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与Wells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邓跃林 徐术根 邓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长沙市中心医院2002—01—2010—09收治的84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长沙市中心医院2002—01—2010—09收治的84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①急性肺栓塞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悸等,发生率依次为35.3%、31.8%、31.8%、28.2%;急性肺栓塞常见的体征为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呼吸频率增快等,发生率依次为41.2%、22.4%、21.2%。②8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Wells分级低危6例、中危55例、高危24例,比例分别为7%、65%、28%,组间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8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予以PESl分级,其中1级19例,占22.4%,其中住院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为0;2级患者25例,占29.4%,其中无患者死于住院期间,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5例(20%);3级患者14例,占16.5%,其中死于住院期间者1例(7.1%),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6例(42.9%);4级患者12例,占14.1%,其中死于住院期间者4例(33.4%),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6例(50%);5级患者15例,占17.6%,其中死于住院期间者10例(66.7%),生存时间少于1个月者5例(33.3%)。追踪患者预后,运用Ordinal回归分析,组问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样化、无特异性,临床以呼吸困难、胸痛、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等常见;②Wells系统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判断无明显指导意义;③PESl分级能较好判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PESl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临床表现 Wells评分系统 严重程度指数(pesi) 预后
下载PDF
高温环境热习服训练中PSI与PeSI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曾朴 朱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共6页
为研究热习服训练中生理应激指数(PSI)和感知应激指数(PeSI)的变化以及二者间的关系,利用人工环境舱开展高温环境下的热习服训练试验。首先,以1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为被试,将他们随机分配到由不同温度和劳动强度组成的工况下,测试... 为研究热习服训练中生理应激指数(PSI)和感知应激指数(PeSI)的变化以及二者间的关系,利用人工环境舱开展高温环境下的热习服训练试验。首先,以1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为被试,将他们随机分配到由不同温度和劳动强度组成的工况下,测试并计算他们的PSI和PeSI;然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热习服在训练前后PSI与PeSI的差异性,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温度和劳动强度对PSI与PeSI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PSI与PeSI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习服训练可以降低被试的PSI和PeSI;训练时的劳动强度是影响PSI与PeSI的关键因素;依据PeSI可以预测PSI,但在不同工况下预测的准确度不同,当环境温度为36~38℃,相对湿度为50%时,重度劳动强度工况下依据PeSI预测PSI的准确度大于中度劳动强度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应激指数(PSI) 感知应激指数(pesi) 热习服 高温环境 劳动强度
下载PDF
miR-27a miR-27b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许玫莎 王聪 +3 位作者 郑友峰 吴挺实 肖成钦 陈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7a(miR-27a)、微小核糖核酸-27b(miR-27b)水平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PE患者160例,根据APE患者28d生存情...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7a(miR-27a)、微小核糖核酸-27b(miR-27b)水平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PE患者160例,根据APE患者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115)和死亡组(n=45)。采用PESI评分标准将APE患者分为低危组(n=34)、中危组(n=68)和高危组(n=5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7a及miR-27b水平变化。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7a、miR-27b水平及PESI对AP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E患者血清miR-27a、miR-27b水平与PESI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血清miR-27a(4.26±0.93 vs.1.95±0.42)、miR-27b(3.72土0.75 vs.1.63±0.51)水平及PESI评分(164.70±28.60vs.93.50±14.30)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高危组血清miR-27a(3.94±0.85 vs.2.87±0.62,1.52±0.34)、miR-27b(3.60±0.71vs.2.26±0.54,1.18±0.20)水平及PESI评分(158.50±26.40vs.102.40土18.50,75.20±10.70)均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27a、miR-27b水平及PESI评分预测APE死亡的最佳截值分别为3.45、2.96、135.70分,三者联合预测APE患者死亡的AUC[0.862(0.803~0.926)]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7.2%和82.5%。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清miR-27a、miR-27b水平与PESI均呈正相关(r=0.795、r=0.718,P<0.01),miR-27a水平与miR-27b水平呈正相关(r=0.746,P<0.01)。结论miR-27a及miR-27b表达上调与APE患者预后相关,miR-27a及miR-27b联合PESI.可有效评估APE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APE) 微小核糖核酸-27a(miR-27a) 微小核糖核酸-27b(miR-27b)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4期98-98,共1页
目的研究及观察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以43名同时期于本院体检显示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检测... 目的研究及观察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肺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以43名同时期于本院体检显示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检测,比较两组的统计结果,并比较不同PESI指数肺栓塞患者的统计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统计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PESI指数肺栓塞患者的统计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肺栓塞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受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影响较大,可作为疾病诊断及严重程度了解的重要依据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小板活化指标 pesi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