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RTs偏差方程外推至-189.3442~156.5985℃温区的研究
1
作者 王博阳 曾凡超 +2 位作者 黄安贻 孙建平 傅承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9-876,共8页
由于ITS-90定义固定点数量少且温度间隔大,基于偏差方程的外推是解决超出温区范围的温度计标定问题的有效方法。实验对16支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在超出温区范围标定,验证了固定点法和比较法偏差方程从窄温区范围外推至-189.3442~156.5985℃... 由于ITS-90定义固定点数量少且温度间隔大,基于偏差方程的外推是解决超出温区范围的温度计标定问题的有效方法。实验对16支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在超出温区范围标定,验证了固定点法和比较法偏差方程从窄温区范围外推至-189.3442~156.5985℃温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38.8344~0.01℃温区新偏差方程外推至-189.3442℃的平均最大差值为5.2 mK;0~29.7646℃温区偏差方程外推至156.5985℃的平均最大差值为2.0 mK;基于比较法的偏差方程在-189.3442~156.5985℃温区的平均差值小于3.3 mK。3种方程均提高了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在超出温区范围的外推精度,为星载黑体辐射源的量值溯源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90国际温标 温度固定点 偏差方程外推 精密铂电阻温度计 量值溯源
下载PDF
盆腔腹膜后肿瘤临床病例分析
2
作者 肖会廷 徐长骁 +4 位作者 刘若妍 刘文欣 齐丽莎 张莉 王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腹膜后肿瘤(primary pelvic retroperitoneal tumor,PPRT)的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1例PPR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前31例患者均行MRI或CT检查,7例提示肿物... 目的:探讨盆腔腹膜后肿瘤(primary pelvic retroperitoneal tumor,PPRT)的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1例PPR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前31例患者均行MRI或CT检查,7例提示肿物位于腹膜后,1例因肿物体积大且血管丰富,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肿物穿刺确诊为肉瘤。3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以畸胎瘤(5/15)及神经鞘瘤(3/15)多见,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恶性肿瘤以肉瘤(9/16)多见,11例完整切除、5例姑息切除。胚胎残留组织来源的肿瘤均位于正中部位且良性多为囊性,间叶组织及神经组织来源肿瘤多位于侧位且多数具有实性成分。良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1岁,恶性肿瘤的为49.7岁。随访期内,15例良性肿瘤中14例未复发,1例复发后完整切除;16例恶性肿瘤中4例失访,4例死于该病,2例发生2次复发(2例均行手术),6例未复发。结论:PPRT易漏诊或误诊,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超声引导下肿物穿刺有利于在术前制定治疗方案,首选彻底手术切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腹膜后肿瘤 盆腔包块 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兆仑 何东生 +2 位作者 王明才 申耀宗 于世良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提高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 (PPRT)的手术效果。方法 分析 1981~ 1999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 5 8例PPRT的治疗情况。经腹径路 2 4例 ,经骶部径路 2 5例 ,经腹、骶部或耻部、腹股沟部等联合径路手术9例。结果 完整切除 4 8例 ... 目的 提高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 (PPRT)的手术效果。方法 分析 1981~ 1999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 5 8例PPRT的治疗情况。经腹径路 2 4例 ,经骶部径路 2 5例 ,经腹、骶部或耻部、腹股沟部等联合径路手术9例。结果 完整切除 4 8例 ,次全切除 3例 ,未切除探查活检 7例 ,完整切除率 82 .76 % ,联合器官切除 3例。手术后死亡 1例。复发再手术 10例 ,其中完整切除 8例 ,探查活检 2例。恶性肿瘤 2、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2 1.4 3%、14 .2 9%。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法是肿瘤完整切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 手术治疗 pprt 外科手术 手术径路
下载PDF
PP2A调节mbk-2影响秀丽隐杆线虫胚胎发育
4
作者 翟佳佳 康平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使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观察PP2A对mbk-2突变型线虫胚胎发育和虫卵孵化的影响,初步探讨pp2A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RNAi技术定向干扰mbk-2突变型线虫pprt-1和pprt-2基因的表达,并对pprt-1及pprt-2沉默后线虫的虫... 目的使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观察PP2A对mbk-2突变型线虫胚胎发育和虫卵孵化的影响,初步探讨pp2A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RNAi技术定向干扰mbk-2突变型线虫pprt-1和pprt-2基因的表达,并对pprt-1及pprt-2沉默后线虫的虫卵孵化水平及胚胎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检测其在线虫生长发育、生殖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L4440喂养的mbk-2基因突变组相比,pprt-1和pprt-2 RNAi细菌处理mbk-2基因突变组虫卵未孵化率升高,且pprt-2处理组虫卵未孵化率显著高于pprt-1处理组,达到76.47%(P<0.05);pprt-1 RNAi细菌处理的N2野生型线虫虫卵未孵化率分别为0,而pprt-2处理的N2线虫,虫卵未孵化为5.83%,显著低于pprt-1和pprt-2RNAi处理的mbk-2突变型线虫(P<0.05)。DIC影像记录显示,pprt-2处理后,mbk-2突变线虫虫卵胚胎发育有明显异常。结论PP2A是调节线虫发育的重要因子,其亚单位pprt-2是调节mbk-2的重要修饰基因,两者相互作用调节线虫的胚胎发育和虫卵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mbk-2 PP2A pprt-2 胚胎发育
下载PDF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永辉 贾兵 +2 位作者 李方 王凡 林岩松 《癌症进展》 2010年第6期598-601,共4页
目的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针对不能手术和转移病灶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对^(90)Y-生长抑素类似物([^(90)Y-(DOTA)~0,Tyr^3]octreotate,^(90)Y-DOTATATE)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观察。方法 6... 目的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针对不能手术和转移病灶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对^(90)Y-生长抑素类似物([^(90)Y-(DOTA)~0,Tyr^3]octreotate,^(90)Y-DOTATATE)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观察。方法 6例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诊断为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按体表面积计算,^(90)Y-DOTATATE累积剂量为7.4MBq/m^2,分成3~5次治疗,间隔时间为6~9周。^(90)Y-DOTATATE在30分钟内静点完毕,用药前后输注赖氨酸。每次单程治疗后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总疗程结束后8周以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轻微缓解2例,病情稳定2例,病情进展2例。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3例出现恶心。结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对转移和不能手术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90Y-DOTATATE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盆腔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雪峰 宗修锟 +1 位作者 曲化远 陈源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0-541,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 (PPRT)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6月收治的PPRT3 5例。结果 PPRT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症状 ,主要以直肠和膀胱受压症状为主。由CT、B超、MRI检查首先发现病变者 85...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 (PPRT)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6月收治的PPRT3 5例。结果 PPRT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症状 ,主要以直肠和膀胱受压症状为主。由CT、B超、MRI检查首先发现病变者 85 .7% ( 3 0 /3 5 ) ,肛诊阳性者 5 4 .3 % ( 19/3 5 )。手术的特点是合并脏器切除者多( 4 0 .4 % ) ,副损伤多 ( 17 0 % ) ,术中发生大出血者多 ( 19 1% )。结论 手术切除是PPRT的主要治疗方法 ,大出血是术中最危险的并发症 ,肛诊和B超、CT、MRI是发现病变的主要方法和定位手段。早期发现、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对防止并发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腹膜后肿瘤 临床症状 外科手术 pprt
原文传递
New method for high performance multiply-accumulator design 被引量:1
7
作者 Bing-jie XIA Peng LIU Qing-dong YA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1067-1074,共8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4-pipelined high-performance split multiply-accumulator (MAC) architecture, which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multiple precisions developed for media processors. To speed up the design... This study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4-pipelined high-performance split multiply-accumulator (MAC) architecture, which is capable of supporting multiple precisions developed for media processors. To speed up the design further, a novel partial product compression circuit based on interleaved adders and a modified hybrid partial product reduction tree (PPRT) scheme are proposed. The MAC can perform 1-way 32-bit, 4-way 16-bit signed/unsigned multiply or multiply-accumulate operations and 2-way parallel multiply add (PMADD) operations at a high frequency of 1.25 GHz under worst-case conditions and 1.67 GHz under typical-case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MAC in 32-bit 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 (MIPS), the proposed design shows a great advantage in speed. Moreover, an improvement of up to 32% in throughput is achieved. The MAC design has been fabricated with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 90-nm CMOS standard cell technology and has passed a function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制作 累加器 性能 32位微处理器 媒体处理器 半导体制造 电路部分 典型案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