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位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和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翟仁友 戴定可 +2 位作者 王剑锋 于平 魏宝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9例,转移瘤22例,肝移植后胆管病变18例,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6例。测定术前,术后3~7d...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9例,转移瘤22例,肝移植后胆管病变18例,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6例。测定术前,术后3~7d、8~14d血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79例行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2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所用支架4种31枚。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d胆红素水平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术后8~14d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高位梗阻性黄疸方法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胆管阻塞 肝外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8
2
作者 翟仁友 王剑锋 +2 位作者 戴定可 于平 魏宝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进行介入减黄的技术和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0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肝癌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1~87岁,中位年龄65岁;低位梗阻者3例,高位梗阻者19例。经右侧穿刺入路...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进行介入减黄的技术和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0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肝癌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1~87岁,中位年龄65岁;低位梗阻者3例,高位梗阻者19例。经右侧穿刺入路7例,经剑突下穿刺入路6例,双侧胆管穿刺入路9例。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8~14天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3.6±10.7)mg/dl,引流后3~7天为(17.9±10.1)mg/dl,8~14天为(14.0±11.4)mg/dl。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胆红素水平、术后8~14天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住院死亡人数5人,住院死亡率为22.7%。结论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胆管阻塞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卫东 陆进 +4 位作者 徐平 范晨 童耀英 崔志明 王春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2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果共置入55枚镍钛形...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肝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22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果共置入55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其中2例各置入2枚胆道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有显著差异(P=0.021,P=0.018),支架置入后行TACE者中位生存期(39.2周)明显高于未行TACE组(17.3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支架治疗对解除胆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者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恶性胆道梗阻 介入放射学 并发症
下载PDF
胃癌术后阻塞性黄疸钳夹活检病理学及介入治疗疗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 韩新巍 李臻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52-254,25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阻塞性黄疸钳夹活检病理学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1例胃癌术后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右侧腋中线经皮经肝穿刺入路20例,剑突下左侧胆道穿刺入路1例,2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了胆道引流术,其中18例打通胆道阻塞段后...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阻塞性黄疸钳夹活检病理学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1例胃癌术后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右侧腋中线经皮经肝穿刺入路20例,剑突下左侧胆道穿刺入路1例,2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了胆道引流术,其中18例打通胆道阻塞段后施行了胆道钳夹活检,介入术前1天血清胆红素与术后3天、1周、2周胆红素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 18例胆道钳夹活检病理学诊断为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8例,慢性炎症并纤维组织增生5例;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与术后3天、1周、2周胆红素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显著下降。结论胃癌术后阻塞性黄疸患者钳夹活检病理学对患者的病情、预后判断及后期治疗提供了依据;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黄疸,改善肝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胆管阻塞 胆道活检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良恶性胆道狭窄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广志 李建明 +4 位作者 尹华 张子东 王学静 白淑芳 高同锁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国产胆道支架的置入方法。方法 :对 2 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术 ,其中恶性 2 2例 ,良性 3例。对国产胆道支架的置入器械、方法、以及胆道双支架置入术...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国产胆道支架的置入方法。方法 :对 2 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胆道支架置入术 ,其中恶性 2 2例 ,良性 3例。对国产胆道支架的置入器械、方法、以及胆道双支架置入术式进行了改良。结果 :胆道支架置入后黄疸明显减轻和消退。术后 1~ 2wk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了 (146± 39) μmol/L(P <0 0 1)。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置入后存活超过 6mo者14例 (6 3 6 % ) ,12mo者 5例 (2 2 7% )。支架再阻塞发生率 12 % (3/ 2 5 )。结论 :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狭窄的新技术 ,疗效迅速、可靠。国产支架配合长导管鞘和小鞘管技术 ,置入简便 ,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放射学 支架 胆道梗阻 胆管肿瘤 治疗
下载PDF
肝癌并阻塞性黄疸介入引流后的近期疗效
6
作者 余文昌 张孔志 +2 位作者 陈示光 郝明志 林海澜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5期703-705,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16例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回顾性统计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之内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16例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回顾性统计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之内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并电话随访了全部患者家属以获得生存信息。结果9例患者行胆道内外联合外引流、6例行外引流,1例同时行右肝管内外引流加左肝管外引流。介入术前、后谷丙转氨酶分别是(123.3±69.8)IU/L、(54.1±27.5)IU/L;谷草转氨酶分别是(186.5±149.2)IU/L、(96.8±72.9)IU/L;白蛋白分别是(30.5±3.8)g/L、(27.7±4.3)g/L;总胆红素分别是(368.9±148.1)μmol/L、(218.3±145.7)μmol/L;直接胆红素分别是(272.2±133.2)μmol/L、(141.5±115.7)μmol/L。除白蛋白外,介入手术前后相对应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患者2月、4月、7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6.7%、22.5%、7.5%。中位生存期3月。结论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积极行PTBD术,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阻塞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疗价值
7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3 位作者 刘卫金 廖翠微 梁平 丁生财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13例行经皮肝穿剌胆管造影(PTC)检查,30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24例行胆管内支架置入术,39例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13例行经皮肝穿剌胆管造影(PTC)检查,30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24例行胆管内支架置入术,39例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果]所有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均经PTC或ERCP等影像学检查获得正确诊断。24例患者分别置入了8枚塑料内支架和16枚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1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术前(287±42)μmol/L降至(101±50)μmol/L(P<0.05)。39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TACE治疗。[结论]PTC和ERCP检查对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TACE等介入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阻塞 肝外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及并发症的护理
8
作者 常介红 何瑛 王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中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53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22例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CE)。结果: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中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53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22例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CE)。结果:53例患者共置入55枚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支架,其中两例各置入2枚胆管支架,技术操作成功率100%。通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和术后严密观察,术中及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减少经皮肝穿刺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非常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胆管支架 恶性胆管梗阻 护理
下载PDF
国产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9
作者 金涛 江谋应 +3 位作者 徐万里 吕伟富 王金林 方国全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27-28,32,共3页
目的:报道国产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初步经验。方法:12例患者均行PTC检查,了解胆管梗阻部位、程度和范围,然后在透视下选择性穿刺理想的肝管,引入导丝设法使其越过阻塞段后,交换硬导丝置入适宜的国产金属内支架。同... 目的:报道国产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初步经验。方法:12例患者均行PTC检查,了解胆管梗阻部位、程度和范围,然后在透视下选择性穿刺理想的肝管,引入导丝设法使其越过阻塞段后,交换硬导丝置入适宜的国产金属内支架。同时经支架内引入外引管,待支架扩张良好后撤除引流管。结果:12例患者共置入支架14枚,支架扩张满意。其中9例黄疸于2~4周完全消退,1例1周后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术后2周自动出院失访。跟踪随访9例:4例存活5~7个月,3例存活11个月,另2例分别存活20个月、25个月,支架置入术后有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5次的介入化疗/栓塞。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引流术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介入化疗/栓塞可有限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 放射学 内支架胆管阻塞 胆管肿瘤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10
作者 王战刚 史俊昌 +1 位作者 任峰奇 孟兆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5年第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PTCD)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黄疸和皮肤瘙痒减轻,总胆...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PTCD)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黄疸和皮肤瘙痒减轻,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引流可靠有效,是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引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皮肤瘙痒 引流
下载PDF
经皮胆管内支架放置术并发症及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永春 顾占军 +2 位作者 邓晓涛 韩京芬 李果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和置入金属内支架过程中的 17例产生并发症或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64例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行经皮经肝引流和置入金属内支架术 ,17例发生并发症和遇到意外情况。分别为 :心率减慢、血压...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和置入金属内支架过程中的 17例产生并发症或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64例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行经皮经肝引流和置入金属内支架术 ,17例发生并发症和遇到意外情况。分别为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5例 ;支架脱落在十二指肠1例 ;微导丝断裂 2例 ;胆管穿孔 2例 ;支架位置不佳 3例 ;肝肾功能衰竭导致出血 2例 ;交换导丝折断1例 ;球囊破裂导致支架移位 1例。结果  5例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者 ,对症给予药物治疗或停止操作 ;1例支架脱落在十二指肠 (1枚 )后 ,自动排出体外 ;2例穿刺胆管时微导丝断裂在肝实质内 ,无症状直至病故 ;2例胆管穿孔 ,采用保守治疗均无临床症状 ;3例支架释放后位置不佳 ,再置入短支架 ;2例肝肾衰竭患者愈后差。 1例交换导丝折断在十二指肠内 ,经胃镜取出。 1例球囊破裂导致支架移位 ,再置入 1枚支架。结论 年老体弱和高位胆管梗阻的患者 ,采用经皮胆管内支架放置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有一定难度 ,易出现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阻塞 介入性放射学 支架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再鸣 梁宏元 +3 位作者 孙巍 温锋 毛晓楠 郭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及影像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资料,16例均行经皮穿刺造影后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及影像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资料,16例均行经皮穿刺造影后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永久性外引流、内引流定期调整引流管以及覆膜支架植入等治疗方法,术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采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对比,根据TBIL下降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在2年的随访期限内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16例穿刺引流均获得成功,其中永久性外引流2例,内引流并定期调管7例,留置覆膜支架7例。16例经皮介入治疗前总胆红素平均为(261.9±77.2)μmol/L,治疗后2周为(161.2±8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6,P〈0.01)。16例生存时间为30~391d,平均生存时间204d,中位生存时间为200d。穿刺引流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经止血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管肿瘤 肿瘤循环细胞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TACE或三维放疗防治恶性胆道梗阻支架阻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虞希祥 罗雅 +7 位作者 乔彬彬 王舒婷 施振静 施昌盛 朱国庆 郑冰汝 王玉斌 盂庆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m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防治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阻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m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防治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阻塞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5例).A组为TACE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及支架置入加TACE治疗;B组为放疗组,采用PTCD及支架置入加3D-CRT;C组为对照组,仅采用PTCD及支架置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后1、2、3、4个月分别经引流道行胆管和支架内活检术,针对阻塞原因给予相应处理,肉芽组织增生采用更换引流管或再次置入支架;肿瘤生长采用再次TACE或放疗.结果 A组患者平均维持通畅时间102 d;支架内肉芽组织增生4例,肿瘤生长2例.B组平均维持通畅时间94 d;支架内肉芽组织增生2例,肿瘤生长1例.C组平均维持通畅时间51d;支架内肉芽组织增生3例,肿瘤生长6例.A组、B组和C组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87%和60%;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0%、47%和20%;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20%、13%和0.结论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再阻塞,早期与肌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相关,后期与肿瘤生长相关,TACE或3D-CRT能有效防治支架内肿瘤生长所致的再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恶性梗阻 支架术后再阻塞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66例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病例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明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 研究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66例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资料,观察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情况,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肝功能指标采用(&#... 目的 研究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66例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资料,观察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情况,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肝功能指标采用(±s)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介入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80.3%,生存者阻塞性黄疸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TBIL、 ALT、 IBIL、 GOT)比较,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 P 均<0.05);肿瘤分期(OR=3.034, P =0.014)、阻塞程度( OR=1.143, P =0.014)、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OR=3.493, P =0.014)、介入治疗次数( OR=1.562, P =0.014)及后续化疗( OR=3.146, P =0.014)均为介入治疗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均<0.05)。结论 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肝功能,减轻阻塞性黄疸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黄疸 阻塞性 放射学 介入性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