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籽油的抗敏舒缓和晒后修复功效
1
作者 憨菲菲 吴震生 +3 位作者 张晴 李明红 陶福占 苏宁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牡丹籽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理化特性符合化妆品基础油的特殊要求,在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化分析等手段,对牡丹籽油的抗敏舒缓、晒后修复功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牡丹... 牡丹籽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理化特性符合化妆品基础油的特殊要求,在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化分析等手段,对牡丹籽油的抗敏舒缓、晒后修复功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对辣椒素诱导的人表皮细胞TRPV1的表达、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均具有抑制作用;对UVB损伤的人表皮细胞、人真皮细胞也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将牡丹籽油作为一种具有抗敏舒缓和晒后修复功效的活性原料,在皮肤护理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化妆品 抗敏舒缓 晒后修复
下载PDF
复合油脂纳米乳液质量评价及其修护功效研究
2
作者 郑傲枚 夏洁 +2 位作者 任环宇 罗绍强 张廷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以聚甘油类乳化剂为主乳化剂,甘油为助乳化剂,3种植物油脂(牡丹籽油∶红花籽油∶深海两节荠籽油=1∶1∶1)作为被包裹对象,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得到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考察,同时结合人体评测方式对纳米乳液的肤感与... 以聚甘油类乳化剂为主乳化剂,甘油为助乳化剂,3种植物油脂(牡丹籽油∶红花籽油∶深海两节荠籽油=1∶1∶1)作为被包裹对象,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得到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考察,同时结合人体评测方式对纳米乳液的肤感与修护功效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为水包油型乳液,具有丁达尔现象,粒径(D90)129 nm,PDI 0.183,Zeta电位-33.37 m V,满足纳米乳液的基本要求。且具有极佳的稀释稳定性,电导率22.04μs/cm,pH 7.05,折光率1.4312、粘度57.11 mpas。在肤感上,添加5%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的精华露在保湿性、滋润感、柔软感以及整体满意度均优于空白组;在修护功效上,添加5%复合植物油脂纳米乳液的精华露在4 h和6 h与涂抹样品前相比,其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分别改善了32.97%、34.47%,经皮水分散失分别改善了26.80%、30.52%,均优于空白组,且p<0.05,表明其具有很好的修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红花籽油 深海两节荠籽油 纳米乳液 修护
下载PDF
贵州省不同地区牡丹子油营养成分的差异分析
3
作者 雷露 周景瑞 +1 位作者 张琴 马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牡丹子油品质的差异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地区,采用压榨法提取牡丹子油。对牡丹子含油率、理化指标、多酚、微量元素及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对牡丹子油的理化指标(相对密度、酸价、皂化值等)影响较小,... 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牡丹子油品质的差异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地区,采用压榨法提取牡丹子油。对牡丹子含油率、理化指标、多酚、微量元素及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对牡丹子油的理化指标(相对密度、酸价、皂化值等)影响较小,对含油率、Fe、Cu、Zn、Ca元素及脂肪酸含量影响较大,其中,样品MDY4含油率最高,为33.75%,Fe、Cu、Zn 3种元素含量分别为9.42、4.29、55.04mg/kg,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116.25和150.39mg/g,在所有样品中含量最高。样品MDY1仅次于MDY4,因此,毕节市赫章县、铜仁市思南县可以作为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推广种植及品种的选育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子油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理化指标 脂肪酸 贵州省
下载PDF
牡丹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132
4
作者 易军鹏 朱文学 +1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易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为优化牡丹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为自变量,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 为优化牡丹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为自变量,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1 mL/g,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时间60 min,处理温度54℃,提取次数为3次。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达24.12%。GC-MS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78%和6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GC—MS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9
5
作者 易军鹏 朱文学 +1 位作者 马海乐 王易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9-104,共6页
以牡丹籽为原料,优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出油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进行考察。以出油率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 以牡丹籽为原料,优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出油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处理时间)进行考察。以出油率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正己烷、液料比9:1(ml/g)、微波功率825W、提取时间8min。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的出油率为24.52%。GC-MS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4.57%和6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 微波提取 中心复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GC-MS
下载PDF
牡丹繁殖技术 被引量:60
6
作者 曾端香 尹伟伦 +1 位作者 赵孝庆 王华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0-95,共6页
该文综述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Andr .)的繁殖技术 :播种、嫁接、分株、压条、扦插和组织培养等 .嫁接是目前繁殖观赏牡丹的主要技术 (其次为分株 ) ,但由于其繁殖系数低 ,限制了牡丹苗木的大量生产 .牡丹器官发生组织培养已经研究... 该文综述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Andr .)的繁殖技术 :播种、嫁接、分株、压条、扦插和组织培养等 .嫁接是目前繁殖观赏牡丹的主要技术 (其次为分株 ) ,但由于其繁殖系数低 ,限制了牡丹苗木的大量生产 .牡丹器官发生组织培养已经研究了 15a ,但从接种到小植株驯化等工艺还存在问题 ,不能用于规模化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繁殖 种子 嫁接 分株 组织培养
下载PDF
牡丹种皮、种子及4种干果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喜悦 高哲 +4 位作者 毛文岳 王荣芳 秦爱霞 贾亚楠 崔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明确牡丹种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并与牡丹籽油和4种常见干果(核桃、巴旦木、杏仁、开心果)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为牡丹种皮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对4种干果中的脂肪进行提取,以硫酸-甲醇法对6种油... 目的明确牡丹种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并与牡丹籽油和4种常见干果(核桃、巴旦木、杏仁、开心果)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为牡丹种皮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对4种干果中的脂肪进行提取,以硫酸-甲醇法对6种油脂样品甲酯化,采用GC-MS检测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牡丹种皮油与牡丹籽油中均含有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超过90%,尤其是亚麻酸的含量分别高达51.1%和44.7%;而核桃中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4种脂肪酸,亚油酸是其主要成分;巴旦木、杏仁、开心果中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3种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结论牡丹种皮油中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的含量尤其突出,较牡丹籽油含量更高,是一种优质的保健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牡丹种皮油 牡丹籽油 干果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凤丹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董秀婷 杨国恩 +2 位作者 王秋敏 陈鹏 李鹏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共4页
对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凤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 对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凤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8 h、提取温度65℃,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30.67%,提取率达93.5%;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在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6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30.63%,提取率达93.4%。凤丹牡丹籽油以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不饱和脂肪酸及亚麻酸含量分别达85.47%和60.074%。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凤丹牡丹籽油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等优势,有利于保证牡丹籽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提取 凤丹 牡丹籽油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牡丹籽油中游离型和结合型α-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罗国平 梁宇柱 +4 位作者 闫梦茹 张存劳 孟会宁 吴环环 宋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14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牡丹籽油中游离型、结合型α-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的含量。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高效色谱柱(3.0 mm×50 mm,2.7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85∶1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牡丹籽油中游离型、结合型α-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的含量。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高效色谱柱(3.0 mm×50 mm,2.7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85∶1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α-亚麻酸在41.4~207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亚油酸在20.2~101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油酸在14.9~74.6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牡丹籽油样品中,游离型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7、1.89 mg/mL和0.92 mg/mL,结合型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37、237 mg/mL和156 mg/mL。建立的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和条件温和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Α-亚麻酸 亚油酸 油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牡丹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57
10
作者 刘建华 程传格 +2 位作者 王晓 江婷 苑金鹏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6年第6期30-31,共2页
用化学萃取法获得牡丹籽油,然后将样品进行皂化、甲酯化,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牡丹籽油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出14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亚麻酸和亚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7.931%和28.121%。
关键词 牡丹籽 脂肪酸 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牡丹籽粕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吴静义 曹丹亮 +3 位作者 刘永刚 昶国平 余辉攀 张宏桂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考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籽粕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1)、白芍苷R1(albif... 目的:考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籽粕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1)、白芍苷R1(albiflorin R1,2)、6'-O-β-D-葡萄糖芍药内酯苷(6'-O-β-D-glucopyranosylalbiflorin,3)、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4)、氧化芍药苷(oxy paeoniflorin,5)、咖啡酸(caffic acid,6),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7)、芍药苷(paeoniflorin,8)、蔗糖(sucrose,9)、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结论:11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牡丹籽粕中发现,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的种子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2是一种葡萄糖的2位与单萜苷元的8位以缩酮键相连的单萜苷类化合物,系该种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粕 化学成分 白芍苷R 1 氧化芍药苷 芍药苷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彭瑶瑶 王千千 +1 位作者 王爱梅 王洪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7,共6页
采用水酶法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的工艺流程。5 g牡丹籽粉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5,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配比2∶1)加酶量1.5 mL,酶解时间2.5... 采用水酶法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的工艺流程。5 g牡丹籽粉三步酶解结合二次破乳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条件为:料水比1∶5,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配比2∶1)加酶量1.5 mL,酶解时间2.5 h;α-中温淀粉酶加酶量0.6 mL,酶解时间45 min;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18 g,酶解时间2 h;冷冻解冻破乳法,-20℃冷冻18 h后50℃解冻2 h。在优化条件下取200 g牡丹籽粉提取牡丹籽油,其游离油得率达到17.6%,总油得率达到25.4%,所得牡丹籽油品质良好,未检出过氧化物,酸值(KOH)3.5 mg/g,碘值(I)177.09 g/100 g,皂化值(KOH)173.07 mg/g;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2.77%,其中亚麻酸含量37.33%,亚油酸含量31.13%,油酸含量24.31%。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具有牡丹籽粉无需干燥,整个提油过程温度不超过70℃的优点,可大大减少提取过程中油脂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牡丹籽油 GC—MS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牡丹、芍药种子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施江 董普辉 +2 位作者 张淑玲 霍志鹏 杨俊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4,共3页
以牡丹品种‘凤丹白’、芍药品种‘粉玉奴’的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分5个辐射剂量10 Gy、20Gy、30 Gy、40 Gy和50 Gy对其作辐照处理,土壤播种后统计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γ射线对牡丹种子和芍药种子出苗率的半致死辐射剂量(LD50... 以牡丹品种‘凤丹白’、芍药品种‘粉玉奴’的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分5个辐射剂量10 Gy、20Gy、30 Gy、40 Gy和50 Gy对其作辐照处理,土壤播种后统计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γ射线对牡丹种子和芍药种子出苗率的半致死辐射剂量(LD50)分别为4.97 Gy和22.93 Gy,这对牡丹和芍药种子辐射育种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种子辐射剂量
下载PDF
油用牡丹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德 李露 +1 位作者 薛淑静 方祥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97-4100,共4页
探讨了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综述了牡丹花、牡丹子油和牡丹子饼粕等的品质特性与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为油用牡丹的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牡丹籽油自微乳化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国平 曹斌 +4 位作者 闫梦茹 孟会宁 张存劳 陈程 王小宁 《化工科技》 CAS 2017年第5期23-28,共6页
研究牡丹籽油自微乳化软胶囊内容物(SMEDDS系统)的制备工艺。通过溶解度实验和体外自乳化实验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范围进行了筛选,并绘制了三元相图;以自乳化平衡时间和平均粒径为指标,筛选出牡丹籽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 研究牡丹籽油自微乳化软胶囊内容物(SMEDDS系统)的制备工艺。通过溶解度实验和体外自乳化实验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范围进行了筛选,并绘制了三元相图;以自乳化平衡时间和平均粒径为指标,筛选出牡丹籽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最佳配比;同时,对SMEDDS系统自乳化后的外观、自微乳化能力、粒度分布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牡丹籽油SMEDDS系统中φ(牡丹籽油)=5%~10%、φ(聚山梨酯-80)=66%~78%、φ(PEG-400)=15%~27%;三者最佳配比为V(牡丹籽油)∶V(聚山梨酯-80)∶V(PEG-400)=2.12∶0.53∶0.3;牡丹籽油SMEDDS系统自微乳化平衡时间<1min,体外自乳化后呈蓝色乳光,粒度分布在1 000nm以下,平均粒径约为100nm,离心后未见分层,稳定性好。牡丹籽油SMEDDS系统自微乳化速度快,自微乳化能力强,自乳化后粒度达到了纳米级别,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自微乳化软胶囊 SMEDDS系统 制备工艺
下载PDF
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现状分析及健康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淼 仝铸 +6 位作者 孙中海 何秀娟 赵天宇 冷英 邱文明 徐育海 肖翠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88-90,共3页
在调研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形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进入调整期,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油用牡丹的观赏价值,开展牡丹主题生态旅游;二是发挥... 在调研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形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进入调整期,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油用牡丹的观赏价值,开展牡丹主题生态旅游;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资源评价和利用工作;三是推动油用牡丹的精深加工,延长产品的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产业现状 发展建议 湖北省
下载PDF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被引量:100
17
作者 陈慧玲 杨彦伶 +3 位作者 张新叶 戴均华 李振芳 徐红梅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综述了油用牡丹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油用牡丹包括发展起源、育种、繁育、栽培、抗性研究、牡丹籽油成份分析和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现状及研究成果,同时对油用牡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油用牡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综述了油用牡丹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油用牡丹包括发展起源、育种、繁育、栽培、抗性研究、牡丹籽油成份分析和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现状及研究成果,同时对油用牡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油用牡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紫斑牡丹 凤丹牡丹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宁 郝晶 +3 位作者 李锰 梁晓燕 陈亦豪 张存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68,共4页
采用超声法制备牡丹籽油-羟丙基-β-环糊精(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OD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条件。确定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采用超声法制备牡丹籽油-羟丙基-β-环糊精(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OD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条件。确定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60 W,包合温度46.5℃,牡丹籽油与HP-β-CD质量比1∶6.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包合物得率为85.53%,包合率为92.00%,综合评分OD值为89.41%。经红外光谱法鉴别,已形成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牡丹籽油纳米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小宁 曹斌 +1 位作者 张存劳 白佳怡 《化工科技》 CAS 2017年第6期42-46,共5页
以牡丹籽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高速剪切乳匀法制得牡丹籽油纳米乳,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得牡丹油纳米乳凝胶,对其外观性状、粒径分布、稳定性、体外透皮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的牡丹... 以牡丹籽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表面活性剂,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高速剪切乳匀法制得牡丹籽油纳米乳,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得牡丹油纳米乳凝胶,对其外观性状、粒径分布、稳定性、体外透皮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的牡丹油纳米乳凝胶外观均匀细腻,粒径为160.0nm,Zeta电位值为-20.1mV,物理稳定性好,体外透皮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乳凝胶能显著增加牡丹籽油的透皮性能,可为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纳米乳凝胶 亚油酸 透皮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品质与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优萍 张沙沙 +7 位作者 张婷 孙卢狄 肖金妮 蔡成岗 方晟 肖竹钱 沙如意 毛建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6,22,共7页
采用瞬时压榨法、液压法与正己烷浸提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研究不同方法对牡丹籽油的出油率、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法(31.26%)、瞬时压榨法(14.27%)和液压法(7.81%)三者出油率相互之间均... 采用瞬时压榨法、液压法与正己烷浸提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研究不同方法对牡丹籽油的出油率、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法(31.26%)、瞬时压榨法(14.27%)和液压法(7.81%)三者出油率相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瞬时压榨法和液压法对牡丹籽油碘值差异无显著影响(p> 0.05),对皂化值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1);正己烷浸提和液压油脂的水分及挥发性成分含量和过氧化值显著高于瞬时压榨油脂(p <0.05),而正己烷浸提油脂的酸值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 <0.01)。在主要成分组成方面,三种方法得到的牡丹籽油棕榈酸、亚油酸、角鲨烯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正己烷浸提牡丹籽油中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 <0.01)。瞬时压榨法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30.98%,显著高于液压(23.22%)和正己烷浸提法(15.98%)(p <0.01);β-谷甾醇以瞬时压榨法最高,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极显著(p <0.01)。抗氧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瞬时压榨牡丹籽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高于液压法,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则相反;液压牡丹籽油在270~450 nm范围内吸光度值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明了其良好的防晒效果。生产中可先用瞬时压榨法或液压法对牡丹籽进行提取,再结合正己烷对油饼进行浸提,可获得高活性成分的油脂,并提高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瞬时压榨法 液压法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