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F-NC/PTCDA复合物可见光光催化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水中的诺氟沙星
1
作者 唐翅珧 韦娴 王崇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6,共9页
选用2-甲基咪唑锌(ZIF-8)作为前驱物,经高温煅烧形成多孔网状衍生物氮掺杂碳(ZIF-NC)。通过机械球磨法将ZIF-NC和有机半导体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CDA)复合制备ZIF-NC/PTCDA(P_(x)Z_(y))。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变换光... 选用2-甲基咪唑锌(ZIF-8)作为前驱物,经高温煅烧形成多孔网状衍生物氮掺杂碳(ZIF-NC)。通过机械球磨法将ZIF-NC和有机半导体3,4,9,10-苝四甲酸二酐(PTCDA)复合制备ZIF-NC/PTCDA(P_(x)Z_(y))。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比例ZIF-NC/PTCDA光催化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诺氟沙星的效果。探究不同pH值、不同过二硫酸盐(PDS)投加量和共存离子对最佳比例P120Z80降解诺氟沙星性能的影响。经过3次循环后,P120Z80仍对诺氟沙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通过循环前后PXRD,FTIR和SEM等表征进一步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最后,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活性物质捕捉实验,提出并证实了P120Z80光催化活化过二硫酸盐降解诺氟沙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衍生碳材料 ptcda 硫酸根自由基 诺氟沙星
下载PDF
PTCDA/ITO表面和界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欧谷平 宋珍 +1 位作者 桂文明 张福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6,共4页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TCDA/p-Si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中PTCDA/ITO表面和界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环上的C原子的结合能为284.6 eV,酸酐中的C原子的结合能为288.7 eV,并存在来源于ITO膜中的氧对C原子的氧化现象,界面处C(1s)谱中较...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PTCDA/p-Si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中PTCDA/ITO表面和界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环上的C原子的结合能为284.6 eV,酸酐中的C原子的结合能为288.7 eV,并存在来源于ITO膜中的氧对C原子的氧化现象,界面处C(1s)谱中较高结合能峰消失,且峰值向低结合能发生化学位移;C O键中O原子的结合能为531.5 eV,C—O—C键中的O原子的结合能为533.4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及界面 X光电子能谱(XPS) ptcda/ITO
下载PDF
有机半导体PTCDA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和光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福甲 邵佳锋 +2 位作者 张德江 奇莉 甘润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1-357,共7页
详细叙述了利用1.8-萘二甲酸酐作为原料制备有机半导体材料PTCDA的方法;并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谱及可见光吸收谱的测试分析,对它的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ptcda 结构表征 光吸收特性 有机半导体
下载PDF
p-Si基PTCDA生长模式的AFM和XPS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珍 刘凤敏 +2 位作者 欧谷平 甘润今 张福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1-1044,共4页
对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PTCDA/p-Si样品的表面进行得AFM扫描看出,PTCDA呈岛状生长,各岛成圆丘状,岛的分布不均匀,PTCDA层中存在大量缺陷。原因是p-Si(100)衬底的表面原子悬挂键的作用,使硅原子横向移动满足键合需要形成台阶和其它缺陷引... 对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PTCDA/p-Si样品的表面进行得AFM扫描看出,PTCDA呈岛状生长,各岛成圆丘状,岛的分布不均匀,PTCDA层中存在大量缺陷。原因是p-Si(100)衬底的表面原子悬挂键的作用,使硅原子横向移动满足键合需要形成台阶和其它缺陷引起的。将样品表面的XPS全谱及精细谱与表面的AFM扫描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PTCDA在p-Si基底上的生长模式,即:PTCDA首先在缺陷处聚集,形成许多三维岛状的PTCDA晶核,然后在PTC-DA离域大π键的作用下,相邻的两层PTCDA分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叠,最终形成岛状结构。与硅衬底原子结合的过程为:苝环与缺陷处的Si原子结合,而酸酐基团与表面完整处的Si结合。结合时,苝环结构保持不变,而酸酐基团与Si发生化学反应,使酸酐中的C O键断开,形成O Si C和硅氧化物。对PTCDA/p-Si样品的界面的XPS全扫描谱和精细图谱进行分析后,进一步验证了PTCDA在p-Si基底上的生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a 生长模式 AFM XPS
下载PDF
高纯度3,4,9,10 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PTCDA的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衍射谱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 张杰 +2 位作者 闫兆文 邵宇波 张福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714-3719,共6页
采用真空升华的方法,对国产纯度为98%的苝四甲酸二酐(简称PTCDA)粉末,在其升华点450℃进行了提纯。应用朗伯比尔定律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分析,其纯度可达99.8%;利用元素分析仪,对提纯前、后分子中的C元素和H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 采用真空升华的方法,对国产纯度为98%的苝四甲酸二酐(简称PTCDA)粉末,在其升华点450℃进行了提纯。应用朗伯比尔定律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分析,其纯度可达99.8%;利用元素分析仪,对提纯前、后分子中的C元素和H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提纯后的PTCDA分子中C和H含量十分接近理论值;采用核磁共振(NMR)谱,研究了分子中H元素的归属得出,处于两种不同化学环境中的H原子数目相等并且它位于芳环上,其分子中存在酸酐;对PTCDA分子的化学键的形成讨论后得出,高纯度PTCDA分子中的C,H,O原子主要以共价键结合;使用X射线衍射(XRD)仪,测试分析了这种有机材料的结晶状态及其晶体结构指出,提纯后的PTCDA多晶粉末存在α-PTCDA及β-PTCDA两种物相,主要成份为α-PTCDA,而β-PTCDA约占总成份的五分之一。其晶胞属于平面单斜晶系底心点阵结构。同时详细研究了在其升华点沉积在P型单晶Si(100)表面,由此形成薄膜的晶体状态及其晶粒度的尺寸和能带结构。高纯度α-PTCDA分子在P—Si单晶表面形成有机层单晶薄膜时,在其薄膜的分子层平面的上、下及其两侧,将由π电子云所覆盖。由于C,H和O原子最外层价电子轨道的交叠形成离域大π键,从而产生价电子的共有化运动,使其能级分裂为能带。它的价带与第一紧束缚带的能量差为2.2eV,使这种有机材料具有半导体导电的性质,本征载流子浓度为1014 cm-3,属于弱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它与P—Si的交界面可形成同型异质结,对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光有很好地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度ptcda 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谱 X射线衍射谱 分子结构
下载PDF
PTCDA/p-Si异质结势垒的形成及电流传输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福甲 王德明 《甘肃科学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有机半导体材料 PTCDA与无机半导体 p型 Si能够形成同型异质结PTCDA/p- Si,分析讨论了它在正、反向偏压作用下的能带结构及其电流~电压特性。
关键词 ptcda 异质结 电流输运 能带结构 有机半导体
下载PDF
温度对PTCDA结构形貌影响的Raman和AFM分析
7
作者 孙硕 胥超 +4 位作者 张桂铃 苏庆 李建丰 欧谷平 张福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0-541,545,共3页
通过真空蒸发将PTCDA淀积在p-Si(100)面。采用Raman光谱,AFM分别研究了衬底温度对于PTCDA分子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进而完善了p-Si基PTCDA薄膜的生长机制。
关键词 ptcda/p—Si RAMAN光谱 AFM 衬底温度
下载PDF
PTCDA/ITO表面和界面的AFM和XPS分析(英文)
8
作者 欧谷平 宋珍 +1 位作者 桂文明 张福甲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菲四甲酸二酐[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PTCDA)]/铟锡氧化物(ITO)表面和界面进行了研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PTCDA/ITO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XPS表明,在原始表面...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菲四甲酸二酐[3,4,9,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PTCDA)]/铟锡氧化物(ITO)表面和界面进行了研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PTCDA/ITO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XPS表明,在原始表面的Cls精细谱存在两个主谱峰和一个伴峰,主谱峰分别由结合能为284.6eV的茈环中的C原子和结合能为288.7eV的酸酐基团中的C原子激发;而结合能为290.4eV的伴峰的存在,说明发生了来源于ITO膜中的氧对C原子的氧化现象.O原子在C—O键和C-O-C键的结合能分别为531,5和533.4eV.在界面处,Cls谱中较高结合能峰消失,且峰值向低结合能方向发生0.2eV的化学位移;01s谱向低结合能方向发生1.5eV的化学位移.由此可以推断,在界面处PTCDA与ITO的结合是PTCDA中的菲环与ITO中的In空位的结合.AFM的结果显示,PTCDA薄膜为岛状结构,岛的直径约为100~300nm,表面起伏约为14nm.相邻两层PTC—DA分子由于存在离域大π键而交叠和PTCDA分子中的菲环与ITO的In空位的紧密结合是最终导致PTCDA岛状结构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ptcda
下载PDF
p-Si基PTCDA的生长模式(英文)
9
作者 宋珍 欧谷平 刘凤敏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09-1011,共3页
对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PTCDA/p-Si样品表面进行AFM测试,结果表明PTCDA呈岛状生长,各岛成圆丘状,岛的分布不均匀,PTCDA层中存在大量缺陷.原因是p-Si(100)衬底的表面原子悬挂键的作用,使硅原子横向移动满足键合需要形成台阶和其他缺陷.得... 对有机/无机光电探测器PTCDA/p-Si样品表面进行AFM测试,结果表明PTCDA呈岛状生长,各岛成圆丘状,岛的分布不均匀,PTCDA层中存在大量缺陷.原因是p-Si(100)衬底的表面原子悬挂键的作用,使硅原子横向移动满足键合需要形成台阶和其他缺陷.得出PTCDA在p-Si基底上的生长模式为:PTCDA首先在缺陷处聚集,形成许多三维岛状的PTCDA晶核,然后在PTCDA离域大π键的作用下,相邻的两层PTCDA分子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叠,最终形成岛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a 生长模式 AFM
下载PDF
有机分子PTCDA在P型Si单晶(100)晶面的生长机理
10
作者 张旭 张杰 张福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0-794,共5页
对PTCDA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键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晶面指数(100)Si单晶的晶格结构。在此基础上,评述了PTCDA分子在P-Si单晶(100)晶面上生长的机理,并制备了样品PTCDA/P-Si(100)。利用XRD对样品测试得出,在P-Si(100)晶面上沉积的PT... 对PTCDA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键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晶面指数(100)Si单晶的晶格结构。在此基础上,评述了PTCDA分子在P-Si单晶(100)晶面上生长的机理,并制备了样品PTCDA/P-Si(100)。利用XRD对样品测试得出,在P-Si(100)晶面上沉积的PTCDA薄膜中仅存在α物相。利用XPS对样品测试得出,在其界面层中PTCDA酸酐中的4个羟基O原子与C原子结合,其结合能为532.4 e V;苝核基团外围的8个C、H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其结合能为289.0 e V;在界面处,悬挂键上的Si原子与PTCDA酸酐中的C、O原子结合,形成C—Si—O键及C—Si键,构成了界面层的稳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材料ptcda P-Si(100)晶面 生长机理
下载PDF
PTCDA循环法在物流技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尧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物流专业教师在开展物流技能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状况缺乏自我剖析、诊断和改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主分析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借鉴戴明周期管理循环(PDCA管理循环),改进并构建了PTCDA循环教学模式。探究该模式在... 物流专业教师在开展物流技能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状况缺乏自我剖析、诊断和改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主分析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借鉴戴明周期管理循环(PDCA管理循环),改进并构建了PTCDA循环教学模式。探究该模式在物流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帮助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诊断和改进,螺旋提升,协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明周期管理循环 诊断与改进 ptcda
下载PDF
p-Si(110)衬底上蒸发生长PTCDA薄膜的生长方式的XRD表征
12
作者 李霞 孙硕 张福甲 《光电子》 2021年第4期190-196,共7页
我们用XRD对p-Si(110)衬底上蒸发沉积的不同厚度的PTCDA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PTCDA在p-Si(110)面上均以晶体方式生长。随蒸发时间变化,即随着PTCDA薄膜的厚度增加,在生长的薄膜中出现了α型和β型两种并存的PTCDA。不同... 我们用XRD对p-Si(110)衬底上蒸发沉积的不同厚度的PTCDA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PTCDA在p-Si(110)面上均以晶体方式生长。随蒸发时间变化,即随着PTCDA薄膜的厚度增加,在生长的薄膜中出现了α型和β型两种并存的PTCDA。不同衬底温度下生长的PTCDA薄膜的生长方式为α、β型的共存的PTCDA。生长的PTCDA薄膜都是以晶体形式存在。衬底生长温度为50℃的样片衍射峰大约在2θ ≈ 27.5。衍射峰的位置对应于单斜晶系的(102)晶格平面,此时PTCDA分子平面几乎平行于衬底。生长温度为100℃的样片,PTCDA分子几乎垂直于表面生长。生长温度为150℃的样片与生长温度为100℃的样片其生长方式几乎完全相同。温度为150℃的样片衍射峰强度减小可能归因于在某些区域分子平面相对于衬底平面发生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峰的位置有0.1增加,这归因于β型PTCDA比例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发 ptcda 薄膜 XRD 生长方式
下载PDF
PTCDA纯度对PTCDA/p-Si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霞 张盛东 +2 位作者 王静 张浩力 张福甲 《光电子》 2021年第4期205-213,共9页
本文研究不同纯度的PTCDA制备的PTCDA/p-Si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TCDA纯度越高,制备的探测器暗电流越小,光电流越大。制备的探测器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越好,呈二极管特性曲线。而且探测器的反向暗电流越小,其反向光... 本文研究不同纯度的PTCDA制备的PTCDA/p-Si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TCDA纯度越高,制备的探测器暗电流越小,光电流越大。制备的探测器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越好,呈二极管特性曲线。而且探测器的反向暗电流越小,其反向光电流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a 纯度 OIHJ 光电探测器 I-V特性
下载PDF
n型掺杂PTCDA复合材料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翠然 陈玉焕 +2 位作者 秦大山 全威 刘金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采用碳酸锂(Li2CO3)为n型掺杂剂,苝四甲酸二酐(3,4,9,10 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PTC-DA)为母体材料,通过真空热蒸发方式制备了n型掺杂的PTCDA复合材料,将其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应用到NPB/Alq3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研... 采用碳酸锂(Li2CO3)为n型掺杂剂,苝四甲酸二酐(3,4,9,10 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PTC-DA)为母体材料,通过真空热蒸发方式制备了n型掺杂的PTCDA复合材料,将其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应用到NPB/Alq3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研究发现,同Li2CO3∶BCP(1∶4)/Al结构和LiF/Al结构相比,Li2CO3∶PTCDA(1∶1)/Al结构能显著提高发光器件的亮度,器件功率效率也有所增加。发光器件性能的提高可以归因于两点:一是Li2CO3∶PTCDA(1∶1)的电导率显著高于Li2CO3∶BCP(1∶4)和本征Alq3,能够有效降低电流传导过程中的欧姆损失;二是阴极Al原子的渗透使Alq3/Li2CO3∶PTCDA界面变成欧姆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N型掺杂 ptcda BCP
下载PDF
β-PTCDA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雪艳 郑建邦 +1 位作者 李晓江 曹崇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141,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β-PTCDA分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分波态密度和光学性质,通过分析不同种类原子的不同电子态在不同电子能级中的贡献,获得β-PTCDA分子晶体的光频介电常数、光吸收系数、折射率和能量...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β-PTCDA分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分波态密度和光学性质,通过分析不同种类原子的不同电子态在不同电子能级中的贡献,获得β-PTCDA分子晶体的光频介电常数、光吸收系数、折射率和能量损失函数等随光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β-PTCDA作为一种直接带隙的窄带隙有机半导体,对费米能级贡献较大的电子轨道为苝核的C 2p以及O 2p电子态,即价带顶;对导带底贡献较大的为C 2p及O 2p电子态,包括酸酐C原子;其在光子能量为2~10eV的区域具有强的光吸收特性,以及明显的双轴各向异性;在介电函数实部ε1(ω)〈0的光频区域,β-PTCDA分子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电导率,且与能量损失函数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带结构 态密度 光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β-ptcda分子晶体
下载PDF
PTCDA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调变
16
作者 郭盼盼 韩玉岩 +2 位作者 张文华 刘凌云 徐法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6-1000,1006,共6页
在分子束外延系统(MBE)中以玻璃为衬底,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制备了苝四甲酸二酐(PTCDA)的纳米结构;并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谱仪(PL)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及光学性能... 在分子束外延系统(MBE)中以玻璃为衬底,使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制备了苝四甲酸二酐(PTCDA)的纳米结构;并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谱仪(PL)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结构的形貌主要受衬底温度(Ts)的影响;单晶PTCDA纳米棒和纳米线的形成机制是基于VS(vapor-solid)机理.此外,XRD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结构均为α相PTCDA.然而,纳米结构的尺寸和结晶度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光学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单晶 VS PVD ptcda 衬底温度 光学性能
下载PDF
衬底对PTCDA薄膜结构与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汀 谢吉鹏 +2 位作者 范国莹 吕文理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340,共7页
在不同导电衬底(Au,Al和ITO)上制备了PTCDA薄膜,用XRD和AFM技术研究了PTCDA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大部分PTCDA分子平面与衬底不平行,这表明薄膜垂直方向的电流传导将以电子传输为主;在ITO和Au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 在不同导电衬底(Au,Al和ITO)上制备了PTCDA薄膜,用XRD和AFM技术研究了PTCDA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薄膜中的大部分PTCDA分子平面与衬底不平行,这表明薄膜垂直方向的电流传导将以电子传输为主;在ITO和Au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晶粒排列规则,在薄膜垂直方向呈现出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而在Al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晶粒排列无序,电子传输性能差。通过制备单层结构有机薄膜器件,研究了PTCDA薄膜垂直方向的电子迁移率。综合应用金属-有机界面的热电子发射理论和有机层体内空间电荷限制传导理论,并考虑电场强度对迁移率变化的影响,对ITO/PTCDA/Al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ITO衬底上生长的PTCDA薄膜在垂直方向随电场强度变化的电子迁移率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四甲酸二酐 有机半导体 迁移率 电荷传输
下载PDF
基于PTCDA的有机/无机光敏二极管结构优化
18
作者 刘金凤 姚博 +1 位作者 郑挺才 彭应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以p型硅和苝四甲酸二酐(perylene-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dianhydride,PTCDA)为异质结,梳状金(Au)薄膜作为顶电极和光入射窗口制备了光敏二极管。研究表明,PTCDA的厚度和Au电极的厚度对光敏二极管的光响应度有很大的影响。对比... 以p型硅和苝四甲酸二酐(perylene-3,4,9,10-tetracarboxylic acid dianhydride,PTCDA)为异质结,梳状金(Au)薄膜作为顶电极和光入射窗口制备了光敏二极管。研究表明,PTCDA的厚度和Au电极的厚度对光敏二极管的光响应度有很大的影响。对比不同PTCDA厚度的器件性能,在PTCDA厚度为100 nm时,光响应度最高达到0.3 A/W。进而采用最优化的100 nm厚的PTCDA薄膜制备硅基光敏二极管,对比不同Au电极厚度的器件性能。在Au厚度为20 nm时,器件的光响应度达到最优化的0.5 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异质结 光电探测器 ptcda 厚度优化
下载PDF
苝四甲酸二酐PTCDA分子基态和激发态的密度泛函理论
19
作者 吴德明 郭平 任兆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 CAS 2009年第3期21-27,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CDA分子,计算并讨论了PTCDA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与前线轨道能级、激发态能隙(HOMO-LOMOgap),并对于基态与激发态的能级做了一定的比较。结果表明,PTCDA是一种平面分子,其吸收光谱集中在紫外波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PTCDA分子,计算并讨论了PTCDA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与前线轨道能级、激发态能隙(HOMO-LOMOgap),并对于基态与激发态的能级做了一定的比较。结果表明,PTCDA是一种平面分子,其吸收光谱集中在紫外波段,HOMO、LUMO能隙约为2.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a B3LYP 激发态 吸收光谱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injection layer of PTCDA in OLEDs using x-ray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谷平 宋珍 +2 位作者 吴有余 陈小强 张福甲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96-1300,共5页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ample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3, 4, 9, 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PTCDA)/indium-tin-oxide (ITO) thin films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ample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3, 4, 9, 10-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PTCDA)/indium-tin-oxide (ITO) thin films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urface is complanate, the growth is uniform and the defects cover basically the surface of ITO.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pinholes is small. The analysis of the sample surface and interface further verifies this result by using x-ray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At the same time, PTCDA is found to have the ability of restraining the diffus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ITO to the hole transport layer,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useful lifetime of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x-ray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ptcda/IT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