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PK断面钢箱梁斜拉桥涡振性能及优化措施研究
1
作者 王存国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红莲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斜拉桥,中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该类主梁断面易发生涡振,需对其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进行研究。基于该桥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制作PK断面钢箱梁1∶60缩尺比节段模型进行测振风洞试验,研究桥梁原始设... 红莲大桥主桥为主跨580 m的双塔斜拉桥,中跨主梁采用PK断面钢箱梁,该类主梁断面易发生涡振,需对其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进行研究。基于该桥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制作PK断面钢箱梁1∶60缩尺比节段模型进行测振风洞试验,研究桥梁原始设计断面主梁的涡振性能,讨论增加结构阻尼比(增加至0.010和0.027)措施的涡振抑振效果,并对增设稳定板、水平导流板、部分封闭桥面栏杆等不同气动优化措施及组合对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始设计PK断面钢箱梁的涡振振幅明显超过规范限值;增大结构阻尼比虽然可以有效抑制涡振响应,但阻尼比增加至0.027时竖弯涡振振幅仍然显著;在桥面检修栏杆上缘外挑1.6 m宽水平导流板可将涡振振幅降低到可忽略的水平;采用在检修栏杆上缘外挑1.1 m宽水平导流板、优化桥面燃气管道位置、调整防撞护栏下部封闭高度为0.42 m,或移除检修道栏杆底座、错列布置封闭检修道栏杆和防撞护栏等组合措施,虽不足以完全抑制涡振的发生,但可将涡振振幅控制至明显小于规范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pk断面钢箱梁 涡振 阻尼比 气动措施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下载PDF
头孢吡肟/阿维巴坦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学建立及在体外动态PK/PD模型中的应用
2
作者 颜冰倩 郭思维 +4 位作者 李尤 田淼梅 徐兵 蒋蓉 李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建立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Mueller-Hinton(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并于头孢吡肟/阿维巴坦体外动态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M-H肉汤中头... 目的:建立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Mueller-Hinton(M-H)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并于头孢吡肟/阿维巴坦体外动态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模型中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M-H肉汤中头孢吡肟进行测定;采用液质联用法(LC-MS/MS)对M-H肉汤中阿维巴坦进行测定。建立头孢吡肟/阿维巴坦2.5 g q8 h给药方案下体外动态PK/PD感染模型,进行头孢吡肟/阿维巴坦抗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抗菌作用研究。结果: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在0.5~120μg/mL和0.1~25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浓度为0.5、0.1μg/mL,肉汤培养基中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的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8.0%~101.7%和90.9%~95.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2%。在体外PK/PD模型中,头孢吡肟和阿维巴坦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实测浓度在理论浓度的±20%范围内。对于MIC=8μg/mL和MIC=16μg/mL的CRKP,头孢吡肟阿维巴坦2.5gq8h的给药方案在24 h时菌落分别下降2.783 Log10 CFU/mL、1.325Log10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头孢吡肟及阿维巴坦在肉汤中浓度测定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体外动态PK/PD模型显示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常规给药下对MIC≤8μg/mL的CRKP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吡肟 阿维巴坦 HPLC LC-MS/MS 体外动态pk/PD模型
下载PDF
PK-PD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洁 王素军 +1 位作者 杨本坤 莫李立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61-464,F0003,共5页
PK-PD模型把剂量-浓度、浓度-效应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更有助于描述、预测量效关系。PK-PD模型可分为4类: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直接反应与间接反应、软连接与硬连接及时间依赖和非时间依赖模型。PK-PD模型已广泛用于药物临床前及... PK-PD模型把剂量-浓度、浓度-效应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更有助于描述、预测量效关系。PK-PD模型可分为4类:直接连接与间接连接、直接反应与间接反应、软连接与硬连接及时间依赖和非时间依赖模型。PK-PD模型已广泛用于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的各方面研究,如制定给药剂量、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价。本文对PK-PD模型分类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分类 应用
下载PDF
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效应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乐 狄留庆 +5 位作者 周伟 汪素娟 蔡宝昌 毕肖林 赵晓莉 单进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4-1830,共7页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 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特点,使得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生物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中药多组分PK-PD结合模型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对阐明中药复方本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药多组分网络靶点PK-PD结合模型,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合理的网络靶点效应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智能计算方法、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中药复方给药方案,促进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和药物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结合模型 中药多组分 网络靶点效应
下载PDF
基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巩仔鹏 李梅 +4 位作者 胡建春 吴林霖 王爱民 李勇军 李月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芍药内酯苷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辛芍组方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芍药内酯苷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 [目的]建立芍药内酯苷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辛芍组方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芍药内酯苷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获得时效曲线。然后用Win Non Lin软件采用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对芍药内酯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PK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时效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的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辛芍组方中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结果]当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为E=21.04+(7.16×Ce)/(Ce+372.4);当以LDH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代表成分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为E=216.83-(37.31×Ce)/(Ce+0.04)。[结论]SOD和LDH的浓度与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芍药内酯苷可通过提高SOD、降低LDH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实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辛芍组方 芍药内酯苷 pk-pd模型
下载PDF
灯盏甲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PK-PD结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巩仔鹏 李梅 +4 位作者 胡建春 吴林霖 李月婷 李勇军 王爱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4-558,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结合模型。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灯盏甲素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两种药效指标(... 本研究旨在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结合模型。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灯盏甲素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两种药效指标(SOD和LDH),获得时效曲线。然后用Win Non Lin软件采用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对灯盏甲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PK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时效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的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结合模型。当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灯盏甲素的PK-PD模型为E=20.67+(1.22×Ce)/(Ce+5.58);当以LDH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代表成分灯盏甲素的PK-PD模型为E=214.17-(32.72×Ce)/(Ce+0.08)。结果表明,SOD和LDH的浓度与灯盏甲素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辛芍组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灯盏甲素可通过提高SOD、降低LDH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实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辛芍组方 灯盏甲素 pk-pd模型
下载PDF
甘露醇右旋糖酐40在家兔体内的PK-PD模型研究
7
作者 谭然然 金青 +2 位作者 李冉 陈传秀 王兴娜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右旋糖酐40甘露醇复方注射剂和甘露醇单方注射剂中甘露醇的药动学及药效学关系,建立其在家兔体内的PK-PD(药动-药效)模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以规定时间内家兔排尿量作为甘露醇利尿效应指标。结果... 目的研究右旋糖酐40甘露醇复方注射剂和甘露醇单方注射剂中甘露醇的药动学及药效学关系,建立其在家兔体内的PK-PD(药动-药效)模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以规定时间内家兔排尿量作为甘露醇利尿效应指标。结果甘露醇静注给药后其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单方组和复方组均出现最大利尿效应滞后于血药质量浓度的现象,复方组药效明显高于单方组;甘露醇的药理效应和效应室质量浓度的关系符合Sigmoid-Emax模型,且该模型所得预测药效值与实测药效值接近。结论建立的PK-PD模型预测所得甘露醇静注给药后的血药质量浓度及药理效应准确可靠,为改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结合模型 甘露醇 Sigmoid-Emax模型 右旋糖酐40
下载PDF
PK-PD模型在兽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先强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18-124,共7页
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和降低耐药风险等方面的研究。PK-PD模型是把剂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浓度与效应的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研究,将更有助于描述和预测量效关系。文章就目前PK-PD模... 近年来,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优化兽药给药方案和降低耐药风险等方面的研究。PK-PD模型是把剂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浓度与效应的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研究,将更有助于描述和预测量效关系。文章就目前PK-PD模型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PK-PD模型在兽药领域扩大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研究现状 应用进展
下载PDF
基于PK/PD模型与蒙特卡洛模拟对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分析
9
作者 王莹 姚银辉 +2 位作者 王领弟 胡俊辉 臧亚茹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基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临床感染患者构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基于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Mote Carlo simulation,MCS),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临床感染患者构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一患者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和脓毒症休克。入院后第一时间完善了相关实验室检查,随后采用PK/PD模型和MCS依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确定最优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入院第3天,微生物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随后的药敏试验提示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中介;采用PK/PD模型和MCS对拟定的几个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美罗培南(1 g,q8h)和亚胺培南(0.5 g,q6h)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均为100.0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q12h)的PTA为1.14%,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 g,q8h)的PTA为7.65%;最终,临床选择了美罗培南(1 g,q8h)治疗,1周后患者的感染指征基本消失。结论:PK/PD模型和MCS两个工具可以较好地帮助临床药师预测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可能效果,从而更好地协助医生制定和优化治疗方案,进而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蒙特卡洛模拟 脓毒症休克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K-PD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search of Veterinary Antimicrobials
10
作者 Bing LI Jiyu ZHANG +5 位作者 Jianyong LI Yajun YANG Xuzheng ZHOU Jianrong NIU Xiaojuan WEI Jinshan L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4期96-100,104,共6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K-PD model,its application in veterinary antimicrobials has also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PK-PD model,and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osing regimens of...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K-PD model,its application in veterinary antimicrobials has also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PK-PD model,and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osing regimens of various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antimicrobial drugs,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linical drug delivery plan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clinical antib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 model ANTIMICROBIAL DOSING REGIMEN
下载PDF
基于化合物结构预测人体ADME/PK性质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燕 陈涛 +4 位作者 王钰玺 任洪灿 高婕 吴卓璟 王晨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7期776-786,共11页
目的:整合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预测化合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性质参数和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预测人体药代动力学(PK)曲线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预测能力。方法:以文献报道的具有体外实测理化、生物... 目的:整合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预测化合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性质参数和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预测人体药代动力学(PK)曲线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的预测能力。方法:以文献报道的具有体外实测理化、生物药剂学性质和临床观测PK性质的14个化合物作为模型药物。采用ADMET Predictor软件的QSPR模型预测各个化合物的理化与生物药剂学参数,将上述预测的参数加载到GastroPlus软件的PBPK模型中预测各个化合物经口服给药后在人体的PK曲线以及主要PK参数。对比预测与实测ADME/PK参数间的差异,以评估所用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QSPR模型预测的理化与生物药剂学性质参数与观测值间的绝对值较为接近,两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大部分参数的相关系数均接近或超过0.7);14个化合物中,有6个化合物(43%)的最大血药浓度(C_(max))预测值落在观测值的2倍误差范围内,9个化合物(64%)的C_(max)落在观测值的3倍误差范围内;有7个化合物(50%)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预测值落在观测值的2倍误差范围内,8个化合物(57%)的AUC落在观测值的3倍误差范围内。结论:联合QSPR和PBPK模型可用于评估化合物的ADME性质并进一步预测人体PK特征。经过当前工作的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PR模型 PBpk模型 ADME/pk性质 效能评价 新药研发
下载PDF
Excel残数法计算房室模型PK参数
12
作者 姚青 刘莹 +2 位作者 王晓芳 高宁 王苗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目的:Excel残数法计算不同房室模型、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参数,并与Phoenix WinNonlin、GastroPlus、PK solver统计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采用Excel残数法计算一房室静脉注射、血管外给药和二房室... 目的:Excel残数法计算不同房室模型、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参数,并与Phoenix WinNonlin、GastroPlus、PK solver统计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采用Excel残数法计算一房室静脉注射、血管外给药和二房室静脉注射、血管外给药药物的PK参数,并与Phoenix WinNonlin、PK solver和GastroPlus统计软件计算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各软件计算PK参数的一致性及准确性。结果:计算一房室静脉注射给药、血管外给药和二房室静脉注射给药、血管外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Excel残数法与其他3个统计软件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4种评价方法准确性及一致性均较高。结论:残数法可准确计算房室模型药物的PK参数,且与Phoenix WinNonlin、PK solver、GastroPlus统计软件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数法 房室模型 静脉注射 血管外给药 pk参数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惠梦雨 刘平 张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浓度与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药效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于化学药物有明确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因此PK-PD结合模型在中医...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浓度与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药效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于化学药物有明确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因此PK-PD结合模型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基于中药PK-PD结合模型研究现状,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PK-PD结合模型研究体系及探索建立合适的PK-PD结合模型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量-时-效间关系,有望为中药研究及其合理应用、开发以及确定剂量、剂型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动学 药效学 pk-pd结合模型 效应成分 量效关系 学科交叉
下载PDF
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药效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高远 李冀 +1 位作者 韩东卫 周梦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h穴位皮下透析液,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法检测方中君药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浓度,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时间点模型动物血清中IgE水平,获得药效学参数;对药动学、药效学参数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白芥子配伍后的药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5),达峰时间(T_(max))提前(P<0.01);“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线表明,方中有白芥子配伍时,药效出现更快、消退更慢,起效时间晚于峰浓度,具有一定滞后性。结论:动力学参数、PK-PD模型结果表明,白芥子配伍能够改变“方中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穴位局部的皮下分布,促进方中君药有效成分快速吸收,延长滞留时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药、改善其他药物分布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给药 配伍研究 延胡索乙素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冬病夏治”方 “浓度-时间-效应”三维关系 滞后曲线
下载PDF
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PK/PD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莉文 赵志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6期502-503,共2页
目的:研究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合理性。方法:统计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给药频度,并根据PK/PD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合理性较差,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合... 目的:研究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合理性。方法:统计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给药频度,并根据PK/PD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合理性较差,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合理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模型 给药频度 注射用抗菌药物
下载PDF
基于PK模型的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安世 周传华 +1 位作者 徐新卫 张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56,共5页
遗传算法可以被理解为在逐代演化的过程中,适应性强的个体或种群具有更高的生存可能性的一种并行搜索算法。提出了基于PK竞争策略的遗传算法(Player Killing Genetical Algorithm,PKGA),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PK赛式的竞争筛选,直至剩下一... 遗传算法可以被理解为在逐代演化的过程中,适应性强的个体或种群具有更高的生存可能性的一种并行搜索算法。提出了基于PK竞争策略的遗传算法(Player Killing Genetical Algorithm,PKGA),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PK赛式的竞争筛选,直至剩下一个全程最优的个体即为全局最优解。通过对全程最优解的即时检测,同时配合交叉率与变异率在个体粒度上自适应地动态调整,算法能很好地避开局部极值点并减少进化过程中的退化现象。这种PK竞争筛选策略保证了算法较高的搜索效率和较强的鲁棒性。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在应对早熟问题和退化现象及收敛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标准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pk模型 适应度函数 算法仿真
下载PDF
BL Lac天体PKS 2155-304的光变周期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毕雄伟 张青友 和万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从文献中收集了BL Lac天体PKS 2155-304在光学R波段从2004年至2011年共6310个观测数据点,获得了天体光学R波段的变化曲线。用Jurkevich方法分析了PKS 2155-304在光学R波段的变化周期,发现PKS 2155-304在光学R波段存在约314d(0.86a)的中... 从文献中收集了BL Lac天体PKS 2155-304在光学R波段从2004年至2011年共6310个观测数据点,获得了天体光学R波段的变化曲线。用Jurkevich方法分析了PKS 2155-304在光学R波段的变化周期,发现PKS 2155-304在光学R波段存在约314d(0.86a)的中短时标光变周期,用双黑洞系统的轨道驱动引起喷流的非弹道螺旋运动模型解释了天体存在的中短时标光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 Lac天体 pkS 2155-304 周期分析 JURKEVICH方法 喷流螺旋运动模型
下载PDF
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和胸膜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秋 李竹英 蒋鹏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胸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恶性胸水大鼠血清中TUM2-PK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胸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恶性胸水大鼠血清中TUM2-PK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胸膜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①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含量相近。②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胸膜组织bFGF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加顺铂组的bFGF表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相近。结论:①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②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膜组织bFGF表达。③逐饮Ⅰ号可能通过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及胸膜组织bFGF表达,达到抑制恶性胸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饮Ⅰ号 恶性胸水大鼠模型 TUM2-pk BFGF
下载PDF
偏心不耦合系数对爆破裂隙影响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成琼 张延年 +3 位作者 屈林永 解明侠 程扬 方逵宾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为了探究偏心不耦合爆破岩石的最优不耦合系数,建立6组单孔二维ANSYS/LS-DYNA模型,分析PK本构岩石在偏心不耦合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偏心不耦合系数的增加,不耦合侧破碎区半径呈现先显著减小再缓慢减小的趋势,而... 为了探究偏心不耦合爆破岩石的最优不耦合系数,建立6组单孔二维ANSYS/LS-DYNA模型,分析PK本构岩石在偏心不耦合爆破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①随着偏心不耦合系数的增加,不耦合侧破碎区半径呈现先显著减小再缓慢减小的趋势,而耦合侧为先快速增大再缓慢减小;不耦合侧裂隙延伸长度呈现先略减小而后缓慢增加最后显著降低的趋势,耦合侧则基本不变;不耦合侧爆心距20 cm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呈显著增加趋势;②当不耦合系数不变时,岩石抗压强度越大裂隙延伸长度越长,反之越短。当不耦合系数k=1.7时,不同抗压强度岩石在偏心爆破荷载作用下实现不耦合侧破碎区半径最小而耦合侧较大,不耦合侧裂隙少且耦合侧较发育,有效减小非爆破区岩石爆破效应,为最优偏心不耦合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本构模型 偏心不耦合装药 爆破损伤 振动峰值速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泰比培南对小鼠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的PK/PD研究
20
作者 汪辉 苏珊 +3 位作者 陈向东 姜剑伟 王岩岩 靳悦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通过泰比培南对小鼠大腿克雷伯菌感染模型PK/PD研究,预测最佳PK/PD参数。方法:选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1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分三种剂量(50、15、3mg·kg^(-1)... 目的:通过泰比培南对小鼠大腿克雷伯菌感染模型PK/PD研究,预测最佳PK/PD参数。方法:选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1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分三种剂量(50、15、3mg·kg^(-1))给予受试药物,观察给药24 h后大腿组织感染量变化,并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结果:体外测得MIC为0.03μg·mL^(-1);在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中,50、15、3mg·kg^(-1)三种剂量均对感染有治疗作用,PK/PD参数AUC/MIC、C_(max)/MIC、T>MIC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0.75、0.54。结论:体内PK/PD研究表明,AUC/MIC、C_(max)/MIC参数是反映泰比培南对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治疗效果主要的PK/PD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比培南 大腿感染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