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490及PG736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金亚宏 张毅 +3 位作者 原桂东 苏丹 崔晓兰 王意忠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PG490及血清孵化PG736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评价PG736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14种人肿瘤细胞为实验瘤株,通过MTT法检测PG490、PG736对14种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G490对所试14种人类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 目的通过研究PG490及血清孵化PG736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评价PG736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14种人肿瘤细胞为实验瘤株,通过MTT法检测PG490、PG736对14种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G490对所试14种人类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于不同来源的细胞作用强度略有不同;PG736经人血清孵化后对LOVO及GMC-80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PG490及PG736对14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490 PG736 抗肿瘤作用 MTT IC50 抑制率
下载PDF
PG490在EAE中的靶向作用机理研究
2
作者 殷建瑞 高聪 +3 位作者 谢富华 冯欣 占婷婷 林美容 《现代医院》 2010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PG490在EAE中的干预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把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PG490干预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ELISA的方法观察NF-κBp65及COX-2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干预前后临床学评分及病理变化。结果 PG490干... 目的探讨PG490在EAE中的干预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把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PG490干预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ELISA的方法观察NF-κBp65及COX-2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干预前后临床学评分及病理变化。结果 PG490干预后模型鼠临床评分及病理学的变化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干预前后NF-κBp65及COX-2的含量变化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G490能够减轻EAE模型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进而影响NF-κBp65及COX-2等炎症途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 pg490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PG490-88Na的抗肿瘤活性
3
作者 金伟秋 《国外药讯》 2003年第9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pg490-88Na 抗肿瘤活性 中药植物化合物 抑制人肿瘤细胞生长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EAE模型中的表达及PG490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富华 高聪 +2 位作者 熊旭明 刘卫江 殷建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2,25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的含量变化以及探讨PG490在其中的作用和作用途径。方法48只新西兰兔在已建立EAE模型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模型组、PG490干预组1(首次发病期给... 目的通过测定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中的含量变化以及探讨PG490在其中的作用和作用途径。方法48只新西兰兔在已建立EAE模型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模型组、PG490干预组1(首次发病期给予干预)及PG490干预组2(复发期给予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中trkA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比较各组临床学评分变化。结果EAE模型发病是呈缓解复发的过程,干预组其平均临床评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490干预组1trkA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490干预组2trkA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490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含量减轻EAE模型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pg490
原文传递
MC002诱导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时瀚 郭姗姗 +6 位作者 时宇静 金亚宏 高英杰 刘颖 刘方舟 钟菊迎 崔晓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与雷公藤内酯醇(PG490)进行比较,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MC002对人喉癌Hep-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MC002和PG490分别处理人喉癌细胞Hep-2,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药物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 目的与雷公藤内酯醇(PG490)进行比较,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MC002对人喉癌Hep-2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MC002和PG490分别处理人喉癌细胞Hep-2,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药物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值;利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选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用ROS检测试剂盒分析药物对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及Bax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MC002及PG490均对体外培养的人喉癌Hep-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IC50值分别为183.58nmol/L和119.35nmol/L,而且两种药物可以抑制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此外,MC002及PG490可以降低ROS水平,并且使凋亡相关因子BaxmRNA表达上调,Bcl-2mRNA表达下调。结论 MC002具有与PG490相同的作用,可以抑制人喉癌细胞株Hep-2的生长,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及R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002 pg490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中体外稳定性性别差异研究
6
作者 刘萍霞 庄笑梅 +2 位作者 李铮 张玉杰 张振清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PG490)在不同种属不同性别肝微粒代谢稳定性差异。方法药物加入大鼠、比格犬以及人不同性别肝微粒体中孵育,于不同时间点加入终止剂,LC-MS/MS测定PG490浓度,计算固有清除率CLint和肝清除率CLh。结果PG490孵育2h后...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PG490)在不同种属不同性别肝微粒代谢稳定性差异。方法药物加入大鼠、比格犬以及人不同性别肝微粒体中孵育,于不同时间点加入终止剂,LC-MS/MS测定PG490浓度,计算固有清除率CLint和肝清除率CLh。结果PG490孵育2h后雄性大鼠肝微粒体中转化了80%,而雌性大鼠转化了20%,在比格犬和人肝微粒体较稳定,孵育2h均转化不到15%。结论PG490在大鼠不同性别肝微粒中代谢统计学上有差异,而在比格犬和人肝微粒中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pg490 代谢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