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某隧道建设区典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
1
作者 王鹏 陈果 +2 位作者 裴向军 唐晓鹿 宋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5,365,共10页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东缘隧道建设区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自然和人为影响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测定海拔3230 m的某隧道建设区2020—2021年不同月份典型植物木质部水和各潜在水源的δ...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东缘隧道建设区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自然和人为影响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测定海拔3230 m的某隧道建设区2020—2021年不同月份典型植物木质部水和各潜在水源的δ^(2)H和δ^(18)O值,利用MixSIAR模型计算植物吸收各潜在水源的比例,并计算每两种植物间的相似性比例指数(PS指数)以比较不同物种的水分竞争关系。[结果]紫羊茅(Festuca rubra)、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和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以浅层土壤水(0—40 cm)作为主要水源;川杨(Populus szechuanica)主要吸收中深层(40—200 cm)土壤水;2021年8月和10月植物对浅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较2020年同时期明显降低;川西云杉对0—40 cm和40—80 cm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与相应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在时间尺度上,川杨在2020年10月与其他3种植物的水分竞争关系较弱,PS指数范围为0.19~0.54。[结论]土壤含水量及外界温度的改变是青藏高原东缘植被水分利用策略变化的主要因素,且这两个因子的重要性因物种而异;隧道建设会引起土壤和土壤水的流失,从而导致隧道建设后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隧道建设后植物对浅层土壤水的依赖比隧道建设前低,因此需关注生态脆弱区隧道建设对土壤水分及植被适应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MixSIAR模型 水分利用 水分竞争 ps指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河兰州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 被引量:16
2
作者 苏鹏燕 张明军 +5 位作者 王圣杰 邱雪 王家鑫 杜勤勤 郭蓉 车存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35-1843,共9页
多枝柽柳和旱柳是北方地区河岸生态修复的良好树种,具有护河防洪、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和营造河岸地带植被景观的功能。本研究选取黄河兰州段沿岸2处样点,采集了多枝柽柳和旱柳木质部以及各潜在水源的样品,利用氧同位素直接对比法、贝叶... 多枝柽柳和旱柳是北方地区河岸生态修复的良好树种,具有护河防洪、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和营造河岸地带植被景观的功能。本研究选取黄河兰州段沿岸2处样点,采集了多枝柽柳和旱柳木质部以及各潜在水源的样品,利用氧同位素直接对比法、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和相似性比例指数(PS指数),分析了多枝柽柳和旱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率以及两者之间的水分利用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浅层土壤水(0~30 cm)是多枝柽柳和旱柳的主要水分来源,利用率分别为28.3%和24.4%,多枝柽柳对河水的利用率最小(16.6%),旱柳对地下水的利用率最小(17.9%);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月份,植物会增加对河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比例,样点S1和S2的PS指数分别为91.0%和87.7%,两个样点均在5月的PS指数最大,不同月份的水分利用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处于河漫滩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多枝柽柳和旱柳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比较平均,最大程度地获取各潜在水源的水分,是一种最优的吸水模式。本研究可为开展黄河兰州段河岸休闲旅游活动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植物水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植物 氢氧稳定同位素 MixSIAR模型 水分来源 ps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