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脑膜炎奈瑟氏菌por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惠琼 张巧云 +3 位作者 江立敏 杜志明 刘少梅 罗会明 《华南预防医学》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 分析广东省在不同流行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后期以来脑膜炎奈瑟氏菌 (Nm)的特点。方法 选择 35株A、B、C群流脑菌株 (196 6~ 2 0 0 0年 )进行por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型研究 ,采用PCR反应扩增p... 目的 分析广东省在不同流行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后期以来脑膜炎奈瑟氏菌 (Nm)的特点。方法 选择 35株A、B、C群流脑菌株 (196 6~ 2 0 0 0年 )进行por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型研究 ,采用PCR反应扩增porA基因 ,PCR产物纯化后经限制性内切酶MspI酶切 ;10 %聚丙烯酰胺凝胶 (PAGE)电泳分离酶切产物 ,银染显色。结果  35株被检菌株分为5种RFLP型 ,2 0株A群菌株 (病人 17株 ,带菌者 3株 )分 3型 ,谱型与我国代表谱型相同 (即a1、a2 、a3型 ) ;11株B群菌株分 5型 ,其中 6株病人菌株每两株 1型 ,分为 3型 (即b2 0 、b2 1、b2 1a2 型 ) ,其中b2 0 型与a3 型谱型相同 ;4株C群菌株有 3株与b2 1a2 菌型相同。结论 不同的血清群可有相同的RFLP谱型 ;A群Nm不同的流行周期有自己优势菌型 ,广东省 6 0年代与 80年代后期至今的代表菌型相同 ,为a3 型 ;B群RFLP谱型比A群变异程度大 ,同一时期分离到的菌株可有几种不同的RFLP谱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氏菌 por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广东 流行性脑膜炎
下载PDF
RIVM六价PorA外膜囊疫苗在儿童中的血清杀菌活性和抗体亚型分布
2
作者 徐庆华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pora外膜囊疫苗 儿童 血清杀菌活性 抗体型分布 脑膜炎球菌
下载PDF
快速检测淋球菌porA和16S rRNA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崔亚利 何於娟 +4 位作者 刘鑫 胥文春 刘明芳 龚艺 贺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淋球菌porA和16S rRNA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探讨其用于淋球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Primer-ExplorerV3软件分别针对淋球菌porA及16S rRNA基因设计6条引物(...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淋球菌porA和16S rRNA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探讨其用于淋球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利用Primer-ExplorerV3软件分别针对淋球菌porA及16S rRNA基因设计6条引物(2条内引物FIP、BIP,2条外引物F3、B3,2条环引物LF、LB),以淋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LAMP扩增,同时,以外引物F3、B3为PCR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比较2种扩增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LAMP法与PCR法灵敏度相同,可检测到10个拷贝的目的基因;其针对淋球菌porA和16S rRNA基因的引物对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DNA均不能扩增。结论已成功建立了检测淋球菌porA和16S rRNA基因的LAMP技术,为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有望成为淋球菌常规检测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pora基因 16S RRNA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脑膜炎球菌表面蛋白fHBP与PorA的融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根鹏 袁萍 +5 位作者 王月红 王晓 毕慧 黄帼英 徐帆洪 朱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构建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表面蛋白fHBP重组表达质粒,并与PorA蛋白融合表达,对单抗原fHBP和融合抗原fHBP-PorA的免疫原性进行检测。方法筛选并优化fHBP和PorA基因序列,设计连接片段将PorA连接至fHBPC-端,构建重... 目的构建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表面蛋白fHBP重组表达质粒,并与PorA蛋白融合表达,对单抗原fHBP和融合抗原fHBP-PorA的免疫原性进行检测。方法筛选并优化fHBP和PorA基因序列,设计连接片段将PorA连接至fHBPC-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4b-fHBP和pET-24b-fHBP-PorA,分别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采用间接ELISA、流式细胞术和微量血清杀菌力试验(serum bactericidal assay,SBA)评价抗原的免疫原性。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两个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蛋白fHBP以可溶形式表达,fHBP-PorA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纯度均在90%以上。抗血清滴度均在1.0×10~5以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抗血清与Nm可发生特异性结合,且fHBP-Por A抗血清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fHBP和fHBP-PorA抗血清对Nm29019的杀菌滴度为1∶128。结论 fHBP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具备B群脑膜炎疫苗开发前景。多抗原融合策略需更多的优化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球菌 fHBP蛋白 pora蛋白 融合表达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我国脑膜炎奈瑟菌孔蛋白PorA、PorB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源 邵祝军 +17 位作者 闫笑梅 李波清 赵飞 肖迪 任军 郑明寰 樊春祥 何利华 徐丽 顾一心 姜海 郭凤华 李马超 陆美娟 陈霞 邹清华 孟凡亮 张建中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分析2003-2005年我国流脑暴发流行期间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特征,建立以致病性相关蛋白多态性为目标的新分型方法。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和MALDI-TOF质谱鉴定分析2003-2005年流脑流行期内分离的66株C群脑膜炎...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分析2003-2005年我国流脑暴发流行期间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特征,建立以致病性相关蛋白多态性为目标的新分型方法。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和MALDI-TOF质谱鉴定分析2003-2005年流脑流行期内分离的66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及2株参考菌株的蛋白表达,重点分析与致病性相关的蛋白多态性特征。结果根据孔蛋白PorA、PorB在双向电泳中的多态性,建立了12个特征菌型。安徽菌株的PorA和PorB蛋白电泳谱型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而其他地区的菌株则显示出高度的多态性。结论PorA和PorB蛋白2-DE电泳谱型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菌株分型方法,可能在菌型变迁检测和流脑暴发预警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pora PorB 2-DE MALDI—TOF
原文传递
4株脑膜炎球菌菌株的16SrRNA、PorA和PorB基因序列分析
6
作者 朱为 王月红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对A、C、Y和W135 4个不同血清群脑膜炎球菌菌株的16SrRNA、PorA和Por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从分子水平对其做出鉴定。方法提取脑膜炎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16SrRNA、PorA和PorB基因的PCR扩增并测序。结果A、C、Y和w... 目的对A、C、Y和W135 4个不同血清群脑膜炎球菌菌株的16SrRNA、PorA和PorB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从分子水平对其做出鉴定。方法提取脑膜炎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16SrRNA、PorA和PorB基因的PCR扩增并测序。结果A、C、Y和w135 群4个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奈瑟菌属的脑膜炎球菌的同源性最高。4个菌株的PorA基因分型分别为P1.5—2,10;P1.7-1,1;P1.5-1,2—2;P1.5,2。PorB基因分别与porB3—26、porB2—40、porB3—100和porB3—25同源。结论从基因水平分析表明4个菌株属于脑膜炎球菌,并在PorA和PorB基因分型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球菌 脑膜炎 RNA 核糖体 16S Por|A PorB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花生褐斑病生防菌筛选及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东 刘晓舟 +1 位作者 梁春浩 臧超群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获得花生褐斑病生防资源,对从阜新、锦州等辽宁花生主产区采集到的60份健康花生叶片进行分离,获得微生物563株,从中筛选出对花生褐斑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18株,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为TL6菌株,其对花生褐斑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64.3 mm... 为获得花生褐斑病生防资源,对从阜新、锦州等辽宁花生主产区采集到的60份健康花生叶片进行分离,获得微生物563株,从中筛选出对花生褐斑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18株,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为TL6菌株,其对花生褐斑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64.3 mm。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和保守序列同源性分析,明确TL6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TL6菌液对花生褐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发酵液原液对花生褐斑病防治效果为69.17%,发酵原液200倍稀释液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42.48%,TL6发酵原液200倍+50%多菌灵悬浮剂1 000倍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81.33%,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增效,解淀粉芽孢杆菌TL6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花生尾孢 生物防治 解淀粉芽孢杆菌 防效评价
下载PDF
光敏色素B正调控水稻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的发育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杰 周晋军 +2 位作者 顾建伟 钱凤芹 谢先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642,共6页
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PHYA、PHYB和PHYC,它们在调控水稻去黄化、花期和育性等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比较了白光和红光条件下野生型、phyA、phyB和phyAphyB突变体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phyB感受红光正调控水稻叶... 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PHYA、PHYB和PHYC,它们在调控水稻去黄化、花期和育性等光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比较了白光和红光条件下野生型、phyA、phyB和phyAphyB突变体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phyB感受红光正调控水稻叶绿素合成,phyA的作用仅仅在phyB功能缺陷时才能表现出来。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主要通过调控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基因(protochlorophyll oxidoreduc-tase A,PORA)的表达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同时,还分析了phyB介导的红光信号对叶绿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phyB介导的红光信号在调控叶绿体数目、基粒数目及叶绿体膜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色素 叶绿素合成 pora基因 叶绿体发育
下载PDF
新疆和静县黑头羊犬新孢子虫的检测及分子鉴定
9
作者 吾力江·卡马力 马伟 +1 位作者 贾舒安 艾日登才次克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犬新孢子虫是一种细胞内原生动物寄生虫,可导致包括绵羊和山羊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流产和新生胎儿死亡。本研究为了预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黑头羊中犬新孢子虫的流行情况,采集了8个乡镇的165份血样,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犬... 犬新孢子虫是一种细胞内原生动物寄生虫,可导致包括绵羊和山羊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流产和新生胎儿死亡。本研究为了预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黑头羊中犬新孢子虫的流行情况,采集了8个乡镇的165份血样,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犬新孢子虫Nc5基因片段,并对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165只黑头羊中有13只(7.9%)检测到犬新孢子虫阳性;年龄、流产史、饲养犬只与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岁以上的母羊感染率最高,有流产史的母羊,新孢子虫感染率较高。饲养场地周边犬的存在对感染率也有所影响,有饲养犬的羊群感染率11.4%,高于未饲养犬的羊群。将Nc5基因的部分序列与GenBank上传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同源性为92%~100%。本研究是首次对和静县黑头羊犬新孢子虫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为犬新孢子虫病防控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对减少畜牧业的经济损失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头羊 犬新孢子虫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582例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涂彩霞 刘芳 +3 位作者 李敬 杨春梅 高明阳 林熙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选择具有抑制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药,组成复方茯苓汤用于治疗湿疹,并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方法湿疹患者582例,复方茯苓汤每日1剂,水煎服2次。以小鼠二硝基氟苯(DNF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对其耳厚度、重量、... 目的选择具有抑制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药,组成复方茯苓汤用于治疗湿疹,并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方法湿疹患者582例,复方茯苓汤每日1剂,水煎服2次。以小鼠二硝基氟苯(DNF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对其耳厚度、重量、真皮炎症细胞数和血清某些细胞因子白介素-1、2、6、GM-CSF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显示582例患者服复方茯苓汤后,治愈307例,显效152例,好转96例,无效27例。实验结果显示复方茯苓汤有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可下调白介素-2、6。结论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有明显疗效,其治疗湿疹有效可能与抑制Ⅳ型变态反应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变态反应 复方茯苓汤 治疗 湿疹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淋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莉 江秀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以淋球菌porA假基因为靶序列,建立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的荧光定量(FQ)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淋球菌porA假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在实时荧光PCRMasterMix基础上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方法,并评价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 目的以淋球菌porA假基因为靶序列,建立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的荧光定量(FQ)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淋球菌porA假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在实时荧光PCRMasterMix基础上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方法,并评价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等。结果经评估表明该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0%,灵敏度较高,达到检测淋球菌小于50CFU/mL的检测限;批间和批内检测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以淋球菌porA假基因为靶序列建立FQ-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稳定性好,适合于作为淋病临床实验室辅助诊断和淋球菌阳性结果的确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球菌 淋病 聚合酶链反应 pora假基因
下载PDF
影响上海黄瓜霜霉病发生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晓敏 杨芝 吕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83-88,共6页
1984—1987年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发生进行了定田调查、普查及设立观察圃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黄瓜作物在上海地区的栽培及气候条件下,揭去保温塑膜前霜霉病极轻;5月中旬揭膜后,雨量为发病的关键因素,多雨导致霜霉病流行为害。此时期是防... 1984—1987年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发生进行了定田调查、普查及设立观察圃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黄瓜作物在上海地区的栽培及气候条件下,揭去保温塑膜前霜霉病极轻;5月中旬揭膜后,雨量为发病的关键因素,多雨导致霜霉病流行为害。此时期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黄瓜霜霉病 气候因子
下载PDF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杏斑点病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141,共2页
以杏斑点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杏斑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麦芽糖、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谷氨酸,其次为硝酸钙、硝酸钠、甘氨酸。最适宜孢子萌发... 以杏斑点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杏斑点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碳源为乳糖、麦芽糖、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谷氨酸,其次为硝酸钙、硝酸钠、甘氨酸。最适宜孢子萌发的碳源为淀粉;最适宜孢子萌发的氮源为氯化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病病菌 碳源 氮源 菌丝 孢子
下载PDF
光活化BPD-MA对膀胱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影响
14
作者 夏新蜀 吴士明 +4 位作者 余和平 白定群 谭勇 何勇 许川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光活化BPD-MA对膀胱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活化BPD-MA后膀胱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PTP)的开放状况。结果: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线粒体前向... 目的:探讨光活化BPD-MA对膀胱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光活化BPD-MA后膀胱癌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PTP)的开放状况。结果: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后线粒体前向光散射(forward light scatter,FSC)分布峰位置由低道数往高道数移动,FSC增大,线粒体膨胀;Rhodamine123荧光分布峰位置由高道数往低道数移动,荧光强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90°侧向光散射(90°light scatter,SSC)分布峰位置由低道数往高道数移动,SSC增大,线粒体颗粒性状发生改变。表明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线粒体膜PTP孔开放,而单纯激光照射和单纯光敏剂BPD-MA处理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激光活化BPD-MA光动力作用导致的PTP开放可能是BPD-MA光动力诱导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BPD-MA 光动力作用 膀胱癌细胞 细胞凋亡 膜通透性转运孔
下载PDF
多羟基双萘醛的抑菌活性及对寄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新民 吴云锋 +4 位作者 樊兵 周靖华 张颖 方娟 张娟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在培养皿内测定结果表明500倍多羟基双萘醛液对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梨黑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炭疽和黄瓜枯萎病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小麦根腐和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50... 在培养皿内测定结果表明500倍多羟基双萘醛液对小麦雪霉叶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梨黑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炭疽和黄瓜枯萎病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小麦根腐和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500倍多羟基双萘醛可以防治黄瓜霜霉病,预防作用明显好于多菌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羟基双萘醛 抑菌活性 寄主 苯丙氨酸解氨酶 酶活性 黄瓜 霜霉病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广州地区6种野生蔬菜上的病原真菌记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古佳妍 习平根 +1 位作者 李敏慧 姜子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通过对广州地区规模种植的野生蔬菜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紫背天葵Gynurabicolor DC.、香麻叶Corchorus capsularisL.、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Baroni、四稜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一点红Emilia ... 通过对广州地区规模种植的野生蔬菜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ench、紫背天葵Gynurabicolor DC.、香麻叶Corchorus capsularisL.、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Baroni、四稜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等的病害进行调查及病原菌鉴定,明确了8种真菌病害,分别是秋葵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malvae Roum.et Letendre、秋葵壳二胞叶斑病Ascochyta abelmoschiHarter、紫背天葵链格孢叶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紫背天葵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香麻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Syd.)Butl.&Bisby、黄花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一点红壳针孢叶斑病Septoria lactucae Passerini和四稜豆小球腔叶斑病Lepto-sphaeria blumeri E.Muller,并对各病原真菌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除黄花菜炭疽病外,其它7个均为国内未报道的植物真菌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 壳二胞 炭疽菌 棒孢 壳针孢
下载PDF
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80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温育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9期74-75,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派瑞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评价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派瑞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茯苓汤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茯苓汤 派瑞松 慢性湿疹 瘙痒
下载PDF
野生大豆及种间杂交后代抗灰斑病鉴定筛选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雪峰 齐宁 +2 位作者 林红 刘广阳 李宝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对132份野生大豆及种间杂交创新后代进行抗灰斑病鉴定。鉴定出2级以上抗病种质70份,其中,免疫材料23份,高抗材料27份,抗病材料20份。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抗病性强,抗感比例明显高于种间杂交后代和栽培大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间... 对132份野生大豆及种间杂交创新后代进行抗灰斑病鉴定。鉴定出2级以上抗病种质70份,其中,免疫材料23份,高抗材料27份,抗病材料20份。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抗病性强,抗感比例明显高于种间杂交后代和栽培大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后代的抗感比例低于野生大豆,而明显高于栽培大豆。经过田间生育期调查、考种分析,综合评价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筛选出高产抗病品系8个,以供抗病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杂交后代 抗灰斑病 筛选 栽培大豆 种间杂交 抗病种质 抗病材料 鉴定结果 评价鉴定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抗病品系 育种利用 抗病性 生育期 比例 免疫 田间
下载PDF
广东首株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菌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管大伟 邓小玲 +5 位作者 刘美真 柯碧霞 张万里 梁宏 梁剑 杨杏芬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广东首次从患者脑脊液分离到的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eningitidis)的分子特征。方法复苏培养并用奈瑟菌生化鉴定系统(APINH)生化鉴定从患者脑脊液分离到的1株W135群N.meningitidis,以... 目的分析广东首次从患者脑脊液分离到的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eningitidis)的分子特征。方法复苏培养并用奈瑟菌生化鉴定系统(APINH)生化鉴定从患者脑脊液分离到的1株W135群N.meningitidis,以本地近年分离的1株C群和3株A群N.meningitidis为对照;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porB)可变区型别;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hilocussequencetyping,MLST),采用SplitsTree在线软件分析进化关系,研究其分子特征。结果该W135群Mmeningitidis的porA可变区(VR)型别为P1.5,2,属主要致病型别之一;porB的可变区Ⅰ、Ⅳ、Ⅴ、Ⅶ分别为1、1、1、17型,无可变区Ⅵ、Ⅷ;MLST等位基因谱为:2、123、4、3、8、4、6,序列型(sT)为2960,属sT—11/ET-37克隆系。4株对照菌株porA的VR型别均为P1.20,porB可变区Ⅳ为7型,无可变区Ⅶ;C群对照株属ST-4821克隆系,3株A群属ST-5克隆系。结论该W135群Mmeningitidis的分子特征与国外分离株相同,而与本地流行的A群及C群菌株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球菌 脑膜炎 血清W135群 基因 pora 基因 porB 序列分析 细菌分型技术
原文传递
河北省2012年-2013年流脑病例病原学监测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宝花 贾肇一 +3 位作者 王颖童 马洪生 孙印旗 陈素良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对河北省2012年-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菌群种类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2年-2013年从流脑病例中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培养、生化鉴定、... 目的对河北省2012年-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菌群种类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2年-2013年从流脑病例中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菌株进行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种属及分群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por A基因分型研究;并对2012年-2013年流脑病例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进行种属、分群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及MLST分析。结果2012年-2013年,从流脑病例中共检测出B群5例,C群14例,W135群2例;MLST结果显示除1例没有所属的克隆群外,其余16例标本均属于ST-4821克隆群;6株Nm菌株的por A基因分属于不同的型别。结论河北省2012年-2013年流脑病例以C群为主,B群流脑呈现增长趋势,本省首次出现了W135群流脑病例,病例大都为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群,提示应加强本省Nm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型 po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