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脑靶向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晓 张兰 李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6-436,共1页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问题,本实验期望通过制备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提高难透过BBB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早期诊断药物的治疗作用,并对其经过BBB进入脑组织的机制进行探讨。方...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问题,本实验期望通过制备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提高难透过BBB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早期诊断药物的治疗作用,并对其经过BBB进入脑组织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评价。(1)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体内药动学及脑组织分布研究:实验前12小时大鼠进行颈静脉插管手术。实验时于插管处给予原药溶液,胆固醇单修饰及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200μL,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液中香豆素-6的含量。大鼠尾静脉分别给予原药溶液、胆固醇单修饰及PEG-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香豆素-6的含量。(2)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体外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研究:采用b End.3细胞模型(永生化小鼠脑内皮细胞株)评价了载体及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同时选用了巨胞饮介导的内吞作用(细胞松弛素D),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氯丙嗪),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染料木素),胆固醇耗竭(MβCD和制霉菌素),高尔基体抑制剂(布雷菲德菌素A)和耗能(叠氮钠)等七种细胞摄取抑制剂来研究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结果 (1)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191.1±1.22)nm、载药量约为1.97%,包封率大于98%。同时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在体外具有更明显的缓释效果。(2)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在体内具有更高的血药浓度及缓释效果,能持续释放12 h,而胆固醇单修饰纳米粒仅释放8 h,原药溶液仅4 h内能检测到药物。脑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静脉给药后脑组织中药物含量显著增高且成缓慢释放的过程,说明具有成为脑靶向制剂的研究潜力。(3)载体及载药纳米粒细胞安全性良好,纳米粒在实验范围内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选择不同类型的摄取和转运抑制剂研究了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及转运机制。结果表明,参与细胞转运和摄取的机制可以是不同的,而胆固醇-PEG双修饰PBCA纳米粒在b End.3细胞中的转运机制,是一个包括巨胞饮介导、耗能、同时需要胆固醇参与等多种机制介导的复杂过程。结论本实验制备的PEG20000-胆固醇双重修饰PBCA纳米粒,可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诊断药物体内BBB通透率低、安全性差、缓释性差等瓶颈问题,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20000-胆固醇双重修饰 PBCA纳米粒 治疗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两种直接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方法与沉淀法的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屈步华 董伟 +1 位作者 陈大宁 庄一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评价聚阴离子多聚物 /表面活性剂 (PPD)法与PEG修饰酶 /硫酸α 环糊精 (PEGME)法直接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将两法试剂与沉淀法作对比 ,分别考察对序列超离HDL、LDL及对正常血清标本、高胆红素... 目的 评价聚阴离子多聚物 /表面活性剂 (PPD)法与PEG修饰酶 /硫酸α 环糊精 (PEGME)法直接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将两法试剂与沉淀法作对比 ,分别考察对序列超离HDL、LDL及对正常血清标本、高胆红素标本、高甘油三酯标本和校准血清的作用情况。结果 PPD法与沉淀法相比偏差较大 ,准确性、特异性均较差 ,而PEGME法与沉淀法结果一致。结论 临床实验室使用PPD法试剂应谨慎 ,而PEGME法优于PPD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聚阴离子多聚物 表面活性剂法 peg修饰 硫酸α-环糊精法 沉淀法
下载PDF
三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验方法的比较
3
作者 邹淑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4期148-150,165,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验中聚阴离子多聚物/表面活性剂(PPD)法和PEG修饰酶/硫酸α-环糊精(PEGME)法及沉淀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将已知浓度为1.0~2.0、2.0~4.0 mmol/L的HDL-C、LDL-C在生化分析仪上... 目的 对比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验中聚阴离子多聚物/表面活性剂(PPD)法和PEG修饰酶/硫酸α-环糊精(PEGME)法及沉淀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分别将已知浓度为1.0~2.0、2.0~4.0 mmol/L的HDL-C、LDL-C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试,运用两点终点法对参数进行分析,主、辅波长分别为600、700 nm,在3μl标本量中加入240μl R1,288 s后读取吸光度A1,反应5 min后再将80μl R2加入其中,600 s后读取吸光度A2。依据参考品的HDL-C、LDL-C浓度值计算其含量。结果 PPD法试剂对HDL-C具有相对缓慢的作用,对LDL的非特异性反应较为显著,达到10%~20%;PEGME法试剂对HDL-C具有相对较快的作用,对LDL-C基本不具有非特异性反应,仅为5%以下。HDL-C、LDL-C、Trig的正常值分别为1.1~1.7、1.7~2.9、0.4~1.8 mmol/L,PPD法的结果高于沉淀法7%~15%。将参照设定为沉淀法结果,如果血清标本在正常胆红素浓度范围内,则PPD法测定结果就具有假性增高的表现,而如果血清标本胆红素浓度〉20μmol/L,则PPD法测定结果就具有明显降低的表现,达到参照值的60%;胆红素浓度变化极少干扰PEGME法测定结果。将参照设定为沉淀法结果,PPD法测定结果受到三酰甘油的影响显著提升了20%以上,而三酰甘油浓度的提升使其进一步假性增高;PEGME法较少受到三酰甘油的影响。两者均与三酰甘油浓度成负性关系。PPD法的结果显著高于沉淀法(t=4.303,P〈0.05)。结论 HDL-C的检验中PEGME法优于PPD法,临床实验室应谨慎应用PPD法,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 沉淀法 聚阴离子多聚物/表面活性剂法 peg修饰酶/硫酸α-环糊精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