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Fs分泌的PDGFC通过PI3K-mTOR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耐药
1
作者 董浩 王雪洁 +3 位作者 段万理 盛智梅 史立宏 张宝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来源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C,PDGFC)是否促进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提取CAFs和正常成纤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来源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C,PDGFC)是否促进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提取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并获取CAFs和NFs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观察CAFs-CM是否影响乳腺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检测CAFs及其条件培养基中PDGFC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耐药蛋白ABCG2、线粒体膜蛋白TOM20与COXⅣ及信号蛋白(p-)PI3K与(p-)mTOR的表达;DCFH-DA荧光染色、JC-1试剂盒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内ROS水平与线粒体膜电位。结果CAFs-CM减少乳腺癌细胞中DOX的含量,诱导对DOX耐药,同时乳腺癌细胞中BAX减少,Bcl2增加,ROS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及线粒体膜蛋白TOM20与COXⅣ表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CAFs及CAFs-CM中PDGFC均高表达,重组人PDGFC产生了与CAFs-CM相似的促进乳腺癌细胞对DOX耐药的作用,PDGFRα的特异性抑制剂则显著抑制了CAF-CM诱导的耐药;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CAFs分泌的PDGFC通过激活PI3K-mTOR信号通路诱导了乳腺癌细胞耐药。结论CAFs分泌的PDGFC通过PI3K-mTOR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对DOX耐药,这一发现为开发靶向CAFs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 乳腺癌 耐药 线粒体 pi3k-mtor
下载PDF
PI3K-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抗肿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松 虞桂平 薛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61-164,168,共5页
PI3K是一种脂质激酶,控制着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存活和血管生成,以及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促进肿瘤发展。哺乳动物mTOR的作用靶点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在细胞中广泛地表达,是一种治... PI3K是一种脂质激酶,控制着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存活和血管生成,以及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促进肿瘤发展。哺乳动物mTOR的作用靶点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在细胞中广泛地表达,是一种治疗癌症的靶向目标。本文将主要论述癌症细胞系PI3K-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的作用机制。PI3K-mTOR是肿瘤治疗的有前途的靶向目标。多靶点抑制是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讨论临床试验中研究的PI3K-mTOR抑制剂药物,为将来临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mtor抑制剂 肿瘤治疗
下载PDF
PI3K-mTOR双重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颖 韩进松 +2 位作者 宋云龙 周永刚 朱驹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2-336,359,共6页
PI3K脂激酶家族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近来出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该通路抑制剂,笔者总结了近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具有PI3K-mTOR双重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 PI3K脂激酶家族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近来出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该通路抑制剂,笔者总结了近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具有PI3K-mTOR双重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双重抑制剂 小分子 抗肿瘤
下载PD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umor resistance to PI3K-mTOR-targeted therapy 被引量:9
4
作者 Jing Tan Qiang Y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7期376-379,共4页
Deregulation of the 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PI3K) an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signaling pathway occurs frequently in a wide range of human cancers and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in tumorigenesis.Thus,... Deregulation of the 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PI3K) an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signaling pathway occurs frequently in a wide range of human cancers and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in tumorigenesis.Thus,small molecules targeting this pathway are under active development as anticancer therapeutics.Although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the PI3K-mTOR pathway have shown promising clinical efficacy against human cancers,the emergence of drug resistance may limit their success in the clinic.To date,several resistance mechanisms,including both PI3K-dependent and-independent mechanisms,have been described.Here,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resistance mechanisms to PI3K-mTOR inhibitors and discuss potential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resistance for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机制 肿瘤耐药 靶向治疗 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 放松管制 MTOR 雷帕霉素
下载PDF
PI3K-mTOR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俊杰 李建民 +2 位作者 赵雅宁 赵旭 徐继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PI3K-mTOR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组,n=24)和LY294002组(n=24)。采用二... 目的探讨PI3K-mTOR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组,n=24)和LY294002组(n=24)。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假手术组不注血,LY294002组于造模前30min应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侧脑室注射,对SAH大鼠进行预处理,注射剂量为500μmol/只。分别在出血后6、24、72、144h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对PI3K、mTOR及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SAH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I3K-mTOR信号通路明显被激活,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LY294002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较SAH组减少(P<0.05),PI3K-mTOR信号通路被抑制,相应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PI3K-mTOR信号通路通过激活神经细胞自噬参与SAH后的细胞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噬 pi3K MTOR
下载PDF
Current status of PI3K-mTOR inhibition in hormone-receptor positive, 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6
作者 Navid Sobhani Daniele Generali +2 位作者 Fabrizio Zanconati Marina Bortul Bruna Scaggiant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8年第8期172-179,共8页
Breast cancer (BC)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in women and second only to lung cancer in terms of mortality.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BC subtypes, the o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 represents nearly 70% of all cases and... Breast cancer (BC)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in women and second only to lung cancer in terms of mortality.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BC subtypes, the o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 represents nearly 70% of all cases and it is usually treated with anti-oestrogen drugs. However, the majority of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metastatic BC patients develop resistance to anti-oestrogen treatments.The need for more down-stream therapies brough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hibiting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athway. Inhibitors of the mTOR have been tested in different clinical trials; everolimus has bee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o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negative BC pati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exemestane in patients who have progressed to anastrozole or letrozole after the encouraging results coming from BOLERO-2 trial.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the TAMRAD investigatory study testing tamoxifen in combination with everolimus in advanced BC. This editorial focuses on the results from BOLERO-2, BOLERO 4 and BOLERO-6, which tested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mTOR inhibition. We comment also on the role of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mTOR inhibition as reported in the BELLE-2 and BELLE-3 trial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inhibition of this tumour metabolic ax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er2-negative BREAST cancer pi3K mTOR TORC1/2 Akt EVEROLIMUS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自噬的比较
7
作者 周鸿雁 张译丹 +1 位作者 季威 刘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10-2318,共9页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背景:2型糖尿病损害肾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以保护肾脏;鸢尾素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恢复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目的:探讨运动能否通过抑制肾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来恢复自噬,改善肾损伤,以及分析不同方式运动产生影响的差异。方法:将6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和糖尿病组,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过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低剂量1%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糖尿病组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中强度持续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组。两个运动组大鼠分别进行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取材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大鼠空腹血糖,使用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检测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Beclin-1、podocin、nephrin的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雷帕霉素靶蛋白及自噬标记蛋白LC3-1、LC3-2、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性升高,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上升,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两种运动均能使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极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下降,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与中强度持续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组胰岛素水平显著上升。②2型糖尿病大鼠podocin、nephrin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显著提高其表达;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组相比,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足细胞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有进一步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③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表达量以及LC3-2/LC3-1显著降低;两种不同形式运动均能使肾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显著升高;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组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的mRN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Beclin-1、LC3-2以及LC3-2/LC3-1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但仅Beclin-1有显著性差异。④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肾脏足细胞损伤,自噬受到抑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mTORC1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密切相关。高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可以保护糖尿病肾脏,减少足细胞损伤,促进自噬恢复,这可能与运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与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运动恢复自噬的效果呈更优趋势,但足细胞蛋白表达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性运动 pi3K AKT mTOR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保护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田杰 樊佳欣 +4 位作者 郭小玲 贾祥 赵兴旺 刘凯楠 王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3-1012,共10页
背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与血管保护作用,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0):... 背景: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与血管保护作用,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n=10):空白组不进行任何手术,假手术组暴露关节腔,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 d,二甲双胍组大鼠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d),模型组、空白组、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ADAMTS5、Beclin1、P6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甲苯胺蓝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软骨组织出现缺损,软骨细胞数量减少,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减少;相较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结构损伤有明显改善,软骨表面趋于平整,软骨细胞数量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含量增加;②免疫组化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ADAMTS5、P62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ADAMTS5、P62及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提高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细胞自噬活性、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进而发挥关节软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自噬 二甲双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益智仁-乌药药对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足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尹德辉 唐诗韵 +2 位作者 吴珠 陈应奇 朱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I0004-I0006,共8页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KSJ-db/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足细胞自噬体数量、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乌药药对组可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情况,增加足细胞自噬体数量,显著升高自噬相关蛋白表达(P<0.05),降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益智仁-乌药药对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优于益智仁-乌药低、中剂量组。结论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提高足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乌药药对 糖尿病肾病 pi3K/AKT/MTOR 足细胞 自噬
下载PDF
异莲心碱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湘宁 张金华 +2 位作者 江娜 刘志平 徐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表达的影响。然后,用20μmol/L的Iso和25μmol/L的PI3K激活剂740 Y-P分别处理SW480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740 Y-P组、Iso组和Iso+740 Y-P组,流式细胞术、WB法检测Iso和740 Y-P对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中LC3Ⅰ、LC3Ⅱ、p62、PI3K、p-PI3K、mTOR和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后,SW480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p26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Iso和740 Y-P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Iso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740 Y-P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Iso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Iso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莲心碱 结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凋亡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树突状细胞VDR甲基化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艺 高天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目的补中益气汤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耐受机制的体外研究。方法小鼠树突状细胞株于体外进行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中药组(B组)、维生素D组(C组)、中药+维生素D组(D组)、中药+LY组(E组)、维生素D+LY组(F组)、中药+... 目的补中益气汤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耐受机制的体外研究。方法小鼠树突状细胞株于体外进行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中药组(B组)、维生素D组(C组)、中药+维生素D组(D组)、中药+LY组(E组)、维生素D+LY组(F组)、中药+VitD+LY组(G组)。以15%含药血清,10μmol·L-1维生素D、1.5μmol·L-1LY294002(PI3K阻滞剂)分别干预7组细胞,于培养箱中分别培养24、48 h后,BSP法检测树突状细胞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DNA甲基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DR、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qPCR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mTOR通路mRNA及蛋白情况。结果(1)中药及维生素D干预后,DCs上VDR的表达增多(P<0.001或P<0.05),VDR基因DNA甲基化情况显著降低(P<0.05)。(2)中药及维生素D能够提高DCs上清液中IL-10含量(P<0.05或P<0.001),阻滞剂作用后,DCs分泌IL-10的功能均降低(P<0.05或P<0.001)。(3)中药及维生素D能够降低DCs表面因子CD40、CD80、CD86及MHCD-Ⅱ的表达(P<0.05或P<0.001),阻滞剂作用后,CD40、CD80、CD86及MHCD-Ⅱ表达均提高(P<0.001)。(4)Western Blot、qPCR结果显示,中药及维生素D能够升高DCs 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01),抑制剂作用后,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水平均下降,其中磷酸化蛋白降低显著(P<0.001)。(5)24 h与48 h两个时间点并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通过抑制DCs VDR基因DNA甲基化,激活PI3K-AKT-mTOR通路,使其维持免疫耐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AIT 树突状细胞 VDR pi3K-AKT-mTOR通路
下载PDF
布比卡因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静 李向南 +4 位作者 袁从虎 吴晓丽 潘高健 盛如意 高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13-919,共7页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膀胱癌细胞(T24和5637)和人尿路上皮细胞(SV-HUC-1),MTT实验检测布比卡因细胞毒性,筛选合适处理浓度,将T24和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0.25、0.5和1 mmol/L布比...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膀胱癌细胞(T24和5637)和人尿路上皮细胞(SV-HUC-1),MTT实验检测布比卡因细胞毒性,筛选合适处理浓度,将T24和5637细胞分为对照组、0.25、0.5和1 mmol/L布比卡因组、布比卡因+铁死亡激动剂(Erastin)组、布比卡因+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细胞和布比卡因+PI3K激动剂(740Y-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相应试剂盒检测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C、xCT、GPX4和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0.25、0.5、1、2、4、8、16 mmol/L布比卡因均可明显抑制T24和5637细胞的活性(P<0.001),选择仅对癌细胞有毒性的0.25、0.5和1 mmol/L布比卡因进行后续研究。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布比卡因浓度增加,T24和5637细胞凋亡率、Fe^(2+)、ROS和MDA水平逐渐升高,GSH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1 mmol/L布比卡因组比较,布比卡因+Erastin组Fe^(2+)水平升高,而布比卡因+Fer-1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增高,Bax/Bcl-2、xCT、GPX4表达,以及PI3K p85α/PI3K、p-AKT(Thr308)/AKT、p-AKT(Ser473)/AKT和p-mTOR(Ser2448)/mTOR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740Y-P组细胞活力和GSH水平升高,Fe^(2+)水平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降低(P<0.001)。结论 布比卡因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膀胱癌 凋亡 铁死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调补心肾方通过活化PI3K/Akt/mTOR通路促进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智颖 姚明龙 郑关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探讨调补心肾方(党参、制首乌、枸杞子、黄芪等)对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月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5xFAD转基因小鼠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调补心肾方组(颗粒剂,4.18 g·k... 目的探讨调补心肾方(党参、制首乌、枸杞子、黄芪等)对阿尔茨海默病5xFAD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5月龄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5xFAD转基因小鼠各18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0.9%NaCl)、调补心肾方组(颗粒剂,4.18 g·kg^(-1))、安理申组(盐酸多奈哌齐,0.625 mg·kg^(-1)),每组6只。按照上述分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60 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T对照组比较,5xFAD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不规则,线粒体萎缩、减少,线粒体嵴断裂、消失,突触膜弯曲不规则,突触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PDS)变薄甚至断裂;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5xFAD对照组相比较,5xFAD调补心肾方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线粒体数量增加,突触囊泡增多,突触膜完整,突触后致密物有增厚现象;皮层组织中Synaptophsin、PSD-95、p-NMDAR1/NMDAR1、p-CaMKⅡa/CaMKⅡa、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调补心肾方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mTOR通路,促进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合成,进而改善AD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调补心肾方 pi3K/Akt/mTOR通路 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5xFAD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阻断PI3K/AKT/mTOR信号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琛 汤晶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阻断PI3K/AKT/mTOR信号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10、25和50 mol/L浓度的PI3K/AKT/mTO... 目的探讨阻断PI3K/AKT/mTOR信号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给予10、25和50 mol/L浓度的PI3K/AKT/mTOR信号阻断剂GDC-0349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检测PI3K/AKT/mTOR信号、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高浓度组细胞培养24、48和72 h时吸光度值(A)明显低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P110、AKT和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Bcl2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Bcl2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P<0.05)。结论阻断PI3K/AKT/mTOR信号可抑制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信号 白血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彝药痹Ⅱ号介导KLF2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特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周树成 顾玲丽 +1 位作者 普文静 邱伟明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809-1814,共6页
目的:探讨彝药痹Ⅱ号介导KLF2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特性影响的机制。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彝药痹Ⅱ号组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左后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 目的:探讨彝药痹Ⅱ号介导KLF2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特性影响的机制。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彝药痹Ⅱ号组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左后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小鼠RA模型;彝药痹Ⅱ号组低、高剂量组于造模成功第1天开始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持续给予3个月,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PEL、关节炎症积分、足趾容积;RT-PCR法、蛋白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踝关节软骨KLF2、PI3K、Akt、mTOR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PEL低于对照组,关节炎症积分、足趾容积高于对照组(P<0.05);彝药痹Ⅱ号低、高剂量组小鼠PEL高于对照组,关节炎症积分、足趾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彝药痹Ⅱ号剂量的逐渐升高,各剂量组小鼠PEL逐渐升高,关节炎症积分、足趾容积逐渐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踝关节KLF2、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彝药痹Ⅱ号低、高剂量组小鼠踝关节KLF2、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彝药痹Ⅱ号剂量的逐渐升高,各剂量组小鼠踝关节KLF2、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彝药痹Ⅱ号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明显治疗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踝关节软骨滑膜炎症反应;其机制与彝药痹Ⅱ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踝关节软骨炎症KLF2-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彝药痹Ⅱ号 KLF2 pi3K/Akt/mTOR通路
下载PDF
茯苓酸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张树瑛 石齐 +1 位作者 殷晓聆 侯风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6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 目的 研究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活性测定(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等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细胞氧气消耗率和细胞外酸化率测定仪器及细胞葡萄糖代谢水平测定试剂盒检测茯苓酸对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实验验证凋亡、糖酵解、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茯苓酸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细胞活性,并能够通过抑制其糖酵解水平促进其细胞凋亡,同时显著抑制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茯苓酸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葡萄糖代谢促进CRC细胞凋亡,可作为未来结直肠癌代谢靶向治疗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结直肠癌 糖酵解 细胞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泽曲明山复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影响
17
作者 郑佳连 张艳 +3 位作者 卢秉久 张红 韩永辉 付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121,I0041-I0047,共12页
目的泽曲明山复方是临床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经验方。研究探讨该经验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给予胆碱缺乏高脂饲料(CDHFdiet)8周建立NASH模型。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泽曲明山复方是临床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经验方。研究探讨该经验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给予胆碱缺乏高脂饲料(CDHFdiet)8周建立NASH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高剂量组以及水林佳组;建立模型同时给予对应药物干预。给予胆碱充足高脂饲料(CSHFdiet)作为对照组。观察相应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清生化学、肝脏病理、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信号转导通路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体质量以及肝脏/体质量:5组大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肝脏/体质量显著升高,各干预组大鼠肝脏/体质量不同程度下降,中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2)肝功能以及血脂: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显著升高;各干预组大鼠肝功能以及血脂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3)肝脏病理:模型组大鼠肝脏HE染色可见胞浆内大量脂肪空泡以及炎性细胞浸润;Siriusred染色可见中央静脉大量纤维组织沉积,证实模型成立;各干预组肝脏HE以及Siriusred染色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4)对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REBP-1mRNA表达明显升高;各干预组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DLRmRNA表达明显下降;各干预组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5)对肝组织SREBP-1、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REBP-1蛋白染色深,各干预组较模型组染色浅,其中中药组效果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LDLR蛋白染色浅,各干预组较模型组染色深,其中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6)对肝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激酶B(PK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模型组样本细胞的荧光信号表达明亮且分布不均匀;对照组荧光信号表达暗淡;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荧光信号表达亮度下调,中药干预组改善更明显。结论泽曲明山复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起到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减少肝内脂肪生成和聚集,改善NASH的目的,并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剂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曲明山复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pi3K-AKT-mTOR通路
下载PDF
大黄素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8
作者 王德佳 杨波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446-1451,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SP)大鼠神经损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地卓西平(MK-801)建立SP大鼠模型,并将正常大鼠为对照组,SP大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大黄素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精神分裂症(SP)大鼠神经损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地卓西平(MK-801)建立SP大鼠模型,并将正常大鼠为对照组,SP大鼠随机分为SP组、不同剂量(20、40、60mg/kg)大黄素组、60mg/kg大黄素+LY294002组,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评分标准评价大鼠行为学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Ach)活性;HE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检测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P组穿越平台次数、Ach活性、BDNF mRNA、CaMKⅡmRNA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显著降低,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评分、平均逃避潜伏期、AchE活性显著增加(P<0.05);但不同剂量大黄素干预后,穿越平台次数、Ach活性、BDNF mRNA、CaMKⅡmRNA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显著增加,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评分、平均逃避潜伏期、AchE活性显著降低,组间有差异(P<0.05);60mg/kg大黄素联合LY294002较60mg/kg大黄素组穿越平台次数、Ach活性、BDNF mRNA、CaMKⅡmRNA表达、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表达显著降低,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评分、平均逃避潜伏期、AchE活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黄素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SP大鼠认知能力,发挥神经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19
作者 梁凯 殷磊 陈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1-627,634,共8页
目的 探讨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ROS)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人膀胱癌T2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PKM2组和si-PKM2+IGF-1组。实时PCR检测细胞中PKM2 mRNA表达;CCK-8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ROS)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人膀胱癌T2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PKM2组和si-PKM2+IGF-1组。实时PCR检测细胞中PKM2 mRNA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人正常膀胱上皮SV-HUC-1细胞相比,人膀胱癌T24细胞中PKM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5)。与Control组相比,si-PKM2组T24细胞中PKM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相对水平以及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siPKM2组相比,si-PKM2+IGF-1组T24细胞中PKM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相对水平以及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结论 敲减PKM2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中ROS水平升高,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进而发挥抑制细胞侵袭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 活性氧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的作用
20
作者 张建斌 韩晖 +1 位作者 郝晓杰 王海鹏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以致癌物BBN灌胃8周...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以致癌物BBN灌胃8周建立膀胱癌模型,建模成功后,干预组大鼠注射PI3K抑制剂,连续干预6周。观察三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和CK-19、CYFRA21-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一氧化氮、PI3K、AKT、mTOR蛋白表达量、CK-19、CYFRA21-1水平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血清TGF-β1、IL-1β、CRP、丙二醛、一氧化氮、PI3K、AKT、mTOR蛋白表达量、CK-19、CYFRA21-1水平均降低,T-AOC、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PI3K抑制剂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遏制膀胱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CK-19 CYFRA21-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