸训练方式,B组54例患者行常规训练呼吸,对两组的心率、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心率慢于B组(P<0.05,t=2.14);A组患者的3支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图像质量显著优于B组(Fisher's exact P=0.010);两组之间的辐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E256排Revolution CCTA检查中,特殊呼吸训练在提高CCTA图像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 呼吸训练 图像质量 心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书婷 查开继 +1 位作者 李培杰 张永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访1 a,根据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6例)、无左心室重...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访1 a,根据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左心室重构组(26例)、无左心室重构组(94例),根据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24例)、未发生组(9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左心室重构组、无左心室重构组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高危斑块特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未发生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病变长度、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及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左心室重构 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胸腹部平扫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
18
作者 王旭 刘磊 +3 位作者 刘义军 童小雨 范勇 王诗耕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椎体进行分析。使用QCT骨密度测量工作站测得胸部常规120 kVp下T11~L1椎体的骨密度(BMD),同时分别测量胸部120 kVp与腹部GSI扫描70 keV单能量下T11~L1椎体的CT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数据测量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椎体BMD值与CT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椎体间CT值差异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参考QCT诊断标准,将椎体分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比较三组间及组内CT值差异。组内120 kVp-CT值和GSI-CT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T11~L1椎体BMD均值行骨质状态判定,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体CT值评估骨质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椎体BMD与120 kVp-CT值和GSI-CT值均呈正相关(r=0.976、0.963,P<0.001)。120 kVp和GSI下T11~L1椎体CT值依次为T11[144.00(72.00)、158.00(79.00)]、T12[137.00(67.00)、150.00(76.00)]、L1[128.00(67.00)、137.00(74.00)],不同椎体及椎体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31例患者共1293个椎体,骨量正常组椎体496个、骨量减少组椎体415个、骨质疏松组椎体382个。120 kVp和GSI下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椎体CT值依次为[181.50(43.67)、199.65(48.57)]、[132.20(18.50)、144.00(23.00)]和[87.75(22.20)、93.30(27.20)],不同骨质状态组间椎体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组内椎体GSI-CT值均高于椎体120 kVp-CT值(P<0.05)。120 kVp-CT值与GSI-CT值诊断骨量减少的AUC分别为0.976、0.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7);诊断骨质疏松的AUC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胸部常规120 kVp及腹部GSI平扫CT值均可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定量ct 能谱ct ct
下载PDF
颅脑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荆梅 顾欣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颅脑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03—2023-05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及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 目的分析颅脑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03—2023-05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磁共振成像及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制作3种影像学检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综合诊断确诊,8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中脑梗死阳性69例(86.25%),脑梗死阴性11例(13.75%)。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率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联合检查、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检查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9、0.7688、0.8682。结论GE Revolution CT颅脑灌注成像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及AU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GE Revolution ct 颅脑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灵敏度 准确率
下载PDF
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饶德利 邱晓明 朱燕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均进行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检查,分析患者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以及... 目的 探讨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均进行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检查,分析患者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以及相应对侧区CTP检查参数,并分析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与灌注异常以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结果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TP检查均发现脑血流灌注异常,梗死区患侧CBF、 CBV低于对侧区(P<0.05),TTP较对侧区无限延迟;缺血半暗带区患侧CBF低于对侧区(P<0.05),TTP高于对侧区(P<0.05),CBV与对侧区无显著差异(P>0.05)。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以及闭塞患者分别为31例、24例、6例和2例,其中22例侧支循环形成,且有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以及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比例伴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多(P<0.05)。结论 CTP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区,CTA可对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进行评估,一站式CTA联合CTP扫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