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乔治亚岛海域浮游植物季节性旺发特征与POC输出通量:基于BGC-Argo和卫星遥感观测
1
作者 赵跃然 范高晶 +3 位作者 吴嘉琪 孙维萍 潘建明 韩正兵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南乔治亚岛海域是南大洋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但由于缺乏连续的上层海洋观测资料,该海域生物泵效率的强弱仍未有定论。本研究利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位于南乔治亚岛附近海域的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所获... 南乔治亚岛海域是南大洋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之一,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但由于缺乏连续的上层海洋观测资料,该海域生物泵效率的强弱仍未有定论。本研究利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位于南乔治亚岛附近海域的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所获取的水文和生物化学参数,探讨了物理过程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并估算了该海域的南极夏季碳输出通量。结果显示:南乔治亚岛上游(南极半岛东北部)和下游(乔治亚海盆)海域Chl-a均呈现出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尤其是乔治亚海盆区浮游植物维持了4个月的旺发时间,表明该区域具有稳定持续的铁源供给;利用颗粒有机碳(POC)季节性输出量的时间变率,估算了上、下游的夏季POC输出通量分别为7.12±3.90 mmol·m^(-2)·d^(-1)和45.29±5.40 mmol·m^(-2)·d^(-1),推测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混合层加深后促进了有机碳的向下输出导致的。研究发现该区域维持着较高的生物泵效率,与此前的乔治亚海盆存在“高生产力低输出效率”的结论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航次断面调查的即时性无法反映整个季节性特征所造成的。BGC-Argo能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多参数观测数据,本研究结果表明其可以更准确地量化与评估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南乔治亚岛 BGC-Argo poc输出通量 CHL-A
下载PDF
南大洋普里兹湾基于^(234)Th/^(238)U不平衡法的POC输出通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建华 马豪 +4 位作者 陈立奇 项宝强 曾宪章 尹明端 曾文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6,共8页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上层水体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上层水体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总体趋向减小,并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低值,分别为1~8和29~48 d,而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输出通量则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大值,分别为21~38和26~39 dpm/(m3.d).运用箱型清除模式,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了各水柱中从真光层底部输出的POC通量,平均值分别达到104.7 mmol/(m2.d)(E法)和120.6 mmol/(m2.d)(B法),表明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存在很高的新生产力,它将会对该海域碳的生物泵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Th/^238U不平衡法 poc输出通量 普里兹湾 南大洋
下载PDF
厦门湾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垂向输出通量:^(234)Th/^(238)U不平衡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6,共11页
对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某站位叶绿素 a、POC、初级生产力、234Th/238U不平衡进行的周日变化研究表明,POC含量介于14.4~34.6 mmol/m3之间,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所占份额分别为74%~92%和8%~26%.POC垂直分布呈现由表及底降低... 对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某站位叶绿素 a、POC、初级生产力、234Th/238U不平衡进行的周日变化研究表明,POC含量介于14.4~34.6 mmol/m3之间,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所占份额分别为74%~92%和8%~26%.POC垂直分布呈现由表及底降低的趋势,且白昼期间POC含量高于晚间,说明研究海域POC含量与生物过程具有密切联系.初级生产力水平在1d之中变化达5倍,垂直分布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与叶绿素a的变化相对应.短时间(2h)培养获得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长时间培养(24 h)的结果,证实部分新固定的碳被优先呼吸排出.结合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的颗粒态234Th输出通量及输出界面颗粒物中的POC/PTh比值,可计算出真光层 POC的垂向输出通量为16.0mmol/(m2·d),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贡献的数量分别为13.3和2.7mmol/(m2·d).POC输出通量与初级生产力的比值(ThE比值)平均为0.31,真光层POC停留时间平均为11d.上述结果与Aksnes和Wassmann[1]的模型计算结果相吻合,但与其他大多数模型的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234Th/^238U不平衡 poc输出通量 ThE比值 有机碳 叶绿素A
下载PDF
南沙海域基于^234Th-^238U不平衡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明端 马豪 +2 位作者 何建华 曾宪章 曽文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9,共6页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方法研究南沙群岛海域春季真光层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4个站位水柱中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和238U的含量,讨论了各站位水柱中234Th/238U)A.R.的垂直分布。运用稳态箱式模型计算各站位不同水层中...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方法研究南沙群岛海域春季真光层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4个站位水柱中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和238U的含量,讨论了各站位水柱中234Th/238U)A.R.的垂直分布。运用稳态箱式模型计算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平均停留时间。结合POC/234ThP比值,用两种方法估算出各站位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分别为8.51—34.94和13.28—50.06mmol.(m2.d)-1。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说明234Th是表征POC循环的良好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234Th-^238 U不平衡 poc输出通量
下载PDF
^(234)Th-derive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xport flux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5
作者 余雯 陈立奇 +3 位作者 程建平 何建华 尹明端 曾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46-1151,共6页
To evaluate the particle dynamics and estimate the POC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xport flux from the euphotic zone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234 Th238 U disequilibrium was applied during the second Chinese Natio... To evaluate the particle dynamics and estimate the POC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xport flux from the euphotic zone in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234 Th238 U disequilibrium was applied during the second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July 15-September 26,2003).The POC export fluxes are estimated from the measured profiles of the 234 Th/238 U activity ratios and the POC/PTh ratios.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s of the particulate and dissolved 234 Th in the euphotic zone are 33 d and 121 d,and their average export fluxes are 480 dpm/m 2 d and 760 dpm/m 2 d,respectively.The scavenging and removal processes of particle reactive elements are active i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Chukchi Sea.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of 234 Th increases from shelf to basin,while the export fluxes of 234 Th decrease.The estimated POC export fluxes from the euphotic zone vary from 2.1 to 20.3 mmol/m 2 d,indicating that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is an important carbon sink in summer due to efficient biological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输出通量 颗粒有机碳 北冰洋 西部 平均停留时间 粒子动力学 真光层 楚科奇海
下载PDF
南沙海域基于^(234)Th-^(238)U不平衡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及其时间演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平河 黄奕普 +2 位作者 陈敏 刘广山 邱雨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62-766,共5页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 t1, t2时刻(相距 12.3 d)水柱各相态234Th比活度及相关的水化学要素.结果发现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颗粒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总234...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 t1, t2时刻(相距 12.3 d)水柱各相态234Th比活度及相关的水化学要素.结果发现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颗粒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总234Th比活度则几乎保持恒定,表明234Th在溶解相与颗粒相两相间的快速转换.水柱总234Th的垂直分布呈现“双亏损层”的分布模式.运用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估算出两个时间点上真光层的颗粒态有机碳(POC)输出通量,分别为46.5和13.1mmolC/m2·d.对POC输出通量的估算产生显著影响的不是234Th清除模型而是真光层底部 POC/234Thp值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234Th-^238U不平衡 poc输出通量 时间演化 海洋水化学 颗粒态有机碳
原文传递
基于^(210)Po/^(210)Pb不平衡的南大洋与南海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伟锋 黄奕普 +3 位作者 陈敏 邱雨生 彭安国 张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9-1584,共6页
对南大洋及南海上层水体210Po/210Pb不平衡进行了研究,发现表层水体210Po亏损,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过剩,且颗粒态210Po比活度与颗粒有机碳(POC)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证实210Po相对于其母体210Pb的亏损与过剩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 对南大洋及南海上层水体210Po/210Pb不平衡进行了研究,发现表层水体210Po亏损,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过剩,且颗粒态210Po比活度与颗粒有机碳(POC)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证实210Po相对于其母体210Pb的亏损与过剩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次表层水体中δ13C的减小及δ15N的增大等证据均支持210Po的过剩缘自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根据箱式模型计算得南大洋和南海表层水体POC输出通量分别为1.2和2.3mmolC·m-2·d-1,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062和0.566Bq·m-2·d-1,相应的再循环效率分别为52%±26%和119%±52%,由此得到次表层或中层水体POC的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6和2.7mmolC·m-2·d-1.本研究的结果表明210Po/210Pb不平衡不仅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亦可示踪其再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o/210Pb不平衡 poc通量 再矿化 南大洋 南海
原文传递
北冰洋:生物生产力的“沙漠”?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敏 黄奕普 +4 位作者 蔡平河 杨伟锋 刘广山 邱雨生 郭劳动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07-710,共4页
利用14C吸收法、3H吸收法、234Th/238U不平衡法和210Pbex测年法分别测定了北冰洋的初级生产力、细菌生产力、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及沉积物有机碳埋藏速率.结果表明,北冰洋水柱积分生产力介于3.8~197.1mmolC/m2·d,高于早期的报道值... 利用14C吸收法、3H吸收法、234Th/238U不平衡法和210Pbex测年法分别测定了北冰洋的初级生产力、细菌生产力、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及沉积物有机碳埋藏速率.结果表明,北冰洋水柱积分生产力介于3.8~197.1mmolC/m2·d,高于早期的报道值,其中楚克奇陆架区初级生产力水平高于深海盆地.积分细菌生产力与初级生产力的比值大于0.5,表明在北冰洋寒冷的水体中细菌活动并未受到明显限制.由234Th/238U不平衡获得的234Th亏损程度、溶解态与颗粒态234Th停留时间、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均证实,北冰洋深海盆地仍存在一定的颗粒清除、迁出作用.夏季期间楚克奇陆架沉积物有机碳埋藏速率为25~35 mmol C/m2·d,占水柱初级生产力的 59%~82%,表明有机碳的输送与埋藏是非常高效的.上述证据均表明,至少在夏季期间,北冰洋并非生物生产力极其贫瘠的海洋“沙漠”,它存在相对活跃的海洋碳循环过程,重新评估北冰洋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细菌生产力 poc输出通量 有机碳埋藏速率 同位素示踪 全球碳循环 北冰洋 生物生产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