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痛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CD40/CD40L、PS/PSGL-1的影响
1
作者 范金茹 陈学娟 +4 位作者 陈彤 周斐然 蒋磊 熊杜 王建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观察心痛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CD40/CD40L、PS/PSGL-1表达及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对照组,采用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法... 目的:观察心痛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CD40/CD40L、PS/PSGL-1表达及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对照组,采用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CD40/CD40L、PS/PSGL-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心痛方和欣康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且心痛方组较欣康组更有优势(P<0.01)。心痛方组、欣康组及模型组造模后分别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浆中CD40/CD40L、PS/PSGL-1均明显增高(P<0.01);用药后心痛方组、欣康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CD40/CD40L、PS/PSGL-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心痛方与欣康在抑制CD40/CD40L、PS/PSGL-1表达方面作用相近。结论:心痛方能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CD40/CD40L及PS/PSGL-1的表达、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方 大鼠 CD40/CD40L ps/psgl-1 血浆 心梗面积
下载PDF
PS/PSGL-1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痰瘀互阻证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范金茹 那奕文 +5 位作者 刘小瑗 陈彤 肖正文 戴冰 王建湘 王美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rouse积分)以及血清P-选择素(PS)、血清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水平,探讨血小板-白细胞相互反应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阻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 目的: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rouse积分)以及血清P-选择素(PS)、血清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水平,探讨血小板-白细胞相互反应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阻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瘀互阻证组、非痰瘀互阻证组,健康人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血清PS、PSGL-1水平与IMT、Crouse积分。结果:(1)观察组IMT、Crouse积分、PS、PSGL-1均明显高对照组(P<0.01);痰瘀互阻证组IMT、Crouse积分、PS、PSGL-1明显高于非痰瘀互阻证组(P<0.01)。(2)PS和PSGL-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714,P<0.01)。血清PS与IMT、Crouse积分呈正相关(P<0.01)。血清PSGL-1含量与IMT、Crouse积分亦呈正相关(P<0.05,P<0.01)。(3)冠脉造影结果中病变分支越多,PS、PSGL-1的水平越高(P<0.01,P<0.05)。结论:(1)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2)PS、PSGL-1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与痰瘀互阻的实质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痰瘀互阻证 冠脉造影 ps psgl-1 IMT Crouse积分
下载PDF
P-选择素及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在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娄振凯 彭志 +2 位作者 周如丹 王兵 赵学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4,I0001,共6页
目的建立并观察大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模型不同时段血栓的形成状态,检测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P-选择素(P—selectin,PS)及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在血液、静脉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 目的建立并观察大鼠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模型不同时段血栓的形成状态,检测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P-选择素(P—selectin,PS)及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在血液、静脉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40)和实验组(n=40);采用下腔静脉部分瘀滞法(狭窄法)制备深静脉血栓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h、24h、48h和72h随机处死各组10只大鼠并取材,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TF、PS及PSGL-1基因在血液中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静脉壁组织中PSGL-1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DVT模型中,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后6h时TF、PS及PSGL-1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24h时PSGL-1基因表达仍继续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基因表达虽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SGL-1在造模后6h、24h较对照组、假手术组表达升高(P〈0.05)。结论Ps和PSGL-1在大鼠DVT模型中呈高表达,并促进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DVT) 组织因子(TF) P-选择素(ps)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
下载PDF
心痛方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相互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范金茹 姜益宏 +4 位作者 王建湘 陈彤 戴冰 侯时昭 胡羽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心痛方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P选择素(PS)、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探讨心痛方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痛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观察心痛方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P选择素(PS)、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的影响,探讨心痛方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痛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心痛方组服用心痛方,对照组服用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PS、PSGL-1、PLA、PMA的表达量。结果心痛方与对照药物均能明显抑制PS、PSGL-1、PLA、PMA的表达(P<0.01),治疗组对PLA、PMA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方对PS、PSGL-1、PLA、PMA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心痛方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白细胞相互反应,减少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方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P选择素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血小 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PLT-WBC相关参数的改变
5
作者 刘小瑗 范金茹 +3 位作者 王美香 陈学娟 熊杜 王建湘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血小板-白细胞(PLT-WBC)相关参数的改变,探讨其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按照中医证候诊断分别纳入痰瘀互结气郁证组(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患者血小板-白细胞(PLT-WBC)相关参数的改变,探讨其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痰瘀互结气郁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按照中医证候诊断分别纳入痰瘀互结气郁证组(观察组)60例、非痰瘀互结气郁证组(对照组)30例,另设健康人30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3组血浆、血细胞P选择素(PS)、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WBC分化抗原40(CD40)、WBC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表达。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浆、血细胞PS、PSGL-1、CD40、CD40L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PS、PSGL-1、CD40、CD40L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PS、PSGL-1、CD40、CD40L可能与痰瘀互结气郁证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血小板-白细胞 血浆 血细胞P选择素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 WBC分化抗原4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