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赖PrfA转录调控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C启动子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勤 周青春 +2 位作者 邓灵福 高强 刘德立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PCR定点突变和重组PCR技术缺失了该菌毒力基因inlC启动子上可能与PrfA蛋白结合以及诱发转录起始相关的碱基序列,构建了一系列突变启动子与l... 为了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PCR定点突变和重组PCR技术缺失了该菌毒力基因inlC启动子上可能与PrfA蛋白结合以及诱发转录起始相关的碱基序列,构建了一系列突变启动子与lacZ报告基因融合表达质粒,使lacZ基因的表达置于inlC突变启动子下,并分别电转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野生株P14、PrfA蛋白高表达突变株P14a和prfA基因等位缺失突变株A42中,检测相应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位于inlC启动子转录起始点下游22bp处的一段17bp的类似PrfA蛋白结合序列TTAACAGCGTTTGTTAA并没有增强和抑制PrfA转录调控活性的功能;甚至将其改造成“完美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TTAACATTTGTTAA后,也不影响inlC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地表达;但是,如果缺失inlC启动子上原始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则使inlC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完全丧失;另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C和plcA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的表达也与启动子上PrfA蛋白结合区(PrfA-box)距离-10区的碱基个数有关:最适为22或23bp,长于23bp或短于22bp的突变启动子的依赖PrfA的转录活性大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说明除PrfA蛋白结合序列外,受PrfA调控的毒力基因启动子上还可能存在其它尚未阐明的结构和序列影响PrfA蛋白的结合以及启动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wgenes) inlC启动子 prfa prfa蛋白结合区(prfa-box) 转录调控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rfA蛋白转录调控毒力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勤 张晓莉 +2 位作者 李兵 冯爱平 钱跃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属于典型的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是WHO公布的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LM不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的主要病原菌,也是研究胞内感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模式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属于典型的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是WHO公布的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LM不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的主要病原菌,也是研究胞内感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模式细菌。绝大多数LM毒力基因的转录表达受到PrfA蛋白的调控。本文简单介绍了LM侵染宿主细胞必需的毒力基因及其产物;重点对毒力基因调节蛋白PrfA的结构和功能,PrfA调节毒力基因表达的主要方式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prfa蛋白 毒力基因 表达调控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prfA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亮 陈国薇 +5 位作者 谢曼曼 刘武康 丁承超 王淑娟 罗勤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7,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风险较高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绝大多数毒力基因的表达均受到由prfA基因编码的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A)蛋白全部或部分调控。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Lm野生菌株EGDe的p...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风险较高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绝大多数毒力基因的表达均受到由prfA基因编码的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A)蛋白全部或部分调控。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Lm野生菌株EGDe的prfA基因,并通过测定生长曲线、毒力基因表达和侵袭Caco-2细胞能力等探讨单缺失菌株EGDe-ΔprfA生物学特性。通过测定生长曲线显示prfA敲除株和野生型EGDe二者生长状态无差异;运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GDe-ΔprfA的主要毒力基因表达,结果显示plcA、plcB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上升至原来的2.5倍和2倍,inlA、inlB、inlC、actA、vip等均呈下降趋势,prfA基因表达量趋向于零;侵袭Caco-2细胞结果显示EGDe-ΔprfA侵袭数为野生株的1/5。该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对食源性致病菌EGDe致病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prfa 基因敲除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igmaB、PrfA因子对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强 冯飞飞 +2 位作者 王莉 冯莹颖 罗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sigmaB、prfA基因与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微孔板技术,体外建立LM野生菌株EGD、ΔsigmaB、ΔprfA及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生物被膜模型,经1%结晶...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sigmaB、prfA基因与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微孔板技术,体外建立LM野生菌株EGD、ΔsigmaB、ΔprfA及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生物被膜模型,经1%结晶紫溶液染色,间接反映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并用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4种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结果①利用结晶紫染色与倒置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上述4种菌株生物被膜形成差异的比较;②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在595nm波长下,EGD光吸收值最高,ΔsigmaB与ΔprfA菌株次之,无害李斯特菌最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EGD与ΔsigmaB、ΔprfA菌株差异不显著(P>0.05),EGD与无害李斯特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EGD能形成致密的链网状膜结构,交联度较高;ΔsigmaB、ΔprfA形成的链网状膜结构相对比较疏松,交联度稍低;无害李斯特菌几乎没有成型的链网状膜结构形成。结论实验结果表明LM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调控因子sigmaB(σB)、prfA的作用有关,并且LM与无害李斯特菌之间生物被膜的形成差异暗示着生物被膜的形成可能与LM的致病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SigmaB(σB) prfa 无害李斯特菌
下载PDF
基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rfA基因新型原核温控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田秋丰 于申业 +3 位作者 衣菲 倪宏波 吕雪莲 刘思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8-691,共4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rfA基因编码一个温度控制启动蛋白,具有在37℃条件下启动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为构建新型原核温控诱导表达载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prfA基因,并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或红色荧光蛋白(DsRed)基因分别插入到p...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rfA基因编码一个温度控制启动蛋白,具有在37℃条件下启动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为构建新型原核温控诱导表达载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prfA基因,并将其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或红色荧光蛋白(DsRed)基因分别插入到pET-28a和pUC19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prfA-EGFP和pUC-prfA-DsRed。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37℃条件下培养,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菌中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构建的两种重组质粒的荧光蛋白基因于37℃条件下,在受体菌中均获得有效表达,而30℃时则仅有微弱的本底荧光蛋白表达。本研究构建了以最适生理温度为单一诱导条件的温控表达的新型原核细胞表达载体,为蛋白的表达与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prfa基因 温控表达 荧光蛋白
下载PDF
GFP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rfA调控毒力基因actA转录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莹颖 张晓莉 +4 位作者 张强 罗勤 蒋苹 钱悦 冯爱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PrfA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中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个调控绝大多数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因子。为了研究PrfA转录调控毒力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将无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毒力基因actA的启动子融合,连接到穿梭载体pLSV16... PrfA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中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个调控绝大多数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因子。为了研究PrfA转录调控毒力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将无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毒力基因actA的启动子融合,连接到穿梭载体pLSV16质粒上,构建成表达融合载体pLSV16-PactA-gfp,然后将其电转化入LM野生株P14、PrfA高表达突变株P14a和prfA基因等位缺失突变株A42中表达。利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检测上述3株细菌中绿色荧光蛋白的不同表达强度,从而评价actA基因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强弱。结果显示,绿色荧光蛋白在P14a中发出的荧光强度最高,P14次之,A42最弱,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毒力基因actA的转录水平高低与PrfA的活性成正相关,其转录表达依赖于PrfA的调控;该试验同时也显示GFP能方便、有效地用于研究PrfA调控LM不同毒力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prfa actA毒力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 转录调控
下载PDF
调控蛋白PrfA的单个氨基酸突变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勤 周青春 +1 位作者 冯莹颖 张晓莉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41-945,共5页
PrfA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调控绝大多数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因子.为了深入研究PrfA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模拟一株自然界分离得到的PrfA组成型突变株P14A(血清型4b),将标准野生株EGDe(血清型... PrfA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调控绝大多数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因子.为了深入研究PrfA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模拟一株自然界分离得到的PrfA组成型突变株P14A(血清型4b),将标准野生株EGDe(血清型1/2a)的PrfA第145位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简称PrfA*),分别构建野生型PrfA和突变型PrfA*表达融合载体,提取并纯化相应蛋白用于体外转录,直接检测依赖于PrfA的毒力基因plcA,hly和actA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同时,将携带prfA和prfA*的载体分别电转化入prfA基因缺失菌株中,应用实时RT-PCR检测plcA,hly和actA体内转录水平.实验结果显示:突变型PrfA*蛋白明显增强了plcA,hly和actA启动子的体外转录活性;依赖于PrfA的毒力基因在携带突变型PrfA*蛋白的菌株中的体内转录水平远远高于携带野生型PrfA蛋白的菌株,说明PrfA第145位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后增强了PrfA蛋白与其靶基因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prfa蛋白 单个氨基酸突变 体外转录
下载PDF
prfA基因缺失影响单增李斯特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亮 陈国薇 +4 位作者 谢曼曼 丁承超 刘武康 董庆利 刘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0-95,共6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入侵宿主细胞并带来危害,包含3个关键性环节,即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细胞内增殖和运动、细胞间传播。每个环节的实现均需要不同毒力因子的调控,不同血清型Lm毒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入侵宿主细胞并带来危害,包含3个关键性环节,即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细胞内增殖和运动、细胞间传播。每个环节的实现均需要不同毒力因子的调控,不同血清型Lm毒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毒力因子的活性,prfA基因作为Lm毒力的调控基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单增李斯特菌野生株EGDe及其prfA基因缺失株EGDe-ΔprfA,以人结肠癌腺细胞Caco-2和人肝癌上皮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侵袭实验和诱导凋亡能力探究prfA基因缺失对EGDe毒力的影响。溶血实验结果表明prfA基因的缺失并不会明显改变EGDe的溶血能力;侵袭实验表明突变株与EGDe野生株相比对Caco-2细胞和HepG2细胞侵袭能力分别下降了40%和30%;EGDe-ΔprfA处理组与EGDe处理组相比较,Caco-2细胞和HepG2细胞平均凋亡比例分别下降了35.8%和43.7%,说明prfA基因敲除后会降低细胞凋亡。本研究初步证实了prfA基因对EGDe毒力的调控作用,prfA基因缺失降低EGDe侵袭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这对于了解EGDe的致病机理及进行相关研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prfa 毒力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行PRFA并发烧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萍 朱俊军 +1 位作者 潘春华 徐爱民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rfa 并发症 烧伤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热凝肝癌损毁术(PRFA)治疗肝癌26例体会
10
作者 阿不来提 戈小虎 张智坚 《新疆医学》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热凝肝癌损毁术(PRFA)对肝癌的治疗作用、近期疗效、适应症及有关PRFA的近期并发症。方法:对26例肝癌患者共32个病灶进行PRFA治疗,并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自觉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及CT等改变进行对...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多弹头射频热凝肝癌损毁术(PRFA)对肝癌的治疗作用、近期疗效、适应症及有关PRFA的近期并发症。方法:对26例肝癌患者共32个病灶进行PRFA治疗,并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自觉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及CT等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6例患者中16例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隐痛不适、乏力、纳差等症状;术前AFP增高者16例;术后13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23例患者术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坏,经护肝治疗一周后明显改善;术后5~7天复查AFP 8例患者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月后复查AFP10例患者明显下降,其中4例达到正常范围内;术后一周复查B超,20例患者(共26个病灶)大部分凝固坏死,肿瘤内血供基本消失,一月后复查B超、CT提示24例患者(30个病灶)完全凝固坏死,肿瘤内血供完全消失,强化现象消失,瘤体缩小30%以上。结论:射频是肿瘤透热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小肝癌尤其是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征但其他原因而无法手术的肝癌来说PRFA是具有微创、时间短、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对于大肝癌PRFA与TACE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患者 经皮肝穿刺 射频热凝 治疗作用 损毁术 多弹头 无手术指征 prfa 近期疗效 自觉症状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rfA基因重组菌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波 孟庆玲 +4 位作者 乔军 陈创夫 才学鹏 张再超 杨丽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681,共5页
为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减毒的prfA基因重组菌,本研究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KSV7-ΔprfA-gfp,电转化至LM TA感受态细胞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插入LM的prfA基因第25 bp~93 bp之间,在42℃和10μg/mL氯霉素的双重选择压力下,筛选L... 为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减毒的prfA基因重组菌,本研究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KSV7-ΔprfA-gfp,电转化至LM TA感受态细胞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插入LM的prfA基因第25 bp~93 bp之间,在42℃和10μg/mL氯霉素的双重选择压力下,筛选LM重组菌(rLM-ΔprfA-gfp),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与亲本菌相比具有相似的体外生长特性,溶血素基因(hly)mRNA的转录水平降低;对小鼠的毒力显著减弱,其LD50由105.53升高到109.79,对肝、脾、肾的损伤不明显;免疫保护力试验显示重组菌与LM TA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90%和35%,表明rLM-ΔprfA-gfp比传统疫苗具有更高的保护力。本研究构建的rLM-ΔprfA-gfp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LM活疫苗载体和分子标记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同源重组 减毒重组菌 prfa基因
下载PDF
无手术适应征的复发性肝癌行PRFA联合TACE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
12
作者 迟洪亮 《肝脏》 2014年第11期890-891,共2页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常伴有肝硬化,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至中晚期,且容易扩散与复发。临床治疗复发性肝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会对患者的近期疗效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中,选择122例复发性肝癌患...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症,常伴有肝硬化,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至中晚期,且容易扩散与复发。临床治疗复发性肝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会对患者的近期疗效产生不同影响。本研究中,选择122例复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无手术适应征的复发性肝癌行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PRFA)联合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术(TACE)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肝癌 手术适应征 近期疗效 综合治疗 TACE prfa 肝癌患者 碘油栓塞术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aroA启动子上阻碍PrfA转录调控元件的研究
13
作者 罗勤 周青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1-527,共7页
目的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A)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picA和aroA两个毒力基冈启动子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LM)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positive regulatory factorA)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picA和aroA两个毒力基冈启动子作为研究对象,picA基因启动子(PplcA)上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TFAACAAATGTFAA(PrfA-box)和-10区(TAAGAT),其转录表达受PrfA强调控;aroA基因不受PrfA调控,所利用的启动子ParoA1为非依赖于PrfA的启动子,但是在紧邻ParoA1的下游区域却含有一个与PplcA相似的PrfA—box(TTAAAACATGTTAA)和一个-10区(TTTAAT),该区域疑似为依赖于PrfA的启动子,被命名为ParoA2。应用PCR定点突变和SOEing PCR(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技术互换了Pplca和ParoA2上可能影响PrfA蛋白结合以及诱发转录起始相关的碱基序列,构建了一系列PplcA—ParoA2杂合突变启动子,并插入到无启动子的lacZ报告基因上游,使lacZ基因的表达置于突变启动子下。获得的启动子融合表达质粒分别电转化入LM野生株P14、PrfA蛋白高表达突变株P14a和prfA基因等位缺失突变株A42中,检测相应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确定杂合突变启动子是否具有依赖PrfA的转录活性及其水平高低。结果当启动子上影响PrfA转录调控的两个核心元件PrfA—box与-10区的距离保持在最适的22或23个碱基时,交换印M和ParoA2上的两个相应核心元件的碱基序列并不改变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是,当PplcA上的两个核心元件之间的碱基以及-10区下游的序列被相应ParoA2上的序列所替代后,PplcA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完全丧失,反之,ParoA2上的这两段序列如果被PplcA的序列所替换,ParoA2则表现出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结论ParoA2的-10区及其下游的序列可能形成发夹结构,阻碍RNA聚合酶-PrfA蛋白复合物结合到解旋的单链模板DNA上生成具有转录起始活性的开放复合物,从而抑制了ParoA2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prfa 依赖于prfa的启动子 转录调控
原文传递
毒力基因调控蛋白PrfA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飞飞 张强 +3 位作者 王莉 冯晓琴 尹晓蛟 罗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50-1457,共8页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PrfA是LM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以及各种食品加工、运输和保藏设备的接触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而难以彻底清除,因此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隐患。PrfA是LM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通过比较研究LM野生株(EGD和EGDe)、PrfA缺失株(EGD prfA和EGDe prfA)、无害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LI)、携带组成性表达PrfA蛋白的重组无害李斯特菌(LI-pERL3-prfA*)以及重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GDe prfA-pERL3-prf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探讨LM重要的毒力调控蛋白PrfA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LM野生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而LI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最弱;PrfA的缺失能降低LM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组成性高量表达PrfA蛋白可以回复EGDe prf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但对LI没有增强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rfA在LM生物被膜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无害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prfa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野毒株prfA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庆玲 乔军 +2 位作者 才学鹏 骆学农 陈创夫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5,共6页
利用PCR技术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TA野毒株prfA基因进行扩增,将其克隆后测序,并对该分离株prf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TA株prfA基因全长为714bp,编码237个氨基酸。通过对推导的prfA蛋白氨基酸序... 利用PCR技术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TA野毒株prfA基因进行扩增,将其克隆后测序,并对该分离株prf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TA株prfA基因全长为714bp,编码237个氨基酸。通过对推导的prfA蛋白氨基酸序列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从N端到C端分别包括1个β-环结构域(18~97aa)、1个α-螺旋构成的C区(110~136aa)、1个α-螺旋构成的D区(136~155aa)、1个由螺旋-转角-螺旋构成的HTH结构域(170~196aa)和1个由α-螺旋构成的亮氨酸拉链G区结构域(211~237aa)。通过对GenBank中登录的35株分离株prfA基因遗传变异分析发现,不同地域分离株的prfA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以点突变为主;TA株第197位氨基酸由赖氨酸(Lys,K)突变为天冬氨酸(As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prfa基因 野毒株 分子特征
原文传递
转录调控蛋白PrfA对两组新近发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的体外转录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勤 周青春 +3 位作者 邓灵福 高强 刘德立 GOEBEL Werner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1-338,共8页
目的研究转录调控蛋白PrfA对两组新近发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的体外转录作用。方法利用本室近年来建立的体外转录系统,对两组基于转录基因组体内研究发现的5个可能的受PrfA不同调节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进行了体外转录活... 目的研究转录调控蛋白PrfA对两组新近发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的体外转录作用。方法利用本室近年来建立的体外转录系统,对两组基于转录基因组体内研究发现的5个可能的受PrfA不同调节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进行了体外转录活性的研究。结果第一组中的hpt基因的体外转录活性受PrfA正调节,而其它4个基因既不被PrfA正调节也不被负调节。结论除hpt基因外,其它4个基因体外转录结果与体内实验不相一致,说明PrfA在体内可能通过复杂多样的非直接方式、或者还需要一些目前未知的因子来调控这些新近发现的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 体外转录 转录调控蛋白prfa 启动子
原文传递
多杀性巴氏杆菌prfA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影 郭东春 +7 位作者 王淑亚 张爱芹 胡晓亮 王雅静 刘家森 姜骞 曲娟娟 曲连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为探索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理,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了家兔源和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Pm898、Pm8916、Pm901、Pr09616、PmZM、PmQin菌株的prfA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将C51—17株的prfA基因克隆到质粒pET30a中,将重组表... 为探索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理,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了家兔源和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Pm898、Pm8916、Pm901、Pr09616、PmZM、PmQin菌株的prfA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将C51—17株的prfA基因克隆到质粒pET30a中,将重组表达载体pET30a—prfA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这7株菌株与GenBank登录的3株多杀性巴氏杆菌之间prfA基因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95.6%~100%,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98.9%~100%。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PrfA的分子质量约为45.6ku,与预期的大小一致,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重组蛋白PrfA可与家兔抗多杀性巴氏杆菌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prfa基因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prfA缺失株及其亲本株胞外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月兰 白春光 +5 位作者 王国梁 贾艳艳 渠瑾 付红 高云飞 焦新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PrfA蛋白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致病过程中毒力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从蛋白质水平上初步探讨了PrfA的调控功能。【方法】对LM4及LM4ΔprfA的胞外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 【目的】PrfA蛋白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致病过程中毒力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从蛋白质水平上初步探讨了PrfA的调控功能。【方法】对LM4及LM4ΔprfA的胞外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有31个蛋白点,质谱鉴定成功19个点,对应12种蛋白,其中已知的毒力相关蛋白有:InlC、ActA、LLO,此外还发现丙氨酸丙氨酰羧肽酶、GW重复表面蛋白、假定转录调节因子、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和一些假定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hly、actA、inl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丙氨酰氨羧肽酶、GW重复表面蛋白的mRNA转录水平降低。【结论】PrfA蛋白对毒力岛LIPI-I和毒力岛LIPI-II中毒力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新发现的转录调控因子和假定蛋白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prfa 分泌蛋白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prf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春光 殷月兰 +3 位作者 贾艳艳 付红 高云飞 焦新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55-1560,共6页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其致病性与调控因子PrfA蛋白作用下毒力基因的表达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初步探讨了PrfA蛋白对细菌毒力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血清型分别为1/2a和4b...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是人兽共患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其致病性与调控因子PrfA蛋白作用下毒力基因的表达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初步探讨了PrfA蛋白对细菌毒力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血清型分别为1/2a和4b的LM4、F4636进行prfA基因的敲除,并构建其回复突变株,对获得的突变株LM4ΔprfA、F4636ΔprfA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两株缺失株的溶血活性丧失、回复突变株的溶血活性得到恢复,突变株还丧失磷脂酶活性,黏附和侵袭特性显著下降(P<0.05),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提高了105个数量级。【结论】由此表明,PrfA蛋白对hly、plcB、inl家族基因的表达及细菌毒力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rf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rfA蛋白的调控功能提供了材料,为研究其在Lm致病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突变株 prfa基因 同源重组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术(PRFA)与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刚 张朝阳 +2 位作者 李胜伟 冯大猛 李鹏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3期34-35,共2页
目的 对比评价射频消融术(PRFA)与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诊疗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患者,对照组为PRFA治疗,研究组为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对比评估... 目的 对比评价射频消融术(PRFA)与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诊疗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患者,对照组为PRFA治疗,研究组为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近期治疗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肝癌患者经过PRFA治疗后均出现程度不等消化道不适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00%、84.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较突出,对患者造成伤害较小,不仅具有显著安全性且治疗疗效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TACE prfa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