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1
作者 毛承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74-75,共2页
研究和探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PKP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1年内所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PKP技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常规保... 研究和探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PKP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1年内所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PKP技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30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疼痛加重、椎体再骨折)、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明显低于对照组(17%),且治疗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数据经过对比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PKP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研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技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冰山 阮昆鹏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696-697,共2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PKP术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术后骨水泥渗漏问题较多普遍,可引起脊髓神经损伤、腰背疼痛,影响手术预后[1]。辛龙等[2]报道显示,第一次少量骨水泥推注后封闭渗漏通道,待骨水泥干结再次调制骨水泥推注能显著降低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PKP术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术后骨水泥渗漏问题较多普遍,可引起脊髓神经损伤、腰背疼痛,影响手术预后[1]。辛龙等[2]报道显示,第一次少量骨水泥推注后封闭渗漏通道,待骨水泥干结再次调制骨水泥推注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问题。但国内相关报道还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前瞻性分析PKP分次调制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次调制骨水泥 pkp技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及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程亚栋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2-06-2015-06,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53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别于术前、术... 目的探讨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2-06-2015-06,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53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统计其VAS评分和ODI指数的改善情况,以及伤椎高度、Cobb角的矫正情况。依据患者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与否,将其分为骨水泥渗漏组及未渗漏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Cobb角、椎体高度、骨折新鲜度、椎体周壁有无破坏、单侧或双侧入路、伤椎骨水泥注入量等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3例术后随访13-21个月,平均15.2个月。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其伤椎Cobb角与椎体前中柱的平均高度亦有明显矫正,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共2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3.7%),将其作为渗漏组,另132例作为未渗漏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提示,椎体周壁有无破坏、骨水泥用量和术前伤椎高度3项指标,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椎体周壁破坏、骨水泥用量这2项因素,均是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患者行PKP技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术后仍难以避免骨水泥渗漏问题。骨水泥注入量较多、椎体周壁有破损,均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pkp技术 骨水泥渗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保守与微创治疗方式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成本效果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骆靖陵 冯劲松 +2 位作者 张宗山 谭绍林 郭向宏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别采用传统保守疗法以及PKP微创手术治疗的成本-效果比(C/E),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12-2015-03期间收治的110例OVCF住院患者,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情况,分为PKP微创...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别采用传统保守疗法以及PKP微创手术治疗的成本-效果比(C/E),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12-2015-03期间收治的110例OVCF住院患者,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情况,分为PKP微创手术组(n=72)与保守治疗组(n=38)。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VAS与ADL评分对治疗前和出院当天、治疗后3、6个月和1年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并统计其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及门诊随访费用),进行成本-效果评价。结果 (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微创PKP手术组的VAS和ADL评分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2)若以"完全正常"为疗效的追求目的,PKP微创组的C/E值仅为909.5,明显低于保守组的2142.0;但若以"功能改善"为疗效的追求目的,PKP微创组的C/E值为374.8,则明显高于保守组的178.3;出院后,PKP微创组的C/E值明显低于保守组(2.65 VS 5.80)。结论在综合考虑疗效、成本-效果、占用医疗资源等因素的前提下,如果以追求更可靠的疗效为前提,可选择PKP微创术式为主的治疗方案;若仅以功能改善为目的,在患者骨折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传统保守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费用负担,但后续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pkp技术 保守治疗 成本-效果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