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CG1、KIF2B和KIF4B基因与完全受精失败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李彦奇 赵琼珍 +1 位作者 刘金瑞 黄卫东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目的筛选与完全受精失败相关的基因,探讨完全受精失败的分子机制。方法对64对IVF完全受精失败夫妇(实验组)和157对IVF受精正常夫妇(对照组)进行全外显子测序,AdapterRemoval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处理,采用Sentieon软件的Haplotyper算法进... 目的筛选与完全受精失败相关的基因,探讨完全受精失败的分子机制。方法对64对IVF完全受精失败夫妇(实验组)和157对IVF受精正常夫妇(对照组)进行全外显子测序,AdapterRemoval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处理,采用Sentieon软件的Haplotyper算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根据不同分组SNP位点的突变频率,采用R语言chisq.test(data)命令进行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分析找到完全受精失败相关的候选基因,使用公共数据库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在女性和男性群体中分别获得148和120个与完全受精失败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含有164和132个突变位点。经基因显著性分析及数据库功能验证,在女性群体中筛选到与完全受精失败相关的PLCG1基因(rs2228246),实验组的突变率[6.15%(4/64)]显著高于对照组(0/157)(P<0.05)。在男性群体中发现与完全受精失败相关的KIF2B(rs76337756)和KIF4B(rs10056252)基因,实验组中突变率为4.61%(3/64),显著高于对照组(0/157)(P<0.05)。结论在IVF完全受精失败夫妇中筛选到PLCG1、KIF2B和KIF4B基因,这为后期探究完全受精失败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外显子测序 完全受精失败 plcg1基因 KIF2B基因 KIF4B基因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和PLCG1表达及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孟兰 刘洋 +4 位作者 刘晓英 翟红 谢坤莹 魏锦 罗文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2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和PLCG1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与MDS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MDS患者53例为MDS组,营养性贫血患者39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骨髓穿刺采集骨髓液,采用...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和PLCG1表达变化,探讨二者与MDS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MDS患者53例为MDS组,营养性贫血患者39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骨髓穿刺采集骨髓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ASC、PLCG1mRNA相对表达量。MDS患者依据指南规范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计算总有效率。比较MDS组与对照组、不同临床特征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PLCG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以ASC、PLCG1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界,将53例MDS患者分为ASC高表达组27例和ASC低表达组26例,PLCG1高表达组28例和低表达组25例,比较ASC及PLCG1高、低表达组总有效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S患者规范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MDS组骨髓单个核细胞ASC mRNA相对表达量(2.41±0.29)高于对照组(1.31±0.31)(t=17.605,P<0.001),PLCG1mRNA相对表达量(1.46±0.35)低于对照组(2.75±0.29)(t=18.936,P<0.001)。IPSS-R评分高危、染色体核型复杂的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 mRNA相对表达量(2.89±0.33、2.81±0.27)分别高于IPSS-R评分中低危、染色体核型简单者(2.01±0.25、2.05±0.29)(t=11.041,P<0.001;t=9.837,P<0.001),PLCG1mRNA相对表达量(1.01±0.39、1.14±0.38)分别低于IPSS-R评分中低危、染色体核型简单者(1.83±0.33、1.75±0.30)(t=8.293,P<0.001;t=6.520,P<0.001);不同性别、年龄、MDS分型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PLCG1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高表达组总有效率(48.15%)低于ASC低表达组(84.62%)(χ^(2)=7.854,P=0.005),PLCG1低表达组总有效率(52.00%)低于PLCG1高表达组(78.57%)(χ^(2)=4.158,P=0.041)。染色体核型复杂(OR=2.643,95%CI:1.158~6.032,P=0.002)、IPSS-R评分高危(OR=1.630,95%CI:1.034~2.499,P=0.035)及骨髓单个核细胞ASC(OR=1.842,95%CI:1.060~3.202,P=0.020)、PLCG1(OR=0.846,95%CI:0.731~0.980,P=0.014)mRNA相对表达量是MDS患者规范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论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ASC表达升高、PLCG1表达降低,染色体核型复杂、IPSS-R评分高危及骨髓单个核细胞ASC高表达、PLCG1低表达的MDS患者规范治疗的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ASC plcg1 疗效
原文传递
新生大鼠磷脂酶C-γ1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忠英 罗深秋 +2 位作者 邓凡 赵永忠 李西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早期各主要脏器磷脂酶C-γ1(PLCγ1,基因为PLCG1)的mRNA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大鼠出生后1、3、5、7 d及2、3、5周等7个时期肝、肺、肾和脑等4种脏器共28例样本的PLCG1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早期各主要脏器磷脂酶C-γ1(PLCγ1,基因为PLCG1)的mRNA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大鼠出生后1、3、5、7 d及2、3、5周等7个时期肝、肺、肾和脑等4种脏器共28例样本的PLCG1的表达变化,以看家基因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为内参照,同步逆转录PLCG1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以二者积分吸光度比值作为PLCG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肝、肺、肾和脑4种脏器组织PLCG1在出生后早期的不同时期均有较强表达,并且各时期之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第1天肝脏组织中PLCG1几乎没有表达,第7天脑组织的表达最高;而在同一时期4种不同的组织间PLCG1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同种脏器组织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及在同一时期不同脏器组织之间PLCG1的差异性表达提示,PLCG1可能参与了大鼠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磷脂酶C-Γ1 基因表达 信号转导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