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衍生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在CA1500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郑辉 李仲笑 伍国达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363-364,共2页
目的 :探讨 CA15 0 0全自动凝血仪上 PT衍生法 (PT- der法 )测定 Fbg的准确性 ,以推广 PT衍生法在 CA 15 0 0仪上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 Dade公司试剂在 CA15 0 0上测定 PT取得 Fbg衍算值同时与 clauss法测定值相比较 ;探讨 PT- der法... 目的 :探讨 CA15 0 0全自动凝血仪上 PT衍生法 (PT- der法 )测定 Fbg的准确性 ,以推广 PT衍生法在 CA 15 0 0仪上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 Dade公司试剂在 CA15 0 0上测定 PT取得 Fbg衍算值同时与 clauss法测定值相比较 ;探讨 PT- der法在 CA 15 0 0上可信范围。结果 :应用 PT- der法测定 Fbg重复性良好 ,批内 CV=0 .0 35。对 113份标本分别用 PT-der法与 clauss法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1.5 0~ 2 .99g/ L的 Fbg测定值两种方法结果相近 ,当 Fbg>3.0 g/ L时 ,PT- der法结果与 clauss法有极显著差异 ,PT- der法结果明显偏高。结论 :当 PT- der法换算出的 Fbg值在 1.5 0~ 2 .99g/ L之间时 ,结果可靠 ,完全可以替代 clauss法测定 Fbg,从而达到节省试剂的目的 ,当 PT- der换算值 >3.0 g/ L时 ,结果偏高 ,必须用clauss法进行 Fbg的测定 ,以免误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衍生法 纤维蛋白原 CA1500
下载PDF
PT衍生法与克劳斯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平 盖鸿 乔忠贤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0B期2893-2893,共1页
目的:对全自动血凝仪常用的两种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即PT衍生法与NCCLS推荐的克劳斯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T衍生法与克劳斯法对异常标本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建议我国临床实验室尽快统一采用准确、快速简便的克劳斯法[1]。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pt衍生法 克劳斯
下载PDF
PT衍生法推算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静 史惠强 肖大平 《陕西医学检验》 2002年第1期28-28,共1页
目的 对目前所用 PT衍生法 (PT- der法 )推算纤维蛋白原 (Fg)含量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将PT- der法与原用常规盐析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Fg在正常范围内的血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 ,得 :r=0 .90 60 ,P<0 .0 0 1。 结论 说明 PT... 目的 对目前所用 PT衍生法 (PT- der法 )推算纤维蛋白原 (Fg)含量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将PT- der法与原用常规盐析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Fg在正常范围内的血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 ,得 :r=0 .90 60 ,P<0 .0 0 1。 结论 说明 PT- der法与盐析法在 Fg属正常范围时是高度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盐析 pt衍生法 自动凝血分析仪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曾文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4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简称PT-der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CALELIETE全自动凝血仪同时采用PT-der法和NCCLS推荐的传统冯·克劳斯法(vonClauss法)测定110份临床...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简称PT-der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CALELIETE全自动凝血仪同时采用PT-der法和NCCLS推荐的传统冯·克劳斯法(vonClauss法)测定110份临床血浆标本的FIB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值混合血浆标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66%、2.72%,低值混合血浆标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93%、3.28%,说明两种检测方法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PT-der法和VonClauss法检测FIB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对于FIB<2.0 g/L和>4.5g/L的临床标本,PT-der法的检测结果明显偏高.结论 PT-der法在检测介于2.0~4.g/L之间的血浆FIB时,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当血浆FIB超出正常范围时,应采用VonClauss 法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pt—der) 冯·克劳斯(VonCiauss)
下载PDF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不同方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丽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2065-206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自动血凝分析仪PT衍生法与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探讨其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56例患者血样本,25份正常质控品,13例D-二聚体阳性标本使用PT衍生法与Clauss法测定法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全自动血凝分析仪PT衍生法与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探讨其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56例患者血样本,25份正常质控品,13例D-二聚体阳性标本使用PT衍生法与Clauss法测定法分析。结果 Clauss法与PT衍生物法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测定Fib 25次重复率良好;当Fib<1.0g/L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Fib在1.0~2.0g/L、2.1~3.0g/L、3.1~4.0g/L,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Fib在4.1~5.0g/L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Fib>5.0g/L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阳性标本13例使用PT衍生法测定结果显著高于Clauss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0,P<0.05)。结论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两种方法PT衍生法与Clauss法存在差异,但Clauss法测定准确性高于特异性高,临床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应以Clauss法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pt衍生法 CLAUSS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卡米拉 许莲芬 买力克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对测定纤维蛋白原 (Fbg)的PT衍生法 (PT der法 )和磁珠法 (Clause法 )进行比较。方法 :取 172例标本分别用PT衍生法和磁珠法测定Fbg ;取高浓度标本按 1∶1、1∶2、1∶4、1∶8、1∶16稀释检测。每份标本用两种方法连续测试5次。结... 目的 :对测定纤维蛋白原 (Fbg)的PT衍生法 (PT der法 )和磁珠法 (Clause法 )进行比较。方法 :取 172例标本分别用PT衍生法和磁珠法测定Fbg ;取高浓度标本按 1∶1、1∶2、1∶4、1∶8、1∶16稀释检测。每份标本用两种方法连续测试5次。结果 :由PT衍生法得到的Fbg结果高于磁珠法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特别是Fbg浓度较低的样本。PT衍生法线性较差 ,并且无法检测出较低浓度的Fbg。结论 :磁珠法检测Fbg的结果较为准确 ,适合在临床上作为Fbg检测的筛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pt衍生法 磁珠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7
作者 周卫萍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纤维蛋白原(Fbg)测定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012年10月30日103份血凝标本在我们科室新引进的全自动血凝仪ACL—TOP700上用凝血酶原(PT)衍生法和克劳斯(Vonclauss)法测定Fbg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Fb... 目的比较两种纤维蛋白原(Fbg)测定方法的差异。方法对2012年10月30日103份血凝标本在我们科室新引进的全自动血凝仪ACL—TOP700上用凝血酶原(PT)衍生法和克劳斯(Vonclauss)法测定Fbg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Fbg在0~4g/L时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bg〉4g/L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建议还是用克劳斯(Vonclauss)法确证Fbg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pt衍生法 Von CLAUSS ACL—TOP700
下载PDF
两种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纤维蛋白原方法的比较
8
作者 杨震 马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9期1030-1030,103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CL Advanc全自动血凝仪、同时用PT衍生法(PT-der)和Clauss法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血浆Fib含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ib在2~4 g/L时,... 目的探讨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CL Advanc全自动血凝仪、同时用PT衍生法(PT-der)和Clauss法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血浆Fib含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ib在2~4 g/L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2 g/L或Fib〉4 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CL 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口服华法令患者的Fib时,当PT-der法测定出的Fib结果不在2~4 g/L时,需要用Clauss法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pt衍生法 CLAUSS
下载PDF
缓冲液在全自动血凝仪内摆放位置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春生 梁金山 +2 位作者 刘艳梅 刘丙辉 宋新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55-1055,共1页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是常用的凝血试验筛检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凝仪的广泛应用,PT衍生法(PT—der法)和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法)已成为测定FIB最常用的两种方法Ⅲ,逐渐取代了传统方法。
关键词 全自动血凝仪 纤维蛋白原 测定 摆放位置 缓冲液 CLAUSS 克劳斯 pt衍生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