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春季北京地区强沙尘暴过程的微气象学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晓岚 张宏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8,共9页
利用北京大学校园地区PM10质量浓度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气象塔气象要素梯度和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10年3月20~22日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微气象学要素和沙尘参量的时空演变以及湍流输送特征,为理解北京地区强... 利用北京大学校园地区PM10质量浓度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气象塔气象要素梯度和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10年3月20~22日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微气象学要素和沙尘参量的时空演变以及湍流输送特征,为理解北京地区强沙尘暴天气沙尘输送规律和微气象学特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月20~22日强沙尘暴过程前后不同高度温度先升后降,气压和相对湿度则相反。强沙尘暴来临时,高层风速先迅速增大,低层风速增加略有滞后,风切变明显加强,PM10浓度最大值和风速极大值出现时间较吻合。强沙尘暴过境时,不同高度向下的湍流动量输送、向上的湍流热量输送和湍流动能明显加强。与3月21日非沙尘暴日相比,强沙尘暴过程湍流动量通量增加,有利于沙尘粒子的水平和垂直输送过程;由于冷锋过境,水平热通量增大;垂直热通量因白天温度垂直梯度减小而减小,夜间因逆温层被破坏而增加;水平湍流动能对湍流动能占主要贡献,垂直湍流动能仅占水平湍流动能的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沙尘暴 pmio浓度 微气象学 湍流通量
下载PDF
高架下街谷内可吸入颗粒物扩散状况的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远 赵敬德 +1 位作者 王宇彤 冯寒立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年第10期30-32,12,共4页
为了对有高架路覆盖的街谷内可吸人颗粒物的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对不同的高度、大气温度、植被覆盖程度以及有无高架桥的情况下可吸入颗粒物的扩散情况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街谷内沿高度方向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先逐渐减小,超过高架路面高... 为了对有高架路覆盖的街谷内可吸人颗粒物的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对不同的高度、大气温度、植被覆盖程度以及有无高架桥的情况下可吸入颗粒物的扩散情况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街谷内沿高度方向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先逐渐减小,超过高架路面高度后突增;随着大气温度的升高,街谷内颗粒物浓度逐渐降低。建筑物附近植被覆盖程度越大,对于三层楼以下的建筑物起到的阻挡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高架桥 PM2.5 pmio颗粒物浓度 实地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