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8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一次PM_(2.5)与臭氧协同污染过程分析
1
作者 方文圣 曹念文 施欣池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42-356,共15页
2018年4月16—22日我国京津冀地区发生了一次PM_(2.5)与臭氧(O_(3))协同污染过程,为深入认识两者协同污染发生的成因及过程,利用多源数据,综合分析了本次协同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地面形势、垂直特征等,并按两种污染物的小时质量浓度变... 2018年4月16—22日我国京津冀地区发生了一次PM_(2.5)与臭氧(O_(3))协同污染过程,为深入认识两者协同污染发生的成因及过程,利用多源数据,综合分析了本次协同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地面形势、垂直特征等,并按两种污染物的小时质量浓度变化将污染过程分为增长、高位、下降三个过程。结果表明:(1)本次污染过程中气温、气压、相对湿度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好对应关系,不同过程转换时风速变化明显,O_(3)污染在每天16:00出现最多。(2)蒙古低压靠近京津冀且京津冀处于高压外围时的静态天气下污染物易积累传输,冷锋过境后污染物质量浓度快速下降,东北高压控制下空气质量较高。(3)19日凌晨气溶胶垂直分布主要包括混合型、沙尘型气溶胶,污染物主要来自京津冀南部、西南部;19日中午气溶胶垂直分布主要包括混合型、污染型、沙尘型气溶胶,污染物主要来自京津冀北部。高空传输易带来沙尘型气溶胶,地面污染严重时地面气团传输以外来水平传输为主。(4)PM_(2.5)小时平均质量浓度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及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O_(3)小时平均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压、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两种污染物间呈显著正相关,两种污染物的小时质量浓度高值大多出现在风向为135°到225°的东南至西南风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臭氧 协同污染 京津冀
下载PDF
基于WRF-CMAQ模型的四川盆地春季持续臭氧污染过程中PM_(2.5)组分解析
2
作者 王聪聪 张小玲 +4 位作者 雷雨 黄小娟 王婧怡 尹黎昊 王传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4-1226,共13页
为探究四川盆地典型城市PM_(2.5)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与大气氧化性的关系,利用WRF-CMAQ模型对2020年春季一次持续O_(3)污染过程中PM_(2.5)组分进行模拟分析,并将O_(3,max)作为光化学活性指标,划分出轻、低、中3种光化学水平,对不同光化... 为探究四川盆地典型城市PM_(2.5)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与大气氧化性的关系,利用WRF-CMAQ模型对2020年春季一次持续O_(3)污染过程中PM_(2.5)组分进行模拟分析,并将O_(3,max)作为光化学活性指标,划分出轻、低、中3种光化学水平,对不同光化学水平下PM_(2.5)主要组分及贡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发生O_(3)污染期间,高空为稳定的天气形势或下沉气流,海平面气压场为高压,对应晴好天气,有利于光化学反应及O_(3)和二次气溶胶的生成。污染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和重庆西部,PM_(2.5)和NO_(2)的高浓度区与O_(3)污染发生的区域相吻合。污染前期,OC和NO_(3)^(-)对PM_(2.5)的贡献较大;污染后期,OC和SO_(4)^(2-)对PM_(2.5)的贡献较大。达州的NO_(3)^(-)和NH_(4)^(+)等离子在低光化学水平下浓度最高,光化学水平再升高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OC和SO_(4)^(2-)与光化学水平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平均日变化情况,O_(3)和PM_(2.5)与光化学水平呈正相关,EC、NO_(2)和NO_(3)^(-)的日变化情况均与PM_(2.5)类似,自贡夜间N O_(3)^(-)浓度相对于其他3个城市较高,OC在中午和午后出现较高值,SO_(4)^(2-)在轻和低光化学水平下变化不明显,浓度与光化学水平成正比。成都和达州,二次有机碳(SOC)随着光化学水平由轻到中的变化,占比不断增加。而对德阳和自贡,SOC随着光化学水平由轻到中占比先增加后减少。4个城市不同光化学水平下的氮氧化率(NOR)和硫氧化率(SOR)基本超过了0.1,说明二次转化较为明显,且SOR的值明显大于NOR,SO_(2)二次转化率更高。该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不仅对四川盆地的空气环境综合整治有重要价值,而且可为其它地区空气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臭氧污染 pm_(2.5)组分 大气氧化性 数值模拟 气象条件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以宜春市万载县大气污染治理为案例落实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措施
3
作者 龙小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28-0131,共4页
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逐渐凸显,主要污染物是臭氧和PM... 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逐渐凸显,主要污染物是臭氧和PM2.5。“十四五”期间落实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势在必行,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大气污染治理为案例进行剖析,从污染物的关联性、污染成因、协同管控举措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臭氧 协同管控 VOCs和NOx 联防联控
下载PDF
地区空气污染的“压力”与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基于城市PM2.5和公司并购的实证发现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庆丰 舒少文 黄蕾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3,共14页
地区空气污染会影响域内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包括微观企业决策。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要求各地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而绿色并购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利用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污染企业发起的并购为样本,并手动... 地区空气污染会影响域内各类市场主体行为,包括微观企业决策。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要求各地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而绿色并购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式。利用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污染企业发起的并购为样本,并手动搜集整理确定绿色并购样本,实证研究地区空气污染对域内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空气污染加剧会提升域内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意愿。在此基础上,通过并购前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社会责任承担变化,研究发现地区空气污染加剧下的企业绿色转型并非源于自主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多是外部“压力”下的“工具主义”行为。从影响路径来看,地区空气污染引致的压力会通过行业竞争和融资约束这两个途径影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最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地区空气污染加剧对企业绿色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空气污染 绿色转型 公司并购 pm2.5
下载PDF
《环境科学研究》“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征稿启事
5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目前,PM_(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 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目前,PM_(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污染防治 协同控制 五年规划 pm 达标管理
下载PDF
《环境科学研究》“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征稿启事
6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目前,PM_(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 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目前,PM_(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2.s与臭氧协同控制。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PM2s与臭氧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污染防治 协同控制 五年规划 pm 达标管理
下载PDF
潮州市城区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及其发生的天气型分析
7
作者 丁丽佳 陈洵 +4 位作者 杨婕俐 陈新煜 杨红春 杨利娜 赖雯珊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利用广东省潮州市区2014—2020年空气质量逐小时浓度数据,分析了PM_(2.5)、O_(3)浓度及复合污染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利用再分析资料对天气形势进行分型,结合相应时段潮州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PM_(2.5)-O_(3)与天气型及气象因子的... 利用广东省潮州市区2014—2020年空气质量逐小时浓度数据,分析了PM_(2.5)、O_(3)浓度及复合污染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利用再分析资料对天气形势进行分型,结合相应时段潮州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PM_(2.5)-O_(3)与天气型及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4—2020年潮州市区年平均ρ(PM_(2.5))、ρ(O_(3)-8h)及复合污染出现日数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月平均ρ(PM_(2.5))最高出现在3月,月平均ρ(O_(3)-8h)最高出现在10月,两种污染物最低均出现在6月。复合污染出现较多的是10月—次年4月。PM_(2.5)、O_(3)污染具有一定相互作用,当其中一种污染物日均浓度较高时另一种污染物的浓度相应较高,同时污染物浓度的日较差也会相应增大;污染物峰谷值出现时间表现为空气污染较严重时,O_(3)峰值出现时间在15时,PM_(2.5)峰值出现在19—20时。造成潮州复合污染的天气型主要为变性高压脊(DR)、反气旋(AC)、副高+变性高压脊(SD)、均压场(UP)天气型,主要出现在秋、冬、春季,少数出现在初夏。4种天气型出现的季节不同,但总体来说晴朗干燥是出现复合污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 pm2.5-O3 复合污染 天气型 气象因子
下载PDF
《环境科学研究》“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征稿启事
8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征稿启事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目前,PM_(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征稿启事征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目前,PM_(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遇制,实现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防治 臭氧浓度 环境空气质量 城市大气质量 协同控制 pm 五年规划 达标管理
下载PDF
L市典型城区PM2.5污染过程研究及防控建议
9
作者 张雅丽 王瑞 岳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159-0162,共4页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目前L市大气污染特征,确定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本文对结合L市气象局观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污染物监测数据及颗粒物走航监测数据,采用组分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L市典型城区PM2.5的污染特征及污染...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目前L市大气污染特征,确定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本文对结合L市气象局观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污染物监测数据及颗粒物走航监测数据,采用组分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L市典型城区PM2.5的污染特征及污染扩散规律,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防控建议,为以后L市有效的应对空气污染及防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特征 污染因子 污染源分析
下载PDF
武汉市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10
作者 王文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191-194,共4页
武汉市是我国华中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面临着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大气污染等多种压力。PM2.5作为武汉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要做好PM2.5的有效控制,降低PM2.5平均浓度。本文主要对2015年-2023年武汉市PM2.5平均浓度变化、优良天气... 武汉市是我国华中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面临着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大气污染等多种压力。PM2.5作为武汉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要做好PM2.5的有效控制,降低PM2.5平均浓度。本文主要对2015年-2023年武汉市PM2.5平均浓度变化、优良天气比例及首要污染物PM2.5污染天数进行分析,监测2023年武汉市汉口花桥等9个监测点位的PM2.5平均浓度值,分析结果发现武汉市PM2.5污染因子呈季节性分布特点以及PM2.5污染因子源分布与特点。为此,本文提出武汉市PM2.5污染有效控制的措施,旨在有效遏制武汉市PM2.5污染因子平均浓度的增长,为武汉市创造优良空气质量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pm2.5 污染因子
下载PDF
浅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11
作者 宋华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7期0117-0120,共4页
在当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污染对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PM2.5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需要了解PM2.5的来源、特征... 在当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污染对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PM2.5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需要了解PM2.5的来源、特征和危害,然后才能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首先研究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来源,然后分析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危害,下面又探讨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特征,最后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防治措施做出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2.5 污染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PM2.5污染控制效果建模研究
12
作者 张潇尹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29期77-79,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在控制PM2.5污染方面的效果,构建绿色建筑BIM模型,分析主体结构特征对PM2.5浓度的影响,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建立PM2.5污染评价模型,接着进行室内PM2.5污染控制效果测试,最后提出被动控制策略。利用BIM...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在控制PM2.5污染方面的效果,构建绿色建筑BIM模型,分析主体结构特征对PM2.5浓度的影响,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建立PM2.5污染评价模型,接着进行室内PM2.5污染控制效果测试,最后提出被动控制策略。利用BIM技术对绿色建筑进行PM2.5污染控制效果分析,以评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绿色建筑在PM2.5污染控制方面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达到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和居住舒适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 pm2.5污染控制 分体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 非空调房间
下载PDF
大气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凤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0期150-155,共6页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制定科学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合理依据,提出大气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探究目标区域概况,设置采样点位置,选取采样设备;根据大气混合层高度和气溶胶辐射情况计算PM_(2.5)浓度和臭氧浓度,根据计...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制定科学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合理依据,提出大气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探究目标区域概况,设置采样点位置,选取采样设备;根据大气混合层高度和气溶胶辐射情况计算PM_(2.5)浓度和臭氧浓度,根据计算结果,从时间与浓度两方面研究污染特征;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公式计算污染浓度与温度、风速与气压之间的相关性,完成气象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污染的小时数在逐年下降;此外,温度和风速越高,气压越低,污染物浓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pm_(2.5) 臭氧 复合污染 气象成因 相关性计算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郑州市大气PM_(2.5)与O_(3)浓度预测方法及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容硕 谢沛远 +5 位作者 陈宏飞 杨清荣 关民普 马南 尉鹏 朱仁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细颗粒物(PM_(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及臭氧(O_(3))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郑州市大气PM_(2.5)与O_(3)浓度并探明气象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018−2022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子逐时数据,结合...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细颗粒物(PM_(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及臭氧(O_(3))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郑州市大气PM_(2.5)与O_(3)浓度并探明气象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使用2018−2022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子逐时数据,结合统计学单因素分析和机器学习LightGBM模型多因素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的PM_(2.5)与O_(3)浓度预测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结果表明:①训练后的LightGBM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PM_(2.5)污染,准确率达80.8%;对O_(3)污染预测的准确率为52.5%.②郑州市大气PM_(2.5)浓度与气压呈正相关,与比湿和环境温度均呈负相关;大气O_(3)8 h滑动平均浓度(O_(3)-8 h浓度)与比湿和太阳辐射均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③有利的气象条件可能是2021年PM_(2.5)年均浓度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利的气象条件也促使2021年和2022年6月O_(3)月评价值(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90百分位浓度)有所上升.研究显示,这种基于长时间序列的综合分析方法适用于大气PM_(2.5)与O_(3)浓度的气象因子影响分析,也能有效预测PM_(2.5)与O_(3)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控 细颗粒物(pm_(2.5)) 臭氧(O_(3)) 气象因素 机器学习 郑州市
下载PDF
中国的PM2.5和对流层臭氧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对策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华 陈琪 +1 位作者 谢冰 赵树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9-296,共8页
本文首先对中国PM2.5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观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利用2010—2013年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卫星观测数据给出了对流层臭氧浓度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分布特征,其平均值分别为29.78DU和33.97DU。然后,利用一个气溶胶大气化学-全球... 本文首先对中国PM2.5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观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利用2010—2013年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卫星观测数据给出了对流层臭氧浓度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分布特征,其平均值分别为29.78DU和33.97DU。然后,利用一个气溶胶大气化学-全球气候双向耦合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PM2.5的浓度分布和季节变化,其年平均值为0.51×10^(-8)kg/m^3。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5种典型气溶胶对PM2.5总浓度在不同季节的贡献。结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讨论了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及其前体物的排放与辐射强迫的联系,以及减排大气臭氧前体物和气溶胶颗粒物质(PM)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指出减排臭氧前体物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对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和黑碳气溶胶的减排是一种短期(未来50年)的辅助措施;为了保证全球平均温度增长不超过2℃,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长期战略。短期和长期的减排战略对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臭氧 pm2 5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
下载PDF
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丽 《低碳世界》 2021年第9期29-30,共2页
PM2.5和臭氧这两种污染物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找到两种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机制,才能探寻到有效的协同控制策略。为此,本文以PM2.5和臭氧为研究切入点,详细阐述研究背景,深入剖析PM2.5和臭氧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进一步分析环境空气... PM2.5和臭氧这两种污染物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找到两种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机制,才能探寻到有效的协同控制策略。为此,本文以PM2.5和臭氧为研究切入点,详细阐述研究背景,深入剖析PM2.5和臭氧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进一步分析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加强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的有效策略,为有关单位提高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提供些许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和臭氧污染 环境空气 颗粒物污染 重要原因 协同控制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铵盐与PM_(2.5)浓度爆发性增长特征研究
17
作者 龚韬 张勇 +3 位作者 陈贝 齐国伟 李嘉琪 江南 《四川环境》 2024年第3期12-18,共7页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性,特别是细颗粒物污染仍是关注的重点,选取四川省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21年频繁出现的PM_(2.5)浓度爆发性增长进行研究。结合主要气态污染物和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分析得出:乐山市...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严峻性,特别是细颗粒物污染仍是关注的重点,选取四川省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21年频繁出现的PM_(2.5)浓度爆发性增长进行研究。结合主要气态污染物和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分析得出:乐山市的PM_(2.5)浓度爆发性增长与二次无机阳离子(NH+4)、阴离子(SO_(4)^(2-)、NO_(3)^(-))有很好的关联性,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39、0.954和0.832;同时PM_(2.5)还与SO_(2)、CO等一次污染物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40和0.952,燃煤源影响达到案例统计数量的90%。经地面风向数据与铵根离子浓度辐合进一步推断出污染来源与城市南面的大型燃煤、涉氨类企业排放相关,为进一步的污染防控和精准治理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铵盐 污染防控
下载PDF
运城市不同功能区PM_(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霞 赵正昱 +2 位作者 谷欣 张兰 李杏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1-48,共8页
为了解运城市大气环境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在2018年秋冬季分别在运城市城区、工业区和农业区采集PM_(2.5)样品,使用湿法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析样品中的V、Cr、Mn、Co、Ni、Cu、Zn、As、Cd和Pb 10种重... 为了解运城市大气环境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在2018年秋冬季分别在运城市城区、工业区和农业区采集PM_(2.5)样品,使用湿法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析样品中的V、Cr、Mn、Co、Ni、Cu、Zn、As、Cd和Pb 10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分析PM_(2.5)的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并对不同人群(成年男性和女性及儿童)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运城市城区、工业区和农业区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6.59、124.00和86.05μg/m3;3个区域在非采暖季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74.29、78.75和46.83μg/m3,在采暖季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34.52、140.54和104.21μg/m3。在非采暖季,城区、工业区和农业区10种重金属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36~132.41、0.40~119.42、0.81~66.59 ng/m3;在采暖季,城区、工业区和农业区10种重金属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45~278.19、0.57~336.85和0.43~144.18 ng/m3。PM_(2.5)的质量浓度表现为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在空间上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城区、工业区、农业区。大部分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呈现出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运城市大气PM_(2.5)中重金属污染的非致癌风险较小,致癌风险主要是As、Cr、Cd和Co,对不同人群的致癌风险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金属 浓度水平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下载PDF
空气PM2.5污染分析以及环境治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娟 梁财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3期105-111,117,共8页
PM2.5(细颗粒物)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对环境与人体均产生严重危害,以江苏省为目标区域,进行空气PM2.5污染分析以及环境治理研究。分析江苏省当前空气PM2.5污染现状,选择连云港市、扬州市和常州市作为PM2.5浓度监测点,设定采样日期为2... PM2.5(细颗粒物)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对环境与人体均产生严重危害,以江苏省为目标区域,进行空气PM2.5污染分析以及环境治理研究。分析江苏省当前空气PM2.5污染现状,选择连云港市、扬州市和常州市作为PM2.5浓度监测点,设定采样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通过采样器和滤膜获取PM2.5浓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3个监测点的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0.261、0.004~0.083和0.009~0.081 mg/m^(3);监测点第一季度的样本超标率较高,即江苏省2020年第一季度的PM2.5污染较为严重;全年PM2.5重污染天数达到41 d,分别占全年总污染天数和全年天数的93.2%和11.2%;夏季降雨量较大,空气相对清洁;风速与空气内PM2.5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同时针对PM2.5污染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发太阳能、风能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以及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等环境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污染 环境治理 滤膜 质量浓度 降雨量 风速
下载PDF
长春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致癌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馨雨 刘宝林(指导) +3 位作者 刘思序 尹方圆 袁琴 马丽丽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为了解长春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集了2020年9至12月10份大气PM_(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PM_(2.5)中多环芳烃的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7种多环芳烃... 为了解长春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集了2020年9至12月10份大气PM_(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PM_(2.5)中多环芳烃的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7种多环芳烃的平均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菲(2.49 ng/m^(3))、荧蒽(1.51 ng/m^(3))、苯并[g,h,i]苝(0.96 ng/m^(3))、苯并[k]荧蒽(0.74 ng/m^(3))、苯并[a]芘(0.68 ng/m^(3))、茚并芘(0.66 ng/m^(3))、蒽(0.23 ng/m^(3))。3环多环芳烃占总多环芳烃含量比例较高。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长春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长春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毒性当量均没有超过国家苯并[a]芘日均限值。长春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对成人和儿童的终身致癌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致癌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