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T与PPH治疗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汪丽娜 袁学刚 +1 位作者 贺平 杨向东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比较TST(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与PPH(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7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TST(A组)和PPH(B组)治疗;术后观察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疗程,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肛... 目的比较TST(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与PPH(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7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TST(A组)和PPH(B组)治疗;术后观察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疗程,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肛管直肠狭窄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但在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肛管直肠狭窄等并发症方面,TST明显优于PPH。结论 TST治疗内痔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P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 pph 内痔
下载PDF
TST术与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利 金鑫 邓森田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S1期76-7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也即TST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也即PPH术)在痔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痔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TST术和PPH...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也即TST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也即PPH术)在痔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痔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TST术和PPH术。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痔病的治疗中,与PPH术相比,TST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 pph 痔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TST术与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小毛 李远志 杨向东 《四川中医》 2013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2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TST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术后疼痛、肛门水肿...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2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TST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水肿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治疗Ⅲ~Ⅳ度痔病的疗效与PPH术相似,但TST术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tst pph
下载PDF
加强荷包缝合TST术与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力 霍斌 王家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12-1713,共2页
目的比较加强荷包缝合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加强荷包缝合TST术联... 目的比较加强荷包缝合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加强荷包缝合TST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两组肛门疼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力口强荷包缝合TST术和PPH术在治疗重度混合痔上疗效相似,但并发症少,疼痛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混合痔 tst pph
下载PDF
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廖颖婴 魏志军 +2 位作者 张悦 方进 李伟林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PPH术(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分为两组,将TST术治疗的76例混合痔患者设为实验组,PPH术治疗的6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 目的:探讨TST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PPH术(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患者分为两组,将TST术治疗的76例混合痔患者设为实验组,PPH术治疗的6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体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00%。但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体满意度,切除标本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第1次排便和术后1周疼痛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ST手术是一种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的新技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tst pph
下载PDF
TST术及PPH术治疗重度内痔132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士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786-786,共1页
我国痔的发病率在46.3%,Ⅲ、Ⅲ期痔病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笔者单化近来对Ⅲ、Ⅲ度重度内痔132例,采用TST手术办式和PPH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重度内痔 pph tst 治疗 手术方式 发病率
下载PDF
比较混合痔TST术与PPH术对肛肠动力学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钟焰 杨瑞琦 +1 位作者 刘一迪 甄爽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本次课题通过研究两种不同术式在治疗混合痔时对肛门动力学影响,判断两种术式对肛门自制功能的影响,为我们以后如何更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Ⅲ、Ⅳ度痔患者,随机选取100例,随... 目的:本次课题通过研究两种不同术式在治疗混合痔时对肛门动力学影响,判断两种术式对肛门自制功能的影响,为我们以后如何更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Ⅲ、Ⅳ度痔患者,随机选取100例,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50例接受TST手术,对照组50例接受PPH术。观察指标:所有100例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3个月、6个月肛肠动力学检测,包括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直肠压力差及肛管最大收缩压。结果:实验组术后测定肛管直肠压力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测定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治疗Ⅲ、Ⅳ度痔病的疗效与PPH术相似,但TST术是在肛肠动力学方面更加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混合痔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tst pph
下载PDF
MMH、PPH、TST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切除术(MMH)、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除术(TST)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效费比。方法:将195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MMH组、PPH组、TST组,每组65例。分别观察三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切除术(MMH)、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除术(TST)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效费比。方法:将195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MMH组、PPH组、TST组,每组65例。分别观察三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诊疗费用等指标。结果:MMH组、TST组、PPH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TST组在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出血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TST组、PPH组在创面愈合、残留赘皮及复发方面优于MMH组,MMH组在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低于TST组、PPH组。结论:MMH、PPH、TST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PPH及TST,特别是TST术后疼痛较小,恢复迅速,但治疗费用较高;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更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切除术 痔上黏膜环切术 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除术
下载PDF
TST与PPH治疗痔病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凤海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5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 TST 与 PPH 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2本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痔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PPH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治疗,分析两... 目的:观察 TST 与 PPH 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2本院肛肠科收治的78例痔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将病例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PPH 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肛门功能(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两组在术中出血及脱垂等并发症方面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TST治疗痔病后在肛门功能恢复、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PPH治疗方法,而且TST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并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tst pph 疗效
下载PDF
TST术与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10
作者 于曦 王楠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1期59-59,61,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痔病的效果,探讨痔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4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TST术治疗;对照组行PPH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排尿情况上无明显差异。在术后肛门疼痛上二组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痔病 tst pph
下载PDF
TST微创术与PPH治疗混合痔的术后并发症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秋 王颖川 沈志鸿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及对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TST)微创术与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TST微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的治... 目的观察及对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TST)微创术与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TST微创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P <0.05)。术前,两组的HPZ、 ARP、 MS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HPZ、 ARP、 MS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TST微创术治疗混合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微创术 pph 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肛肠动力
下载PDF
重度内痔应用PPH和TST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2
作者 朱伟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重度内痔应用PPH和TST术所获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重度内痔患者160例,依照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80)及观察组(n=80),分别采用PPH术及TST术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 目的分析重度内痔应用PPH和TST术所获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重度内痔患者160例,依照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80)及观察组(n=80),分别采用PPH术及TST术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出血评分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初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腹部牵拉痛、肛门疼痛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内痔应用PPH、TST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减轻疼痛方面,TST手术方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内痔 pph tst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禄 张艳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8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典型混合痔,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典型混合痔,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ST组和PPH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3±2.9)min,术中出血量为(5.1±1.8)mL,住院时间为(5.2±1.7)d,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1±3.7)min,术中出血量为(12.9±2.1)mL,住院时间为(11.5±2.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尿潴留、肛门水肿,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肛门水肿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较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佳,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 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 混合痔 VAS评分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ST36 stapler on rectocele combined with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 被引量:4
14
作者 Jin Meng Zhi-Tao Yin +7 位作者 Ying-Yi Zhang Yong Zhang Xiu Zhao Qing Zhai De-Yu Chen Wei-Gang Yu Lei Wang Zhi-Ga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1年第5期443-451,共9页
BACKGROUND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are rectocele and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The surgical methods for OOC are diverse and difficult,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 BACKGROUND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are rectocele and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The surgical methods for OOC are diverse and difficult,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are high,which results 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pain in patients.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surgeon’s concep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continuous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OOC,the treatment concepts and surgical methods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AIM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the TST36 stapler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ocele combined with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uly 2019,49 female patients with rectocele and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selected for treatment using the TST36 stapler.RESULTS Forty-five patients were cured,4 patients improved,and the cure rate was 92%.The postoperative 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 score,the defecation frequency score,time/straining intensity,and sensation of incomplete evacu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se parameters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toperative anal canal resting pressure and maximum squeeze pressure in patient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itial and maximum defecation thresholds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toperative ratings of rectocele,resting phase,and defecation phase in thes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TST36 stapler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rectocele combined with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 and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36 stapler RECTOCELE Internal rectal prolapse 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 Longo 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 score CONSTIPATION
下载PDF
高危人群混合痔分别采用TST术式与PPH术式治疗对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建新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3期151-15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式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将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参... 目的对比分析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式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将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PPH术式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TST术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6.7%、2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人群混合痔患者应用TST术式治疗的效果优于PPH术式,临床效果更好,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tst术式 pph术式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柴存社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S1期80-81,共2页
目的比较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中重度脱垂性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TST组与PPH组(各40例),分别行TST、PPH术式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 目的比较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肛管口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中重度脱垂性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TST组与PPH组(各40例),分别行TST、PPH术式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时时肛管口径变化及排便通畅程度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TST组治疗前后肛管口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PPH组治疗后肛管口径较治疗前稍有缩小(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通畅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ST组较PPH组评分更低(P<0.01);TST组与PPH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与PPH治疗脱垂性痔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TST在术后肛管口径变化及排便通畅性方面优于P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 pph 脱垂性痔 疗效 肛管口径
下载PDF
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宝华 何飞 孙德云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对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选择该院混合痔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31例患者进行TST治疗,即实验组,另外31例患者采取PP... 目的对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选择该院混合痔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31例,其中31例患者进行TST治疗,即实验组,另外31例患者采取PPH治疗,即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率和治疗满意度等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7.0%,治疗满意度为77.4%,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0%,治疗满意度为96.7%,实验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5.71±2.85)min,并发症发病率为6.4%,住院费用为(9 239.83±159.15)元,住院时间为(3.04±1.31)d,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7.40±3.03)min,并发症发病率为25.8%,住院费用为(9 326.24±163.23)元,住院时间为(3.75±1.31)d,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患者给予TST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提升临床疗效,而且还具有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低、高满意度等优势,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广泛推广、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t pph 混合痔 临床疗效 对比观察
下载PDF
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庆国 季玉贤 刘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16期2267-226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在混合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肛肠外科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中选出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ST组和PPH组,对比2组的手术指标...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在混合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肛肠外科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中选出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ST组和PPH组,对比2组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 TS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PH组(P<0.05);TST组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PH组(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TST术在混合痔治疗中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的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tst pph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19
作者 戴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7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混合痔患者实施TST与PPH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我院所收治的混合痔患者,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4例。其中为参照组PPH治疗措施,TST为实验组治疗方法,对比2... 目的研究混合痔患者实施TST与PPH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我院所收治的混合痔患者,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34例。其中为参照组PPH治疗措施,TST为实验组治疗方法,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手术后并发症。结果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3日疼痛感分值较低,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手术后尿潴留、出血、直肠狭窄、水肿、肛门坠痛、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8.82%)与参照组(41.18%)相比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混合痔患者行TST与PPH治疗治疗均具有一定疗效,但是TST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患者术后恢复难度得以显著降低,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方面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tst pph 并发症 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下载PDF
重度内痔应用PPH和TST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
作者 叶江文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2期7-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PPH和TST在重度内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的重度内痔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PH组和TST组,每组134例患者,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均一致,术中PPH组采用PPH的手术方... 目的对比分析PPH和TST在重度内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的重度内痔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PH组和TST组,每组134例患者,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均一致,术中PPH组采用PPH的手术方式,TST组采用TST术。术后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肛门狭窄、排便异常、出血等情况,进行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 TST组手术时间(24.97±3.05)min低于PPH组患者的(25.42±3.2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6,P>0.05);TST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28±2.13)d,明显较PPH组患者(8.42±3.21)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6,P<0.05);TST组患者并发肛门狭窄、排便异常、出血、复发等情况的发生率为15.67%,明显小于PPH组患者4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6,P<0.05)。结论 TST术与PPH术相比较,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内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