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在PICC肿瘤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11月20日在...目的探讨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在PICC肿瘤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11月20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PICC置管的39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部位及影响因素。结果肿瘤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6.8%(106/396);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以接触性皮炎13.9%(55/396)以及机械性皮肤损伤中的张力性损伤/水疱6.3%(25/396)为主,其次为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1.3%(5/396),毛囊炎1.0%(4/396)。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在贴膜下皮肤63.2%(67/1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CC导管相关感染(P<0.001,OR=3.271,95%CI:1.697~6.306)、穿刺次数(P=0.018,OR=2.474,95%CI:1.171~5.226)、导管维护周期延迟(P=0.018,OR=2.537,95%CI:1.176~5.473)是肿瘤PICC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好发于贴膜下皮肤;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以接触性皮炎和机械性皮肤损伤居多;而感染、穿刺次数、导管维护周期延迟是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edical adhesive related skin injury,MARSI)在PICC肿瘤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11月20日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PICC置管的39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部位及影响因素。结果肿瘤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6.8%(106/396);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以接触性皮炎13.9%(55/396)以及机械性皮肤损伤中的张力性损伤/水疱6.3%(25/396)为主,其次为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1.3%(5/396),毛囊炎1.0%(4/396)。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多发生在贴膜下皮肤63.2%(67/1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CC导管相关感染(P<0.001,OR=3.271,95%CI:1.697~6.306)、穿刺次数(P=0.018,OR=2.474,95%CI:1.171~5.226)、导管维护周期延迟(P=0.018,OR=2.537,95%CI:1.176~5.473)是肿瘤PICC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好发于贴膜下皮肤;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类型以接触性皮炎和机械性皮肤损伤居多;而感染、穿刺次数、导管维护周期延迟是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