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BMP-2的PPLA微球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真 林贵梅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7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究探讨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二醇(PPLA)为载体材料,通过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PLA载药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并优化制备的处方、制备工艺,对其外观形态、粒径、粒度分布Zeta电位进行研究... 研究探讨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二醇(PPLA)为载体材料,通过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PLA载药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包封率为指标,筛选并优化制备的处方、制备工艺,对其外观形态、粒径、粒度分布Zeta电位进行研究。得到最优处方为聚乙烯醇4%,PPLA浓度为90 mg/mL,药料体积比为1∶5,油相外水相体积比为1∶10。制备的微球在光学显微镜和超景深显微镜下观察成圆整的球形,平均粒径为(3.48±0.51)μm,Zeta电位平均值为-(23.27±0.76)mv,包封率为(79.80±0.06)%。该研究所得到的最优处方和制备工艺,所制得的PPLA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修复 ppla微球 复乳溶剂蒸发法 正交试验 处方筛选 包封率
原文传递
雷达极化对角加载检测器的最优权重算法
2
作者 曹运运 杨子渊 +1 位作者 刘维建 刘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0,共9页
针对复杂海杂波环境下极化SAR图像弱小目标检测难题,最近提出的雷达极化对角加载滤波器融合了极化白化滤波器(PWF)和极化检测优化滤波器(PDOF)的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性加权系数,能够突破非高斯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性能限制。但是如... 针对复杂海杂波环境下极化SAR图像弱小目标检测难题,最近提出的雷达极化对角加载滤波器融合了极化白化滤波器(PWF)和极化检测优化滤波器(PDOF)的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性加权系数,能够突破非高斯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性能限制。但是如何获取该线性组合的最优加权权重是该方法的难点。首先重新构造了基于线性组合的雷达极化对角加载检测器,在此基础上从曲线下面积(AUC)的检测性能评估角度给出了线性组合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准则的最优权重算法。为加快求解速度,分别提出了基于Fisher准则线性判别分析(LDA)、基于口袋感知机学习算法(PPLA)和以LDA解为初值AUC求解算法等三种简化求解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实验验证了以上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结果表明以LDA解为初值的AUC求解算法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加载检测器(DLD) 线性判别分析(LDA) 极化SAR 舰船目标检测 基于口袋感知机学习算法(ppla)
下载PDF
制粒后液体酶添加系统
3
作者 程启芬 《饲料研究》 CAS 2002年第9期26-29,共4页
酶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将不消化组分转化为易消化的形式或减少抗营养作用。饲用酶分两大类,植酸酶是第一类,另外还包括淀粉酶和蛋白酶;可分解酶的非淀粉多糖为第二类。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酶制剂 制粒后液体添加系统 ppla
下载PDF
汽车生产年份和乘员乘坐位置对侧面碰撞下乘员伤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洋 赖兴华 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年份生产的四门轿车对不同乘坐位置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碰撞数据来源于 NHTSA NCAP的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MDB) 数据库。分析了被测试车辆的几何特征和碰撞后的压溃变形。用头部伤害指标 HIC、胸部伤害指标TTI ... 研究了不同年份生产的四门轿车对不同乘坐位置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碰撞数据来源于 NHTSA NCAP的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MDB) 数据库。分析了被测试车辆的几何特征和碰撞后的压溃变形。用头部伤害指标 HIC、胸部伤害指标TTI 和骨盆横向加速度峰值 PPLA 等损伤参数,评估碰撞过程中乘员不同身体部位遭受严重伤害风险。结果表明:不同乘坐位置乘员的所有伤害指标均随着汽车生产年份的增加而降低;新车型中后排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伤害风险比前排乘员高;乘员约束系统的有效性和乘员的乘坐位置紧密相关。因此,应加强汽车后排乘员的伤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胸部和头部安防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安全 侧面碰撞 后排座椅 头部伤害指标(HIC) 胸部伤害指标(TTI) 骨盆横向加速度峰值(ppla) 可移动变形壁(MDB) 新车评价规程(NCAP)
下载PDF
两亲性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胶束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喜 潘君 +4 位作者 严好 糜丽 江伟民 任慧卿 王润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4-588,共5页
制备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聚合物胶束,探讨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溶剂挥发法制备PPLA胶束并对其表征。萘普生为模型药物,单因素考察了投药量、丙酮用量、加样顺序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LA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低,... 制备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聚合物胶束,探讨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溶剂挥发法制备PPLA胶束并对其表征。萘普生为模型药物,单因素考察了投药量、丙酮用量、加样顺序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LA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低,为3×10-4g/L;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200nm;在室温、稀释、碱性条件下稳定;最佳载药条件为:材料与药物同时溶于丙酮后滴入水中、丙酮与水的体积比1∶10,萘普生与PPLA质量比0.8∶10,PPLA胶束质量浓度1.0g/L。37℃时载药胶束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可缓慢持续释放5d以上。结果证明,制备的聚乙二醇接枝改性聚乳酸聚合物胶束可用作疏水性药物的缓释给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 胶束 自组装 萘普生 医药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