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1
作者 梁凯 殷磊 陈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1-627,634,共8页
目的 探讨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ROS)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人膀胱癌T2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PKM2组和si-PKM2+IGF-1组。实时PCR检测细胞中PKM2 mRNA表达;CCK-8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ROS)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人膀胱癌T2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PKM2组和si-PKM2+IGF-1组。实时PCR检测细胞中PKM2 mRNA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人正常膀胱上皮SV-HUC-1细胞相比,人膀胱癌T24细胞中PKM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5)。与Control组相比,si-PKM2组T24细胞中PKM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相对水平以及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siPKM2组相比,si-PKM2+IGF-1组T24细胞中PKM2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相对水平以及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结论 敲减PKM2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中ROS水平升高,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进而发挥抑制细胞侵袭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 活性氧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肺复方通过PI3K/Akt/Nrf2信号通路对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2
作者 谭小宁 梁子成 +1 位作者 柳卓 邱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963-967,共5页
目的观察肺复方对人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及对PI3K/Akt/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DDP细胞设立不含药血清的空白对照组、肺复方组、顺铂组、联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 目的观察肺复方对人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及对PI3K/Akt/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A549/DDP细胞设立不含药血清的空白对照组、肺复方组、顺铂组、联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PI3K/Akt/Nrf2信号通路及下游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顺铂组相比,联合组引起细胞G1期阻滞,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累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肺复方组和联合组能减少Nrf2核转位,下调p-Akt、HO-1、NQO1、MRP1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复方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Nrf2信号通路增加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复方 A549/DDP细胞 PI3K/akt/Nrf2信号通路 耐药性
下载PDF
白虎汤联合中药石蜡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IRS-1/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李媛媛 罗琴 +1 位作者 文静娴 柯友娇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白虎汤联合中药石蜡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究白虎汤联合中药石蜡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8),在基础治疗后对照组给予中药石蜡疗法,观察组给予白虎汤联合中药石蜡疗法。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糖代谢[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IRS-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mRNA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85.29%vs 65.63%,P<0.05)。治疗后,两组FBG、HbA1c、OGTT、MDA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OD、GSH及IRS-1、PI3K、Akt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vs 7.35%,P>0.05)。结论:白虎汤联合中药石蜡疗法能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失衡,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IRS-1/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 中药石蜡疗法 2型糖尿病 IRS-1/PI3K/akt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健脾化痰祛瘀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糖脂代谢及IRS-1/PI3K/Akt2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敦志华 仇亚茹 +4 位作者 魏秀风 梅建强 张明 成立娟 武海淼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55-1261,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佐菌素诱导的T2DM大鼠,分组对照组、模型组、健脾化痰祛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痰祛瘀方中剂量组、...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佐菌素诱导的T2DM大鼠,分组对照组、模型组、健脾化痰祛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痰祛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痰祛瘀方高剂量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生化指标和肝脏中与糖代谢相关的关键酶的活性。qPCR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靶点的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显著降低了FINS、TG、TC、LDL-C和FFA水平,降低HDL-C水平。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CRP、IFN-γ、TNF-α、IL-6、IL-1β、NO水平明显升高。然而,与模型组相比,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后,这些促炎细胞因子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中PEPCK、FBPase、G6Pase和GP的活性增加,但通过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后这些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此外,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中IRS-1、p-PI3K、p-Akt2的表达增加,但通过健脾化痰祛瘀方治疗后IRS-1、p-PI3K、p-Akt2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健脾化痰祛瘀法可能通过激活IRS-1/PI3K/Akt2信号通路改善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健脾化痰祛瘀法 糖脂代谢 IRS-1/PI3K/akt2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2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
5
作者 谢静 袁巧云 +5 位作者 何姿良 杨贵贵 高翔 张雯霞 张迹 胡卫成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基于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该文深入研究了人参皂苷Rg2的抗炎效果,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 基于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该文深入研究了人参皂苷Rg2的抗炎效果,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印迹等技术检测分析了人参皂苷Rg2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2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炎症细胞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释放(P<0.05)以及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thase,iNOS)、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P<0.05)。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分析显示人参皂苷Rg2可以有效改善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形态。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2能够抑制PI3K、PDK1、AKT、GSK-3β等蛋白的磷酸化和NF-κB蛋白入核。该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2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能够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理解人参皂苷Rg2的抗炎活性及其机制,为相关功能食品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2 抗炎 RAW264.7细胞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巴伐奇宁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
6
作者 余咸辉 占水平 +3 位作者 吴海龙 沈俊 竹梦 周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354-2359,共6页
目的:探讨巴伐奇宁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方法:CCK-8检测巴伐奇宁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Control组,巴伐奇宁低剂量组(10μmol/L)、巴伐奇宁高... 目的:探讨巴伐奇宁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方法:CCK-8检测巴伐奇宁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Control组,巴伐奇宁低剂量组(10μmol/L)、巴伐奇宁高剂量组(20μmol/L)、巴伐奇宁高剂量(20μmol/L)+SC79(8μg/mL)组;MTT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Akt、p-MDM2/MDM2、p-p53/p53蛋白表达;建立肝癌肿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p-Akt/Akt、p-MDM2/MDM2、p-p53/p53蛋白表达。结果:巴伐奇宁对几种肝癌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影响正常肝细胞增殖;体外实验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巴伐奇宁低、高剂量组HepG2细胞OD_(490)(24 h、48 h)值、细胞增殖率、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Bcl-2、p-Akt/Akt和p-MDM2/MDM2蛋白显著降低,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比例、p-p53/p53和Bax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巴伐奇宁高剂量组相比,巴伐奇宁高剂量+SC79组HepG2细胞OD_(490)(24 h、48 h)值和细胞增殖率、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Bcl-2、p-Akt/Akt、p-MDM2/MDM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比例、p-p53/p5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巴伐奇宁组和Hu7691组裸鼠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Bcl-2、p-Akt/Akt、p-MDM2/MDM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裸鼠肿瘤组织中p-p53/p5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巴伐奇宁组相比,Hu7691组裸鼠各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伐奇宁可能通过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伐奇宁 akt/MDM2/p53信号通路 肝癌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IA1基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7
作者 钟裕昌 阮笃激 +3 位作者 戴霖 王彪 曲颜 杨雪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8-1664,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 目的:探讨过表达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TAMs)T淋巴细胞内抗原1(TIA1)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胃癌组织中提取原代TAMs,采用IL-4和IL-13刺激TAMs诱导分化成M2-TAMs,再将TIA1基因过表达质粒(oe-TIA1)及其空载质粒(Vector)转染至M2-TAMs中,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通过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转染后的M2-TAMs与胃癌BGC-823细胞共培养,并联用PI3K激动剂740Y-P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I3K、p-PI3K、AKT、p-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原代TAMs比较,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TI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IA1基因过表达可显著降低M2-TAMs中CD206和CD163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VEGF-A和Arg-1水平(P<0.05)。②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可显著降低BGC-82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PI3K/PI3K、p-AKT/AKT、MMP-2和MMP-9等蛋白表达水平(P<0.05)。③740Y-P可显著逆转M2-TAMs中过表达TIA1基因对BGC-823细胞迁移、侵袭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M2-TAMs中TIA1基因表达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内抗原1 胃癌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152-3p通过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8
作者 汪赟辉 张笑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87-295,301,共10页
目的:探讨miR-152-3p通过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促进脑出血(ICH)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方法:使用大鼠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合血红蛋白(oxyHb)刺激神经元细胞构建ICH体外细胞模型,分别将miR-152-3p inhibitor和(或)PIK3CA... 目的:探讨miR-152-3p通过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促进脑出血(ICH)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方法:使用大鼠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合血红蛋白(oxyHb)刺激神经元细胞构建ICH体外细胞模型,分别将miR-152-3p inhibitor和(或)PIK3CA抑制剂分别处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细胞免疫荧光观察Nrf2蛋白的入核率;用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验证miR-152-3p与PIK3CA的关系。结果:将miR-152-3p inhibitor转染的细胞构建ICH细胞模型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SLC7A11、GPx4、PIK3CA、Nrf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AKT/AKT比率显著升高而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Nrf2蛋白入核量也显著升高(P<0.01);而此作用在使用PIK3CA抑制剂干预后,miR-152-3p inhibitor的改善效果消失;荧光素酶靶标实验证实,miR-152-3p可靶向调控PIK3CA。结论:miR-152-3p通过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促进ICH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2-3p akt/GSK-3β/Nrf2信号通路 铁死亡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AKT1/AMPK/Foxo3a信号通路抑制C2C12细胞凋亡
9
作者 张祥生 牛晓莹 +3 位作者 刘源 叶茂林 柴爽 马江涛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1期15-22,共8页
目的:基于AKT1/AMPK/Foxo3a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C2C12细胞增殖、成肌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2C12细胞进行成肌诱导,分别采用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ATP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槲皮素对C2C12细胞增殖活力、成肌能力和凋... 目的:基于AKT1/AMPK/Foxo3a信号通路探讨槲皮素对C2C12细胞增殖、成肌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2C12细胞进行成肌诱导,分别采用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ATP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槲皮素对C2C12细胞增殖活力、成肌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yoD1和Myogenin基因和蛋白表达,筛选合适浓度。再采用合适浓度的槲皮素或AKT1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成肌诱导后的C2C12细胞,ATP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C2C12细胞成肌能力和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1、p-AMPK和p-Foxo3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在一定范围内,槲皮素呈浓度依赖性促进C2C12增殖,12.5μmol/L的槲皮素显著促进C2C12细胞成肌分化,能显著提高成肌标志物MyoD1和Myogenin基因和蛋白表达,因此本研究选择12.5μmol/L的槲皮素用于后续研究。②10μmol/L LY294002显著抑制C2C12细胞成肌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p-AKT1和p-AMPK蛋白表达,促进p-Foxo3a蛋白表达;12.5μmol/L槲皮素联合10μmol/L LY294002显著促进C2C12细胞成肌分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p-AKT1和p-AMPK蛋白表达,抑制p-Foxo3a蛋白表达。结论:槲皮素通过调控AKT1/AMPK/Foxo3a信号通路的磷酸化促进C2C12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akt1/AMPK/Foxo3a信号通路 C2C12细胞 成肌分化 凋亡
下载PDF
MPPED2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的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睿 杨茜 +4 位作者 谢林浚 游千 周静逸 雷兴伟 周翔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MPPED2对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PPED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癌CT26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l实验、CCK8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其对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迁移、增殖... 目的MPPED2对结直肠癌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PPED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癌CT26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l实验、CCK8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其对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迁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结直肠癌CT26细胞中PI3K及AK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CT26)中MPPED2的表达较癌旁组织(P=0.0001)及正常结直肠细胞(FHC)(P=0.0081)显著降低,将CT26细胞分为实验组(siRNA-MPPED2)与对照组(siRNA-NC),与siRNA-NC组相比,siRNA-MPPED2组的增殖能力(P=0.0001)与迁移能力(P=0.0006)显著上升,而细胞凋亡率(P=0.0163)下降,同时,siRNA-MPPED2组的P-PI3K(P=0.0041)及P-AKT(P=0.012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MPPED2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的迁移、增殖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ED2 结直肠癌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PTEN与JAK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加味小蓟饮子治疗急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张伟平 吴晓静 +3 位作者 黄章铖 陈慧军 郑伟杰 翁剑飞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9-14,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加味小蓟饮子治疗急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8只。采用X射线辐照仪造模,造模后随机取2只小鼠处死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将剩余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小蓟饮子组和加味小蓟饮... 目的:探讨加味小蓟饮子治疗急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8只。采用X射线辐照仪造模,造模后随机取2只小鼠处死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将剩余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小蓟饮子组和加味小蓟饮子组各12只。空白组、模型组、小蓟饮子组、加味小蓟饮子组分别予0.9%氯化钠、0.9%氯化钠、小蓟饮子药液,加味小蓟饮子药液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后24 h处死取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膀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E钙粘着蛋白(E-Cadherin)、内皮素-1(ET-1)、JAK激酶(JAK)、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Smad蛋白2(Smad2)、Smad蛋白3(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斑蛋白3(U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免疫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法检测小鼠膀胱微RNA-21(MicroRNA-21,miR-21)、PTEN、JAK、PI3K、AKT、Nrf2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相较模型组,加味小蓟饮子组小鼠体内SOD、GSH-Px、T-AOC、AKT、E-Cadherin、JAK、Nrf2、PI3K、Upk3含量升高(P<0.05),MDA、ET-1、PTEN、Smad2、Smad3、TGF-β1、VEGF含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和小蓟饮子组比较,加味小蓟饮子miR-21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加味小蓟饮子组可能通过上调miR-21表达,同调PTEN、JAK蛋白以激活下游PI3K/AKT/Nrf2信号通路治疗急性放射性膀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炎 加味小蓟饮子 PTEN JAK激酶 PI3K/akt/Nrf2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影响膀胱癌T24细胞侵袭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瑞林 陈祥荣 +4 位作者 李毅宁 张建育 陈俊毅 郭一泓 章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利用CCK8法检测膀胱癌T24细胞的生存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ting分析盐酸小檗碱对P13K/...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利用CCK8法检测膀胱癌T24细胞的生存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ting分析盐酸小檗碱对P13K/AKT通路相关因子(PI3K、p-PI3K、AKT、p-AKT),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CCK8显示盐酸小檗碱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盐酸小檗碱处理后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13K抑制剂LY294002可通过抑制P13K/AKT通路活化,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相对应的盐酸小檗碱处理后膀胱癌T24细胞p-PI3K、pAKT、MMP2、MMP9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有效抑制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13K/AKT通路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膀胱癌 侵袭性 MMP2 MMP9 P1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3
作者 李斌 范源 李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154,共4页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改善IR是治疗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改善IR是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策略之一。研究发现,中药以其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网络整体调节特点在改善IR方面疗效显著。本文拟从PI3K/Akt(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IR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PI3K/akt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戴冰 吴沁璇 +4 位作者 肖子曾 曾呈茜 曹璐婷 欧阳林旗 杨梦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再行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且空腹血糖(FBG)≥16.7mmol/L的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再行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且空腹血糖(FBG)≥16.7mmol/L的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六味地黄汤组和六味地黄汤水提醇溶部位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30 d后,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六味地黄汤及其水提醇溶部位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值及FINS水平,增强了T2DM大鼠脂肪组织Irs2、Pi3k、Akt m RNA的表达(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调节T2DM大鼠脂肪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来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其水提醇溶部位为该方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的药效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水提醇溶部位 2型糖尿病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3K/Akt和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SO_2抗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彦瑞 刘洋 +2 位作者 王东 单磊 周君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6-2082,共7页
目的:探讨PI3K/Akt和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二氧化硫(SO2)抗肢体缺血再灌注(I/R)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绑扎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在再灌注前20 min腹腔注射Na2SO3/Na HSO3;在再灌注前1 h... 目的:探讨PI3K/Akt和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二氧化硫(SO2)抗肢体缺血再灌注(I/R)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绑扎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在再灌注前20 min腹腔注射Na2SO3/Na HSO3;在再灌注前1 h静脉注射Stattic或LY294002。应用TUNEL、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因子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的MDA及MPO含量、肺系数、细胞凋亡指数、细胞因子表达以及p-STAT3、p-Akt蛋白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当应用Na2SO3/Na HSO3后,上述反映肺损伤的各项指标均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R后,肺组织中p-STAT3和p-Akt蛋白的水平均明显增加。而应用Na2SO3/Na HSO3后,p-Akt蛋白的水平继续增加,但p-STAT3蛋白的水平却减少(P<0.05)。结论:JAK2/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都参与了SO2抗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JAK2/STAT3通路的活化,能够使I/R损伤加重;相反,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使I/R损伤减弱。此外,JAK2/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JAK2/STAT3信号通路 二氧化硫 缺血再灌注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EPHA2通过增强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SGC-7901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国栋 王洋洋 +1 位作者 刘玉河 李湘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3,共6页
背景与目的:EPHA2能够促进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增强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但EPHA2调控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明确。Akt/mTOR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促进胃癌... 背景与目的:EPHA2能够促进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增强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但EPHA2调控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明确。Akt/mTOR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促进胃癌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及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增强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有研究表明EPHA2能够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基于此,该研究探讨了Akt/mTOR信号通路在EPHA2促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EPHA2和敲低EPHA2表达对SGC-7901细胞中Akt、mTOR和4EBP1磷酸化的影响。使用Akt抑制剂MK2206和mTOR抑制剂RAD001分别处理转染空载体病毒的SGC-7901-NC细胞和过表达EPHA2的SGC-7901-EPHA2细胞,分别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过表达EPHA2增强SGC-7901细胞中Akt、mTOR和4EBP1的磷酸化,敲低EPHA2的表达抑制SGC-7901细胞中Akt、mTOR和4EBP1的磷酸化。MK2206和RAD001处理细胞时,EPHA2过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S期和Cyclin D1表达的促进作用被显著抑制。结论:EPHA2通过增强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能力,提示我们将来针对EPHA2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或许可以采用Akt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予以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2 akt/mTOR信号通路 胃癌 SGC-7901细胞
下载PDF
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东慧 付文亮 +2 位作者 付秀美 宋成军 陈志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观察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PI3K和Akt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丝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d^-1,连续2 d)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以STZ注射结束后72 h的空腹血糖≥11.1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组大鼠给予2.4·kg^-1·d^-1丝胶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35 d。取各组大鼠血液标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取各组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糖原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和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小部分呈弥散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呈棕黄色和(或)棕褐色颗粒,其中IR、IRS-1和Akt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膜和胞质,PI3K蛋白主要位于肝细胞胞质。各组大鼠肝切片均可见肝糖原阳性染色的红色或紫红色颗粒,其中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染色浅,面积较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IR、IRS-1、PI3K和Akt的表达以增强肝脏胰岛素PI3K/Akt信号通路的转导效应,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 2 肝脏 胰岛素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油酸和棕榈酸引起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晶晶 贾连群 +6 位作者 杨关林 赵秋宇 宋囡 杜莹 王英 王俊岩 王志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研究化瘀祛痰方对油酸和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摩尔比为2∶1)]、20μmol/L LY294002处理组... 目的研究化瘀祛痰方对油酸和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摩尔比为2∶1)]、20μmol/L LY294002处理组、化瘀祛痰方处理组、化瘀祛痰方联合20μmol/L LY294002处理组。采用油红O染色和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脂质沉积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LC3B、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脂滴形成增多、TG含量显著升高,SREBP-1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化瘀祛痰方联合LY294002组LC3B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LY294002组、化瘀祛痰方组、化瘀祛痰方联合LY294002组p-AKT、p-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化瘀祛痰方组、化瘀祛痰方联合LY294002组的细胞内脂滴形成减少、TG含量显著减低,SREBP-1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LC3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化瘀祛痰方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细胞自噬水平,减轻油酸和棕榈酸诱导的Hep G2细胞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方 HEPG2细胞 脂质沉积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LY294002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及Sirt1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孙晓慧 王燕 牟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 目的检测Sirt1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及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糖尿病2周、4周、8周模型组和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Sirt1、PI3K、Akt、mTOR、S6K1蛋白表达变化。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DMSO组(78.12 mmol·L^(-1))、高糖(HG)组(33 mmol·L^(-1))、白藜芦醇(Res)组(20μmol·L^(-1))、尼克酰胺(Nam)组(40 mmol·L^(-1)),Western blot及qRT-PCR研究心肌细胞Sirt1、PI3K、Akt、mTOR、S6K1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及表达,研究Sirt1对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2周DM大鼠比较,8周DM大鼠心肌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周模型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I3K、Akt、mTOR、S6K1表达明显增加,且S6K1表达4周模型组比2周模型组增加更明显,但8周表达降低。在高糖培养的H9C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Sirt1,PI3K,Akt,mTOR和S6K1表达明显增高。Nam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降低,PI3K,Akt,mTOR和S6K1表达增高。Res处理组Sirt1表达明显增高,而PI3K,Akt,mTOR和S6K1表达降低。结论 Sirt1通过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SIRT1 心功能 心肌损伤 白藜芦醇 尼克酰胺
下载PDF
上调GDF-15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军 张松林 +2 位作者 和旭梅 何璐 范粉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8-664,669,共8页
目的:探讨上调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trol组、NC组、H_2O_2组、GDF-15... 目的:探讨上调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trol组、NC组、H_2O_2组、GDF-15+H_2O_2组,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2',7'-二氯二氢荧光素黄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I3K、pAKT蛋白表达。10μmol/L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H9C2心肌细胞,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DF-15+H_2O_2组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i67、Bcl-2、Bax、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细胞活力均受到抑制,且有浓度依赖性(P<0.05),由于200μmol/L的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可抑制将近一半的细胞增殖,选择200μmol/L的H_2O_2作为研究对象;与Control组比较,H_2O_2组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凋亡率增加,ROS水平升高,Ki67、Bcl-2、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_2O_2组比较,GDF-15+H_2O_2组细胞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显著增加,凋亡率降低,ROS水平降低,Ki67、Bcl-2、PI3K、p-AKT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PI3K/AKT信号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Bcl-2、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GDF-15+H_2O_2组,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GDF-15+H_2O_2组(P<0.05)。结论:上调GDF-15表达可促进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中ROS水平,Ki67、Bcl-2、Bax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H2O2 心肌细胞 增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