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强 朱诚 +2 位作者 姜逢清 刘兴林 郭立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通过对重庆巫山张家湾西汉遗址 T91 1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汉代该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人们盲目砍伐树木 ,使该区植被严重退化 ,使生态环境恶化 ,降水集中、坡地表面松散沉积丰富、缺乏植被... 通过对重庆巫山张家湾西汉遗址 T91 1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汉代该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人们盲目砍伐树木 ,使该区植被严重退化 ,使生态环境恶化 ,降水集中、坡地表面松散沉积丰富、缺乏植被保护等使流水侵蚀、坡地径流发育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该区的人类文明因此而衰落。同时研究发现 ,该区在竺可桢划分的中国 4次温暖期与 4次寒期中的第 2次寒冷期 (公元初至公元 60 0年 )仍为温暖期 ,这是由于该区西北面与东南面均有高大山脉包围 ,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进入本区的缘故。该区气候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至少该区在汉代气候演变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某种相关关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变化单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湾遗址 环境考古 巫山 重庆市 粒度 磁化率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三星堆文明消失原因的古环境因素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付顺 叶青培 +1 位作者 王成善 刘兴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三星堆文明的神秘消失,古环境演变应是重要原因,与全球性古气候环境变化直接相关。通过对古蜀(广汉)地区古环境演化研究得出,3.0kaBP左右该区古环境演化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也有气候变冷、环境恶化的事件发生。推断该区... 三星堆文明的神秘消失,古环境演变应是重要原因,与全球性古气候环境变化直接相关。通过对古蜀(广汉)地区古环境演化研究得出,3.0kaBP左右该区古环境演化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也有气候变冷、环境恶化的事件发生。推断该区古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洪水流量突发性质的变幅增大,导致山前冲积扇上的河流摆动迁徙加强,以致其中一次突发性河流改道冲毁了三星堆古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明 消失原因 古环境演变
下载PDF
黄土洼古滑塌体引起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岳大鹏 李奎 +2 位作者 陈宝群 刘鹏 颜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4,共8页
滑塌是一种复合地质灾害,它改变地貌形态,并引起诸多环境效应。以陕北子洲县庞家沟黄土洼流域内的古滑塌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记载、野外调查、剖面分析等方法,对古滑塌体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 滑塌是一种复合地质灾害,它改变地貌形态,并引起诸多环境效应。以陕北子洲县庞家沟黄土洼流域内的古滑塌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记载、野外调查、剖面分析等方法,对古滑塌体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洼古滑塌体形成于1569年8月,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古滑塌阻塞沟道,产生了侵蚀堆积地貌和堆积侵蚀地貌,塑造了平川地形,减轻了侵蚀强度;黄土洼天然坝淤地、后小滩沟和大嘴沟中,泥沙淤积后的沉积物中洪水旋回层具有"二元结构",其中"细淤泥层"对洪水具有指示作用;黄土洼天然坝淤地经过了440多年的淤积,其泥沙淤积最深厚度可达50 m,有效的阻止了水土流失,产生了积极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为黄土洼古滑塌体的综合治理、天然坝系的保护和反演黄土高原近500年来沉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塌体 黄土洼 环境效应 沉积环境 天然坝系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发育与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闫满存 王光谦 +1 位作者 董光荣 李保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风沙地貌、沙山地层结构、古沙山层理构造、沙山TL测年和区域输沙率等的综合研究表明 ,巴丹吉林地区自西北而东南大致可划分为河湖为主的弱水冲洪积扇、以河湖与风沙交替作用过度区和以风沙作用为主沙丘区。弱水冲洪...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风沙地貌、沙山地层结构、古沙山层理构造、沙山TL测年和区域输沙率等的综合研究表明 ,巴丹吉林地区自西北而东南大致可划分为河湖为主的弱水冲洪积扇、以河湖与风沙交替作用过度区和以风沙作用为主沙丘区。弱水冲洪积扇的发育为沙漠、沙山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来源。高大沙山是更新世期间起伏的沙质下垫面与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末次冰期以前为西风环流为主时期 ,地表主导风向为西风 ,次为西北风 ,河湖环境发育 ;末次冰期以来为东亚季风环流为主时期 ,地表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次为西风 ,风沙活动盛行。期间 ,风积床面经历了新月形、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复合沙丘链到复合型高大沙山的一系列复合、演变与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古沙山 环境变化 风沙作用 地层结构 下垫面
下载PDF
Sr-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the Nansha Sea Area and Palaeo-environment
5
作者 桂训唐 于津生 +1 位作者 李献华 陈绍谋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The Nansha se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acific Ocean plate, In-dian-Austral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meet, and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both constrained by those three plates. It i... The Nansha sea area is located in the place where the Pacific Ocean plate, In-dian-Austral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meet, and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both constrained by those three plates. It is a semi-closed marginal sea area,which is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Indian and the Pacific Ocean by channels. TheSr-O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this area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range of our investigation islimited to the area of 105-118°E and 3 - 12°N. The surface sediments from 36 sta-tion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the above area, were analyzed. All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IC SEDIMENTS ISOTOPIC GEOCHEMISTRY palae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喀斯特CaCO_3沉积过程研究现状
6
作者 薛治国 陈浒 +1 位作者 刘子琦 付超凡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2-56,共5页
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是近代学术热点之一,用于古环境重建的资源很多,但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定年的较少.喀斯特沉积物蕴含有高分辨率的古环境信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目前对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响应研究较为... 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是近代学术热点之一,用于古环境重建的资源很多,但能够进行高分辨率定年的较少.喀斯特沉积物蕴含有高分辨率的古环境信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古环境重建,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目前对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响应研究较为薄弱.沉积矿物在形成和成岩的过程中伴随的碳氧同位素变化和其它物质迁移影响古环境重建的准确性,为降低这些过程对古气候重建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环境监测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沉积 古环境 环境监测
下载PDF
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晗 杨颖 +4 位作者 杨利平 王炜林 张云翔 岳乐平 王建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18,共7页
为揭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对遗址区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物磁化率强度、孢粉等分析研究,表明自距今6000年,受全新世以来陕西关中地区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控制,杨官寨遗址古气候呈现温暖湿润与干旱寒凉相互交替的特... 为揭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对遗址区实测剖面进行沉积物磁化率强度、孢粉等分析研究,表明自距今6000年,受全新世以来陕西关中地区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控制,杨官寨遗址古气候呈现温暖湿润与干旱寒凉相互交替的特征。距今6000年到5400年,该地古气候温暖湿润,宜于植被生长,以农业种植与畜牧业为主,为庙底沟文化大型环壕聚落的出现提供了有利基础;距今5400年左右,古气候出现短暂的降温期,呈现干燥低温特征,受此影响,杨官寨遗址聚落规模大幅萎缩。出现了以半坡四期文化,古气候呈现由冷转暖、降温、暖湿、较冷四个阶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官寨遗址 仰韶文化 古环境 古人类文化与环境演变
下载PDF
灵山岛早白垩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葛毓柱 钟建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7-940,共14页
灵山岛早白垩灵山岛组发育丰富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野外踏勘船厂、灯塔和千层崖三个剖面,根据沉积外观可分为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两个部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均有发育。其中,变形层段中可见褶皱变形、变形层理... 灵山岛早白垩灵山岛组发育丰富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野外踏勘船厂、灯塔和千层崖三个剖面,根据沉积外观可分为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两个部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均有发育。其中,变形层段中可见褶皱变形、变形层理及大型负载构造。非变形层段可见火焰构造、同沉积布丁构造和同沉积微断层。研究发现,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尺度大(厚度可至十多米,长度可至数百米),侧向连续性好;非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尺度小(厚度仅几个厘米),侧向连续性差。且变形层段和未变形层段厚度统计数据表明,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砂岩厚度无必然联系,而非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多出现在粒序砂岩层底部或旋回砂岩层变厚过程中。沉积环境表明,非变形层段和变形层段为一深水低角度斜坡沉积产物。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发育形态和数量受到斜坡地形的控制。结合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分析,认为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为地震,而非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为负载作用。锆石测年数据表明灵山岛组与上覆流纹岩沉积时间相近,因此地震活动可能与岩浆侵入或早期火山喷发活动相关。此外,汇总早白垩世重要事件,发现灵山岛组沉积、变冷事件、恐龙迁移、海平面变化和同位素偏移具有时间一致性,因此推断这些事件可能共同对应了早白垩世一次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短期灾难性事件(如早白垩世缺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山岛 早白垩世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触发机制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PROGRESS IN STUDIES O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度 李炳元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9年第4期2-9,共8页
The Qinghai Xizang (Tibet) Plateau area was subjected to twice uplift and planation in the Tertiary. Intense uplifting of the plateau area has given rise to drastic change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 The Qinghai Xizang (Tibet) Plateau area was subjected to twice uplift and planation in the Tertiary. Intense uplifting of the plateau area has given rise to drastic change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on the plateau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since 3.4 Ma B.P.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changes with dry tendency in interior of the plateau had occurred during the last 150 ka B.P. By comparative study on several mountains of the plateau, two systems of the structure type of the altitudinal belt are identified and nine groups are subdivided . A distribution model with close relevance to highland uplift effect has been generalized. A number of striking geo ecological phenomena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 such as moisture corridor, dry valleys, high cold meadow zone, and high cold arid core area a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hermal conditions, moisture regimes and variation in landforms of the plateau is sequentially demarcated. A tentative scheme of 2 temperature belts, 10 natural zones and 28 physical districts has been proposed not including southern slopes of the East Himalayas. The Qinghai Xizang Plateau is sensitive to “green house effect”, showing close relation with glob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and response of glaciers, snow deposit and permafrost on the plateau to global change are dealt with in the present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 Xizang PLATEAU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alaeo GEOGRAPHICAL evolution ENVIRONMENTAL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内蒙古经棚古湖区湖泊演化与环境变迁
10
作者 魏永明 杨志荣 宋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45-252,共8页
通过经棚地区构造地貌、新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的综合分析,论证了经棚古湖的存在;探索了经棚古湖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揭示了经棚古湖与西拉木伦河中上游及浑善达克坳陷东部古湖在发育时代、水系变迁上的密切关系,指出了研究这些... 通过经棚地区构造地貌、新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的综合分析,论证了经棚古湖的存在;探索了经棚古湖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揭示了经棚古湖与西拉木伦河中上游及浑善达克坳陷东部古湖在发育时代、水系变迁上的密切关系,指出了研究这些古湖的发育与演化在研究区域环境变迁规律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湖泊演化 环境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