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肺结节高危患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陈美银 杨一春 江锋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Mono E)在高危结节患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肺结节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Mono E)在高危结节患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肺结节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扫描及Mono E成像,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试验组采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CT剂量指数(CTDIvol)、CT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T值与图像信噪比(SN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标准差(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Mono E能提高肺结节高危患者胸部CT扫描图像CT值与SNR,且不影响图像质量,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低剂量扫描 肺结节 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莲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估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腹部CT扫描的68例患者。根据不同的CT扫描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扫描方式,联合滤波反射影重建方法... 目的:评估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腹部CT扫描的68例患者。根据不同的CT扫描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扫描方式,联合滤波反射影重建方法;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的扫描方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图像质量评分、CT剂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SNR)以及对比噪比(CNR)等指标,全面评估在低剂量CT扫描中迭代重建方法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达到4分的占比91.18%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竖脊肌图像、腹壁脂肪图像噪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CT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扫描检查结果(CT值、CNR、SN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剂量CT扫描中引入迭代技术重建,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和降低噪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建技术 低剂量 ct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全身弥散技术与PET/CT扫描对骨肿瘤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然 聂俊杰 +1 位作者 田贵森 刘玲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5期118-119,共2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WB-DWI)与PET/CT扫描对骨肿瘤诊断效能评价。方法选择6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25例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分别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和PET/CT扫描。结果所有的良、恶性骨肿瘤在DWI图像中均呈现等或高信号,对...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WB-DWI)与PET/CT扫描对骨肿瘤诊断效能评价。方法选择6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25例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分别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和PET/CT扫描。结果所有的良、恶性骨肿瘤在DWI图像中均呈现等或高信号,对疑似恶性肿瘤的患者,尤其转移性骨肿瘤,WB-DWI检出的病灶数量更多,敏感性明显好于PET-CT;WB-DWI成像的特异性高于PET/CT扫描(P<0.05)。结论两者检出骨肿瘤的效能一致,可以更好的相互弥补,提高诊断准确性,更好为临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全身弥散技术 pet/ct 诊断效能 对比研究
下载PDF
PET-CT融合扫描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震 胡道予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关键词 pet-ct融合扫描技术 原理 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低浓度对比剂结合低kVpCT扫描技术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沈璐 梁妍 +4 位作者 衣闯 王岩 尹永芳 冯艳 陈志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957-961,共5页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结直肠癌多无临床症状,其诊断主要通过对无症状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主要筛查手段有粪便隐血筛查、T抗原筛查、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筛查和纤维结肠镜筛查、CT结肠成像扫描等[1]。结肠CT增强检查在临床结直肠...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结直肠癌多无临床症状,其诊断主要通过对无症状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主要筛查手段有粪便隐血筛查、T抗原筛查、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筛查和纤维结肠镜筛查、CT结肠成像扫描等[1]。结肠CT增强检查在临床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结肠成像 抗体筛查 ct增强检查 结直肠癌 无症状 ct扫描技术 T抗原 低浓度对比剂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定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马秋月 王海波 王潇偲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 深入探究螺旋CT扫描技术在鉴别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GGN 10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 目的 深入探究螺旋CT扫描技术在鉴别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GGN 10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GGN良、恶性的效果,总结不同性质GGN影像学及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病理确诊:良性GGN36例,恶性GGN65例。101例GGN经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良性GGN33例,其中AAH26例,炎症10例,恶性GGN64例,其中原位腺癌29例,浸润型腺.癌28例,微浸润腺癌7例。其中良性漏诊3例,符合率91.66%(33/36),恶性漏诊1例.,符合率98.46%(64/65)。螺旋CT扫描技术对GGN良、恶性灵敏度91.66%(33/36),特异度98.46%(64/65),阳性预测值97.05%(33/34),阴性预测值9552%(64/67)。GGN良、恶性组螺旋CT扫描技术影像学及形态学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扫描技术在GGN良、恶性定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GGN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技术 鉴别 肺磨玻璃结节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龚林建 吉莉 顾春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09月至2024年09月到本院疑似早期肺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CT常规剂量诊断(纳入对照组)、CT低剂量(LDCT)诊断(纳入研究组),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 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09月至2024年09月到本院疑似早期肺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CT常规剂量诊断(纳入对照组)、CT低剂量(LDCT)诊断(纳入研究组),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CTDIvol、DLP、总扫描时间低于对照组,ED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优良率略低(P>0.05)。结论 LDCT扫描技术运用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可降低辐射量,且成像质量良好,建议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扫描技术 常规剂量ct扫描技术 早期肺癌筛查 辐射量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多层CT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的作用
8
作者 陈鹏程 张敏 +1 位作者 陈瑞 安鑫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检查。根据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良恶性参数、病... 目的探讨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检查。根据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良恶性参数、病理结果等。结果恶性组增强峰值、血容量、表面通透性高于良性组,恶性组增强峰值时间短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病理检查明确SPN良性15例,恶性35例。多层CT容积扫描诊断敏感度62.86%、特异度66.67%、准确度64.00%;三维重建诊断敏感度71.43%、特异度73.33%、准确度72.00%;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诊断敏感度94.29%、特异度93.33%、准确度94.00%。结论SPN定性诊断采用多层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作用明显,诊断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容积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婧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以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以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一致性及影像学表现。结果30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中,金标准检查结果示216例为肝脏疾病,剩余84例为其他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检查结果示肝脏疾病患者212例,其他患者88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敏感度为95.83%(207/216)、特异度为94.05%(79/84)、准确度为95.33%(286/300)、阳性预测值为97.64%(207/212)、阴性预测值为89.77%(79/88)。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检查结果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一致较高(kappa=0.787)。216例确诊的肝脏疾病患者中,100例患者肝内存在较明显的病灶影。216例患者中20例患者肝内存在多发小强化病灶,有3例患者肝内多发小病灶在进行平扫以及超声检查后并未进行提示。在对患者进行二期扫描,即门静脉期扫描时图像显示216例患者下腔静脉、门静脉与其分支、脾静脉、肝静脉均能清晰显示,脾脏均匀强化,肝实质均匀强化。在一期扫描中强化病灶患者40例,在二期扫描中密度显著降低,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12例患者门脉主干存在充盈缺损。在动脉期并未表现出显著变化的20例患者,在二期扫描中边缘表现为不规则强化,在进行三期扫描或延迟扫描时,该20例患者可见病灶造影剂逐步向中心进行充填,另外还有10例患者病灶在二期扫描时表现出不规则强化。在将患者图像与临床症状进行结合后发现,216例患者中,100例患者诊断为肝血管瘤,70例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30例患者存在肝内多发转移以及门脉癌栓,还有16例患者诊断为肝脓肿。患者肝脏血液的主要供应来源为门静脉以及肝内动脉,其中肝总共血流中肝动脉占比在20%以上。结论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实施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临床医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患者肝脏病灶及其周边情况,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螺旋ct 增强扫描技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双源CT双低扫描联合新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对主动脉CT血管成像的影响
10
作者 李甜甜 胡春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18-1224,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低对比剂用量与低流速结合新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技术对主动脉CT影像中血管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采集2023年12月~2024年4月疑似有主动脉夹层于我院行CTA检查的120例患者数据,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 目的探讨使用低对比剂用量与低流速结合新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技术对主动脉CT影像中血管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采集2023年12月~2024年4月疑似有主动脉夹层于我院行CTA检查的120例患者数据,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60例/组。常规组运用常规扫描;实验组使用双能扫描。对主动脉及其各分支的CT值和噪声值(SD)进行测定,并以T12层面后侧肌群的SD值作为基准噪声,计算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利用Mono+技术,分别得出40、45、50、55、60、65、70 keV单能量图像,分析这些单一能量影像的客观与主观评判标准,并对对比剂的药量、注射速率、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和评估。结果7组单一能量中,主动脉及其分支的CT值、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逐渐下降(P<0.05)。其中,60 keV组的图像主观评分最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对比剂用量减少18%;速率减低为2.54±0.09 mL/s(P<0.05);此外,实验组中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等比对照组减少约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主动脉CTA成像中,将低对比剂用量低流速和Mono+技术相结合是可行的,与传统成像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仅能满足临床图像质量的需求,还能显著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注射速率以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扫描 双能量成像技术 新一代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诊断胸部创伤的研究
11
作者 潘伟 魏小东 +2 位作者 池保安 方旭涛 李翠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18例高度怀疑肋骨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分析不同低剂量...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2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18例高度怀疑肋骨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分析不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对比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与肋骨三维重建及两者联合检查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扫描管电流为50 mA时,支气管、血管边缘、肺实质、小叶间隔、纵膈、肋骨边缘锐利度清晰度均较差,软组织伪影较多,噪声较多,影响诊断;管电流70 mA时,支气管、血管边缘、肺实质、小叶间隔、纵膈、肋骨边缘锐利度清晰度均一般,有部分软组织伪影,噪声少量,不影响诊断。管电流50 mA时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70 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9,P<0.05);118例胸部创伤患者中,经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检测显示:肋骨骨折112例,肋软骨骨折7例,检测到388处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其中355处(占91.49%)肋骨骨折和33处(占8.51%)肋软骨骨折。118例胸部创伤患者中,76例(占64.41%)合并肺挫伤和撕裂伤,41例(占35.75%)合并胸腔积液,10例(占8.47%)合并胸椎骨折,6例(占5.08%)合并脾挫伤和裂伤,5例(占4.24%)合并纵隔和皮下气肿,肋骨骨折最直接的影像征象为可见透亮低密度影。胸部CT扫描一般能较好显示断端错位,如只有一侧肋骨断裂,另一侧完整,三维重建图像则显示一侧肋骨可见线样影;三维重建共检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395处,其中肋骨骨折363处(占91.90%),肋软骨骨折32处(占8.10%);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共检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410处,其中肋骨骨折375处(占91.46%),肋软骨骨折35处(占8.54%)。与术中检查到的418处肋骨损伤比较,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肋骨及软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2.82%(388/418),肋骨三维重建诊断肋骨及软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4.50%(395/418),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诊断肋骨及软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5.69%(410/418),两种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62,P<0.05)。结论:胸部CT低剂量扫描技术联合肋骨三维重建可用于胸部创伤的诊断,其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低剂量扫描技术 肋骨三维重建 胸部创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PSMA PET/CT和骨扫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的应用
12
作者 杨文辉 秦卫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542-2546,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常见癌症,2020年有191,930例新诊断病例和33,330例因前列腺癌死亡。前列腺癌(PCa)进展时常发生骨转移。大约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近年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病死率。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常见癌症,2020年有191,930例新诊断病例和33,330例因前列腺癌死亡。前列腺癌(PCa)进展时常发生骨转移。大约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近年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病死率。前列腺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骼,目前临床诊断骨转移主要依赖骨扫描,而近年来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为靶点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CT)目前已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复发转移的诊断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明显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如骨扫描或CT (computed tomography)。对骨转移的诊断与疗效评估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PSMA靶向PET相对于骨扫描的优势是否在前列腺癌的分期、再分期和治疗反应评估中未得到证实。本文就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在特定临床环境下的应用现状与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扫描 PSMA pet/ct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徐清珍 吉征 李世宇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来我院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80例患者,将这些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0例,其中对照组的检查方...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来我院进行头颈部CTA检查的80例患者,将这些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0例,其中对照组的检查方式为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研究组的检查方式为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分别记录两组检查者动脉和静脉CT值、造影剂用量和延迟扫描时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将研究组和对照组图像进行分析,按照CTA图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检查者动脉和静脉CT值对比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和静脉CT值对比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造影剂使用量和延迟扫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将研究组和对照组图像进行分析,按照CTA图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图像都达到优秀。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 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马春燕 乔洪梅 +3 位作者 刘虎 单惠萍 沈维英 易亚辉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47-148,153,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的34例胰腺炎患者,应用双能量后处理软件,分别采用100kV、140kV、最佳单...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的34例胰腺炎患者,应用双能量后处理软件,分别采用100kV、140kV、最佳单能量及70keV单能量4种模式模式模式重建处理,测量并计算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4支血管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种模式下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4支血管的SNR和CNR均有差异(P均<0.01),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140kV模式下4支血管的图像SNR、CNR均最低,与其他三组模式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70keV单能量模式下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SNR、CNR均最高,在最佳单能量模式下脾静脉SNR和肠系膜上静脉的SNR和CNR均最高,在100kV模式下的脾静脉CNR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重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胰周血管成像质量有影响。建议采用多模式重建,70keV单能量模式下观察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最佳单能量模式下观察肠系膜上静脉,对于脾静脉应同时采用最佳单能量模式和100kV模式观察,从而提高胰周血管的显示,有利于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作出预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双源ct 双能量增强ct扫描技术 胰周血管
下载PDF
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罗松江 李向荣 +2 位作者 周标 李诚泽 魏博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99-902,共4页
目的: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定性诊断,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收治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共计30例,均接受螺旋CT扫描检查、肺穿刺病理检查,... 目的: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定性诊断,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收治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共计30例,均接受螺旋CT扫描检查、肺穿刺病理检查,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仔细观察,将病理检查视为金标准,进而评估螺旋CT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文选取3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恶性、良性分别占比33.33%、66.67%。同时,腺癌(13.33%)在恶性病变中占比最高。将病理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能效如下:灵敏度结果值为90.00%(9/10),准确度结果值为90.00%(27/30),特异度结果值为90.00%(18/20),阳性预测结果值为81.81%(9/11),阴性预测结果值为94.74%(18/19),都表现为较高水平。结论:螺旋CT扫描技术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定性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今后大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技术 孤立性肺结节 定性诊断 穿刺病理检查 特异度 灵敏度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卢洪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邵州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结节患者(n=92)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运用...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邵州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结节患者(n=92)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运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后,肺结节、早期肺癌检出率分别为10.87%、6.52%,运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后,肺结节、早期肺癌检出率分别为8.70%、4.35%,两种剂量螺旋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较常规剂量螺旋CT,有效扫查总电流时间积升高幅度更为显著,权重CT剂量指数、扫描总电流时间积、最小红斑量及剂量长度乘积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较常规剂量螺旋CT,空洞、钙化、毛刺、分叶征等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性质、影像学征象等检出方面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具一致性,但其具更低的辐射剂量,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技术 肺结节 诊断 检出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7
作者 吕绍兴 熊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关于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择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样本例数为80例,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以上患者均给予西门子... 目的:关于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择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样本例数为80例,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以上患者均给予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该项检查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比80kv及100kv下原发性肝癌的扫描图像质量。结果:80例疑似肝癌患者中,经过病理诊断,26例为阳性,54例为肝癌。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的疾病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4%、76.92%、88.75%。肝癌患者的VNC参数结果显示,其BF明显升高,BV升高,出现TTS延长和PS增加,相比于良性结节存在明显差异,P<0.05。80kv及100kv的扫描图像结果评分,分别为3.62±0.22,3.69±0.24分,对比t=1.923,P=0.056>0.05。结论: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可获得理想的应用价值,其可以准确检出疾病,向病症诊断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 低剂量 增强扫描技术 原发性肝癌 图像质量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18
作者 查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89-392,共4页
目的: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鼻窦炎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两组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对照组扫描参数为... 目的: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鼻窦炎患者60名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两组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对照组扫描参数为管电流60 mA、管电压80 kV;观察组扫描参数为管电流20 mA、管电压80 kV。对比两组获得的图像质量、患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以及患儿家属对诊疗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诊断后,组间获得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DLP、CTDlw、E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诊疗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在小儿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同样能够获得质量合格的图像,扫描剂量低,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小,能够使治疗安全性显著提升,获得家属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低剂量容积扫描技术 小儿鼻窦炎 图像质量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PET/CT对支气管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及特异性分析
19
作者 潘城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97-0200,共4页
探讨基于支气管肺癌患者诊断中,行CT增强扫描、PET/CT检查事项,评价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本次医院于2022年1月及至2024年1月区间内就诊的80例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诊断对象,均开展CT增强扫描、PET/CT检查事宜,以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结... 探讨基于支气管肺癌患者诊断中,行CT增强扫描、PET/CT检查事项,评价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本次医院于2022年1月及至2024年1月区间内就诊的80例疑似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诊断对象,均开展CT增强扫描、PET/CT检查事宜,以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奉为黄金基准,了解其诊断效果。结果 80例疑似为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病理检查检出阳性例数为60例,阴性例数为20例;CT增强扫描检查阳性例数为43例,阴性例数为14例;PET/CT检查阳性例数为53例,阴性例数为18例。经计算数据显示,CT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70.00%、准确度为73.75%、阳性预测值为88.00%、阴性预测值为46.67%;PET/CT检查的灵敏度为88.33%、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76.25%、阳性预测值为96.36%、阴性预测值为72.00%;PET/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增强扫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T/CT检查的准确度与CT增强扫描结果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支气管肺癌患者诊断中,行PET/CT检查相较单一进行CT增强扫描更具诊断效果,其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更高,为临床提供病灶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有效判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ct增强扫描 pet/ct检查 诊断效果
下载PDF
PET/CT 4D门控扫描技术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国栋 林秋玉 +3 位作者 李运达 李明 马健 马瑾瑾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4D门控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及其具体实现方法和成像结果。方法:选取场内测试时的模体数据以及在医院就诊且进行PET/CT扫描的1例患者4D门控扫描数据,采用东软医疗PET/C... 目的:分析研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4D门控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及其具体实现方法和成像结果。方法:选取场内测试时的模体数据以及在医院就诊且进行PET/CT扫描的1例患者4D门控扫描数据,采用东软医疗PET/CT系统及AnzaiAZ-733V呼吸系统对其进行呼吸门控检查,按照一个呼吸周期时间等分划分的方法,划分6个期相获得多期重建图像,将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图像质量(IQ)标准模体与患者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常规非门控扫描和4D门控扫描结果的差异。结果:从划分好的患者多期相重建图像中的肝尖位置变化及划定的感兴趣区域(ROI)内的均值对比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呼吸期相下重建图像,可以明显看出肝尖部位按周期性规律的沿轴向方向的位置周期性变化以及肝尖与肝中和肺底的对比度差异,验证了4D呼吸门控扫描的有效性。结论:PET/CT 4D门控扫描技术可以有效减轻胸腔位置由于呼吸运动导致的肺部和肝部边界变模糊现象及恢复器官组织对比度以降低定量准确性等误差影响,提高胸腔位置重建图像质量,为后续定量检测及其他临床应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门控扫描 呼吸运动 多期相 图像质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