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对不同成熟期番茄果实的PG活性及其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卢春彬 刘存德 +1 位作者 沈全光 梁厚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11期858-863,共6页
本文研究了钙处理不同成熟期番茄果实对果壁组织中钙含量与转化、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与 PG 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绿熟期的番茄果实可使总钙和可溶性钙含量明显增加,并较多转化为结合钙;后期处理,进入和转化的钙都减少。同... 本文研究了钙处理不同成熟期番茄果实对果壁组织中钙含量与转化、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与 PG 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绿熟期的番茄果实可使总钙和可溶性钙含量明显增加,并较多转化为结合钙;后期处理,进入和转化的钙都减少。同样,钙处理愈早,对果实 PG 活性的抑制愈强,绿熟期处理可完全抑制 PG 活性。凝胶电泳结合钌红染色,证明绿熟期果实无 PG,PG 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新合成的。钙处理愈早,对 PG 合成的抑制愈强,绿熟期钙处理可完全抑制 PG 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实 钙处理 pg活性 pg合成
下载PDF
亚精胺处理对猕猴桃呼吸强度及PG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阎瑞春 《食品信息与技术》 2004年第3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亚精胺处理 猕猴桃 呼吸强度 pg活性 贮藏效果 采后处理
下载PDF
采后猕猴桃 PG 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3
作者 杨德兴 戴京晶 +2 位作者 庞向宇 王兰菊 蔡群香 《河南科学》 1991年第3期74-79,共6页
本文对采后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Qmmei)果实 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二者与果实贮藏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PG 活性的不断提高可引起原果胶含量下降和可溶性果胶逐步上升,致使果肉变... 本文对采后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Qmmei)果实 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二者与果实贮藏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PG 活性的不断提高可引起原果胶含量下降和可溶性果胶逐步上升,致使果肉变软,细胞崩解加快.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组织衰老进程的加深而迅速提高。自由基伤害可加速果实的衰老,了解这一变化规律可为果品鲜藏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pg活性 过氧化作用 膜脂
下载PDF
PG木质素活性剂在南泥湾汾川区的应用
4
作者 赵亚民 冯小飞 +2 位作者 邢晓峰 赵学民 冯辉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2-83,共2页
根据南泥湾汾川区油井的实际情况,采用PG木质素活性剂进行热洗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油井增油19.27 t,累计增产2274.61 t,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南泥湾采油厂 pg木质素活性 热洗
下载PDF
乌龙茶做青中果胶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唐颢 杨伟丽 +1 位作者 文海涛 黄华林 《中国茶叶加工》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本试验选用毛蟹和梅占两个乌龙茶品种鲜叶,按湖南乌龙茶创新工艺进行做青(包括5次摇青),以不摇青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摇青和对照处理过程在制品内源果胶酶(PG)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晒青后,果胶酶(PG)活性有小幅上升,摇青前期,酶活... 本试验选用毛蟹和梅占两个乌龙茶品种鲜叶,按湖南乌龙茶创新工艺进行做青(包括5次摇青),以不摇青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摇青和对照处理过程在制品内源果胶酶(PG)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晒青后,果胶酶(PG)活性有小幅上升,摇青前期,酶活性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并在第二次摇青结束时达到峰值,此后的两次摇青过程中,酶活性迅速下降。不摇青处理的PG活性及变化幅度明显低于摇青处理。在制品含水量及可溶性果胶含量与PG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青 果胶酶 乌龙茶 晒青 茶品种 鲜叶 毛蟹 活性 pg活性 活性变化
下载PDF
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16和17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巩振辉 吕元红 王晓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优化了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cpg16和Pcpg17基因克隆的PCR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遗传转化研究。克隆获得了2个基因,其大小均为996bp;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遗传转化获得了2个基因的转基因菌系;这2个基因均能指导合成相应...  研究优化了樟疫霉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cpg16和Pcpg17基因克隆的PCR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遗传转化研究。克隆获得了2个基因,其大小均为996bp;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遗传转化获得了2个基因的转基因菌系;这2个基因均能指导合成相应的PG酶。与对照Anpg 相比,转化Pcpg17基因的酵母菌所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较弱,而Pcpg16基因指导合成的PG酶无活性。Westernblotting表明,所克隆的2个基因指导合成的PG酶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病原菌 Pcpg基因 基因克隆与测序 基因表达 pg活性
下载PDF
钙、萘乙酸对亚精胺在猕猴桃贮藏期间作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阎瑞香 王仁才 关文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以5年生中华猕猴桃品系(湘源81-2)为试材,进行了果实采收后Spd(亚精胺)、Spd+Ca2+、Spd+NAA浸果处理,研究钙、萘乙酸对多胺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果肉PG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其中Spd+... 以5年生中华猕猴桃品系(湘源81-2)为试材,进行了果实采收后Spd(亚精胺)、Spd+Ca2+、Spd+NAA浸果处理,研究钙、萘乙酸对多胺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果肉PG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其中Spd+NAA浸果处理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贮藏68d时,果肉硬度最高(0.259MPa),软果率较低(79%),好果率达100%;其次为Spd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贮藏 萘乙酸 亚精胺 作用效果 果实呼吸强度 果肉pg活性 细胞膜透性 果肉硬度
下载PDF
樟疫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9和10的克隆、测序及其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巩振辉 Arvid Gotesson David A Jones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共6页
 研究优化了樟疫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9(Pcpg9)和Pcpg10基因克隆的PCR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遗传转化研究。克隆获得了2个基因,其大小前者1059bp,后者1290bp;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遗传转化获得了2个基因的转基因菌系;2个基因...  研究优化了樟疫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9(Pcpg9)和Pcpg10基因克隆的PCR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和遗传转化研究。克隆获得了2个基因,其大小前者1059bp,后者1290bp;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遗传转化获得了2个基因的转基因菌系;2个基因均能指导合成相应的PG酶蛋白,其中转化Pcpg10基因的酵母菌所分泌的PG酶活性最强,对照Anpg 的PG酶活性次之,Pcpg9的PG酶活性最弱。Westernblotting表明,所克隆的2个基因所指导合成的PG酶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病原菌 Pcpg基因 克隆 测序 遗传转化 pg活性
下载PDF
冷冲击处理对贮藏期间番茄果实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彤 张百超 陈秀伟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实验以绿熟期渝抗二号番茄(Var.CommuneBailey)为材料,0℃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处理时间(1h.2h,3h,4h)对贮法期间果实硬度的影响,并结合贮藏期间PG活性及前红素含量的变化情... 本实验以绿熟期渝抗二号番茄(Var.CommuneBailey)为材料,0℃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处理时间(1h.2h,3h,4h)对贮法期间果实硬度的影响,并结合贮藏期间PG活性及前红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它们与硬度变化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能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的软化速度;果实硬度与PG活性及前红素含量皆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冲击处理 番茄 贮藏期 果实硬度 pg活性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冷激对贮藏蕃茄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素芬 刘建福 《中国果菜》 2001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番茄 贮藏 冷激 果实硬度 pg活性 茄红素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