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PICC置入后的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1
作者 王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关于PICC置入后的并发症的护理研究,对于患者PICC置入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方法 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160例实施PICC置入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患者并发症护理情况进... 关于PICC置入后的并发症的护理研究,对于患者PICC置入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方法 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160例实施PICC置入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患者并发症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数据为2(2.50)、3(3.75),穿刺点渗血1(1.25)、4(5.00),穿刺点感染1(1.25)、5(6.25),导管堵塞1(1.25)、5(6.25),静脉血栓1(1.25)、6(7.50),导管异位2(2.50)、5(6.25),总发生率8(10.00)、28(35.00),数据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为61.25±5.24、61.35±5.34和61.25±4.21、61.35±4.35,t=0.857、0.998,P=0.514、0.468,护理前评分没有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为42.15±2.32、50.21±2.34和41.21±2.54、52.34±2.68,护理后数据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不满意数据为70(87.50)、9(11.25)、1(1.25)、79(98.75)和62(81.25)、18(22.50)、6(7.50)、74(92.50),其中χ2=6.457、10.356、6.124、6.124,P=0.016、0.001、0.018、0.018,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PICC置入后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采取并发症护理措施可以实现对患者的有效管理,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同时护理的过程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让患者能够处于愉快的分为中,患者对于这种护理措施十分满意,并发症护理措可以完善患者管理工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入后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下载PDF
3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外周置入PICC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倪梅 潘彩琴 +2 位作者 洪丽 郑丽华 孔雪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1004-1005,10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应用。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50 cm中心静脉置管对30例体重<2 000 g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拔管及X线的情况。结果:30例置管成功,置管时间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应用。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50 cm中心静脉置管对30例体重<2 000 g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拔管及X线的情况。结果:30例置管成功,置管时间3~31 d,15例计划拔管,5例意外拔管,6例堵管拔管,4例外渗拔管,经X线检查12例位于右胸第2,3肋间,6例位于锁骨下静脉,5例位于肩峰处,7例位于右心房。结论:PICC置管为需要长期静脉营养和治疗的早产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通道,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少,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为患儿提供安全的静脉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外周picc 护理
下载PDF
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春怡 张琦 代丹丹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6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需行PICC导管置入处理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观察组... 目的研究探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需行PICC导管置入处理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导管置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3%和60.0%,满意度分别为97.5%和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如其在不适合盲穿,又无法通过单纯超声引导置管获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在DSA监视下辅助超声引导PICC导管置入既保证了穿刺成功率,又保证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超声引导 picc导管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置入PICC一次性到位率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伏蓉 范美 +1 位作者 马艳梅 郭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r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前臂外周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的置管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周期性化疗及长期性输液...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r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前臂外周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的置管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周期性化疗及长期性输液的患者。随着患者需求不断提高,常规置管方法已不能满足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心电图 一次性到位率
下载PDF
胸部CT断层扫描在肺癌病人预测PICC置入长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汪蕾 夏广惠 +2 位作者 薛静 田宇燕 万光艺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测量方法对导管末端位置预估的准确率。[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方法,即病人平卧位,外展手臂90o,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测量方法对导管末端位置预估的准确率。[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方法,即病人平卧位,外展手臂90o,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加上在CT下测量的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垂直距离。比较两组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一次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T预测量PICC导管长度相比利用单纯的体表位置精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 胸部CT断层扫描 肺癌 上腔静脉 长度 导管异位
下载PDF
直式留置针在恶性肿瘤低龄患儿PICC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桂芝 赵翠芳 +1 位作者 张晓燕 宿桂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3期128-129,共2页
目的:提高恶性肿瘤低龄(婴幼儿)患儿PICC穿刺成功率。方法: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塞丁格穿刺技术,观察组采用直式留置针代替塞丁格套件中穿刺针的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明显... 目的:提高恶性肿瘤低龄(婴幼儿)患儿PICC穿刺成功率。方法: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塞丁格穿刺技术,观察组采用直式留置针代替塞丁格套件中穿刺针的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直式留置针代替赛丁格穿刺套件中的穿刺针的穿刺,减低了低龄患儿PICC的穿刺难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痛苦,降低了穿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低龄患儿 直式留 赛丁格技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失败的5年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李琳 刘福丽 +1 位作者 赵一凡 王子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方法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超声引导PICC中置管失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0.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55~31.26 kg/m^(2),平均BMI 22.56 kg/m^(2);恶性肿瘤32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血管疾病8例,高血压5例,心脏病4例,糖尿病2例;置管原因,化学治疗19例(59.4%),静脉营养15例(46.9%);病变位置,颈胸部18例(56.3%),其他部位14例(43.7%);既往相关治疗,肿瘤切除21例(65.6%),放化疗19例(59.4%)。置管失败后移至介入手术室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PICC复位/重置者。统计PICC相关指标。评估超声引导PICC失败原因,并分析失败原因与其他指标[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的相关性。结果左臂置入失败占56.3%(18/32)。穿刺贵要静脉者占65.6%(21/32),多于头静脉和肱静脉(P<0.001)。并发损伤仅为轻度痉挛或少量血栓占12.5%(4/32)。导管异位是置管失败主要原因占84.4%(27/32)。腋静脉最易发生异位(46.9%),贵要静脉(12.5%)、颈内静脉(9.38%)亦较常见。在DSA辅助下全部病例均复位/重置成功。导管异位与年龄、性别、BMI、血管病史、病变位置(颈胸部)、既往相关治疗、侧别和穿刺靶静脉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导管异位是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首要原因,主要为血管变异所致。DSA辅助复位技术是解决超声引导PICC失败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插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经C型臂引导PICC导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玲 李风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9期15-15,共1页
目的:探讨C型臂在PICC置管的应用及观察。方法:选择14例患者,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常规方法穿刺置管,C型臂引导确定导管位置,将导管尖端放置在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处。结果:14例患者无1例发生堵管现象。结论:经C型臂... 目的:探讨C型臂在PICC置管的应用及观察。方法:选择14例患者,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常规方法穿刺置管,C型臂引导确定导管位置,将导管尖端放置在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处。结果:14例患者无1例发生堵管现象。结论:经C型臂引导放置PICC导管,导管放置位置确定,可有效防止导管堵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引导picc导管 临床应用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玲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应用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为无专用血管超声困难穿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选择因治疗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而无直视或触摸不到外周静脉的患者6例,经诊断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置... 目的应用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为无专用血管超声困难穿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选择因治疗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而无直视或触摸不到外周静脉的患者6例,经诊断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 6例全部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术,有效解决了无专用血管超声设施、静脉条件差而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困难,提高了PICC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可作为解决困难穿刺置管的一种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超声引导 改良式塞丁格技术 picc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艳玲 刘东英 王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9期99-101,共3页
目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0%,... 目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知识水平,促进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PICC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picc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玲 廖瑞雪 张小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7期1-1,3,共2页
目的探索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需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腋静脉置入PICC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行PIC... 目的探索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需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腋静脉置入PICC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两种方法一次穿刺和多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失败率,两种方法静脉炎的发生率、出血量和疼痛评分,置管后导管的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多次穿刺成功率为10%、失败率为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0%、多次穿刺成功率为23.3%、失败率为26.7%,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多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出血情况、疼痛程度、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能提高儿科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适宜在儿科患者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腋静脉picc技术 儿科患者
下载PDF
硬皮病患者可视化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彭晓燕 王玲 《甘肃医药》 2020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目的:1例硬皮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总结置管前后的护理措施,确保导管置入过程顺利,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硬皮病患者在可视化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操作前充分了解硬皮病患者皮肤组织学特征、受累范围... 目的:1例硬皮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总结置管前后的护理措施,确保导管置入过程顺利,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硬皮病患者在可视化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操作前充分了解硬皮病患者皮肤组织学特征、受累范围以及和上腔静脉的解剖关系,为顺利置管做准备。结果:通过对该硬皮病患者的全面评估,成功置入PICC导管,定位准确。结论:硬皮病患者属于罕见案例,通过对患者整体的评估和静疗小组讨论后制定的方案,顺利、安全地置入导管,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及时给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可视化B超 picc导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13
作者 廖珍 《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对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方式,查看其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60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对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方式,查看其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60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PICC置入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置管的一次成功率,并查看两组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概率。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概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概率。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赛丁格技术 picc 静脉炎发生率
下载PDF
PICC置管经左上腔静脉异位入右心房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世荣 刘岐焕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9-80,共2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及化疗患者。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左上腔静脉 导管异位
下载PDF
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繁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1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接受PICC置管的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目的:分析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接受PICC置管的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规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的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规范化健康教育
下载PDF
1例经心脏起搏器同侧肢体置入PICC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沙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69,共3页
对1例右前臂离断行再植术及左侧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成立由7个专科成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针对PICC困难与禁忌证进行会诊,最终从起搏器植入同侧肢体谨慎置入PICC行药物治疗。患者带管61d,实际使用33d,期间导管... 对1例右前臂离断行再植术及左侧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成立由7个专科成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针对PICC困难与禁忌证进行会诊,最终从起搏器植入同侧肢体谨慎置入PICC行药物治疗。患者带管61d,实际使用33d,期间导管功能正常,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拔管后见导管完整通畅,表面无附着物。提出针对特例PICC患者,多学科团队诊疗形式有利于克服治疗中的困难和保障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衰竭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前臂离断再植 静脉血栓 多学科团队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PICC管置入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17
作者 李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期262-262,共1页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PICC管置入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PICC管置入的患者7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路径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对PICC管置入相关知识的了解率、置管后发生意外的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对护理工作的...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PICC管置入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PICC管置入的患者7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路径护理组。观察两组患者对PICC管置入相关知识的了解率、置管后发生意外的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临床路径护理组患者对置管的相关知识了解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而置管后意外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PICC管置入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减少置管后意外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妮娜 袁亚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4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予以盲穿置管,实验组(80例)于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 目的:分析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予以盲穿置管,实验组(80例)于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上行上臂PICC置入,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活动度(25.0±1.2)分等舒适度显著更高;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4.3%较实验组6.3%高(P<0.05)。结论:于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上行上臂PICC置入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引 改良塞丁格技术 上臂 picc 盲穿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置入PICC最佳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媛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10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进行置入PICC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10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进行置入PICC治疗。观察组患儿选择在诱导缓解期第5~6天进行置管,对照组患儿则选择在诱导缓解期第2~3天进行置管。观察比较置管期间两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和置管1个月内两组患儿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的依从性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置管1个月内观察组患儿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诱导缓解期第5~6天进行置入PICC操作优于诱导缓解期第2~3天,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 儿童 picc
下载PDF
超声导引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的有效性分析
20
作者 赵根群 谢文静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8期3546-3546,共1页
1研究背景多少年中有很多的国外医学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和超声引导能极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大部分PICC都是在肘窝以上上臂的贵要静脉穿刺的。研究发现从该位置置入可以减轻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没有出现过在上臂穿... 1研究背景多少年中有很多的国外医学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和超声引导能极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大部分PICC都是在肘窝以上上臂的贵要静脉穿刺的。研究发现从该位置置入可以减轻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没有出现过在上臂穿刺部位的机械性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引 微插管鞘 上臂pic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