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上海崇明岛PM2.5和 PM10浓度变化特征及气象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健 齐晓宝 +4 位作者 苏敬华 李佳凤 沙晨燕 熊丽君 王敏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对2015年1-12月上海崇明岛崇南地区颗粒物(PM2.5、PM10)浓度的连续监测,研究了PM2.5、PM10在不同季节的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其他因子(SO2、NO2、O3)的相关性,分析了风向风速和降雨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崇明岛PM2.5和PM10浓度... 通过对2015年1-12月上海崇明岛崇南地区颗粒物(PM2.5、PM10)浓度的连续监测,研究了PM2.5、PM10在不同季节的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其他因子(SO2、NO2、O3)的相关性,分析了风向风速和降雨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崇明岛PM2.5和PM10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呈现冬季的>春季的>秋季的>夏季的的特征,冬季PM2.5和PM10小时浓度均值分别为0.058mg/m^3和0.085mg/m^3,夏季PM2.5和PM10均值分别为0.034mg/m^3和0.054mg/m^3。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与SO2浓度和NO2浓度显著正相关,与O3显著负相关。全年来看,在西南风向时PM2.5和PM10浓度较高,这主要受该方向上游吴淞工业区、宝钢、石洞口电厂、罗店工业区等工业排放影响;从高浓度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0.115mg/m^3)来向看,北和西北风向时出现高浓度颗粒物的频率最高,这主要是受到我国北方采暖季大气颗粒物输送过程对崇明岛区域的脉冲式污染影响所致;PM2.5、PM10实时浓度与相应的风速呈显著负相关。降雨量大于5mm或持续3h及以上的连续降雨对大气颗粒物起到显著的湿清除作用,降雨后PM2.5和PM10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68.0%和66.9%,降雨时和雨后PM2.5浓度为0.025~0.033mg/m^3,均低于我国环境空气PM2.5的一级浓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变化特征 气象因素
下载PDF
一次长三角大气重污染期间浙江典型城市大气PM2.5污染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琼真 于燕 +5 位作者 孟伟江 蒋琦清 张天 晁娜 吴电 吴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6-1081,共6页
浙江大气PM 2.5污染问题突出。利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2013年12月上旬长三角地区一次大气PM 2.5严重污染前后浙江典型城市(杭州、湖州、金华、宁波和舟山)的PM 2.5污染成因。结果表明,严重污染天(SPD)风速... 浙江大气PM 2.5污染问题突出。利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2013年12月上旬长三角地区一次大气PM 2.5严重污染前后浙江典型城市(杭州、湖州、金华、宁波和舟山)的PM 2.5污染成因。结果表明,严重污染天(SPD)风速和大气边界层高度均较非污染天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气温和相对湿度高,易于二次颗粒物生成。PM 2.5/CO(质量比)的变化结果显示,SPD二次颗粒物对杭州、宁波、舟山PM 2.5浓度的贡献高于60%,对湖州和金华PM 2.5浓度的贡献略低(42%~54%)。杭州SPD时二次NO^-3、SO ^2-4、NH^+4的增长幅度远高于PM 2.5,且氮转化率和硫转化率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上升,表明硫酸盐和硝酸盐的生成是PM 2.5污染的重要来源。气团后向轨迹显示,SPD时杭州和湖州主要受江苏、安徽及浙江省内其他城市气团传输的影响,宁波和舟山主要受上海、江苏、安徽及东海上空气团传输的影响,而金华主要受本地及邻近的杭州、绍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二次转化 区域传输
下载PDF
天津市夏季重污染天气过程PM2.5输送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孟丽红 郝天依 +2 位作者 李培彦 吴彬贵 王雪莲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等资料,采用气溶胶激光雷达和HYSPLIT模式对2018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市夏季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弱气压场、低空逆温和偏东暖湿气流的输送为此... 利用环境监测、气象常规观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等资料,采用气溶胶激光雷达和HYSPLIT模式对2018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市夏季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弱气压场、低空逆温和偏东暖湿气流的输送为此次重污染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气溶胶激光雷达分析表明,此次污染过程存在明显的水平输送和垂直分布特征,市区PM2.5浓度升高除与水平输送有关,还与本地低空逆温造成的PM2.5积累密切相关;HYSPLIT模式后向轨迹追踪研究表明,PM2.5前期积累爬升阶段,气团主要来自偏南气流,200、500、1000 m高度气团均有明显沉降,后期气团来向转变为较清洁的偏东暖湿气流,但同时带来大量水汽,造成天津市相对湿度的增加。此次污染过程前期是由于静稳天气形势导致PM2.5积累,后期主要是天津市各区县之间PM2.5的输送以及偏东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导致相对湿度的增加,污染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重污染天气过程 pm2.5 输送 后向轨迹
下载PDF
中国典型城市群PM2.5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晟东 史君楠 +4 位作者 程勇 卢培利 冯婷 王锋文 张培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51,共9页
为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大气PM2.5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我国31个城市PM2.5污染现状,以城市群为视角,总结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PM2.5组成与污染特征,分析了PM2.5及其含碳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地... 为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大气PM2.5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我国31个城市PM2.5污染现状,以城市群为视角,总结了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PM2.5组成与污染特征,分析了PM2.5及其含碳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地壳元素等的整体特征,并在城市群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城市群的ρ(PM2.5)高低顺序依次为京津冀城市群>川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距离传输使PM2.5污染成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面临的共同问题.②3个城市群的PM2.5中均以SNA和OC为主,尽管ρ(PM2.5)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个别污染物(如SNA)略呈上升趋势.③京津冀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的ρ(OC)接近,并且均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80%,较高的ρ(OC)/ρ(EC)反映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SOC污染.④各城市群PM2.5监测网(如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发展水平迥异,城市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输机制尚不清楚.建议今后的研究向以下几个方面扩展:①对城郊乡村等大气背景点,以及水库、湖泊等地化循环的重要源汇区域开展研究.②针对同一区域开展采样时段更长且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上保持一致的研究.③借用国外经验公式时需考虑我国国情,对基础研究方法开展一系列优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特征 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地面监测站的慈溪PM2.5动态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阮芳芳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PM2.5己成为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慈溪的环保大楼、实验小学2个监测站点进行监测,获得2014年6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的PM2.5日平均浓度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慈溪PM2.5的污染程度... PM2.5己成为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慈溪的环保大楼、实验小学2个监测站点进行监测,获得2014年6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的PM2.5日平均浓度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慈溪PM2.5的污染程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并简要探讨影响PM2.5污染的因素。结果表明,慈溪PM2.5污染逐年下降;PM2.5浓度季节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明显,均呈"U"型分布;两个监测站点PM2.5浓度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具有空间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浓度 分布特征 慈溪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城市O3和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孙丹丹 杨书运 +2 位作者 王体健 束蕾 曲雅微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77,共14页
O3和PM2.5是影响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利用2016年33个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站6项污染物的小时浓度及4个省会城市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地区O3和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O3年平均浓... O3和PM2.5是影响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利用2016年33个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站6项污染物的小时浓度及4个省会城市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地区O3和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O3年平均浓度为50~73μg·m-3,平均为61μg·m^-3;除芜湖和宣城外,其余31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状况,超标率为0.34%~18.86%,平均为5.68%。O3在5月和9月达到浓度高值;四季O3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5∶00,夏季O3峰值浓度最高值为157μg·m^-3。O3浓度沿海城市整体高于内陆城市;夏季宿迁—淮安—滁州片区O3污染较重。O3与NO2、CO显著负相关,且与NO2相关性较强;O3与气温、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呈负相关。PM2.5年平均浓度在25~62μg·m-3范围内,平均为49μg·m^-3;各城市均出现PM2.5超标,滁州PM2.5超标率最大,为23.91%。PM2.5在3月和12、1月达到浓度峰值;其日变化呈双峰型,09∶00—10∶00和22∶00—23∶00达到峰值。冬季徐州PM2.5浓度最高,为102μg·m^-3。PM2.5与NO2、CO、SO2、PM10显著正相关,与气温、风速、降水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pm2.5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拟合
下载PDF
杉木枯落物燃烧释放污染物特征及PM2.5成分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鞠园华 马祥庆 +3 位作者 郭林飞 马远帆 蔡奇均 郭福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7-196,共10页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林枯落物在不同燃烧状态时的气态及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并提取、测定细颗粒物(PM 2.5 )污染物的化学成分,揭示林火及林地清理等对杉木枯落物分解、养分循环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杉木人工林枯落物中... 【目的】探究杉木人工林枯落物在不同燃烧状态时的气态及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征,并提取、测定细颗粒物(PM 2.5 )污染物的化学成分,揭示林火及林地清理等对杉木枯落物分解、养分循环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杉木人工林枯落物中的叶、枝、皮、干4种主要组分为研究对象,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模拟燃烧系统,采用室内模拟燃烧试验,分析阴燃和明燃2种不同燃烧状态不同枯落物组分释放的气态污染物和PM 2.5 特征及差异。采用德国Elementar元素分析仪,测定PM 2.5 中的碳质成分;采用超声提取-离子色谱和ICP/MS技术,测定PM 2.5 中的水溶性离子和水溶性无机元素。【结果】基于杉木枯落物燃烧时的实时测定,CO 2、CO、NO x 、C x H y 、PM 2.5 的排放因子(EF,单位质量燃料在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质量)变化范围在阴燃条件下分别是1 001.4~1 364.5、202.3~358.8、0.53~3.09、23.17~53.07、5.11~38.37 g ·kg -1 ,而明燃时分别为1 092.4~1 520.7、115.1~242.6、0.16~1.96、1.21~41.50、2.58~21.07 g ·kg -1 。此外,提取测定PM 2.5 成分的结果表明,颗粒物主要由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及少量水溶性无机元素等组成。其中碳质组分含量最大,占50%以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3.29%和12.91%;PM 2.5 中测定出6种阳离子(Li +、Na +、NH + 4、K +、Mg 2+、Ca 2+)和5种阴离子(F -、Cl -、NO 2 -、SO 4 2-、NO - 3),总水溶性离子占10%~33%,阴燃以Cl -、K +、Ca 2+、SO 4 2-为主要组分,明燃以K +、Cl -、SO 4 2-、Na +为主;PM 2.5 中提取测定出16种无机元素,分别为K、Ca、Na、Mg、P、Zn、Al、Cu、As、Ba、Cr、Fe、Mn、Cd、Li、Pb,含量极少,仅占PM 2.5 的0.04%~0.58%,其中K、Ca、Na、Mg、P、Zn为主要元素成分,占总无机元素的96.8%~98.8%。【结论】在不同燃烧状态下,杉木枯落物释放各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存在显著差异,除CO 2外的其他污染物排放因子在阴燃时显著高于明燃;在同一燃烧状态时,杉木枯落物不同组分的CO、CO 2、NO x 、C x H y 和PM 2.5 等污染物的排放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杉木枯落物燃烧排放的PM 2.5 主要由碳质组分、水溶性离子及少量无机元素等成分组成,阴燃时的各成分排放因子整体表现为高于明燃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枯落物 燃烧状态 排放特征 PM 2.5
下载PDF
天津市典型区域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致美 徐虹 +4 位作者 李鹏 杨宁 邓小文 陈魁 杨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
为了解天津市不同区域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于2015年7月、10月及2016年1月、4月,在天津市南开区(简称“市区”)及武清区采集PM2.5样品,结合气象因素、气态污染物研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天津市市... 为了解天津市不同区域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于2015年7月、10月及2016年1月、4月,在天津市南开区(简称“市区”)及武清区采集PM2.5样品,结合气象因素、气态污染物研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①天津市市区及武清区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主要为二次离子(SO4^2-、NO3^-、NH4^+);不同区域PM2.5中二次离子各季节占比略有不同,市区为夏季(54.0%)>秋季(42.5%)>春季(41.3%)>冬季(40.7%),武清区为夏季(53.0%)>春季(44.6%)>秋季(43.4%)>冬季(33.2%).②冬季市区、武清区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成差异较大,其他季节水溶性离子组成相似;夏季市区及武清区颗粒物呈酸性,其他季节均呈碱性,冬季武清区颗粒物碱性强于市区.③不同季节市区及武清区PM2.5中SO4^2-均以(NH4)2SO4形式存在,NO3^-冬季以NH4NO3形式存在,其他季节NO3^-主要以NH4NO3和HNO3形式共存;市区Cl^-主要以NH4Cl、KCl和NaCl形式存在,武清区Cl^-主要以NH4Cl、KCl形式存在.④对市区及武清区来说,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是SO4^2-重要生成途径,均相反应是生成NO3^-的主要途径.研究显示,代表一次排放的机动车源、燃煤源和二次无机粒子混合源对天津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贡献率最高,工业源和扬尘源对市区的影响较大,农业源对武清区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焦作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潘湘龙 潘媛媛 +3 位作者 肖化云 张忠义 郑能建 张永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5-759,766,共6页
为探讨焦作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焦作市区连续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测定其中9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焦作市冬季PM2.5质量浓度为(99.11±73.26)μg/m3,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为(6... 为探讨焦作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焦作市区连续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测定其中9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焦作市冬季PM2.5质量浓度为(99.11±73.26)μg/m3,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为(66.88±48.68)μg/m3,其中NO3-、SO42-、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3者合计占总水溶性离子的81.5%(质量分数)。与清洁天相比,污染天NO3-、SO42-、NH4+在PM2.5中的占比显著增加,表明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次污染物是焦作市冬季污染天PM2.5的主要贡献成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大气中存在明显的气溶胶二次转化过程;焦作市大气PM2.5移动源贡献大于固定源。焦作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在清洁天主要受工业和生物质燃烧影响,而在污染天主要受气态污染物二次转化影响;后向轨迹聚类显示,采样期间焦作市主要受京津冀地区、西北地区气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焦作市 组成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南京市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慧明 钱新 +1 位作者 冷湘梓 戴前英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监测分析了南京市浦口区典型工业区(2016年12月—2017年10月)PM 2.5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分析了季节差异及来源,评价了健康风险。结果表明,PM 2.5年均值为61.24μg/m 3,全年有33.33%的天数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日均... 监测分析了南京市浦口区典型工业区(2016年12月—2017年10月)PM 2.5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分析了季节差异及来源,评价了健康风险。结果表明,PM 2.5年均值为61.24μg/m 3,全年有33.33%的天数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日均限值。绝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平均值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As的全年平均值为(2.01±1.09)ng/m 3,较为接近我国环境标准限值。PM 2.5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工业排放、自然过程、金属冶炼及交通活动,Cr、Ni、As、Cd、Cu、Zn和Pb的富集性较高。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Mn的非致癌风险最高,所有金属对儿童和成人的总非致癌风险值为0.0884,低于安全阈值1;Cr(Ⅵ)的致癌风险最高,所有金属对儿童和成人的总致癌风险分别为6.23×10-7和2.49×10-6,均在可接受水平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金属元素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南京
下载PDF
2017年中国大陆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宇 韩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利用我国366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的逐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中国区域2017年PM 2.5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其时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年均PM 2.5浓度最大为和田地区,浓度为133μg/m^3,年均PM 2.5浓度最小为云南迪庆,浓度为10μg/m^3,... 利用我国366个环境质量监测站的逐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中国区域2017年PM 2.5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其时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年均PM 2.5浓度最大为和田地区,浓度为133μg/m^3,年均PM 2.5浓度最小为云南迪庆,浓度为10μg/m^3,,其极值分布大致呈现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的趋势。(2)根据年平均值,日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其差值的时空分布情况,PM 2.5质量浓度相对较大的地区为华北与东北部分地区,少部分位于华中地区,相对较小的区域为西北,西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3)PM 2.5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大致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新疆、西藏等地PM 2.5质量浓度变化受季节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华南及沿海地区受季节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空特征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曹妃甸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中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方波 曾豪 +6 位作者 张磊 郝珂璐 王雅慧 郝玉兰 王学生 王茜 曹向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85-2793,共9页
为探讨曹妃甸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 2.5中Cr、Pb、As和Cd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以华北理工大学曹妃甸校区为研究地点,于2017年12月-2018年10月采集98份PM 2.5样品.利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PM 2.5浓度,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 为探讨曹妃甸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 2.5中Cr、Pb、As和Cd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以华北理工大学曹妃甸校区为研究地点,于2017年12月-2018年10月采集98份PM 2.5样品.利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PM 2.5浓度,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PM 2.5中4种重金属元素(Cr、Pb、As和Cd)的浓度;采用Wilcoxon 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采暖期与非采暖期,以及PM 2.5超标日与非超标日各元素含量的差异,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法比较不同PM 2.5浓度分级下4种金属元素浓度差异,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及贡献率进行解析,并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曹妃甸采暖期PM 2.5及Pb、As和Cd浓度均高于非采暖期,而Cr浓度略低于非采暖期.②PM 2.5超标日Pb、As和Cd浓度均高于非超标日,不同PM 2.5浓度级别下Pb、As和Cd浓度有所差异,且Pb、As和Cd浓度随PM 2.5浓度的增加而增加.③PMF模型源解析表明,燃煤源及交通源是曹妃甸采暖期PM 2.5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二者贡献率分别为50.4%和31.7%;工业源及交通源是非采暖期PM 2.5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二者贡献率分别为47.4%和37.0%.④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4种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采暖期3种致癌性重金属(Cr、As和Cd)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青少年的致癌风险均高于人类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非采暖期Cr和As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青少年的致癌风险均高于人类可接受风险水平;重金属非致癌风险(Cr、Pb、As和Cd)和致癌风险(Cr、As和Cd)指数高低均呈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青少年的特征.研究显示,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曹妃甸PM 2.5中Pb、As和Cd浓度随PM 2.5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燃煤源和工业源是其主要来源,Cr、As和Cd对人群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金属元素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曹妃甸
下载PDF
J市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振波 刘玉萍 +2 位作者 李广来 刘薇 贾琳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根据2015年、2016年J市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PM 2.5相关浓度数据,对J市PM 2.5污染特征及防治策略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J市2016年3、11、12月PM 2.5均出现早晚高峰的高值,早高峰高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8时、9时、11时,这与逆温层的厚... 根据2015年、2016年J市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PM 2.5相关浓度数据,对J市PM 2.5污染特征及防治策略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J市2016年3、11、12月PM 2.5均出现早晚高峰的高值,早高峰高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8时、9时、11时,这与逆温层的厚度关系密切,晚高峰高值出现的时间均为20时,主要的污染源贡献来自燃煤污染和机动车污染;J市5、6月份发电厂点位PM 2.5数值均出现剧烈波动的状况,考虑是监测设备运行稳定性存在问题;佳纺点位出现PM 2.5异常高点,主要来自棚户区及小散污企业污染物排放贡献,其他点位异常高点,主要来自点位附近污染物排放量瞬时增加。此外,还从监测点位布设与管理、加强部门合作、强化污染管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湖州市局部区域大气PM2.5浓度分布特性实测分析
14
作者 温洋 李振海 周李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年第2期42-45,41,共5页
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加重,控制PM2.5污染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以湖州市局部区域为研究对象,实地测试研究区域内的大气PM2.5浓度,分析PM2.5浓度分布特性,探讨研究区域内各主要污染源对本区域PM2.5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多数时间内... 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加重,控制PM2.5污染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以湖州市局部区域为研究对象,实地测试研究区域内的大气PM2.5浓度,分析PM2.5浓度分布特性,探讨研究区域内各主要污染源对本区域PM2.5浓度分布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多数时间内,各测点PM2.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实测区域的PM2.5浓度由下风向到上风向逐渐降低,且下降幅度较小;本区域的PM2.5主要来源为输入性污染;关注的污染源中,某大型食堂对测点区域PM2.5污染影响较大,某工厂有一定影响,主干道、水泥搅拌站、热电厂及某中型食堂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pm2.5浓度 实测 分布特性 污染源
下载PDF
洛阳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元素特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靳朝喜 《环保科技》 2020年第6期11-15,共5页
研究大气PM2.5中典型重金属元素的特征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十分重要。以洛阳市2015年大气PM2.5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因子法研究了PM2.5中9种重金属元素受人为源的影响程度;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能源消费情况,辨析... 研究大气PM2.5中典型重金属元素的特征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十分重要。以洛阳市2015年大气PM2.5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因子法研究了PM2.5中9种重金属元素受人为源的影响程度;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能源消费情况,辨析了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洛阳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浓度水平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排放和人为源特征,其中Cd元素富集水平最高,与煤炭燃烧、涂料建材生产排放源紧密相关;Zn、Pb和As次之,主要来源为垃圾焚烧、机动车尾气和有色冶金;Cu的人为影响也不可忽视,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和金属冶炼废气排放;重金属生态风险总体评价为“中等”级别,Cd是最主要贡献者,可通过控制涂料建材和有色冶金等企业污染物排放、加强燃煤管理来降低其生态风险。本研究对洛阳市实施大气精准治理和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金属 富集因子 特征来源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Fine Particulat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Jinan City
16
作者 Zhang Guiqin Wang Zhaojun +1 位作者 Liu Yutang Wilhelm Hoeflinger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ulate pollution(PM10 and PM2.5) were measured at urban and suburban sites in Jinan during the 2008-2009 heating and non-heating seas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10 and PM2.5 polluti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ulate pollution(PM10 and PM2.5) were measured at urban and suburban sites in Jinan during the 2008-2009 heating and non-heating seas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M10 and PM2.5 pollution was quite serious,and PM mass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during the heating season than the non-heating season.PM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hemical factory and lowest in the development zone.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PM2.5 were linearly related,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ratio of PM2.5/PM10 was up to 0.59 in urban areas.PM pollution in Jinan was related to local meteorological factors:PM2.5 mass concentration and humidit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and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click on the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although wind speed varied m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Particles(pm2.5 and PM10)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Meteorological factors.
下载PDF
Analys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 Serious Pollution Event in Beijing in October 2014
17
作者 Li Honglu Li Shanshan +2 位作者 Zhang Xiaoqin Sun Rongji Cheng Bingfe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5年第8期1-6,13,共7页
In this pape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weather condition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ne typical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Beijing during October 6th -12th, 2014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observed da... In this pape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weather condition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ne typical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Beijing during October 6th -12th, 2014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observed data with numerical model CAMx.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air pollution resulted mainly from stabl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regionally or locally. Observed heavy pollution episo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stagnant atmospheric structure with average wind speed of 1.56 m/s, high humidity of 83.13%, large inversion strength of 3.42℃(3/100 m which were disadvantageous to the dispersal of air pollutants. The air pollution episode during October 8th -11th was the most serious with daily average PM2.5 concentration of 264 μg/ms in Beijing, and heavily polluted land area at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districts was about 2 × 10^5 km2. Model research showed that regional transmission contributions to the receptor sites in Beijing were between 61% -69% dudng 8th -11th, an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erious air pollution episode. Key words Serious pollution incident; Formation mechanism;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nversion layer; Beijing; PM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ious pollution incident Formation mechanism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nversion layer BEIJING pm2.5
下载PDF
2015-2018年冬防期间漯河市PM_(2.5)输送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18
作者 贾琼莉 孔海江 +2 位作者 田力 王丽华 卢予琢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18-24,共7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场数据,结合后向轨迹模式的聚类分析法、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WT),分析2015-2018年冬防期(1、2、11、12月)漯河市的PM_(2.5)输送特征及其潜在源。结果...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场数据,结合后向轨迹模式的聚类分析法、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WT),分析2015-2018年冬防期(1、2、11、12月)漯河市的PM_(2.5)输送特征及其潜在源。结果表明:(1)冬防期间漯河市PM_(2.5)主要来自东北方向和偏南方向,以东北方向为主,且短距离的外部污染物输入影响严重。(2)影响漯河市空气质量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省,以及河南省内安阳、鹤壁、濮阳、新乡、开封、周口、南阳7个省辖市,河北、山东、河南省东北部地区是高浓度PM_(2.5)外来输送的主要潜在源区。(3)根据“平衡风速”,提出“停滞时间”和“延迟时间”的概念,用以定量评估区域污染传输对漯河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由区域污染传输导致的污染在漯河市的停滞时间为2~10 h,增加的PM_(2.5)浓度为8~268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输送特征 潜在源 停滞时间 延迟时间
下载PDF
北京大气PM_(2.5)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82
19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4 位作者 马永亮 陈旭 Steven H.Cadle Tai Chan Patricia A.Mulawa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中微量元素的污染水平和来源 ,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 1年、每周 1次的PM2 5采样和全样品分析 .微量元素浓度的周变化大 ,尤以冬季为甚 ,相邻 2周最大相差达 1 6倍 ;但除冬季的平均浓度较高之外 ,其季节变...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中微量元素的污染水平和来源 ,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 1年、每周 1次的PM2 5采样和全样品分析 .微量元素浓度的周变化大 ,尤以冬季为甚 ,相邻 2周最大相差达 1 6倍 ;但除冬季的平均浓度较高之外 ,其季节变化并不显著 .微量元素的富集因子在春季最低 ,反映了频繁发生的沙尘天气的影响 .Se、Br和Pb的浓度比来自于北京A层土壤中的含量要高出约 1 0 0 0~ 80 0 0倍 ,表明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 .其中Se的富集度最高 ,反映了北京细粒子来自于燃煤污染的特征 .Pb的年均浓度 (0 31 μg·m- 3 )虽然未超过WHO的年均标准 ,但与洛杉矶和布里斯班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Br、Se的比较分析表明 ,燃煤可能是Pb除机动车排放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大气细粒子 污染特征 来源 北京 污染水平
下载PDF
利用快速检测法研究石家庄道路交通扬尘排放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硕 肖捷颖 +4 位作者 安塞 周盼 秦伟 刘娟 姬亚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利用快速检测法(TRAKER)实时监测石家庄夏季铺装道路机动车道PM_(2.5)、PM_(10)的背景浓度和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车轮扬起的PM_(2.5)、PM_(10)浓度,分析车速对PM_(2.5)、PM_(10)排放特征的影响,并得到不同类型道路积尘负荷、排放因子和... 利用快速检测法(TRAKER)实时监测石家庄夏季铺装道路机动车道PM_(2.5)、PM_(10)的背景浓度和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车轮扬起的PM_(2.5)、PM_(10)浓度,分析车速对PM_(2.5)、PM_(10)排放特征的影响,并得到不同类型道路积尘负荷、排放因子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车轮扬起的PM_(2.5)浓度随车速变化不大,而PM_(10)起伏较大;车速相同时,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PM_(2.5)质量浓度分别为0.046、0.110、0.160、0.097mg/m^3,表现为次干道>主干道>支路>快速路,与积尘负荷的强弱顺序一致;不同类型道路排放因子表现为次干道>快速路>支路>主干道,排放强度表现为快速路>次干道>主干道>支路。研究结果可为石家庄道路交通扬尘排放清单的构建以及扬尘的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法 pm2.5PM10 积尘负荷 排放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