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1BA、PTGS1、LTC4S、ITGB3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使用
1
作者 冯淳 姚杨 +3 位作者 甄拴平 王慧 赵家骏 王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29-933,共5页
目的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 目的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的4个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GP1BA)基因、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白三烯C4合酶(LTC4S)基因、糖蛋白Ⅲa(ITGB3)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GP1BA c.482C>T基因型分布频率CC>CT>TT,ITGB3 c.176T>C基因型分布频率TT>TC>CC,PTGS1 c.-842A>G基因型分布频率AA>AG>GG,LTC4S c.-444A>C基因分布频率AA>AC>CC;不同性别、年龄的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辅助性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基因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基因 白三烯C4合酶基因 糖蛋白Ⅲa基因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人群GPⅢa、PEAR1、PTGS1和GSTP1基因多态性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管文华 吕琳 +2 位作者 陈晴 黎志浩 李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5期742-745,750,共5页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GPⅢa)、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广州达安临床检验...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GPⅢa)、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检测的患者样本,共2985例。对患者的GPⅢa基因rs5918位点、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PTGS1基因rs10306114位点、GSTP1基因rs1695位点进行基因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四个基因位点变异情况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rs5918位点、rs12041331位点、rs10306114位点、rs1695位点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人群频率分别为0.39%、42.55%、0.05%、17.52%。rs169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个基因位点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东地区汉族人群四个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我国汉族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南亚、非洲、欧洲、拉丁美洲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rs1695位点(GSTP1)年龄<60岁组携带G等位基因的比例增加,存在地区和年龄的差异性,可为指导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阿司匹林个性化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Ⅲa PEAR1 ptgs1 GSTP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缪阳 孟中如 +1 位作者 卞海林 王红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5例,其中首发患... 目的探究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5例,其中首发患者243例,复发患者72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统计不同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结果PEAR1和PTGS1等位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34.92%、25.87%。复发组PEAR1基因野生型GG频率小于首发组(29.16%vs.4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GS1基因分布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EAR1突变(GA+AA)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无相关性。结论PEAR1和PTGS1基因突变不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
下载PDF
GPⅢа 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石秀锦 胡志旭 +4 位作者 彭文星 李骁 徐晓宇 续茜桥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GPⅢа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诊断为缺血性疾病并行阿司匹林相关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信息,共计138例,以花生四烯酸诱... 目的:探讨GPⅢа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诊断为缺血性疾病并行阿司匹林相关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信息,共计138例,以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数值判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疗效,分析影响阿司匹林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GPⅢаPLA2及PTGS1突变频率较低,PEAR1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等位基因频率为63.8%,且突变杂合型频率高于突变纯合型。PEAR1突变纯合型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野生型(P=0.007),而突变杂合型与野生型相比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135)。PEAR1基因突变型(AG和AA)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野生型GG(P=0.040),从总体来看,突变位点数目越多,对应的血小板聚集率就越高。结论:PEAR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抗血栓疗效存在相关性,并随着PEAR1的突变基因位点数量增加血小板聚集率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基因多态性 GPⅢаPLA2 PEAR1 ptgs1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PEAR1、PTGS1基因交互作用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玲玲 杨华 高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交互作用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为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头部核磁共振(MRI)平扫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证实为脑...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交互作用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为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经头部核磁共振(MRI)平扫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既往病史,所有患者均满足阿司匹林100 mg/d单抗治疗.应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基因分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尿液中11-脱氢-血栓烷B2(11-DH-TXB2)含量.依据11-DH-TXB2含量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spirin resistance,A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pirin sensitivity,AS).结果一般资料中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和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PEAR1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GS1基因型、GG基因型比例阿司匹林抵抗组高于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GS1基因多态性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GG基因型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概率是A G/AA基因型的24.489倍(95%CI 4.910~122.150).PEAR1与PTGS1两基因型交互作用分析显示:PTGS1基因型为GG且PEAR1基因型为AG/AA时,OR值增加,两基因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API=17.628%).结论PEAR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无明显相关性;PTGS1基因GG型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TGS1基因型为GG且PEAR1基因型为AG/AA时存在交互作用,可增加患者阿司匹林抵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PEAR1基因 ptgs1基因 阿司匹林抵抗 尿液11-DH-TXB2
下载PDF
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少波 黄灿 +2 位作者 钟婉平 刘莹 周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98例,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检测CYP2C19、PTGS1、GP1B... 目的探究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298例,所有患者发病24 h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治疗14 d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脑梗死患者中快代谢型156例(52.35%),中间代谢型86例(28.86%),慢代谢型56例(18.79%),同时阿司匹林敏感型290例(97.32%),阿司匹林半敏感型5例(1.68%),阿司匹林抵抗型3例(1.00%)。预后良好组中快代谢型140例(59.07%),中间代谢型67例(28.27%),慢代谢型30例(12.66%)。预后不良组中快代谢型16例(26.23%),中间代谢型19例(31.15%),慢代谢型26例(4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234例(98.74%),阿司匹林半敏感型2例(0.84%)和阿司匹林抵抗型1例(0.42%)。预后不良组中阿司匹林敏感型56例(91.80%),阿司匹林半敏感型3例(4.92%),阿司匹林抵抗型2例(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预后有影响。检测CYP2C19、PTGS1、GP1BA基因多态性对预测脑梗死患者治疗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YP2C19 ptgs1 GP1BA 基因多态性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西洋参对卵巢早衰大鼠卵巢HPGDS PLA_2G_4A、PTGS_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宇 吴丹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西洋参对卵巢早衰(POF)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4-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化物(VCD)80 mg/kg建立POF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西洋参组灌服西洋参2.25 g/kg;模型组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每... 目的:观察西洋参对卵巢早衰(POF)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4-乙烯基环己烯双环氧化物(VCD)80 mg/kg建立POF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西洋参组灌服西洋参2.25 g/kg;模型组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每d 1次共30 d;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各组大鼠进行一般状况观察,采用电化学法检测血清E_2、FSH及LH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HPGDS、PLA_2G_4A及PTGS_1的表达。结果:西洋参组大鼠较POF模型组体毛柔顺而整洁,活动敏捷;西洋参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更趋近于正常对照组;Q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POF模型组比较,西洋参组卵巢HPGDS、PLA_2G_4A及PTGS_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西洋参能够缓解卵巢的衰竭、降低VCD对卵巢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西洋参 HPGDS PLA2G4A ptgs1 基因表达 大鼠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中升高的前列腺素E1与抑郁样行为相关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铭婕 许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4期483-488,共6页
目的研究在抑郁症(MDD)患者队列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型应激(CUMS)小鼠模型大脑组织中前列腺素E1(PGE1)浓度及其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基因(PLA2、PTGS1、PTGS2和PTGES)表达量的改变,以明确PGE1的改变与MDD疾病间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 目的研究在抑郁症(MDD)患者队列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型应激(CUMS)小鼠模型大脑组织中前列腺素E1(PGE1)浓度及其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基因(PLA2、PTGS1、PTGS2和PTGES)表达量的改变,以明确PGE1的改变与MDD疾病间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浆和CUMS小鼠脑组织中PGE1和PGE2的浓度;用RT-qPCR检测PLA2、PTGS1、PTGS2和PTGE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MDD患者中,血浆PGE1浓度和PTGS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这一结果在CUMS小鼠外周血和大脑杏仁核组织中得到了有效验证。结论 PGE1在MDD中的上升,可能与前列腺素合成通路的功能亢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PGE1 ptgs1
下载PDF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腾祥 王婧雅 +5 位作者 曾智锐 雷珊 薛燕 孙远梅 杨宇石 兰金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31-1737,共7页
目的探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1)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对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 目的探究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1)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对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蛋白靶点并验证芥子碱硫氰酸盐与蛋白靶点PTGS1和PTGS2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对SMMC-7721细胞中PTGS1、PTGS2、Bcl-2、Bax、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P<0.05);芥子碱硫氰酸盐有27个蛋白靶点,蛋白靶点富集在氮代谢等4个通路上;其中,PTGS1和PTGS2富集在多个信号通路中,且其活性口袋能与芥子碱硫氰酸盐稳定结合;芥子碱硫氰酸盐明显减少肝癌细胞SMMC-7721中PTGS1、PTGS2、Bcl-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P<0.05),增加Bax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靶向PTGS1和PTGS2,从而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芥子碱硫氰酸盐 增殖 迁移 ptgs1 PTGS2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单单 郭丽娜 +2 位作者 裴媛 王博 王瑞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中提取出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出候选化合物,并通过该数据库检索与活性成... 目的探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中提取出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以口服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出候选化合物,并通过该数据库检索与活性成分相关的作用靶点以及与靶点相关的疾病;利用CTD在线分析平台查询靶点相关的主要生物学通路。从而构建出成分-靶点、靶点-疾病、靶点-生物学通路网络图。结果通过筛选,得到33个候选化合物,相应靶点230个,相关疾病319种。其中度值较高的候选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等;候选化合物作用的核心靶点为PTGS1、PTGS2及HSP90等;潜在靶标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319种疾病相关联;靶点相关的主要生物学通路有肿瘤、免疫系统相关,以及钙信号通路等30条。结论本研究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槲皮素 木犀草素 ptgs1 PTGS2 HSP90 肿瘤 免疫 钙信号
原文传递
广东河源地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相关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国重 何锦照 +1 位作者 邵雪 马国奋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分析广东河源地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GPⅢa、PEAR1、PTGS1、GSTP1基因多态性特点,以利于指导用药,精确化治疗,做好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方法:采用 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325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GPⅢa、PEAR1、PTGS1、GSTP1基因分... 目的:分析广东河源地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GPⅢa、PEAR1、PTGS1、GSTP1基因多态性特点,以利于指导用药,精确化治疗,做好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方法:采用 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325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GPⅢa、PEAR1、PTGS1、GSTP1基因分型。结果:在325份检测标本中,GPⅢa基因3种基因型T/T,C/T,C/C分布频率分别为100%,0%,0%;PEAR1基因3种基因型A/A,G/G,A/G分布频率分别为18.77%,32.31%,48.92%;PTGS1基因3种基因型A/A,G/G,A/G分布频率分别为100%,0%,0%;GSTPI基因3种基因型A/A,G/G,A/G分布频率分别为2.77%,29.54%,67.69%。结论:广东河源地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GPⅢa基因及PTGS1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性不大,广东河源地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与消化道出血相关GSTP1突变性基因分布频率,针对不同基因型,采取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Ⅲa PEAR1 ptgs1 GSTP1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梗死 广东河源
原文传递
益母草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明杰 孙芮芮 +3 位作者 李慧峰 李国艳 曾桐春 裴妙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251-4258,共8页
目的构建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化学成分-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探究益母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获取益母草的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结合DrugB... 目的构建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化学成分-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探究益母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获取益母草的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结合DrugBank、DisGeNET、TTD等数据库获取益母草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靶点;通过DAVID网站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6.0构建益母草活性成分-痛经作用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图,探讨益母草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ting实验验证益母草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环氧化酶1(PTGS1)、PTGS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益母草潜在活性成分共8个,与痛经相关疾病靶点22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1、PTGS2、ALOX5、PLAG2A、AKR1C3等。GO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GO条目7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46个,细胞组成(CC)条目4个,分子功能(MF)条目21个。益母草治疗痛经可能作用靶标2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7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甾类激素生物合成等;益母草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子宫中PTGS1、PTGS2蛋白表达水平(P<0.05),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部分预测结果。结论益母草可能通过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起到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寒凝血瘀型痛经 网络药理学 环氧化酶1 环氧化酶2 花生四烯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