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分离方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9,34,共6页
在PVC/PVDF/PMMA共混比为6∶1∶3,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考察了该体系相分离方式随添加剂PEG200,400,600的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减少而变化的情况.并通过电镜扫描(SEM)、水通量及孔隙率的测试和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分离方式... 在PVC/PVDF/PMMA共混比为6∶1∶3,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考察了该体系相分离方式随添加剂PEG200,400,600的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减少而变化的情况.并通过电镜扫描(SEM)、水通量及孔隙率的测试和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分离方式(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热致相分离TIPS、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与热致相分离TIPS相结合)及PEG分子量对PVC/PVDF/PMMA共混膜断面形态结构、水通量、孔隙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分子量为200,400,600,加入量分别达到15%,18%,20%时,在常温下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方式将由DIPS变为DIPS与TIPS相结合或单纯的TIPS;通过TIPS得到的PVC/PVDF/PMMA共混膜断面形态结构为海绵状,表面比较粗糙,水通量较DIPS和DIPS与TIPS结合得到的膜稍低,截留率和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EG分子量对TIPS得到的膜的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由DIPS得到的膜,由致密皮层与指状大孔构成,由DIPS与TIPS相结合得到的膜,除了皮层与指状大孔外,还有海绵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pvdf/pmma共混膜 扩散诱导相分离(DIPS) 热致相分离(TIPS) 添加剂 PEG
下载PDF
SiO_2改性CPVC/PVDF/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
作者 宋胜梅 李淑霞 +2 位作者 李明璐 徐茂田 董川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41-45,共5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Si O2改性的CPVC/PVDF/PMMA复合材料,考察了Si O2用量、PVB、PVC、丁腈粉、DBP对材料成膜性能、吸墨性能、柔软性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Si O2的质量浓度为4.5%时,CPVC的成膜性和吸墨性能最佳;2当DBP、丁腈粉的...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Si O2改性的CPVC/PVDF/PMMA复合材料,考察了Si O2用量、PVB、PVC、丁腈粉、DBP对材料成膜性能、吸墨性能、柔软性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Si O2的质量浓度为4.5%时,CPVC的成膜性和吸墨性能最佳;2当DBP、丁腈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3.4%时,膜的柔韧性最佳;3最佳的制备工艺是将PMMA、CPVC、PVDF和丁腈粉溶于DMAC和DBP的混合溶液中,再恒温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CPVC/pvdf/pmma体系 丁腈橡胶 CPVC共混改性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静电纺丝制备PVDF/PMM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辜其隆 陈建 +3 位作者 龚勇 甘超伟 代祖洋 刘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32,共8页
利用热处理工艺对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膜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进行改性,研究不同温度与不同压力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商用膜Celgard 2400在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循环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温度145℃,压... 利用热处理工艺对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膜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进行改性,研究不同温度与不同压力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商用膜Celgard 2400在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循环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温度145℃,压强0.05 MPa时,PVDF/PMM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19.0 MPa,是未加压处理时其拉伸强度的10倍;PVDF/PMMA复合膜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180mS/cm,比商用膜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高出187%;由PVDF/PMMA复合膜组装的纽扣电池在0.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0 (mA·h)/g,在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30(mA·h)/g,与商用膜同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相同;在5C倍率下PVDF/PMMA复合膜的循环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静电纺丝 pvdf/pmma 复合膜
下载PDF
PVDF/PMMA/CA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淑梅 王湛 +3 位作者 张新妙 刘淑秀 武文娟 刘德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7,73,共6页
主要讨论了PVDF(聚偏氟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A(醋酸纤维素)三元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并研究了影响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PM-MA/CA体系中,PVDF同亲水性物质PMMA和CA的共混比是影响共混膜的水通量的首要因素... 主要讨论了PVDF(聚偏氟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A(醋酸纤维素)三元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并研究了影响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PM-MA/CA体系中,PVDF同亲水性物质PMMA和CA的共混比是影响共混膜的水通量的首要因素;而PMMA与CA的共混比则对共混膜强度影响最大,当PMMA与CA的质量共混比为1∶1时,膜强度最大;PMMA对膜的亲水性有较大的贡献,共混膜中只要有PMMA加入,其润湿角就变得同纯PMMA膜的润湿角相接近,通过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法和干膜撕裂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证明了PVDF/PMMA/CA制膜体系在自来水中将会发生分层凝胶现象;综合考虑膜的各种性能,针对PVDF/PMMA/CA体系,较佳的制膜条件定为A8B3C2D2,也就是PVDF/CA/PMMA的质量共混比为12∶2∶1,以质量溶剂比为8∶2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冰乙酸混合溶剂溶解,制得的膜的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pmma CA 共混膜 正交试验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醋酸纤维素 膜性能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封装用PVDF/PMMA共混薄膜的表面形态及组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天戈 苑会林 +2 位作者 赵薇 王婧 冯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52,共5页
将聚偏氟乙烯(PVDF)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物理共混后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成共混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了PVDF/PMMA共混薄膜表面一定范围内的形态和组成。研究发现... 将聚偏氟乙烯(PVDF)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物理共混后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成共混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了PVDF/PMMA共混薄膜表面一定范围内的形态和组成。研究发现,PVDF与PMM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阻碍了PVDF在共混体系中的结晶,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证明了类氢键的存在。PVDF在共混体系中可以发生明显的表面富集现象,表面自由能低的PVDF在表面相的含量大于体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表面组成 结构
下载PDF
PVC/PVDF/PMMA共混膜的研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6,共6页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对共混膜的水通量、拉伸强度、伸长倍数和接触角进行测量,发现共混改性后,共混膜的水通量、韧性及亲水性较PVC膜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不同组成共混膜的透水率和拉伸强度的比较,发现配比为6∶1∶3的共混膜水通量和拉伸强度都较好,因此该体系的最佳配比为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稀溶液黏度法 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膜改性
下载PDF
PVDF/PMMA/PEG型聚合物隔膜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高虹 陈爱雨 王守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138-15141,15147,共5页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隔膜对电解液体系的亲和性和导电性,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并添加有机增塑剂聚乙二醇PEG-400对PVDF基聚合物隔膜进行改性研究。采用先干法后湿法的相转化方...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隔膜对电解液体系的亲和性和导电性,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并添加有机增塑剂聚乙二醇PEG-400对PVDF基聚合物隔膜进行改性研究。采用先干法后湿法的相转化方法制备PVDF/PMMA/PEG型聚合物隔膜。通过对制备的聚合物隔膜的孔隙率、吸液率、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分析研究,确定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物占溶剂质量百分比为8%,PVDF∶PMMA=7∶3,增塑剂含量为30%,非溶剂含量为3%,反应温度为4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PVDF/PMMA/PEG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可达2.848 m S/cm,对电解液体系的亲和性和导电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隔膜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PVDF/PMMA/PEG/TiO_2型聚合物隔膜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虹 韩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01-11104,共4页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导电性和降低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结晶度,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掺杂有机添加剂PEG和无机纳米材料TiO_2,采用相转化方法制备PVDF/PMMA/PEG/TiO_2型聚合...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导电性和降低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结晶度,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掺杂有机添加剂PEG和无机纳米材料TiO_2,采用相转化方法制备PVDF/PMMA/PEG/TiO_2型聚合物隔膜。通过对制备的PVDF/PMMA/PEG/TiO_2型多孔膜吸液率、离子电导率、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的分析研究,确定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物浓度为8%,PMMA占聚合物质量百分比为30%,PEG含量为30%,纳米TiO_2含量为5%,C2H5OH含量为3%,反应温度为45℃。该最优方案下制备的多孔膜结晶度较纯PVDF薄膜结晶度降低,多孔膜吸液率达345%,离子电导率达5.2mS/cm,拉伸强度为1 183kg/cm^2,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68V,高于4.5V,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隔膜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TIO2
下载PDF
PVDF/PMMA/TiO2型聚合物隔膜的制备
9
作者 高虹 韩剑 王守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97-7201,共5页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导电性和降低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结晶度,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掺杂无机纳米材料TiO_2,采用相转化方法制备PVDF/PMMA/TiO_2型聚合物隔膜。通过对制备的...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导电性和降低PVDF基聚合物隔膜的结晶度,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掺杂无机纳米材料TiO_2,采用相转化方法制备PVDF/PMMA/TiO_2型聚合物隔膜。通过对制备的PVDF/PMMA/TiO2型多孔膜吸液率、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分析研究,确定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物浓度为5%,PVDF∶PMMA为72∶28,纳米TiO_2添加量为5%,非溶剂添加量为3%,水浴温度为55℃。该方案下制备的多孔膜结晶度较纯PVDF薄膜结晶度降低,吸液率达到109.76%,离子电导率为2.64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86V,高于4.5V,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隔膜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TIO2
下载PDF
PVDF/PMMA共混挤出流延膜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卫 裴素鹏 +1 位作者 李虹 张永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3,共4页
探讨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挤出流延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够大大改善其微观结构,不但使结晶度降低,而且红外分析(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XRD)证实,其中部分α晶型能明显地转变成β晶型;TGA... 探讨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挤出流延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能够大大改善其微观结构,不但使结晶度降低,而且红外分析(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XRD)证实,其中部分α晶型能明显地转变成β晶型;TGA研究表明,共混体系的稳定性比纯粹的PMMA稳定性提高,但PVDF的热稳定性只有很少降低;流变性能研究显示,PMMA含量在很宽的范围内体系扭矩变化不大,为选择加工条件提供了依据;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出共混膜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PVDF/PMMA共混挤出膜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薄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膜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Analysis of Spectroscopic, Optical and Magnetic Behaviour of PVDF/PMMA Blend Embedded by Magnetite (Fe<sub>3</sub>O<sub>4</sub>) Nanoparticles
11
作者 Laila H. Gaabour 《Optics and Photonics Journal》 2020年第8期197-209,共13页
In the present work, magnetite (Fe<sub>3</sub>O<sub>4</sub>)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imple chemical method. Polymer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the blend between poly vinylamine fluo... In the present work, magnetite (Fe<sub>3</sub>O<sub>4</sub>)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imple chemical method. Polymer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the blend between poly vinylamine fluoride (PVDF) and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dop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e<sub>3</sub>O<sub>4</sub>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The structural, optical, and magnetization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 samples were studied using suitable techniques. The X-ray study reflected that the cubic spinal structure of pure Fe<sub>3</sub>O<sub>4</sub> crystal. No small peaks or ripples were found in the X-ray spectra, conforming to good dispersion of Fe<sub>3</sub>O<sub>4</sub> within PVDF/PMMA matrices. The FT-I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miscibility between the PVDF and PMMA blen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ymer blend and Fe<sub>3</sub>O<sub>4</sub>. The values of the band gap from UV-Vis study were decreased up to 4.21 eV, 3.01 eV for direct and indirect measurements, respectively. The magnetization wa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in the range of −2000 - 2000 Oersted. The curves of the magnetization indicated a paramagnetic behavior of pure Fe<sub>3</sub>O<sub>4</sub> nanoparticles and PVDF/PMMA-Fe<sub>3</sub>O<sub>4</sub> nanocomposites. The values of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for pure Fe<sub>3</sub>O<sub>4</sub> are nearly 75 emu/g, exhibiting a paramagnetic behavior, and it i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sub>3</sub>O<sub>4</sub>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pmma Blend Magnetite (Fe3O4) Nanoparticles XRD FT-IR UV-Vis Spectroscopy Magnetization Properties
下载PDF
PVDF/PMMA/TiO_2共混薄膜的耐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佳音 曾雨晴 +1 位作者 李辰 张清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TiO2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成PVDF/PMMA/TiO2复合薄膜,在耐气候老化试验箱对复合薄膜进行老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它的耐候... 将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TiO2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成PVDF/PMMA/TiO2复合薄膜,在耐气候老化试验箱对复合薄膜进行老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它的耐候性能。研究表明,PVDF与PMMA有良好的相容性,TiO2可以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经过长时间的老化,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依然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和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钛 耐候性能
下载PDF
TiO_2改性PVDF/PMMA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宸 张清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以二氧化钛(TiO2)为填料,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VDF/PMMA/TiO2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其各种性能。研究表明,PVDF与... 以二氧化钛(TiO2)为填料,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VDF/PMMA/TiO2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表征了其各种性能。研究表明,PVDF与PMMA有良好的相容性,TiO2可以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TiO2的加入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通过剥离实验对PVDF/PMMA/TiO2复合薄膜的粘结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钛 剥离
下载PDF
纳米无机小分子物质对PVC/PVDF/PMM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师卓 叶文婷 +2 位作者 王君翔 洪倩倩 王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3,共5页
讨论了纳米无机小分子物质TiO2、SiO2、Al2O3对PVC/PVDF/PMMA共混溶液的剪切黏度及其共混膜形态结构、水通量及机械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小分子TiO2、SiO2、Al2O3的加入均能使PVC/PVDF/PMMA共混溶液的剪切粘度增加,但TiO2增... 讨论了纳米无机小分子物质TiO2、SiO2、Al2O3对PVC/PVDF/PMMA共混溶液的剪切黏度及其共混膜形态结构、水通量及机械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小分子TiO2、SiO2、Al2O3的加入均能使PVC/PVDF/PMMA共混溶液的剪切粘度增加,但TiO2增加的程度最大,SiO2、Al2O3增加的程度相当;纳米TiO2、SiO2、Al2O3对使PVC/PVDF/PMMA共混膜的水通量和韧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加入量为2%时,提高程度最大;SiO2、Al2O3对共混膜的结构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使共混膜的拉伸强度略有降低,TiO2的加入对膜的结构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能使共混膜的拉伸强度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vdf pmma共混膜 纳米无机小分子物质 膜性能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PVDF/PMMA/MMT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海洋 郭飞 +2 位作者 石颖 李酉 赵学娟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不同蒙脱土含量的PVDF/PMMA/MMT复合材料,初步考察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晶结构和热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断面呈现海绵状微孔结构;复合材料中的PVDF以α晶和β晶的形式存在;适量的蒙脱土可作为成核剂,促使P...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不同蒙脱土含量的PVDF/PMMA/MMT复合材料,初步考察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晶结构和热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断面呈现海绵状微孔结构;复合材料中的PVDF以α晶和β晶的形式存在;适量的蒙脱土可作为成核剂,促使PVDF的结晶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pv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蒙脱土(MMT) 溶液共混 结晶
下载PDF
PVDF/PMMA复合材料膜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建华 钱勇 +1 位作者 吴君毅 俞子豪 《有机氟工业》 CAS 2015年第2期40-45,共6页
介绍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膜以及引入石墨烯之后复合材料膜的性能和应用研究。相关研究表明:PVDF/PMMA复合材料膜在新能源、水处理以及医疗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新型膜材料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材料 膜材料
下载PDF
PVDF-g-PMMA/POSS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晓艳 丁万庆 +2 位作者 杨飞 李涛 程博闻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g-PMMA)共聚物,其接枝率为10.2%.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g-PMMA/POSS纳米纤维复合膜,并研究了POSS的含量对其形态、机械性能和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g-PMMA)共聚物,其接枝率为10.2%.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g-PMMA/POSS纳米纤维复合膜,并研究了POSS的含量对其形态、机械性能和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SS的加入,纳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减小,复合膜的结晶度最大降低了13.0%,其机械性能和初始模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当POSS质量分数为2%时,拉伸强度达到了8.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g-pmma POSS ATRP 静电纺 纳米纤维膜
下载PDF
PMMA/PVDF共混对PVDF的β相构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牛小玲 刘鹏 +1 位作者 刘卫国 惠迎雪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二氟乙烯(PMMA/PVDF)共混薄膜,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谱(XRD)、和差热分析法(DSC)对共混薄膜的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MMA的含量对PVDF的β相构型...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二氟乙烯(PMMA/PVDF)共混薄膜,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谱(XRD)、和差热分析法(DSC)对共混薄膜的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MMA的含量对PVDF的β相构型有明显影响:PMMA/PVDF=30/70共混物中β相含量最高。为提高PVDF薄膜的铁电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二氟乙烯 共混 β晶相
下载PDF
PMMA添加量对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宋大余 徐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2-565,共4页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丙酮和DMF做混合溶剂制备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循环及倍率充放电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MMA的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PMMA的添加量为50%时,聚...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丙酮和DMF做混合溶剂制备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循环及倍率充放电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MMA的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PMMA的添加量为50%时,聚合物电解质表现出最佳性能,室温离子电导率从0.26 m S/cm提升到1.35 m S/cm,以Li Co O2作正极材料,锂片作负极材料组装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初始容量从80.1 m Ah/g提升到143.6 m Ah/g,在0.2 C倍率条件下,5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还能达到80%,表现出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pvdf-HFP pmma
下载PDF
用正交设计研究PVDF/PVC/PMMA共混中空纤维膜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浩 陈健波 +2 位作者 刘湛红 王健 奚旦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6,41,共6页
制备了PVDF(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混中空纤维膜,讨论了影响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PVC/PMMA体系中,聚合物总浓度是影响膜的水通量的主要因素;PVDF浓度对膜强度影响最大;PMMA对膜... 制备了PVDF(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混中空纤维膜,讨论了影响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PVC/PMMA体系中,聚合物总浓度是影响膜的水通量的主要因素;PVDF浓度对膜强度影响最大;PMMA对膜的亲水性有较大的贡献.得到优化的制膜条件为:铸膜液中PVDF∶PVC∶PMMA=7∶1.2∶1.8(质量比),聚合物溶质的总质量分数为17%;添加剂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膜 聚偏氟乙烯 聚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正交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