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eonivayin, A New Monoterpene Glycoside from Paeonia delavayi 被引量:7
1
作者 Yun Bao MA Da Gang WU Ji Kai LIU (Department of Phytochemistry,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unming 65020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9期771-774,共4页
A new monoterpene glycoside named paeonivayin with other seven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studies.
关键词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paeoniaceae monoterpene glycoside paeonivayin
下载PDF
A New 24, 30-Dinortriterpenoid from Paeonia delavayi 被引量:5
2
作者 Shao Hua WU Xiao Dong LUO +2 位作者 Yun Bao MA Xiao Jiang HAO Da Gang W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5-346,共2页
A new triterpenoid. 3 beta. 4 beta. 23-trihydroxy-24, 30-dinorolean-12. 20(29)-dien-28-oic acid.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2 alpha. 3 beta. 23-trihydroxy-12-oleanen-28-oic acid-beta -D-glucose glucopyranosyl... A new triterpenoid. 3 beta. 4 beta. 23-trihydroxy-24, 30-dinorolean-12. 20(29)-dien-28-oic acid.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2 alpha. 3 beta. 23-trihydroxy-12-oleanen-28-oic acid-beta -D-glucose glucopyranosyl ester. palbinone. 2-hydroxy-benzoic acid, vanillic acid. syringic aci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pect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paeoniaceae TRITERPENOID 3 beta 4 beta 23-trihydroxy-24 30-dinorolean-12 20(29)-dien-28-oic acid
下载PDF
Loss of preferred habitat and pollen limitation threatens reproduction in a rare mountain Paeonia delavayi 被引量:1
3
作者 LI Wei PAN Wen-wen +1 位作者 TAN Rui WANG Ju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2期2147-2154,共8页
Paeonia delavayi is a wild tree peony species endemic to high-altitude regions in southwestern China.Recent agricultural land expansion,however,not only causes its dwindling population size,but also poses a severe thr... Paeonia delavayi is a wild tree peony species endemic to high-altitude regions in southwestern China.Recent agricultural land expansion,however,not only causes its dwindling population size,but also poses a severe threat to its long-term persistence.Since our knowledge of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P.delavayi is very limited,and some management misconceptions have further exacerbated the already worrisome situation,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evidence regarding habitat preference and breeding system of P.delavayi,and to help correct some management misconceptions.Specifically,morphological traits of P.delavayi populations growing in two different habitats(i.e.,the open area versus forest understory),including basal stem diameter,plant height and flower numbers per plant,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A range of floral manipulation experiments was further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xtent of self-compatibility and pollen limit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delavayi preferred the open habitat over forest understory as it generally grew bigger with thickerstems,and produced a higher number of flowers in the former habitat.Therefore,the open habitat should receive immediate priority for conservation action instead of being converted to agricultural land;also,P.delavayi is pollen limited,as evidenced by the fact that experimental flowers receiving supplemental non-self pollen generally displayed elevated seed production than flowers subjected to other treatments(e.g.,non-supplemental self pollen,non-supplemental non-self pollen and supplemental self pollen),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reported observations that alpine plan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pollen-limited than lowland plants.We suggest that human intervention might be necessary to guarantee the long-term persistence of P.delavayi as harsh alpine environment,intense competition for pollinators and different anthropogenic perturbations co-limit its reproductive suc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 花粉 威胁 繁殖生物学 亏损 生境选择 农业用地 操作实验
下载PDF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c-glucosidase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activity,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aeonia delavayi petal 被引量:2
4
作者 宋静 张怀璧 +1 位作者 王振兴 王娟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318-329,共12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activity and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flower petals of Paeonia delavayi(P delavay)in different colors.Materials and Methods:P delavayi petal extracts were...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activity and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flower petals of Paeonia delavayi(P delavay)in different colors.Materials and Methods:P delavayi petal extracts were prepared by maceration in methanol,including purple petal extract(PPE),red petal extract(RPE),and yellow petal extract(YPE),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x-glucosidase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To correlate these measured activities to phytochemicals in the petals,a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based metabolomics method was applied to profile the compositions in the petals of different colors.Finally,the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metabolic pathways database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ated metabolic pathway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polyphenolic phytochermicals in the petals.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PE had the highest total phenolic content,total flavonoid content,and the strongest 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ability in all three samples,while YPE showed the strongest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scavenging activity and x-glucosidase inhibition ability.A total of 232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in the metabolomic analysis,198 of which were flavonoids,chalcones,flavonols,and anthocyanins.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eonidin-3-O-arabinoside and cyanidin-3-O-arabinoside wer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a clear separation among these three petals.In addition,a total of 38,98,and 96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were identified in PPE,RPE,and YPE,respectively.Pathway enrichment revealed 6 KEGG pathways that displayed significant enrichment differences,of which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flavone and flavonol biosynthesis were the most enriched signaling pathways,revealing a potential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in met abolic and functional levels among different colors of P delavayi petal.Conclusions:P.delavayi petals in different colors have different metabolite contents and functional activities,of which the anthocyanin,flavone,and flavonol metabolites are critical in its functional activities,suggesting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flavone and flavonol biosynthesis path-ways are the key pathways responsible for both petal color and bioactive phytochemicals in P delavayi flow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onia delavayi antioxidant activity a-glucosidase ACETYLCHOLINESTERASE metabolomics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pathway
原文传递
不同种皮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吸水特性及萌发的影响
5
作者 和桂青 李兆光 +6 位作者 侯志江 和琼姬 李燕 叶磊 杨文高 王蕊 袁文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情况。[方法]测定4种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萌发过程的物理吸水曲线并拟合曲线回归方程,进一步观测该批种子在15℃温箱中的萌发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滇牡丹种子吸水到饱和... [目的]了解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情况。[方法]测定4种不同种皮预处理滇牡丹种子萌发过程的物理吸水曲线并拟合曲线回归方程,进一步观测该批种子在15℃温箱中的萌发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滇牡丹种子吸水到饱和所需的时间为144~216 h,浸泡时间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曲线;萌发情况以50℃热水处理的滇牡丹生根率最高,达93.33%,其平均根长、平均侧根数、平均芽长、侧根率、萌发率均在各处理中最高;平均根长与平均侧根数、侧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萌芽率与平均侧根数、平均芽长、侧根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种皮预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吸水率,减少种子浸泡时间;种子播前通过较长时间(144~216 h)的水浸泡可提高滇牡丹种子的生根率,宜采用50℃热水处理滇牡丹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种子吸水特性 萌发情况 曲线回归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同一产地不同地理种源滇牡丹籽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6
作者 郭雪 池泽平 +2 位作者 兰蔚 王娟 张鹏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旨在为选育性状优良、适合于油用开发的滇牡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对人工栽培在同一环境的9个种源滇牡丹籽百粒鲜质量和百粒干质量、含水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 旨在为选育性状优良、适合于油用开发的滇牡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对人工栽培在同一环境的9个种源滇牡丹籽百粒鲜质量和百粒干质量、含水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指标与种源地地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到同一环境后,不同地理种源滇牡丹籽各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可溶性蛋白(变异系数21.76%)、亚油酸(变异系数19.57%)及豆蔻酸(变异系数18.52%)差异较大;丽江河西种源滇牡丹籽粗脂肪含量最高,达到21.64%;丽江鲁甸种源滇牡丹籽中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42.84%);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鲜质量(p<001)、百粒干质量(p<0.05)与种源地海拔高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CA表明,硬脂酸、α-亚麻酸、十一酸、油酸、癸酸及亚油酸最能反映出不同种源滇牡丹籽中脂肪酸的组成情况,经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5时,9个种源滇牡丹籽被分为3个大簇。综上,种源对滇牡丹籽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影响,在开展油用滇牡丹人工育种工作时,应充分考虑育种过程中父母本的种源地因素,以获得更好的油用滇牡丹选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地理种源 人工栽培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粗脂肪 脂肪酸
下载PDF
沙藏层积过程中滇牡丹种子萌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平芳 普甜 +4 位作者 余潇 代嫚婷 杜春 王娟 栗宏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94,共13页
【目的】探索沙藏层积对滇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滇牡丹种苗繁殖和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人工栽培的滇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室温沙藏层积至上胚轴露出时,每隔15 d取60粒,对滇牡丹种子在沙藏层积过程中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根据层... 【目的】探索沙藏层积对滇牡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滇牡丹种苗繁殖和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人工栽培的滇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室温沙藏层积至上胚轴露出时,每隔15 d取60粒,对滇牡丹种子在沙藏层积过程中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根据层积过程中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将种子划分为6个不同萌发阶段(S1~S6),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沙藏层积前(S0)和不同萌发阶段种子结构及种胚的变化特征,分析胚乳中贮藏物质(蛋白质、淀粉、油脂)的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同时测定各萌发阶段胚乳和种胚中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室温沙藏层积过程中,滇牡丹种子的瞬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增大趋势,瞬时发芽率在沙藏90 d时增加到85.00%,活力指数增加到20.82。在S0阶段,种胚较小;S1阶段(层积30 d),种子吸水膨胀;S2阶段,胚根突破种皮,少量种子开始萌发;S3阶段,下胚轴明显伸长和增粗;S4阶段,子叶进一步增大,胚根明显伸长和增粗;S5阶段,随着胚根的不断伸长,子叶继续变大;S6阶段,能够观察到少许种子的上胚轴明显伸长。从S2到S6阶段,滇牡丹种子的横纵径、厚度、质量、去皮质量均未显著增加,但种子纵径、胚乳长、胚乳宽、胚长、胚宽分别从S1阶段的(12.19±1.71),(10.75±1.83),(9.22±1.59),(3.20±0.69),(1.56±0.43) mm到S6阶段显著增加至(14.07±0.42),(13.46±0.28),(11.14±1.57),(70.53±14.43),(8.85±0.31) mm,胚率从S1阶段的(30.21±4.31)%显著增大到(525.02±116.10)%。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和种胚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胚乳中贮藏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油体和蛋白质,淀粉含量较少。胚乳和种胚中POD活性总体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S3和S1阶段达到最高值23.20和58.07 U/g,胚乳和种胚中SOD活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均在S5阶段达到最高值320.42和2 604.39 U/g。【结论】沙藏层积50~70 d的滇牡丹种子发芽率较高,酶活性较强,有助于种子的进一步萌发,取此时段的种子播种,辅以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沙藏层积 种子萌发 贮藏物质
下载PDF
滇牡丹PdANS的克隆、表达及与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
8
作者 平怀磊 郭雪 +4 位作者 余潇 宋静 杜春 王娟 张怀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6-217,共12页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明滇牡丹的花色调控机理,为提高观赏价值奠定理论基础。以花瓣为材料,克隆获得PdANS,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特征,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HPLC等技术探究不同组织...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明滇牡丹的花色调控机理,为提高观赏价值奠定理论基础。以花瓣为材料,克隆获得PdANS,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特征,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HPLC等技术探究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中PdANS的表达情况与各组织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dANS全长1 121 bp,包含一个1 064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5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40.41 kD,理论等电点(pI)5.48,分子式为C_(1819)H_(2876)N_(474)O_(540)S_(12),脂肪指数为88.64,不稳定指数(Ⅱ)为55.32,亲水平均数为-0.435,推测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且无信号肽序列及跨膜螺旋区,是没有分泌功能的非跨膜蛋白。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滇牡丹PdANS与牡丹、芍药等植物的AN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PdANS在花瓣、花药、萼片、苞片和花梗中均有表达,以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HPLC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提取液中,分别检测出Cy3G5G、Pn3G5G、Cy3G和Pn3G四种花青素,且花青素含量花瓣>花药>萼片>花梗>苞片。相关性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与PdANS表达量呈极显著相关性。推测PdANS在滇牡丹花色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花青素物质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ANS基因 花青素 生物信息学分析 HPLC
下载PDF
滇牡丹花粉粒发育细胞学观察与雄蕊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培养
9
作者 牟亚萍 张平芳 +3 位作者 杜春 李进 刘子榕 王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研究滇牡丹花蕾与花粉粒发育间的相关性,建立外观形态与花粉粒主导发育时期间的关系,为后期取材提供参考;筛选出滇牡丹雄蕊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以期建立滇牡丹雄蕊的再生体系。【方法】以红色滇牡丹硬蕾期和... 【目的】研究滇牡丹花蕾与花粉粒发育间的相关性,建立外观形态与花粉粒主导发育时期间的关系,为后期取材提供参考;筛选出滇牡丹雄蕊愈伤组织、增殖和分化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以期建立滇牡丹雄蕊的再生体系。【方法】以红色滇牡丹硬蕾期和透色期的花蕾为研究材料,通过石蜡切片加光学显微观察的途径确定各阶段花粉粒的主导发育时期;结合MS固体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质量浓度对滇牡丹雄蕊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1)红色滇牡丹花蕾直径10~17 mm且尚未透色的Y2−Y4阶段,其花粉粒主导发育时期是单核中期;花蕾直径12~15 mm且透色面积小于30%的T1−T2阶段为单核靠边期,花蕊直径15~19 mm且透色面积大于30%的T3−T4阶段为双核期。(2)滇牡丹雄蕊的最佳消毒方式为花蕾经流水冲洗30 min后,使用1%次氯酸钠消毒8 min。(3)滇牡丹雄蕊的最佳诱导时期为单核靠边期。(4)雄蕊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MS+0.2 mg·L^(−1)NAA+0.5 g·L^(−1)PVP;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1)NAA+0.25 mg·L^(−1)6-BA+0.5 mg·L^(−1)GA3+1 g·L^(−1)PVP。【结论】明确了花蕾大小和外观透色形态与各阶段花粉粒的主导发育时期的关系,筛选出红花滇牡丹雄蕊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滇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雄蕊 愈伤组织 增殖
下载PDF
云南省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发生动态分析
10
作者 潘悦 杨贵钗 +3 位作者 陈婉东 刘建福 王俊威 王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8-266,共9页
为了解云南省滇牡丹叶部病害的发生动态,本研究开展了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周年调查及病原真菌初步鉴定,并探讨海拔高度、温度和降雨量对滇牡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为黑斑病、红斑病和炭疽... 为了解云南省滇牡丹叶部病害的发生动态,本研究开展了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周年调查及病原真菌初步鉴定,并探讨海拔高度、温度和降雨量对滇牡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为黑斑病、红斑病和炭疽病,病原菌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的真菌。其中黑斑病和炭疽病在稗子乡(2000 m)发病较重,其次是梁王山(2400 m)和香格里拉(3400 m),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稗子乡的病害发生动态与月平均温度、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且3种病害的发病程度与月平均温度、降雨量显著相关。综上所述,低海拔且温湿度较大的区域滇牡丹叶部病害发生较重,本研究为滇牡丹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滇牡丹 海拔区域 叶部病害 动态分析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滇牡丹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平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09-112,117,共5页
滇牡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传统中药材的主要来源物质之一。本文综述了滇牡丹的形态学特征、种子休眠原因与破眠方法、应用价值及濒危原因等,总结了滇牡丹保护措施,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滇牡丹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滇牡丹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应用价值 濒危原因
下载PDF
滇牡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杨淑达 施苏华 +1 位作者 龚洵 周仁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应用ISSR标记对中国西南地区特有植物滇牡丹 (Paeoniadelavayi)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 100个引物中筛选出 10个用于正式扩增,在取自 16个自然居群和 1个迁地保护居群的 511个个体中,检测到 92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 应用ISSR标记对中国西南地区特有植物滇牡丹 (Paeoniadelavayi)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 100个引物中筛选出 10个用于正式扩增,在取自 16个自然居群和 1个迁地保护居群的 511个个体中,检测到 92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 44. 6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和Shannon信息指数 (I)分别为0. 1657和 0. 2448。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 (PPB)为 79. 3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 0. 2947和 0. 4355。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 (GST)达 0. 4349。结果表明:滇牡丹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遗传分化较大。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对滇牡丹的现状进行评估的结果显示,滇牡丹并不濒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滇牡丹 ISSR分析 Shannon信息指数 多样性指数 中国西南地区 ISSR标记 多态位点 遗传分化系数 特有植物 迁地保护 自然居群 研究结果 百分率 s基因 水平 引物 物种
下载PDF
40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奎 王雁 +3 位作者 郑宝强 朱向涛 吴红芝 史倩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特征分析认为花粉形态与植株不同群体及花色等密切相关。最后讨论了花粉形态在牡丹分类和系统演化方面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群体 花粉形态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基于牡丹EST信息的滇牡丹SSR标记开发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艳丽 王雁 +1 位作者 李正红 马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对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牡丹的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2 204条序列中,仅324条分布有SSRs(simple sequence repeats),占全部ESTs序列的14.70%;SSR的出现频率为15.20%,共计335个,其... 对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牡丹的E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2 204条序列中,仅324条分布有SSRs(simple sequence repeats),占全部ESTs序列的14.70%;SSR的出现频率为15.20%,共计335个,其中,二核苷酸重复比例84.18%,三核苷酸重复比例为15.22%,四和六核苷酸重复比例为0.30%。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serafer 1.3)设计了51对备选SSR引物,以6个滇牡丹不同花色类群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筛选,其中,10对引物有扩增产物;用这些引物进一步在10个类群50个DNA模板进行多态性测试,结果显示:上述10对SSR引物均有多态性,且同一类群内不同模板DNA间也存在多态性。本研究结果证明:基于牡丹EST信息建立SSR标记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有助于滇牡丹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滇牡丹 EST SSR 标记
下载PDF
滇牡丹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任秀霞 张盈 +4 位作者 薛璟祺 朱富勇 石丰瑞 王顺利 张秀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2-780,共9页
以云南中部及西北部的6个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株高、新枝长等9个表型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9个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为0.9%-39.8%,平均值达到了18.9%;居群间生殖器官的变异较大,居群内... 以云南中部及西北部的6个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进行株高、新枝长等9个表型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9个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为0.9%-39.8%,平均值达到了18.9%;居群间生殖器官的变异较大,居群内营养器官更容易产生变异。利用居群间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6个居群聚为4个类群,没有与实际地理位置相吻合,说明表型特征的性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不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得到的10条引物,在取自6个自然居群、180个个体中,检测到56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0.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81和0.414。在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409和0.59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319。结果显示,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广泛变异。滇牡丹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遗传分化较大,滇牡丹并不濒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居群 多样性 居群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下载PDF
滇牡丹的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奎 郑宝强 +1 位作者 王雁 郭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香格里拉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3 a的连续观察,运用花粉活力检测、柱头可授期检测、花粉—胚珠比(P/O)、套袋试验等分析其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滇牡丹种群整体花期为5月中...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香格里拉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3 a的连续观察,运用花粉活力检测、柱头可授期检测、花粉—胚珠比(P/O)、套袋试验等分析其开花特征及繁育系统。结果表明:滇牡丹种群整体花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单花花期6~9 d,花朵虫食率高并促进雄蕊提前散粉;正常发育的滇牡丹花瓣打开1~2 d后自内向外开始散粉,可持续5~6 d,常温下花粉活力持续时间较长,柱头在花瓣打开前1 d至打开后3 d授粉成功率均较高,散粉滞后可认为是雄蕊后熟;P/O值为(6 124~9 713)∶1,花粉量大,为较高授粉成功率提供了可能性;繁育系统中不同套袋试验表明,滇牡丹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较弱的风媒传粉能力,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但种子量少且饱满度较低,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和自然杂交结实率最高。繁育系统研究认为滇牡丹应为以昆虫为主要媒介的异花传粉植物,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昆虫传粉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开花特征 繁育系统
下载PDF
滇牡丹种子休眠解除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秀贤 张艳丽 +3 位作者 马宏 王雁 李正红 万友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2,共4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解除和不同根长、温度及GA3浓度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滇牡丹种子用4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4 h后在15℃温度下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较好;根长大于3 cm的生根种子用200 mg/L的...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解除和不同根长、温度及GA3浓度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滇牡丹种子用4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4 h后在15℃温度下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较好;根长大于3 cm的生根种子用2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 h后在20℃温度下最有利于滇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解除;低温处理虽可解除上胚轴休眠,但所需时间较长,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种子 休眠解除
下载PDF
紫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少华 吴大刚 +1 位作者 陈有为 彭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eonisuffral(Ⅰ)、芍药苷元(paeoniflorigenone,Ⅱ)、palbinone(Ⅲ)、... 目的研究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eonisuffral(Ⅰ)、芍药苷元(paeoniflorigenone,Ⅱ)、palbinone(Ⅲ)、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Ⅳ)、槲皮素-3,7-二甲氧基(quercitrin-3,7-dimethoxy,Ⅴ)、紫云英苷(astragalin,Ⅵ)、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yl monopalmitate,Ⅶ)、1-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1-linoloyl-3-palmitoylglycerol,Ⅷ)、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Ⅸ)、香草酸甲酯(methyl vanillate,Ⅹ)、丁香酸甲酯(methyl syringate,Ⅺ).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牡丹 芍药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滇牡丹籽油与凤丹牡丹籽油品质及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能 肖丰坤 +3 位作者 施蕊 王毅 原晓龙 王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滇牡丹籽油与凤丹牡丹籽油为原料,以酸值、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及两种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为品质评价指标,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对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活性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二者品质和活性。结果表明:滇牡丹籽... 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滇牡丹籽油与凤丹牡丹籽油为原料,以酸值、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及两种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为品质评价指标,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对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活性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二者品质和活性。结果表明:滇牡丹籽油与凤丹牡丹籽油的酸值(KOH)分别为1.628 mg/g和1.724 mg/g,碘值(I)分别为172 g/100 g和168 g/100 g,滇牡丹籽油的皂化值(KOH)为186.4 mg/g,在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油皂化值(KOH)(185~200 mg/g)范围内。二者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高于橄榄油,滇牡丹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稍低于凤丹牡丹籽油,而抗酪氨酸酶活性强于凤丹牡丹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籽油 凤丹牡丹籽油 理化性质 抗氧化
下载PDF
滇牡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防治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艳丽 刘秀贤 +1 位作者 王雁 李正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1,共5页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成熟种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PVP、VC、结冷胶、AgNO3、水解乳蛋白(LH)5种抗褐化剂在牡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的褐化控制作用和对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褐化主要发... 以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成熟种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PVP、VC、结冷胶、AgNO3、水解乳蛋白(LH)5种抗褐化剂在牡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的褐化控制作用和对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褐化主要发生在第一次继代转接后的10 d内;在愈伤组织两次继代培养过程中,3.5g/L的结冷胶处理抗褐化效果最好,LH和AgNO3在整个继代过程中也表现了一定的抗褐化性,PVP和VC抗褐化性能相对较差。AgNO3对愈伤组织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抗褐化剂 褐化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