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节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1
作者 刘晓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研究细节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41例,按照护理PICC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68例和观察组(细节化护理)7... 目的研究细节化护理在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41例,按照护理PICC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68例和观察组(细节化护理)73例。对比2组PICC置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情况、心理状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能让患者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护理,配合护理工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细节化护理 应用评价
下载PDF
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2
作者 孙晓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 目的研究叙事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1月至2023年08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生活质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SDS及SCL-90分数均低于参考组;希望水平分数均高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行PICC肿瘤患者采用叙事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降低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负性情绪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伟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令导管到达临近心脏的大静脉,使药物能顺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性进行静脉输液或是用药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科学技术出版社 静脉 常见并发症 长期持续性
下载PDF
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4
作者 徐凯佳 杜理平 +3 位作者 李慧锋 王丽 郭亚男 王晓苏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肿瘤患者拒绝二次PICC置管原因的真实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支持系统薄弱、再次置管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感受负担。结论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支持系统薄弱,自我感受负担较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拒绝二次置管的具体原因与内心感受,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分割线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刘琴 杜更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3-18,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1个月后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35)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构建列阵图风险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另选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144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率为24.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颈内静脉置管、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APACHE-Ⅱ评分(β=0.272,0R=1.313,P<0.001,95%CI:1.127~1.530)颈内静脉置管(β=1.729,0R=5.637,P=0.001,95%CI:2.072~15.341)、PT(β=0.170,0R=1.185,P=0.009,95%CI:1.043~1.348)、D-二聚体(β=2.457,0R=11.666,P=0.039,95%CI:1.130~120.416)、FIB(β=0.803,0R=2.232,P=0.001,95%CI:1.374~3.626)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153,P>0.05,模型拟合优度良好;R0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01,95%Cl:0.777~0.923),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75.20%。外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158,P>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0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95%CI:0.668~0.974),灵敏度为81.30%,特异性为78.60%。模型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校正曲线总体趋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高APACHE-Ⅱ评分、颈内静脉置管、PT、D-二聚体、FIB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预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有效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文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目的比较行化疗白血病患者开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 目的比较行化疗白血病患者开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化疗的9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干预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研究组患者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1、3、6、12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置管12个月内的意外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置管12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为80.00%(3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56%(43/45)(P<0.05)。两组患者置管1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3、6、12个月时的置管留置率分别为93.33%、68.89%、44.44%,高于对照组的53.33%、26.67%、0(P<0.05)。随访至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意外拔管情况,对照组患者出现意外拔管4例(8.89%),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个月,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9%(22/45)(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12个月时生存质量评分(123.65±20.15)分和服务满意度评分(86.53±4.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23±15.60)、(79.63±3.56)分(P<0.05)。结论相较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虽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次置管成功率更低,但后续置管留置率明显更高,意外拔管率和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白血病 化疗 意外拔管 置管留置率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7
作者 高丽丽 卢惠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PICC置管的42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PICC置管的42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症发生分为发生组(186例)和未发生组(240例)。收集新生儿的性别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其经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26例新生儿中,有186例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3.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胎龄、导管阻塞、导管部分脱出、是否合并基础性疾病、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穿刺位置、羊水污染和脐带异常均是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1500 g、胎龄<30周、导管尖端未到达预期位置以及合并基础性疾病(P均<0.05)。结论新生儿PICC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出生体重、胎龄、导管尖端位置和基础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应当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骆春燕 苟菊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86-89,共4页
本文综述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不良影响,分析原发性与继发性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穿刺血管和部位的选择、体表测量的预置长度、患者配合、阻断颈部静脉、合理应用可视化设备、避免中心静脉压升高及肢... 本文综述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不良影响,分析原发性与继发性导管异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对穿刺血管和部位的选择、体表测量的预置长度、患者配合、阻断颈部静脉、合理应用可视化设备、避免中心静脉压升高及肢体过度活动、加强外固定、持续监测及精细化维护、有效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重视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PICC异位带来的风险,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患者参与控制联合前瞻性干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王晓云 刘海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控制联合前瞻性干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00例AML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控制联合前瞻性干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00例AML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前瞻性干预,观察组实施患者参与控制联合前瞻性干预,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置管前及置管6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6个月时,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较置管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6个月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置管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参与控制联合前瞻性干预可提高AML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前瞻性干预 患者参与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的风险护理对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0
作者 陈红菊 江泽仙 +1 位作者 舒丽霞 谢成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2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量表(SCL-90)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护理可减轻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故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风险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超莹 柴小青 马月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调查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调查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6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发生DVT 27例(28.1%),未发生DVT 69例(71.9%);将27例发生DVT患者设为DVT组,其余69例患者设为非DVT组,单因素分析:吸烟史、穿刺次数、肿瘤分期、置管肢体活动、合并糖尿病、置管前D-D水平、病理类型、导管尖端位置、体重指数与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合并高血压、年龄、同步放疗、住院时间与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吸烟史[OR值(95%CI)=2.911(1.123,7.547)]、肿瘤分期Ⅲ~Ⅳ期[OR值(95%CI)=2.631(1.042,6.646)]、置管肢体活动过度或缺失[OR值(95%CI)=10.057(3.354,30.156)]、合并糖尿病[OR值(95%CI)=3.308(1.296,8.439)]、置管前D-二聚体(D-D)水平>0.5 mg/L[OR值(95%CI)=3.632(1.432,9.213)]、腺癌[OR值(95%CI)=5.720(1.940,16.867)]、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OR值(95%CI)=3.289(1.305,8.294)]、体质指数≥25 kg/m^(2)[OR值(95%CI)=5.444,(1.947,15.221)]是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易发生DVT,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针对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干预,可能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化疗
下载PDF
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邓成菊 熊永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1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使用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效果,并分享经验。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并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PICC的患儿252例的资料,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 目的分析使用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效果,并分享经验。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并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PICC的患儿252例的资料,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移位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与术中出血情况。结果252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100%(252/252);操作过程中导管移位至颈外静脉、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1例(4.4%),其中经体位、手法等调整后达到目标位置7例(2.8%),一次置管成功率95.2%(240/252);置管时长10~90 min,术中患儿出血量较少或无出血。结论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新生儿PICC导管,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穿刺后新生儿出血情况较好,有利于减轻新生儿痛苦,降低出血、渗血等发生率,同时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穿刺操作时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G Y型留置针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置管术 新生儿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 陈占 +2 位作者 鲁磊 王冰涛 尚宏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65)和利伐沙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专科信息和启动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情况、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失用率、上肢DVT复发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了轻微出血。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治疗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上肢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利伐沙班可能更方便患者出院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下载PDF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王晓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PICC置管化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量表(PRS)]、生命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以及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PPSM、GSES、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化疗患者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和心理韧性,改善生命质量,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效能 心理韧性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5
作者 覃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施PICC并发症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8.45%)PICC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14.08%),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有突出优势,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柳梦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52-0255,共4页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患儿在接受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PICC)化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接受三向瓣膜式PICC化...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患儿在接受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PICC)化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接受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的110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的两组,均为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PICC置管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PICC期间,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态度、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家属满意度方面评分方面,观察组的得分更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血液肿瘤PICC化疗过程中,舒适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置管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并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血液肿瘤 三向瓣膜式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导管化疗
下载PDF
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40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护理中采用传统测量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导管留置长度外测量尺进行术前复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拔管率、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结果观察组整体置管前护理使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置入导管长度预判留置长度,与送入导管后术中使用心电定位技术定位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符合率达到94.2%,同时,减少了术中调管而导致的不良情况发生风险、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准确度、置管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置管后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置管前的导管留置长度判断,降低术中调整导管发生率,且外测尺简单易操作,不同能力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够同质化,能有效提高定位准确度,提升置管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 超声引导 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 置管安全性
下载PDF
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发如合·巴图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6-0029,共4页
研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调查分析的研究对象为120例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接受临床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需应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增强扫描,根据患者... 研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调查分析的研究对象为120例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接受临床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需应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增强扫描,根据患者的纳入时间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外周静脉留置针,60例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检查时的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该组患者的护理耗时与导管费用相对优良(P<0.05),观察组患者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更为良好(P<0.05)。结论 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CT增强扫描过程中可发挥较好的应用作用,不仅可以保障CT提高扫描成像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缩短护理耗时,经济应用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耐高压 计算机体层成像增强扫描 CT
下载PDF
某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19
作者 刘柳青 刘雯 钟素梅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赣南... 目的:分析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妇科收治的58例PICC置管后并发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种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PICC置管后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58例PICC后感染患者标本中检出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占53.62%,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7株(占39.1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7.2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苯唑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0.00%。结论: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普遍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尽量依据其药敏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促进感染的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继发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下载PDF
静疗小组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志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4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静疗小组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目的:研究静疗小组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静疗小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护理前,SPB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疗小组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一次成功率与护理依从性,缩短置管时间,改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