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oge与Paideia:斯巴达与雅典公民教育体系之比较
1
作者 李海萍 上官知立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5期9-14,共6页
古希腊城邦的教育体系均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培养卓越公民。作为古希腊最具影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的“Agoge”和雅典的“Paideia”教育体系各有特点:“Agoge”属于公共事务,注重严苛的整体规训,有着戒备的封闭体系;“Paideia”则属私人... 古希腊城邦的教育体系均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培养卓越公民。作为古希腊最具影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的“Agoge”和雅典的“Paideia”教育体系各有特点:“Agoge”属于公共事务,注重严苛的整体规训,有着戒备的封闭体系;“Paideia”则属私人事务,强调愉悦的个人体验,有着开放的私人空间。从操作层面看,两者截然相反但却异曲同工,对两千年后的教育实践仍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oge paideia 公民教育
下载PDF
瓦纳尔·耶格尔:《Paideia:希腊文化理想》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恒 《中国学术》 2002年第2期348-353,共6页
关键词 瓦纳尔·耶格尔 书评 古希腊 西方传统文明 paideia:希腊文化理想》
原文传递
真理与教化--通过海德格尔理解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高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43-348,共6页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比喻之一,自出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人们的阐发并由此被给予了极其不同的解释;然而,就算是名为教育哲学的解释,也未能揭示paideia(教化)这一现象的源始性。在海德格尔看来,教育哲学所涉及的...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西方思想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比喻之一,自出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人们的阐发并由此被给予了极其不同的解释;然而,就算是名为教育哲学的解释,也未能揭示paideia(教化)这一现象的源始性。在海德格尔看来,教育哲学所涉及的“教育”已经被现代社会的进步主义流俗观念所遮蔽,而这种遮蔽恰恰发端于柏拉图洞穴比喻中虽未曾言明但实际发生了的真理之本质的转变。因此,通过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解释,我们既可以从中展现源始的paideia现象,又可以获知这种源始现象失落的原因,进而揭示当代教育的根本危机,并找到解决危机的可能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deia 洞穴比喻 柏拉图 海德格尔 aletheia
下载PDF
作为心灵教育艺术的辩证法 被引量:9
4
作者 金生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0,共8页
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运用对话,共同探究真理,引导灵魂向真善美转向,把心灵中最好的部分——理性智慧引发出来。教育作为引导灵魂向善的根本方式,与辩证法对话的目的和方式相通。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的对话实践看作灵魂教育的艺术,是把心灵... 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运用对话,共同探究真理,引导灵魂向真善美转向,把心灵中最好的部分——理性智慧引发出来。教育作为引导灵魂向善的根本方式,与辩证法对话的目的和方式相通。苏格拉底把辩证法的对话实践看作灵魂教育的艺术,是把心灵从意见、假象的泥沼中拉升起来的根本方法,是激发人对真善美的热爱的根本方式。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关照灵魂、引导灵魂向善,只有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辩证对话的方式,引发人性对美善的向往,教育才能培育灵魂的美善。辩证法的技艺是一切教育艺术的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辩证法 心灵教化 教育艺术 真理游戏 德性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化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展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33-36,89,共4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和形式,在公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特殊的教育内涵,是兼具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教化途径。从认知规律角度...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和形式,在公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特殊的教育内涵,是兼具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教化途径。从认知规律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涌迫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新的教育"言语"形式,是"在场"的言说和"不在场"的教化,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区别。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深化这样的教化作用:建立富有"共通感"的教化对话,以"场所感"促进公众与城市公共空间价值导向相向而行,在"意象"中推动教化主客体不断趋向统一,创造"触发器"以促发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城市公共空间 教化
下载PDF
天下文明的重建:孟子儒学的仁义政教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广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2,共11页
孟子仁义政教论的历史语境是战国之乱世,理论语境则是华夏天下文明的重建。孟子以其仁义儒学为华夏政教文明复兴的宏业重新奠立了心性论的基础,仁义不是天志之法,而是心性之德,无论大人君子的皇皇高德,还是普通人民的庸常善德都要依赖... 孟子仁义政教论的历史语境是战国之乱世,理论语境则是华夏天下文明的重建。孟子以其仁义儒学为华夏政教文明复兴的宏业重新奠立了心性论的基础,仁义不是天志之法,而是心性之德,无论大人君子的皇皇高德,还是普通人民的庸常善德都要依赖于心性的自觉与情识的成长。相对于杨朱学说政治虚无主义的绝望和墨子学说道德理想主义的热望,孟子的仁义学说提供了“中道”的道德现实主义方案:通过仁义政教,建设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可能的中心之国”。仁义政教不能像天志之法那样强力重构所有的人伦,君子只能在反躬自省的自我校正中,顺应人的自然性情,以伦类之知和差序之爱,开辟“权以归经”的文明重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文明 仁义 政教 孟子 儒学
下载PDF
宇宙(Κóσμο■)的构型对道德与政治的奠基——柏拉图论整体和谐秩序之美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兴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4,共7页
把宇宙理解为整体秩序的和谐,是柏拉图哲学最高的相的构型,他从人的视域对宇宙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理解,从宇宙论的视角为人的道德和政治生活奠定了根基。宇宙整体秩序的和谐不仅是自然和谐,也是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而... 把宇宙理解为整体秩序的和谐,是柏拉图哲学最高的相的构型,他从人的视域对宇宙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理解,从宇宙论的视角为人的道德和政治生活奠定了根基。宇宙整体秩序的和谐不仅是自然和谐,也是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而且正是在宇宙的整体秩序和谐的基础上人自身的秩序才有可能。为实现宇宙秩序的整体和谐,柏拉图通过哲学的爱欲教化打通身体和灵魂,不仅构型了宇宙秩序,以之为道德与政治的整体和谐秩序的奠基,而且也为道德与政治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和谐 秩序 爱欲 教化
下载PDF
哲学的治疗:读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 被引量:2
8
作者 克里斯托弗·克利帕 卓洪峰 《德国哲学》 2014年第1期272-321,共50页
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通常被视为他的第二本奠基性著作,作为其后期思想的指导原则这本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敏感而富有判断力的关注。然而,常被忽视的是,海德格尔对教学问题上的一种不可教的教义的根本的... 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通常被视为他的第二本奠基性著作,作为其后期思想的指导原则这本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敏感而富有判断力的关注。然而,常被忽视的是,海德格尔对教学问题上的一种不可教的教义的根本的强调。本文以《哲学论稿》中所呈现的教学问题作为切入点,旨在批判性地考察海德格尔思想的根基。笔者将论证,海德格尔的成问题的Paideia[教化、潘迪亚]方式,与奥维德式的通过修辞手法彻底改变我们在世界中的爱欲取向的做法最为相像。由于我们对存在者的爱需要被净化并导向存在,一系列相关于能动性和真理的难题便随之而出,而海德格尔所贡献的那种转化的实践可行性和可欲性也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最后,笔者探究了《哲学论稿》在政治上的结果,揭示了海德格尔对现代性和古典传统,以及对日常的在世存在本身的挑战的激进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Ereignis[成己、本有] 科耶夫 柏拉图 paideia[教化、潘迪亚] 存在 谋制 世界和大地 技术 形而上学
下载PDF
海德格尔论教化与真理——对柏拉图洞穴喻的一种生存论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久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0-24,共5页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教化 真理 柏拉图 洞穴喻
下载PDF
王学中的三种庶民教化形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格 《中国研究》 2019年第2期195-206,231,共13页
"教化"是儒家政治理念和实践的核心,其中包括面向庶民的教化。王学有不同形式的庶民教化实践探索,其中,以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为代表的庶民教化是通过乡村社区组织化的形式向底层民众布教,贯彻的是自上而下的言教方式;以泰... "教化"是儒家政治理念和实践的核心,其中包括面向庶民的教化。王学有不同形式的庶民教化实践探索,其中,以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为代表的庶民教化是通过乡村社区组织化的形式向底层民众布教,贯彻的是自上而下的言教方式;以泰州王学为代表的庶民讲学,则是基于"圣愚无间"的平等观,通过扩大原本仅限于士人精英的讲学活动,让庶民自觉其道德;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代表的则是以国家的行政手段,通过"学校"制度对庶民教化内容进行严格的管控。它们代表了王学解决政治哲学中庶民教化的问题所寻求的三种不同方式,但都无可避免地陷入困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学 庶民教化 泰州学派
下载PDF
驯养、教化和自然——从《旧约》musar到古希腊παιδε?α观念的流变
11
作者 鲍永玲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4期49-57,196,共9页
在公元前3世纪,当《旧约》的希伯来文本被译成希腊文七十贤士译本时,"παιδε?α"一词取代了"musar"。后者意指驯养、养护、教导,更贴近后世的教育概念;前者则指教化和文化。由此开始了对人类教育想象的理智化... 在公元前3世纪,当《旧约》的希伯来文本被译成希腊文七十贤士译本时,"παιδε?α"一词取代了"musar"。后者意指驯养、养护、教导,更贴近后世的教育概念;前者则指教化和文化。由此开始了对人类教育想象的理智化进程。希腊παιδε?α观念涵括了当时所有的人类努力,它指将人类培养成与绝对完美事物相一致的方法和路径,也是个体与共同体和谐存在的最终理由。在西方早期教化传统里,不同时期的教化理论伴随着人对自身、上帝和自然(φ?σι?)关系不断变化的理解。在这一过渡时期,最初意指成长过程的φ?σι?,指向一种自然而然的人格化的完美事物,教化的差异则区分了人道的人和野蛮的人。近代人文主义可说是一种特殊的罗马现象,它产生于古罗马人与晚期希腊παιδε?α观念的相遇,而古犹太musar向古希腊罗马παιδε?α观念的转化则与当时自然理念的变迁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早期教化理论 近代人文主义 自然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的明智德性与共和政体的生成
12
作者 马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50-455,共6页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明智是城邦生活的主德。君主制和贵族制下的统治者拥有明智德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多数人统治而又轮流执政的共和政体,统治者是否具有明智德性?答案是肯定的。实现的途径是"教化中产阶级",先教化中...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明智是城邦生活的主德。君主制和贵族制下的统治者拥有明智德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多数人统治而又轮流执政的共和政体,统治者是否具有明智德性?答案是肯定的。实现的途径是"教化中产阶级",先教化中产阶级中天赋优异者使其成为立法者,然后借助良法的教化作用,达到对中产阶级的教化。而具备明智德性的共和政体也就是贵族政体的一型,亚里士多德的共和政体既是现实可行的政体,也是向理想政体开放的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政体 中产阶级 明智 教化 法律
下载PDF
海德格尔的不可教的教义
13
作者 克里斯托弗·克利帕 卓洪峰(译) 邓晓芒(校) 《德国哲学》 2016年第1期137-153,共17页
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哲学论稿》可谓难以概述,这是因为它向读者摆出了两个不同却相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搞清楚海德格尔在试图达成什么。大多数对其著作的研究集中对这个问题梳理出一个答案。在本文中我主张应当集中于第二个问... 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哲学论稿》可谓难以概述,这是因为它向读者摆出了两个不同却相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搞清楚海德格尔在试图达成什么。大多数对其著作的研究集中对这个问题梳理出一个答案。在本文中我主张应当集中于第二个问题,哪怕这个问题不是更具有启发性的,也至少是同等重要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海德格尔在试图达成其目的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一旦把握到海德格尔在方法或教学问题上的极端矛盾,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两个问题在他的著作中以一种自身消解的方式而相互作用着。海德格尔想要达成的变革有赖于一种在根本上不可教的教义,并且是如此地依赖于对一群并不存在的学生的预设。我在结论中主张这个悖谬源于这样的事实:海德格尔并没有他所渴望的那样有革命性,而且没有被广为接受,这还包括他那典型的现代幻相:人在根本上可以被重新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不可教的教义 教学法 paideia[教化、派迪亚]
下载PDF
苏格拉底如何做教师——《普罗塔戈拉》开篇释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5,共9页
《普罗塔戈拉》的开篇既是文章主体的序幕,也是苏格拉底本人哲学教化生涯的序幕。本文以开篇中苏格拉底与青年人希珀克拉底之间的教育案例为原型,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教育意蕴。苏格拉底式教育的起点在于:个体性的对自我... 《普罗塔戈拉》的开篇既是文章主体的序幕,也是苏格拉底本人哲学教化生涯的序幕。本文以开篇中苏格拉底与青年人希珀克拉底之间的教育案例为原型,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教育意蕴。苏格拉底式教育的起点在于:个体性的对自我心性与限度的审慎反思,以及关系性的师生之间精神联结的建立;教育的具体路径在于通过辩证式对话实现个体的自我认识;保持闲暇是教育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苏格拉底作为教师,其典范意义不仅在于其教育技艺的高超,更在于他对城邦与青年人的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 教师 教化
下载PDF
现代性双重危机下的古典教化——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的教育思想解读
15
作者 程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6,共4页
雅斯贝尔斯在1931年出版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深刻地反思了德国现代化历程中"技术—群众"社会导致"纳粹专制"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对人类自由天性的双重压迫,并分析了其对教育的影响。针对时代的状况,雅斯贝... 雅斯贝尔斯在1931年出版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深刻地反思了德国现代化历程中"技术—群众"社会导致"纳粹专制"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对人类自由天性的双重压迫,并分析了其对教育的影响。针对时代的状况,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以古典教化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向古代经典学习在培育人性力量、争取人的精神自由方面的重要性。雅斯贝尔斯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时代的精神状况》 精神自由 古典教化
下载PDF
基于洞穴喻的柏拉图教化思想研究
16
作者 庞韵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9期42-44,共3页
洞穴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洞穴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化思想。柏拉图的洞穴喻思想展示了教化的场景、探讨了教化的本质、教化的方法、教化的过程、教化的目的、教化的困境、洞穴中的囚徒和自由人、以及重返洞穴的哲人。... 洞穴喻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洞穴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化思想。柏拉图的洞穴喻思想展示了教化的场景、探讨了教化的本质、教化的方法、教化的过程、教化的目的、教化的困境、洞穴中的囚徒和自由人、以及重返洞穴的哲人。深入挖掘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洞穴喻 教化 囚徒 哲人
下载PDF
自由教育革新与民主社会重建:阿德勒派迪亚教育实验
17
作者 王晨 景珊珊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75,共10页
派迪亚教育实验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的一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是阿德勒晚期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美国代表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之一,其影响持续至今。派迪亚教育实验体现了阿德勒对自由教育的... 派迪亚教育实验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的一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是阿德勒晚期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美国代表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之一,其影响持续至今。派迪亚教育实验体现了阿德勒对自由教育的反思与新转向,实验历经四十余年的持续推广,秉持民主、平等、可持续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培育智慧的通识性知识与技艺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融通运用讲授法、训练法、苏格拉底研讨法,有效实现学生对组织化知识的掌握,对理智技能(学习技能)的发展以及对思想与价值的深入理解。同时实验充分协调教育者互相合作,让所有学生获得最高品质的教育,为民主社会培养有智慧的公民,以此重振美国的自由教育和民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勒 自由教育 民主教育 派迪亚教育实验
原文传递
法律的教化性——从“法律信仰”论说开去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亚飞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9,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伯尔曼著作中译本面世,“法律信仰”迅速成为我国法学界的热词,但进入21世纪后,“法律信仰”论遭到广泛的批评,被认为只是对于伯尔曼学说的简单附会。然而,相关批评忽视了蕴含在“法律信仰”论中的真理颗粒,即内在于...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伯尔曼著作中译本面世,“法律信仰”迅速成为我国法学界的热词,但进入21世纪后,“法律信仰”论遭到广泛的批评,被认为只是对于伯尔曼学说的简单附会。然而,相关批评忽视了蕴含在“法律信仰”论中的真理颗粒,即内在于我国法律传统,以及当代法律实践中的法律的教化性质。正是由于我国当代法律的教化特性,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传统美德,以及现代法治精神能够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平稳转型,避免了西方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因整全性价值秩序裂解导致的一系列恶果。“法律信仰”概念正是对我国相关历史传统,以及当代实践的自主性表达,是我国法学自主性话语体系发展过程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信仰 教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现代化
原文传递
犹太人与基督徒对希腊知识文化之转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丹尼尔·威廉姆斯 柳博赟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2年第1期138-167,共30页
我想在这里重提一个老问题: 古典希腊文化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了大流散时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还是恰恰相反,古代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塑造了希腊文学传统,使之能够保有其自身的旨要?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问这个问题( 而且... 我想在这里重提一个老问题: 古典希腊文化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了大流散时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还是恰恰相反,古代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塑造了希腊文学传统,使之能够保有其自身的旨要?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问这个问题( 而且人们经常问这个问题) : 摩西五经独有的训导以及耶稣传达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enization TRANSPOSITION paideia
原文传递
苏格拉底的“不教”之教 被引量:15
20
作者 金生鈜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3,共6页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说自己不教,不是教师。苏格拉底不教,是因为真理才是真正的教师,而他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把"教"看作是通过邀请真理出场关照灵魂的方式。真正的教应当是灵魂之练习,真正的教师是照料灵魂健康的教师。在...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说自己不教,不是教师。苏格拉底不教,是因为真理才是真正的教师,而他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把"教"看作是通过邀请真理出场关照灵魂的方式。真正的教应当是灵魂之练习,真正的教师是照料灵魂健康的教师。在对话探究中,教师与学生作为同伴或朋友,通过质疑与检查意见相互合作,寻求真理之教诲,共同置身于真理的教导之中。苏格拉底的对话探究,本质上是一种关怀灵魂并教导灵魂向善的艺术。苏格拉底不教技艺,但却关照灵魂之健康。苏格拉底是名符其实的教师,是灵魂教育的艺术家。苏格拉底式的教师永远是教师的典范,一个教师应该具有苏格拉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对话探究 灵魂教化 教师典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