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chanism of the combination of radix paeoniae rubra-cortex moutan in treating cerebral hemorrhag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1
作者 Jia-Qi Chen Ge-Sheng Wang +4 位作者 Yu-Jia Zhou Jia-Lin Liu Guang-Rong Song Zhen-Zhen Pei Can Zhe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2期51-57,共7页
Objective:To clarify the material basis of Chinese medicine pair“Radix Paeoniae Rubra-Cortex Moutan”(Chishao-Mudanpi)and explore their mech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ICH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The active i... Objective:To clarify the material basis of Chinese medicine pair“Radix Paeoniae Rubra-Cortex Moutan”(Chishao-Mudanpi)and explore their mech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ICH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The active ingredients contained in Radix Paeoniae Rubra and Cortex Moutan were searched and selected based on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prediction and drug-likeness prediction from the TCMSP database.Then the target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collected from GeneCards,OMIM,and DrugBank databases.After obtained the intersections of drugs and disease,the active component target disease interactive network diagram was drawn by Cytoscape software.The obtained key targets were uploaded to the STRING database for analysis and construct a PPI network map.GO function enrichment analysis and KEGG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on the key target proteins.Results:Collecte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Radix Paeoniae 119,Radix Paeoniae 55,including paeoniflorin,baicalin,β-sitosterol,etc.Related drug target protein 1190,ICH disease-related genes 823,"Radix Paeoniae-Radix Paeoniae"and 72 common targets of ICH,mainly acting on Akt1,IL6,VEGFA,CASP3,EGF,involving 133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such as AGE-RAGE,TNF,IL-17,HIF1,PI3K-Akt.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Radix Paeoniae Rubra-Cortex Moutan"in the treatment of 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pathways and multiple targets,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further molecular biology verific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paeoniae rubra Cortex moutan Cerebral hemorrhage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Moutan Cortex and Paeoniae Radix Rubra reverse high-fat-diet-induced metabolic disorder and restore gut microbiota homeostasis 被引量:15
2
作者 ZHONG Ling-Jun XIE Zhi-Sheng +2 位作者 YANG Hua LI Ping XU Xiao-Ju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10-219,共10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cts of Moutan Cortex(CM,root bark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and Paeoniae Radix Rubra(PR,root of Paeonia veitchii Lynch) on metabolic disorders,focu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cts of Moutan Cortex(CM,root bark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and Paeoniae Radix Rubra(PR,root of Paeonia veitchii Lynch) on metabolic disorders,focusing on the infuence of CM and PR on the obesity-related gut microbiota homeostasis.The diet-induced obese(DIO) mouse model was used to tes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M and PR.The mic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CM and PR for 6 weeks,and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and insulin tolerance test(ITT)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of the mice.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T-PCR.High-throughput 16 S ribosomal RNA(16S rR NA) gene sequenc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and the metabolites in serum were analyzed by GC-MS.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M and PR combination alleviated obe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he DIO mice,leading to increased glucose uptake and gene expression in muscle and liver,and down-regulated SREBP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in liver.Interesting,neither the CM-PR extracts,nor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CM and PR did not affect SREBPs activity in cultured cells.Meanwhile,CM and PR significantly modulated the gut microbiota of the high-fat diet(HFD) treated mice,similar to metformin,and CM-PR reversed the overal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similar to the normal chow diet(NCD) treated mice.In conclusion,our results provide novel mechanisms of action for the effects of CM and PR in treating DIO-induced dysregulation of sugar and lipid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tan Cortex paeoniae Radix rubra Insulin resistance Gut microbiota
原文传递
登革热中医证治规律的数据挖掘
3
作者 王婷 刘城鑫 +1 位作者 詹少锋 江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491-2499,共9页
【目的】采用R语言数据可视化技术挖掘登革热的中医证治规律,为登革热的中医辨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相关文献,运用R... 【目的】采用R语言数据可视化技术挖掘登革热的中医证治规律,为登革热的中医辨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相关文献,运用R Studio对中药内服方涉及的登革热中医证型、治法、方剂、中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以探讨登革热的中医证治规律。【结果】共提取得到176条有效处方数据,涉及29个证型,73种中医治法,56首经方与时方及35首自拟方,179味中药。其中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是中药内服方治疗登革热的高频证型;清热、解毒、凉血、化湿为高频治法;清瘟败毒饮为高频运用方剂;甘草、连翘、黄芩、石膏、金银花等为高频用药;含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的药物组合共有3项,且其相关性最高。水牛角、牡丹皮、赤芍、生地黄、金银花、连翘、石膏、黄芩、知母、甘草是治疗登革热的核心中药。【结论】登革热中医证型分布以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为多,中医治疗登革热以清气分之热邪、凉营血之实热,兼化湿邪、养气阴为原则,治疗重在气血两清,同时重视化瘀在热病中的运用,见势及时阻断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卫气同病证 气营两燔证 清热 解毒 凉血 清瘟败毒饮 赤芍 牡丹皮 生地黄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范冠杰以活血化瘀药串治疗肥胖经验
4
作者 曾慧妍 余丹 +3 位作者 朱胜伶 张锦明 谢雯雯 范冠杰(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84-2188,共5页
范冠杰教授基于“动-定序贯八法”理论,认为肥胖除气虚、痰湿之外,还同时存在血瘀的病理因素;治疗肥胖时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为顺应疾病发展之需要。临证时可运用活血化瘀之山楂药串,该药串以山楂为君,配伍丹参-红花药对及牡丹皮-赤芍药对... 范冠杰教授基于“动-定序贯八法”理论,认为肥胖除气虚、痰湿之外,还同时存在血瘀的病理因素;治疗肥胖时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为顺应疾病发展之需要。临证时可运用活血化瘀之山楂药串,该药串以山楂为君,配伍丹参-红花药对及牡丹皮-赤芍药对。山楂药串气血并治,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血、健脾胃,散收兼施,动静相宜,适用于血脉瘀阻之肥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动-定序贯八法 血瘀 山楂药串 丹参 红花 牡丹皮 赤芍 活血化瘀 范冠杰
下载PDF
牡丹皮-赤芍药对治疗川崎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5
作者 冯子娟 周虹宏 +2 位作者 阳亭亭 罗武政 黄道超 《贵州科学》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了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对牡丹皮-赤芍发挥作用的潜在机理。方法:用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赤芍药对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基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川崎病有关靶点,通过Venny工具分析牡丹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了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对牡丹皮-赤芍发挥作用的潜在机理。方法:用TCMSP数据库对牡丹皮-赤芍药对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基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川崎病有关靶点,通过Venny工具分析牡丹皮-赤芍药对治疗川崎病的交集靶点。共有靶点经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图,使用R语言分析GO功能和KEGG富集情况,经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关键靶点与主要成分的结合力。结果:筛出牡丹皮-赤芍药对36个活性成分,243个潜在靶点,川崎病相关靶点1619个,活性成分-疾病共同靶点100个。PPI网络中核心靶点主要涉及MYC、HIF1A、AKT1、JUN等。GO功能分析获取GOBP条目1883条,GOCC条目40条,GOMF条目147条;KEGG富集得到168条信号通路,靶点集中在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中,槲皮素、山柰酚与JUN、AKT1、CASP3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牡丹皮-赤芍药对通过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生物过程,经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作用于川崎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赤芍 川崎病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中风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马怀芬 龙凯花 +2 位作者 朱凤霞 孟婷婷 王春柳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11期1635-1639,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赤芍-牡丹皮经典药对治疗中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药物与疾病数据库(Drug Bank)、赤芍-牡丹皮的疾病与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则分别由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建立...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赤芍-牡丹皮经典药对治疗中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药物与疾病数据库(Drug Bank)、赤芍-牡丹皮的疾病与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则分别由治疗靶标数据库(TTD)建立,而它的药效成分与靶点网络主要运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而成,并同时进行了网络拓补分析;至于核心靶点对基因本体(GO)的功能富集则主要运用DAVID数据库完成,同时也对百科全书KEGG(基因组)通路的功能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网络拓补分析结果表明,最核心的药效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奈酚、鞣花酸、黄芩苷,最核心的GO功能有活性氧代谢过程、脂多糖、核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膜微区、囊腔作用等;最核心的作用通路有VERF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通路等。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赤芍-牡丹皮药对干预中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赤芍-牡丹皮药对可能是通过VERF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TNF通路、IL-17信号通路、P13K-Akt等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治疗缓解中风功效,上述预测结果可为赤芍-牡丹皮药对在中风治疗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牡丹皮药对 中风 网络药理学 山奈酚 槲皮素 黄芩苷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广山 李玲玲 白春晓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659-665,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牡丹皮和赤芍的有效成分以及相应的作用靶点,通过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牡丹皮和赤芍的有效成分以及相应的作用靶点,通过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平台检索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绘制韦恩图,获得牡丹皮-赤芍与银屑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平台对牡丹皮-赤芍及银屑病的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37个和潜在作用靶点112个,关键靶点为JUN、AKT1、RELA,发现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血红素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AGE-RAGE信号通路、白介素(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在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结论]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作用在多种靶点、多种通路的生物学过程实现的,也为进一步研究牡丹皮-赤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赤芍: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作用通路
下载PDF
妇炎宁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生旺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66-76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妇炎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丹皮、延胡索、桂枝、赤芍等成分进行色谱鉴别,HPLC测定丹参酮ⅡA 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 在0.102μg~0 .510μg ...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妇炎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丹皮、延胡索、桂枝、赤芍等成分进行色谱鉴别,HPLC测定丹参酮ⅡA 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 在0.102μg~0 .510μg 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 .47 % ,RSD% 为2 .37 % 。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妇炎宁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宁胶囊 丹皮 延胡索 桂枝 中药 质量标准
下载PDF
TLC法定性鉴别花蛇解痒片中2味中药
9
作者 黄云峰 刘元 +1 位作者 文志云 李星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9期24-24,155,共2页
目的:完善花蛇解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鉴别花蛇解痒片中的牡丹皮、赤芍。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 目的:完善花蛇解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鉴别花蛇解痒片中的牡丹皮、赤芍。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花蛇解痒片 牡丹皮 赤芍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对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琪琪 王春柳 +7 位作者 支文冰 刘洋 李纯 周洁 张红 宗时宇 赵一丁 李晔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061-206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映射得到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3.7.1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网络互作图。采用AutoDock4.2.1软件评价主要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作用力。结果:筛选得到赤芍-牡丹皮药对通过11个活性成分作用于70个交集靶点,通过调控细胞的氧化刺激反应和生物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相关途径共同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牡丹皮中槲皮素(Quercetin)、芍药苷(Paeoniflorin)、山柰酚(Kaempferol)、芍药醇(Baicalein)与AKT1、VEGFA、MAPK1、MAPK8、AKT1、JUN、TNF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系统地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后期的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赤芍-牡丹皮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赤芍-牡丹皮配伍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嘉琪 王革生 +4 位作者 周玉嘉 刘佳霖 宋光荣 裴珍珍 郑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38-146,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中药赤芍-牡丹皮配伍治疗脑出血(ICH)药效物质基础与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收集中药赤芍、牡丹皮包含的活性成分,依据口服利用率和药物相似性等参数筛选;使用GeneCards、OMIM、DrugBank...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中药赤芍-牡丹皮配伍治疗脑出血(ICH)药效物质基础与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收集中药赤芍、牡丹皮包含的活性成分,依据口服利用率和药物相似性等参数筛选;使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收集ICH的作用靶点,获得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后,运用Cytoscape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将获得交集靶点上传至在线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构建PPI网络图,获取关键靶点蛋白后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收集赤芍有效活性成分119个,牡丹皮55个,包括芍药苷(paeoniflorin)、黄芩素(baical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等,相关药物靶点蛋白1190个,ICH疾病相关基因823个,赤芍-牡丹皮与ICH的72个共同靶点,主要作用于Akt1、IL-6、VEGFA、CASP3、EGF,涉及AGE-RAGE、TNF、IL-17、HIF1、PI3K-Akt等133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赤芍-牡丹皮配伍治疗ICH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为今后进一步分子生物学验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牡丹皮 脑出血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艳红 朱珂 +4 位作者 潘富强 陈楚敏 谢佳芯 冼丽柠 眭道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98-1201,共4页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及Ward’s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分布和用药规律。结果显示,共检索得到文献256篇,涉及证型52个,证素24个,方剂...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及Ward’s层次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分布和用药规律。结果显示,共检索得到文献256篇,涉及证型52个,证素24个,方剂214首,中药223味。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证型为血热瘀滞证、血热毒盛证和阴虚血燥证;对用药频次≥30的中药采用R型系统聚类生成2首聚类方,聚类方1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由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和土茯苓等组成;聚类方2以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为主要功效,由金银花、板蓝根、玄参和黄芩等组成。分析提示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的证型是血热瘀滞证和血热毒盛证,治疗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为主,用药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土茯苓、金银花、板蓝根、玄参和黄芩等为主,临床需随证加减,灵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瘀滞 血热毒盛 凉血解毒 生地黄 牡丹皮 赤芍 土茯苓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宁 王晓梅 徐世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8期1408-1415,1425,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选取赤芍⁃牡丹皮药对的有效元素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人类基因信息数据库选取异常子宫出血的疾病靶点;应用R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共...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选取赤芍⁃牡丹皮药对的有效元素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人类基因信息数据库选取异常子宫出血的疾病靶点;应用R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包含了16个化合物和67个关键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得到87个GO功能条目和116条KEGG信号通路。赤芍⁃牡丹皮药对中的槲皮素、黄芩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成分直接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胱天蛋白酶3、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相关靶点起作用,并主要富集在Kaposi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 infection、Hepatitis B、AGE⁃RAGE、TNF等多条信号通路上。结论:赤芍⁃牡丹皮药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抗细胞增殖和凋亡、保护血管内皮、抗炎症反应、调节激素分泌、提高抗氧化活性等作用,起到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赤芍⁃牡丹皮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牡丹皮、赤芍配伍对活血化瘀疗效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4
14
作者 张欢 何丽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牡丹皮、赤芍配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时间、血栓溶解、全血凝块溶解的影响。并考察两药配伍对没食子酸、芍药苷、丹皮酚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凝血酶时间,重量法测定血栓溶解率和全血凝块溶解率,HPLC... 目的探讨牡丹皮、赤芍配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时间、血栓溶解、全血凝块溶解的影响。并考察两药配伍对没食子酸、芍药苷、丹皮酚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凝血酶时间,重量法测定血栓溶解率和全血凝块溶解率,HPLC法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对照组的家兔体外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42.62%,血浆凝血酶时间13.45 s,给予不同药液后,各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下降(P <0.05),血浆凝血酶时间均上升(P <0.05),其中,合煎组药效最好,其体外血小板聚集率为20.77%,凝血酶时间为21.01 s。同时24 h内,两药合煎与单煎再混合的血栓溶解率及全血凝块溶解率高于单煎牡丹皮及单煎赤芍。HPLC分析结果显示,两药合煎后与单煎再混合比较,芍药苷含量增加(P <0.05)、没食子酸含量几乎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牡丹皮、赤芍合煎,能够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活血化瘀疗效,具有配伍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药理学 牡丹皮 赤芍 配伍 有效成分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跌打药酒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晓嘉 陈君锐 周燕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9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提高跌打药酒的产品质量,建立相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川芎、赤芍三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高效液相法,对牡丹皮药材中的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鉴别方法:薄层斑点清晰... 目的研究提高跌打药酒的产品质量,建立相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川芎、赤芍三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高效液相法,对牡丹皮药材中的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鉴别方法: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和重复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丹皮酚在2.5272~160.1742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皮酚的回收率为97.79%。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对跌打药酒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打药酒 当归 川芎 赤芍 牡丹皮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赤芍-牡丹皮药对水提醇沉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颖超 朱水桥 《中国药师》 CAS 2023年第12期393-399,共7页
目的优选赤芍-牡丹皮药对(11)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assan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水提工艺;以药液密度、乙醇体积分数... 目的优选赤芍-牡丹皮药对(11)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丹皮酚的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assan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水提工艺;以药液密度、乙醇体积分数、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丹皮酚的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大生产实际情况优选醇沉工艺。结果最优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提取1次,每次60 min;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密度1.20 g·mL^(-1)(30℃),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60 h。结论优选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赤芍-牡丹皮药对(1∶1)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牡丹皮药对 水提醇沉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下载PDF
舒散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燕凌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1期3087-3089,共3页
目的建立舒散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对照品或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舒散颗粒中当归、赤芍、牡丹皮、青皮、茯苓五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分离度好、斑点清晰,在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应位置上显相同... 目的建立舒散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对照品或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舒散颗粒中当归、赤芍、牡丹皮、青皮、茯苓五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分离度好、斑点清晰,在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舒散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散颗粒 当归 赤芍 牡丹皮 青皮 茯苓 薄层色谱鉴别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18
作者 张开源 何诗雅 +2 位作者 陈丽莹 姚心怡 王新昌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的临床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对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建立处方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核心治疗...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的临床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对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建立处方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核心治疗药对,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对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6例医案纳入研究,关联分析后发现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是治疗SLE的核心药对;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该药对后共获得115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hub基因网络发现STAT3、MAPK1、AKT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可能是核心药对治疗SLE的关键疗效靶点。结论SLE关键病位在肝,病机以“热毒、阴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以调肝、清热、滋阴、祛瘀为要,并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为核心治疗药对,该药对的关键疗效靶点可能是STAT3、MAPK1、AKT1和IL-6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 药对 赤芍 牡丹皮 生地黄
下载PDF
牡丹皮、赤芍与白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活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0
19
作者 章丽 赵冰洁 +4 位作者 袁嘉瑞 汪春飞 赵迪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676-2683,共8页
目的观察牡丹皮、赤芍与白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三者在功效方面的异同,并探讨牡丹皮、赤芍与白芍活血功效的机制。方法大鼠sc盐酸肾上腺素结合冰水浸泡制作急性血瘀模型,以丹参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观察牡丹皮、赤芍与白芍对血... 目的观察牡丹皮、赤芍与白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三者在功效方面的异同,并探讨牡丹皮、赤芍与白芍活血功效的机制。方法大鼠sc盐酸肾上腺素结合冰水浸泡制作急性血瘀模型,以丹参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观察牡丹皮、赤芍与白芍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系统、血清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牡丹皮能够延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P<0.05),显著抑制血小板黏附(P<0.01),且上调血小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与Ser1177位磷酸化的e NOS(p-e NOS)蛋白表达水平(P<0.01、0.001),减少血清中TXB2(P<0.05)及增加6-keto-PGF1α的量(P<0.01);赤芍能够显著改善不同切变率下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延长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PT、TT(P<0.05、0.01),降低血小板黏附率(P<0.05),减少血清中TXB2的量(P<0.01)、增加6-keto-PGF1α的量(P<0.01),上调血小板e NOS、p-e NOS蛋白表达水平(P<0.05);白芍则对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能够显著延长APTT、TT(P<0.05),降低血小板黏附率(P<0.05),增加血清中6-keto-PGF1α的量(P<0.05),同时显著增加血小板e NOS、p-e NOS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牡丹皮、赤芍和白芍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凝血系统、抑制血小板黏附率、增加血小板e NOS、p-e NOS蛋白表达水平,但牡丹皮、赤芍较白芍活血化瘀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赤芍 白芍 急性血瘀模型 血小板 凝血
原文传递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对丹皮、赤芍和白芍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章丽 赵冰洁 +3 位作者 袁嘉瑞 汪春飞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35-1842,共8页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对丹皮、赤芍与白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采用HPLC-DAD技术,分析了13批丹皮,14批不同产地的赤芍与10批不同产地的白芍药材,并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利用F检验考察了丹皮、赤芍与白...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对丹皮、赤芍与白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采用HPLC-DAD技术,分析了13批丹皮,14批不同产地的赤芍与10批不同产地的白芍药材,并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利用F检验考察了丹皮、赤芍与白芍主成分间的显著性差异程度。建立了13批丹皮、14批赤芍与10批白芍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认了7个萜苷类和酚酸类成分,根据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并结合"组分结构"理论对丹皮、赤芍与白芍进行对比研究。丹皮、赤芍与白芍功效不同,通过试验比较研究丹皮、赤芍与白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及其配比,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 赤芍 白芍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组分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