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P波参数阈值实时估算地震预警潜在破坏区范围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彭朝勇
杨建思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365,共1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4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48)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4B05)联合资助
-
文摘
由于传统的潜在破坏区范围估算方法只能在已获取到震中位置和地震事件结束后才能产出,且往往需要数分钟的耗时,其实时性已无法满足地震预警要求。因此,为了快速产出潜在破坏区范围估算结果并将其用于预警,本文采用了一种结合现地预警技术和区域预警技术、基于预警参数(位移幅值P_d和特征周期τ_c)阈值的实时潜在破坏区范围估算方法。首先利用国内地震事件(4.0≤MS≤8.0)的记录数据和日本强震动观测事件(6.5≤MJ≤8.0)的数据拟合出特定的适应于我国的参数关系式,包括τ_c与震级M的相关性、P_d与峰值速度PGV的相关性以及P_d与τ_c和震源距R的相关性;其次,根据最小震级(M_S6.0)和仪器烈度(Ⅶ度)定义相应的参数阈值(P_d=0.1 cm和τ_c=1.1 s);最后,利用已有的3次破坏性地震事件数据开展线下模拟,对该方法的适应性和时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2013年M_S7.0四川芦山和2014年M_S6.5云南鲁甸两次中强地震,震后约10 s即可获取到比较稳定的潜在破坏区范围估计结果;而对于2008年MS8.0汶川特大地震,在其记录台站分布密度不高的情况下,震后40 s左右的估算结果始呈稳定状态。
-
关键词
潜在破坏区
地震预警
p_d分布图
τ_c方法
快速估算
-
Keywords
potentially damaged zon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Pd distribution map
τc method
rapid estimation
-
分类号
P315.61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