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道拉伸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丝胶蛋白共混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夏榆 姚勇波 +4 位作者 姚菊明 生俊露 张葵花 蒋毅 张军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为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后道拉伸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丝胶蛋白(silk sericin,SS)共混纤维,研究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 为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后道拉伸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丝胶蛋白(silk sericin,SS)共混纤维,研究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增加,PBS与丝胶蛋白发生相对位移,纤维表面沿拉伸方向出现明显条纹;随着拉伸温度增加,纤维表面的条纹减少,表明温度的增加提高了PBS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使纤维保持致密结构。随着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的提高,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后道拉伸倍数为4倍,拉伸温度为75℃时,纤维的结晶度可达61.30%,此条件下的纤维断裂强度最大为2.0 cN/dtex,接近粘胶纤维的力学强度,可满足纺纱、非织造等纺织加工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蛋白 纤维 拉伸倍数 拉伸温度
下载PDF
STC—6改性剂对PVA—丝蛋白共混纤维染料上染率及染色牢度的影响
2
作者 郑庆康 杜蒨 冯朝阳 《四川纺织科技》 CAS 1996年第3期38-41,共4页
探讨了PVA一丝蛋白共混纤维用STC—6改性剂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性后的该纤维弱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好料染色的上染率、染色牢度,测试了染色前后纤维的强力.结果表明,改性后,该纤维的染料上染率及染色牢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染色 pva-丝蛋白共混纤维 染料 改性剂 上染率 染色牢度
下载PDF
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丽 朱平 +2 位作者 张林 董朝红 康永超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29,共3页
选用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溶解纤维素,添加丝素蛋白,制得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膜,研究共混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吸湿保湿、透湿性能等.结果表明:m(纤维素)∶m(丝素蛋白)=4∶1时,丝素蛋白与纤维素有良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吸湿保湿... 选用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溶解纤维素,添加丝素蛋白,制得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膜,研究共混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吸湿保湿、透湿性能等.结果表明:m(纤维素)∶m(丝素蛋白)=4∶1时,丝素蛋白与纤维素有良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吸湿保湿性能、透湿性能等相对较高,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膜的综合性能优于纯纤维素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蛋白 溶解
下载PDF
丝素蛋白/醋酸纤维素共混纤维毡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伟涛 何建新 +2 位作者 杜姗 崔世忠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9,共4页
将不同质量比的丝素蛋白(SF)/醋酸纤维素(CA)溶于甲酸中,配制成共混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SF/CA共混纤维毡。利用SEM、XRD对其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SF中添加少量CA(<10%),SF的可纺性显著提高;添加10%CA时,可纺性最好,所得共... 将不同质量比的丝素蛋白(SF)/醋酸纤维素(CA)溶于甲酸中,配制成共混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SF/CA共混纤维毡。利用SEM、XRD对其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SF中添加少量CA(<10%),SF的可纺性显著提高;添加10%CA时,可纺性最好,所得共混静电纺纤维细且均匀,直径为50~300 nm;CA添加量大于30%时,可纺性恶化,出现大量的珠状物,且纤维黏连,不连续,形成树枝状结构。XRD分析表明,添加少量CA(<10%)能诱导SF分子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转变,但CA添加量大于30%时,SF与CA二者分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醋酸纤维 静电纺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染整加工对丝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损伤的研究
5
作者 郑庆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不同染整工艺条件处理后丝蛋白 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失重率、含氮量、断裂强力,红外光谱图及扫描电镜图,表明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共混纤维的化学组成,损伤及强度变化不大。
关键词 蛋白 聚乙烯醇 纤维 染整 损伤
下载PDF
生物基PA 56/PET共混纤维与混纤复合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夏长林 张守运 闫琦芮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以生物基聚酰胺56(PA 56)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分别通过共混纺丝、网络混纤制备PA 56/PET共混纤维、PA 56/PET混纤复合丝,研究了不同PA 56含量的PA 56/PET共混纤维的成纤性能、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以及不同网络压力下PA 5... 以生物基聚酰胺56(PA 56)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分别通过共混纺丝、网络混纤制备PA 56/PET共混纤维、PA 56/PET混纤复合丝,研究了不同PA 56含量的PA 56/PET共混纤维的成纤性能、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以及不同网络压力下PA 56/PET混纤复合丝的染色效果及其织物风格。结果表明:在PET中添加PA 56共混纺丝,当PA 56质量分数为20%时,PA 56/PET共混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纤维断裂强度4.2 cN/dtex、断裂伸长率25%、条干不匀率0.96%,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后纤维织物染色均匀性达灰卡标准5.0级,且染色深度比纯PET纤维织物的深;将PET纤维与PA 56纤维按5050混纤,在网络压力0.08~0.30 MPa下混纤效果好,混纤复合丝断裂强度4.0~4.2 cN/dtex、断裂伸长率24%~25%、条干不匀率1.17%~1.44%,选择不同类型的染料染色后混纤复合丝具有同染异色、同浴异染的效果,其织物的染色均匀性在2.5~3.5级,呈现明显的异彩条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酰胺 56 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纤维 纤复合 力学性能 染色性能
下载PDF
丝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初探
7
作者 郑庆康 冯朝阳 杜蒨 《纺织科技进展》 CAS 1995年第1期41-45,共5页
就丝蛋白一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活性染料染色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影响活性染料吸着和固着的若干因素,并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X型、K型及Lanasor活性染料在该纤维上的吸着、固着率及染色牢度可接近其在蚕丝上的水平。
关键词 纤维 活性染料染色 聚乙烯醇 蛋白 固着率 染色牢度 元明粉 纺织工业 试验条件
下载PDF
改性处理提高聚乙烯醇——丝蛋白共混纤维的可染性
8
作者 郑庆康 《四川纺织科技》 CAS 1995年第4期33-36,共4页
通过改性,可改善共混纤维染色性,使其在不添加电解质的条件下,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色泽鲜艳度,各项染色牢度指标不受影响,从而解决了共混纤维染色深度达不到蚕丝染色深度的问题。
关键词 纤维 改性 染色 可染性 聚乙烯醇 蛋白
下载PDF
豌豆分离蛋白-普鲁兰多糖共混溶液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贾惜文 王浩 +4 位作者 康辉 胡诚 张帅 孔保华 刘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13,共6页
为制备基于天然聚合物(蛋白质、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本文将豌豆分离蛋白和普鲁兰多糖以质量比1∶1混合制备共混溶液,研究共混溶液的浓度(10.0%~25.0%,w/v)对共混溶液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共混溶液的性质(... 为制备基于天然聚合物(蛋白质、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本文将豌豆分离蛋白和普鲁兰多糖以质量比1∶1混合制备共混溶液,研究共混溶液的浓度(10.0%~25.0%,w/v)对共混溶液性质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共混溶液的性质(包括pH、表面张力、电导率以及表观粘度)以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来确定最佳的共混溶液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共混溶液pH基本维持中性范围内,表面张力在37~47 mN/m范围内波动,随着共混溶液浓度的增加,其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表观粘度显著增加(P<0.05)。与此同时,当共混液浓度大于20.0%时,才开始形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其中以22.5%和25.0%的共混液制备出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形貌良好和直径均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纳米纤维 豌豆分离蛋白 普鲁兰多糖 液浓度 形貌特性
下载PDF
牵伸倍率分配对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勇波 颜志勇 +3 位作者 李喆 易洪雷 张玉梅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8,共6页
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纤维素与蛋白质资源,采用干喷湿法纺丝方法,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共溶剂、乙醇为凝固剂制备了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纤维。研究了喷丝头牵伸与塑化牵伸的倍率分配对纤维分子结构、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纤维素与蛋白质资源,采用干喷湿法纺丝方法,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共溶剂、乙醇为凝固剂制备了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纤维。研究了喷丝头牵伸与塑化牵伸的倍率分配对纤维分子结构、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纤维素为基体的纤维素/丝素蛋白共混纤维的相形态为单相连续结构;当喷丝头牵伸倍率为3时,丝素蛋白沿纤维轴向连续分布,其相形态呈微纤状;当喷丝头牵伸倍数增加至5时,丝素蛋白沿纤维轴向分布出现正弦波动,其相形态呈藕节状;增加塑化浴拉伸工艺可减少纤维成形过程中丝素蛋白的流失;当喷丝头牵伸倍数为5,塑化浴拉伸倍数为1时,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389.8 MPa,超过常规粘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蛋白 纤维 相形态 牵伸倍率
下载PDF
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分析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君 朱庆芳 沈美华 《上海毛麻科技》 2013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利用显微镜法、红外光谱法和化学分析法,对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其纤维由蚕丝蛋白和粘纤组成。二组分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2910-2009,由于不同工艺的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含量不同,... 本文利用显微镜法、红外光谱法和化学分析法,对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其纤维由蚕丝蛋白和粘纤组成。二组分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2910-2009,由于不同工艺的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含量不同,本实验采用的纤维定量方法与蛋白含量无关,一种采用了分步溶解法,先将蚕丝蛋白溶解,再溶解与其混纺的纤维,剩余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部分,然后按三组分混合物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另一种采用溶解蚕丝蛋白共混再生纤维素纤维,剩余其他纤维,避免了由于加入蛋白含量的不同而导致试验数据的差异,从而使试验结果更准确,满足了国内外新型纤维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再生纤维纤维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丝胶蛋白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2
作者 夏榆 姚菊明 +3 位作者 周杰 毛梦慧 张玉梅 姚勇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为提高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将PBS与天然高分子丝胶蛋白共混,经熔融纺丝制成PBS/丝胶蛋白共混纤维,研究了丝胶蛋白质量分数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纤维具有丝胶... 为提高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将PBS与天然高分子丝胶蛋白共混,经熔融纺丝制成PBS/丝胶蛋白共混纤维,研究了丝胶蛋白质量分数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纤维具有丝胶蛋白为分散相,PBS为连续相的形态结构;丝胶蛋白的存在改善了PBS纤维断裂伸长率过高的问题,当其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8.9%;共混纤维的饱和回潮率为3.90%,接近于合成纤维中的锦纶,说明共混纤维亲肤性能优良;此外,土埋降解实验6周后共混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可达53.6%,具有快速降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蛋白 纤维 吸湿性 生物可降解性
下载PDF
蚕丝蛋白与类动物丝蛋白聚合物共混膜的振动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晋荣 陈新 +2 位作者 周平 邵正中 于同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113-2115,共3页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ATR-FTIR and Rama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and conformation transition in the blend films of silk fibroin(SF) and silk-protein like polymers(P1, P2) containing the oligopeptid...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ATR-FTIR and Rama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and conformation transition in the blend films of silk fibroin(SF) and silk-protein like polymers(P1, P2) containing the oligopeptide segments[(Ala) 4, GlyAlaGlyAla] which derived from the crystal region of spider dragline silk and silkworm(Bombyx mori) silk.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bond interaction, which was formed betwee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SF and the oligopeptide segments in P1 and P2, induced a partial random coil/α-helix conformation transfer to β-sheet conformation after blending. And β-sheet and random coil/α-helix conformation coexisted in the SF/P1 and SF/P2 blend films, while the predominant conformations in the pure SF and P1 films were random coil/α-helix. These conclusions would be significant for artificial spinning of the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类动物蛋白聚合物 振动光谱 构象
下载PDF
胶原蛋白/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碧 廖立敏 +1 位作者 李建凤 熊恒英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5-160,164,共7页
利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膜材料—胶原蛋白/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blend film),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 利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膜材料—胶原蛋白/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blend film),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断裂伸长率(breaking elonga-tion)、吸水率和水蒸汽透过率;对共混膜进行了热重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胶原蛋白、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Ca2+交联、氢键以及静电引力等强烈相互作用使三元共混膜力学性能等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拉伸强度明显高于胶原蛋白膜、海藻酸膜和胶原蛋白/海藻酸二元共混膜、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二元共混膜,胶原蛋白质量分数为18.1%、海藻酸质量分数为45.5%和羧甲基纤维素为36.4%的三元共混膜中抗张强度最大,达102MPa。三元共混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好的热稳定性,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可望在生物医学和食品材料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 相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吸湿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进忠 苏玉恒 +1 位作者 毛慧贤 严广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9,共6页
为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吸湿性,测试该纤维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的回潮率、吸放湿曲线,并建立该纤维的吸、放湿回归方程,推导吸、放湿速率回归方程。分析不同大豆蛋白共混量的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吸湿性,对比分析该纤维与... 为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吸湿性,测试该纤维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的回潮率、吸放湿曲线,并建立该纤维的吸、放湿回归方程,推导吸、放湿速率回归方程。分析不同大豆蛋白共混量的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吸湿性,对比分析该纤维与竹纤维、亚麻及黄麻纤维吸湿性的差别。结果发现:共混纤维的吸湿性随着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含16.2%大豆蛋白质的共混纤维的吸湿速率介于黄麻纤维和竹纤维、亚麻纤维之间,放湿速率优于这3种纤维素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纤维纤维 吸湿性 吸放湿速率
下载PDF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纤维素共混膜的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君 熊犍 宋臻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的基团类型和添加质量百分数均对SPI膜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在SPI膜中添加MC、HPC和HPMC后,膜... 研究了不同质量百分数的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的基团类型和添加质量百分数均对SPI膜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在SPI膜中添加MC、HPC和HPMC后,膜的透光率持续降低;但膜的拉伸强度明显增加,且添加相同质量百分数的HPC、MC、HPMC对膜拉伸强度的增强依次增加;膜的表面疏水性持续增大,增大的幅度依次为MC>HPMC>HPC。特别在添加MC后,在膜的拉伸强度增强的同时,膜的伸长率也提高。这表明改性纤维素中不同的基团决定了纤维素分子链间及其与SPI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了SPI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甲基纤维 羟丙基纤维 羟丙基甲基纤维 膜性能
下载PDF
再生桑蚕丝素/醋酸纤维素共混纳米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伟涛 何建新 +3 位作者 王延伟 周金利 崔世忠 高卫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19,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以三氟乙酸(TFA)为溶剂制备再生桑蚕丝素(RSF)/醋酸纤维素(CA)共混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研究不同CA添加量SF/CA共混纤维毡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 采用静电纺丝法以三氟乙酸(TFA)为溶剂制备再生桑蚕丝素(RSF)/醋酸纤维素(CA)共混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研究不同CA添加量SF/CA共混纤维毡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结果表明:SF中CA添加量小于10%,共混体系静电纺得到的纤维宏观上呈现均一形貌,但纤维直径变粗;当CA添加量大于20%时,SF与CA两者分相,所得纤维的直径分布加宽,并出现两极分化现象。XPS测试结果显示SF/CA共混纳米纤维中CA的"C"元素的特征峰消失,287.8eV和285.0eV处C1s的峰转化为285.0eV处的窄峰。共混后纤维力学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醋酸纤维 静电纺 力学性质
下载PDF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耐碱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人成 蔡槐锋 +2 位作者 梅士英 虞波 宋心远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共5页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纤维)对纯碱的稳定性较好。虽然烧碱处理未改变纤维结晶结构的规整性,但使织物强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导致未缩醛化聚乙烯醇组分因可能的氧化变性而黄变。烧碱处理对纤维可染性的影响因染料种...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纤维)对纯碱的稳定性较好。虽然烧碱处理未改变纤维结晶结构的规整性,但使织物强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导致未缩醛化聚乙烯醇组分因可能的氧化变性而黄变。烧碱处理对纤维可染性的影响因染料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碱处理后纤维失重系大豆蛋白碱水解所致,合理地控制染整加工中的碱浓度和温度,可避免大豆纤维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耐碱性 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 聚乙烯醇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绿色纤维——胶原蛋白与壳聚糖共混纤维 被引量:11
19
作者 钱江 汤克勇 +1 位作者 曹健 张焱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6,共3页
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与高度重视。壳聚糖与胶原蛋白是最重要的2种天然 高分子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可再生性,使其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与胶原蛋白... 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与高度重视。壳聚糖与胶原蛋白是最重要的2种天然 高分子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及可再生性,使其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与胶原蛋白共混纤维,这种新型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菌性、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等优点。由此纤维制成的内衣织物,可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壳聚糖 纤维 废物利用
下载PDF
静电纺丝素-透明质酸共混纳米纤维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梅 张锋 +2 位作者 明津法 高艳菲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30,共4页
以甲酸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丝素蛋白(SF)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透明质酸(HA)共混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A)研究了SF-HA共混纳米纤维非织造网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以甲酸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丝素蛋白(SF)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透明质酸(HA)共混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A)研究了SF-HA共混纳米纤维非织造网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丝素与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共混纳米纤维直径在100 nm左右,纤维表面光滑,呈圆柱状;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加入使得纤维形态变差,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透明质酸的加入未对丝素分子构象和结晶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透明质酸 静电纺 纳米纤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