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PM_(2.5)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Features
1
作者 Song Yu Chen Wang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3年第6期5555-5571,共17页
PM2.5 has a non-negligible impact on visibility and air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aze and can affect cloud formation and rainfall and thus change the climate,and it is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air pollut... PM2.5 has a non-negligible impact on visibility and air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aze and can affect cloud formation and rainfall and thus change the climate,and it is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of air pollution level.Achieving PM2.5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 based on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m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ir pollution forecasting ability and guide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 past methods neglected the impact caused by PM2.5 flow between cities whe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inter-city PM2.5 concentrations,making it difficul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However,factors includ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altitude and distance an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ind speed and wind direction affect the flow of PM2.5 between cities,leading to the change of PM2.5 concentration in cities.So a PM2.5 directed flow graph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Ge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is introduced into the graph structure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PM2.5 flow transmi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The introd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like wind direction depicts the unequal flow relationship of PM2.5 between cities.Based on this,a PM2.5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 method integrating spatial-temporal factor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A spatial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weight aggregation graph attention network(WGAT)is proposed to extrac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features of PM2.5 in the flow graph,and a multi-step PM2.5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attention gate control loop unit(AGRU)is proposed.The PM2.5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 model WGAT-AGRU with fused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two methods to achieve multi-step PM2.5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Finally,accuracy and validity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KnowAir dataset,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GAT-AGRU model proposed in the paper has goo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valid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otemporal fusion pm2.5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 graph neural network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atten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改进灰狼算法优化GBDT在PM_(2.5)预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江雨燕 傅杰 +2 位作者 甘如美江 孙雨辰 王付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9-1580,共12页
针对灰狼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狼群位置,避免灰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和重复运算;引入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对灰狼算法的寻优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算法的全局... 针对灰狼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狼群位置,避免灰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和重复运算;引入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对灰狼算法的寻优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粒子群算法模拟灰狼种群得出的最佳适应度以用于惩罚项改进灰狼算法中的头狼更新策略。使用改进算法优化的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GBDT)模型对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中PM_(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采用3种评估函数对各模型以及混合模型预测效果得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文改进的灰狼算法对梯度提升树的优化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均方根误差E RMS为6.65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E MA为3.20μg/m^(3),拟合优度(R^(2))为99%,比传统灰狼算法优化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19.19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降低了10.03μg/m^(3),拟合优度增加了9百分点;与霍尔顿序列和莱维飞行改进的(Levy Flight-Halton Sequence,LHGWO)相比,改进的灰狼算法预测得分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0.39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减小了6.71μg/m^(3),拟合优度提高了5百分点。研究表明了预测模型优化的有效性,为未来城市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pm_(2.5)质量浓度预测 改进灰狼算法(GWO) 梯度提升树算法(GBDT) 莱维(Levy)飞行 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 粒子群算法(PSO)
下载PDF
空调及换气系统运行对室内PM_(2.5)净化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金梧凤 葛具凤 +1 位作者 贾利芝 董战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为了研究室内空调与换气系统运行时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采用试验研究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空调与换气系统运行对净化器将室内PM_(2.5)净化到ASHRAE规定的可接受室内空气质量的限值15μg/m^(3)的净化时间的影响。结... 为了研究室内空调与换气系统运行时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采用试验研究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空调与换气系统运行对净化器将室内PM_(2.5)净化到ASHRAE规定的可接受室内空气质量的限值15μg/m^(3)的净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化器外加空调净化时间相比净化器单独运行时间缩短15.2%;净化器外加换气系统净化时间相比净化器单独运行时缩短了30.4%;三系统联合运行时的净化时间相比净化器单独运行时间缩短32.6%。结果可为研究空调与换气系统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贡献及室内空气净化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运行 CFD模拟 气流组织 pm_(2.5)浓度 新风系统
下载PDF
重庆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与PM_(2.5)浓度时空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苟爱萍 李皖新 王江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探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调整绿色空间格局降低PM_(2.5)浓度。以重庆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PM_(2.5)浓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探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调整绿色空间格局降低PM_(2.5)浓度。以重庆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PM_(2.5)浓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及PM_(2.5)浓度变化特征,再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对PM_(2.5)浓度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①重庆市PM_(2.5)浓度从1980年至2010年逐渐上升,2010年至今逐渐降低;同时,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聚集特征,主要显示为东部低-低聚集、西部高-高聚集的特征。②林地、草地和耕地的面积指数(TA)、斑块密度指数(PD)和斑块连接度指数(COHESION)与PM_(2.5)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林地面积指数呈负影响,耕地、草地面积指数呈正影响;林地、草地斑块密度指数呈正影响,耕地斑块密度指数呈负影响;林地、草地和耕地斑块连接度指数均呈负影响。③主城都市区内,草地面积指数和耕地斑块密度指数对PM_(2.5)浓度的负影响较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内,林地聚合度指数(AI)、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连接度指数以及耕地面积指数对PM_(2.5)浓度的影响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指数 消减效应 pm_(2.5)浓度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异质性 重庆
下载PDF
长沙市冬季人行道PM_(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陈宇 何韶瑶 蔡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了解不同气象条件下城市人行道细颗粒物(PM_(2.5))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指导城市环境评价及街道空间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长沙市车流量及人流量较大的4条道路旁0、5、10 m处的人行道,在冬季晴天、阴天和大风天开展PM_(2.5)质量浓度、... 了解不同气象条件下城市人行道细颗粒物(PM_(2.5))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指导城市环境评价及街道空间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长沙市车流量及人流量较大的4条道路旁0、5、10 m处的人行道,在冬季晴天、阴天和大风天开展PM_(2.5)质量浓度、风速、温度及相对湿度监测,探讨PM_(2.5)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晴天、阴天及大风天的人行道PM_(2.5)质量浓度变化呈现双峰双谷特征,峰值均出现在06:00—08:00,其次为18:00—20:00,谷值出现在14:00—16:00及22:00—24:00;距离机动车道10m处的人行道PM_(2.5)含量低于机动车道旁(即距离机动车道0 m)的人行道PM_(2.5)含量,这种差异在大风天气下更为显著;人行道PM_(2.5)质量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温不利于PM_(2.5)扩散,但在大风天温度对PM_(2.5)的影响极小,风对PM_(2.5)含量的变化影响极大,在远离机动车道的人行道更为显著,而高湿度天气有利于PM_(2.5)的凝结。低温、高湿天气下06:00—08:00、18:00—20:00人行道PM_(2.5)质量浓度较高,大风对PM_(2.5)质量浓度具有一定削减作用,早晚高峰减少人行道洒水以降低空气湿度,有利于PM_(2.5)质量浓度的降低,减少PM_(2.5)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气象条件 质量浓度 人行道
下载PDF
基于时空认知膨胀卷积网络与多源影响因素的PM_(2.5)细粒度预测模型
6
作者 刘希亮 赵俊杰 +3 位作者 张羽民 林绍福 李建强 梅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47,共15页
为实现精确化、细粒度的PM_(2.5)浓度预测,提出了基于时空认知膨胀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cognitive dilated convolution network,ST-C-DCN)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ST-C-DCN。该模型将时空因素、气象因素运用于PM_(2.5)浓度预测,... 为实现精确化、细粒度的PM_(2.5)浓度预测,提出了基于时空认知膨胀卷积网络(spatial-temporal cognitive dilated convolution network,ST-C-DCN)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ST-C-DCN。该模型将时空因素、气象因素运用于PM_(2.5)浓度预测,基于因果卷积网络提取时空特征,并采用时空注意力机制优化了时空特征的提取。基于海口市空气污染数据的实验测试表明:对于单个监测站,基线模型相比,ST-C-DCN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下降24.7%,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下降9.93%,拟合优度(R-squared,R^(2))平均上升3.35%。对于全部监测站点的预测,ST-C-DCN在win-tie-loss(包括MSE、RMSE、MAE、R^(2))实验中,均获得了最多的获胜次数,分别为68,68、63和64。通过不同数据抽样条件下的Friedman检验,证明了ST-C-DCN对比基准有显著的性能提升。ST-C-DCN为细粒度PM_(2.5)预测提供了一个具有潜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预测 多源影响因素 膨胀卷积网络 贝叶斯优化 Shapley分析 Friedman检验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机器学习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7
作者 丁成亮 郑洪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360,共8页
针对现有机器学习模型预测PM_(2.5)浓度存在模型过于复杂、没有考虑时空信息和缺失值填补不准确而导致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利用随机森林取代统计学方法填补缺失值,并纳入时空因素提升模型精度.建立了综合遥感数据、气象及协同污染物数据... 针对现有机器学习模型预测PM_(2.5)浓度存在模型过于复杂、没有考虑时空信息和缺失值填补不准确而导致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利用随机森林取代统计学方法填补缺失值,并纳入时空因素提升模型精度.建立了综合遥感数据、气象及协同污染物数据,适用于沿海城市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K-means-RF-XGBoost模型),模型预测耗时仅为BP神经网络的4%.利用2019年大连市实时监测数据对模型PM_(2.5)浓度预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K-means-RF-XGBoost模型预测PM_(2.5)浓度有很高的准确性,与没有考虑时空信息的同种模型相比均方根误差(erms)降低了约48%,决定系数(R^(2))提升了约10%;能有效地预测高PM_(2.5)浓度并适用于波动范围大的情况,如春季模型在测试集中R^(2)可达0.935;同时在日级预测上表现优异,R^(2)可达0.819.该研究为沿海城市PM_(2.5)浓度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浓度预测 时空信息 缺失值填补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的PM_(2.5)预测研究
8
作者 冀东 刘祖涵 +1 位作者 王莉莉 涂翔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27-334,共8页
PM_(2.5)是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更加准确地预测PM_(2.5)的含量,对于预报空气质量变化、空气治理和促进科学绿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该模型既具备了LSTM... PM_(2.5)是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更加准确地预测PM_(2.5)的含量,对于预报空气质量变化、空气治理和促进科学绿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该模型既具备了LSTM可以轻松提取数据的时间维度信息的能力,又具备了注意力机制可以完美解决特征权重分配的能力,可以较为准确地对空气中PM_(2.5)含量进行预测。通过与K近邻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循环神经网络和未进行寻优处理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等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证明了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的LSTM在预测空气中PM_(2.5)含量时具有更佳的性能,且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在保证相同相关系数(R^(2))的情况下,降低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粒子群算法 预测
下载PDF
PCA-BP模型下皖北城市群PM_(2.5)浓度分析
9
作者 张弛 朱宗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1-2606,共6页
为探究皖北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下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空气中PM_(2.5)浓度的相关变量,结合2018—2021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统计数据及相关地域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按时间段长短及... 为探究皖北城市群大气污染物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下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空气中PM_(2.5)浓度的相关变量,结合2018—2021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统计数据及相关地域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按时间段长短及季节性变化分别选取月度数据与年度数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子做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季节下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的浓度及其他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构建基于PCA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BP),建立PCA-BP模型并采用交叉-验证法提高模型精度,对大气污染物PM_(2.5)的浓度做短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PM_(2.5)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PM_(10)、CO、NO_(2)、SO_(2);皖北地区PM_(2.5)含量整体在冬季偏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在夏季与秋季较高,冬季较低,四季的预测精度R2分别达到0.924、0.958、0.935、0.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主成分分析 pm_(2.5)预测 空气污染物
下载PDF
融合2维卷积与注意力以预测PM_(2.5)浓度的S-TCN模型
10
作者 李春辉 张瑛琪 孙洁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对PM_(2.5)浓度预测精度较低、可解释性差的缺陷,提出一种融合2维卷积层(2D convolution)和注意力层的时空卷积网络预测模型(spatio-2D-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 attention, S-2D-TCNA)。选取北京市2014年5月1... 针对传统预测模型对PM_(2.5)浓度预测精度较低、可解释性差的缺陷,提出一种融合2维卷积层(2D convolution)和注意力层的时空卷积网络预测模型(spatio-2D-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 attention, S-2D-TCNA)。选取北京市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的36个监测站点逐小时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通过对多个站点时空相关性分析,将符合相关性阈值的监测站数据输入至卷积进行升维再降维的处理方式,得出具有时空序列的输入特征;将注意力融入时间卷积网络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未来1 h的中心监测站PM_(2.5)浓度。在模型训练优化参数过程中,通过Adam来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参数,然后使用贝叶斯优化来调整模型的超参数,这种方法能找到模型的最佳参数,使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少3.791%和5.576%,拟合优度增大0.67%;在质量方面,所提出的S-Conv2D-TCNA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拟合优度分别为16.020 9、10.610 0和0.942 8,该预测模型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优于基线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空气污染的预警、区域预防和控制方面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序列 注意力 时间卷积网络(TCN) pm_(2.5)浓度
下载PDF
典型人类活动对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的影响
11
作者 李常巘佶 高美玲 李振洪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95,共16页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采取的流动限制性措施,为研究人类活动对PM_(2.5)浓度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自然实验环境,但该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分布及驱动力有何变化尚缺乏关注。基于2018~2020年PM_(2.5)遥感反演数据,采用空... 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采取的流动限制性措施,为研究人类活动对PM_(2.5)浓度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自然实验环境,但该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分布及驱动力有何变化尚缺乏关注。基于2018~2020年PM_(2.5)遥感反演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实施流动限制性措施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及驱动因子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2020年2月至3月PM_(2.5)浓度显著下降,2020年2月热点减少,3月冷点减少。②相比历年同期,所有人为因素单因子在2020年2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的解释力最低,自然因素解释力较高。其中,工厂兴趣点分布(POI_D)及路网分布(RD)解释力相比历年同期平均解释力降幅最大,分别为20.3%和38.6%。所有人为因素双因子交互影响解释力在2020年2月最低。③所有人为因素在2020年2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的作用尺度最小,当不同时期人为因素强度处于平均水平时,实施流动限制性措施期间的PM_(2.5)浓度更易降低,但东部地区的PM_(2.5)浓度防治强度还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因子 时空演变 pm_(2.5)浓度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关中平原
下载PDF
工业废气排放对城市大气中PM_(2.5)的影响
12
作者 赵昌宇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工业排放是导致城市大气中PM_(2.5)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城市A的工业排放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探究SO_(2)、NO_(x)和颗粒物排放量与PM_(2.5)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些排放物均与PM_(2.5)浓度正相关,其中颗粒物排放对PM_(2.5... 工业排放是导致城市大气中PM_(2.5)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城市A的工业排放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探究SO_(2)、NO_(x)和颗粒物排放量与PM_(2.5)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些排放物均与PM_(2.5)浓度正相关,其中颗粒物排放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基于此提出推进清洁生产、强化环境标准和法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增强公众参与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排放 pm_(2.5)浓度 空气质量
下载PDF
基于TCN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
13
作者 任瑛 马乐荣 夏必胜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作为大气污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高效地预测PM_(2.5)有利于人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为此设计了基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选取中国环境监测总... 作为大气污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高效地预测PM_(2.5)有利于人类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为此设计了基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选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数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PM_(2.5)浓度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时域卷积神经网络在预测PM_(2.5)浓度中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预测 时域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湖南省PM_(2.5)污染特征分析
14
作者 徐赞超 穆述鑫 +1 位作者 耿星莉 刘迎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该文基于湖南省2017-2021年PM_(2.5)与其他5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分析了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谱分别研究了PM_(2.5)浓度周期、PM_(2.5)与其他大气污染物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了PM_(... 该文基于湖南省2017-2021年PM_(2.5)与其他5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分析了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谱分别研究了PM_(2.5)浓度周期、PM_(2.5)与其他大气污染物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了PM_(2.5)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湖南省PM_(2.5)浓度年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达4.88%,PM_(2.5)浓度月平均值呈“U”型分布,2017年1月月均值浓度最高(91.9μg/m^(3)),2020年6月月均值浓度最低(15.8μg/m^(3));PM_(2.5)浓度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则呈现东北至西南高、西北及东南低的特点,PM_(2.5)浓度季平均值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2)14个市(州)PM_(2.5)浓度都存在显著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272 d左右的长周期和36 d左右的短周期。(3)PM_(2.5)浓度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在不同时频尺度上存在差异。PM_(2.5)浓度与PM_(10)浓度在所有时频尺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小时频尺度(0~64 d)上,PM_(2.5)浓度与O_(3)、CO、NO_(2)和SO_(2)浓度都存在正相关性;在中时频尺度(64~256 d)上,PM_(2.5)浓度与O_(3)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与CO、NO_(2)和SO_(2)浓度存在正相关;在大时频尺度(256~512 d)上,PM_(2.5)浓度与O_(3)浓度呈现负相关,与NO_(2)和SO_(2)浓度呈现正相关,PM_(2.5)浓度与CO浓度在长沙和衡阳呈现正相关,在怀化呈现负相关。(4)PM_(2.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在不同时频尺度上也存在差异。在小时频尺度上,PM_(2.5)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气压存在负相关,与温度和日照时数存在正相关,与风速存在正相关也存在负相关;在中时频尺度上,PM_(2.5)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在大时频尺度上,PM_(2.5)与降水、温度和日照时数呈现负相关,PM_(2.5)与气压呈现正相关,PM_(2.5)与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浓度 污染特征 小波变换 影响因素 湖南省
下载PDF
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与微雨事件的权衡−协同关系演化
15
作者 吴桐 马蓓蓓 +3 位作者 庞先峰 曹立国 袁水妹 宋永永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1-732,共12页
基于权衡−协同关系视角,从长时间序列和多层次空间尺度探讨1998—2017年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与微雨事件的作用关系、时空演化及地域分异。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均表现出以5 a或4 a为周期的“三峰三谷”... 基于权衡−协同关系视角,从长时间序列和多层次空间尺度探讨1998—2017年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与微雨事件的作用关系、时空演化及地域分异。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均表现出以5 a或4 a为周期的“三峰三谷”波动小幅上升趋势。②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间的作用关系呈现出“过程上的协同性+增量上的权衡性”特征;从过程演化来看,协同关系是研究期内黄土高原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的主导关系,但从基于倾斜率的增量变化上看,二者以异向的权衡关系为主导,表明微雨事件的强化在黄土高原未来的雾霾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③不同微雨事件指标与PM_(2.5)质量浓度的空间关系和演化趋势存在差异;冬春季节微雨事件,尤其是冬春微雨天数与PM_(2.5)质量浓度的作用关系明显强于年尺度。④PM_(2.5)质量浓度和微雨事件权衡−协同关系及演化在不同治理分区差异显著,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较高的河谷平原区和土石山区是二者关系敏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质量浓度 微雨事件 权衡−协同 雾霾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ILSTM地铁站PM_(2.5)预测建模
16
作者 朱菊香 谷卫 +2 位作者 罗丹悦 潘斐 张赵良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2,共10页
为提高PM_(2.5)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组合的预测模型。ILSTM删除LSTM中的输出门,改进其输入门和遗忘门,并引入转换信息模块(CIM),以防止学习过程中的过饱和。... 为提高PM_(2.5)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组合的预测模型。ILSTM删除LSTM中的输出门,改进其输入门和遗忘门,并引入转换信息模块(CIM),以防止学习过程中的过饱和。该模型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和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学习序列依赖性的能力相结合,得到过去不同时间特征状态对未来PM_(2.5)浓度的影响,可以有效模拟PM_(2.5)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依赖性,并通过注意力机制自动权衡过去的特征状态,进一步提升PM_(2.5)预测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CNN-ILSTM-attention模型的拟合度达到98.5%,与LSTM模型、CNN-LSTM模型和CNN-ILSTM模型相比,分别提高26%、9.2%和6.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 pm_(2.5)浓度预测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像元尺度东北三省夜间PM_(2.5)估算
17
作者 李海洋 叶俊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气候变化与森林植被影响着PM_(2.5)质量浓度的分布,而PM_(2.5)作为空气的重要污染物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森林植被生长。目前,基于光学气溶胶厚度(AOD)反演日间PM2.5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夜间PM_(2.5)作为日间PM_(2.5)的补充,对于PM_(2.5)... 气候变化与森林植被影响着PM_(2.5)质量浓度的分布,而PM_(2.5)作为空气的重要污染物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森林植被生长。目前,基于光学气溶胶厚度(AOD)反演日间PM2.5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夜间PM_(2.5)作为日间PM_(2.5)的补充,对于PM_(2.5)的全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辐射传输理论,以夜间灯光亮度、增强型植被指数和7个气象因素(2 m露点温度、2 m温度、U风速分量、V风速分量、大气表面压力、蒸发量、降雨量)作为输入变量,夜间PM_(2.5)质量浓度作为响应变量,建立机器学习估算模型,以期为东北三省夜间PM_(2.5)质量浓度监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基于集成树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其拟合优度(R2)为0.68,平均绝对误差(MAE)为7.05μg/m^(3),均方根误差(RMSE)为11.62μg/m^(3)。此外,通过分析东北三省各监测站PM_(2.5)估算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发现模型具有一定的时空敏感性。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控夜间PM_(2.5)质量浓度的分布状况,可以为森林植被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pm_(2.5)质量浓度 机器学习 辐射传输 东北三省 森林植被保护
下载PDF
基于RF-EMD-LSTM对PM_(2.5)浓度预测研究
18
作者 吴晓璇 朱俊 文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34-243,共10页
实现PM_(2.5)浓度的精准预测对空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多数研究中PM_(2.5)浓度预测算法和特征都较为单一,不能精确实现PM_(2.5)浓度的短时预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预测框架(RF-EMD-LSTM),通过过去24 h数据实现下一小时PM... 实现PM_(2.5)浓度的精准预测对空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多数研究中PM_(2.5)浓度预测算法和特征都较为单一,不能精确实现PM_(2.5)浓度的短时预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预测框架(RF-EMD-LSTM),通过过去24 h数据实现下一小时PM_(2.5)浓度预测.首先利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s, RF)对污染物数据特征进行重要性评估,实现特征选择;然后再将特征数据与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的PM_(2.5)特征分解后的序列联合作为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LSTM)的输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训练结果相加获得最终PM_(2.5)浓度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型与其他单一模型相比,预测精度明显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预测 随机森林算法 经验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和模糊隶属度的PM_(2.5)浓度校准
19
作者 周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
基于大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与模糊隶属度分析自建点与国控点的细颗粒物(PM_(2.5))浓度数据相关性。其间通过建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采用遍历试错法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优算法与相关参数。经反复... 基于大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与模糊隶属度分析自建点与国控点的细颗粒物(PM_(2.5))浓度数据相关性。其间通过建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采用遍历试错法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优算法与相关参数。经反复调试,校准结果相对于国控点数据的均方误差下降到0.005,均等系数为0.95,系统显示出优异的校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模糊隶属度预处理原始数据后,训练算法选用适宜、结构设定合理的BP神经网络能很好地校准自建点PM_(2.5)浓度数据,提高自建点数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浓度 BP神经网络 模糊隶属度 校准
下载PDF
林场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研究
20
作者 华建春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了降低PM_(2.5)大气颗粒物含量,研究林场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效果。文章采集某区域6种园林植物叶表面空气微粒、叶中元素的组成、含量以及再悬浮速率,并对植物叶片滞尘能力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构建空气质量浓度与气... 为了降低PM_(2.5)大气颗粒物含量,研究林场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效果。文章采集某区域6种园林植物叶表面空气微粒、叶中元素的组成、含量以及再悬浮速率,并对植物叶片滞尘能力测定方法进行优化,构建空气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关系调控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样本叶片蜡质层对颗粒物的截留能力、滞尘粒度分布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叶片滞留尘埃的平均颗粒大小,通过拟合计算获取不同树种选育对PM_(2.5)大气颗粒物的调控效果。单叶面积小且叶表粗糙的林场植物可以更好地对PM_(2.5)大气颗粒物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场树种 pm_(2.5)大气颗粒物 空气质量浓度 滞尘粒度分布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