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峨眉山龙门洞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遗迹组构及其沉积学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国成 王昆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在四川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嘉一段)河口湾沉积中,共鉴定出动物遗迹化石9个属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Diplocraterion isp.,Skolithos isp.,Psilonichnus upsilon,Palaeophycus tubularis,Cochlichnus anguineus,Hel... 在四川峨眉山龙门洞剖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嘉一段)河口湾沉积中,共鉴定出动物遗迹化石9个属种,包括Arenicolites isp.,Diplocraterion isp.,Skolithos isp.,Psilonichnus upsilon,Palaeophycus tubularis,Cochlichnus anguineus,Helminthopsis isp.,Protovirgularia obliterata和逃逸迹。根据遗迹化石的形态特征和梯阶分布识别出2个遗迹组构:Arenicolites遗迹组构和Palaeophycus tubularis遗迹组构,分别代表潮间砂坪和泥坪沉积环境。这2个组构都是软底控制的遗迹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 下三叠统 嘉陵江组一段 河口湾沉积 遗迹组构 Arenicolites palaeophycus tubularis
下载PDF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Schaubc ylindrichnus heberti及其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文涛 李凯楠 +3 位作者 王敏 齐永安 李妲 常玉光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上部保存有大量发育厚壁的遗迹化石。通过野外多剖面多角度观察,结合室内遗迹化石特征统计、宏观—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该遗迹化石的纵切面形态多为I/J形和宽扁U形,且多呈簇状或束状的集群分布,具有厚的衬壁,被...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上部保存有大量发育厚壁的遗迹化石。通过野外多剖面多角度观察,结合室内遗迹化石特征统计、宏观—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该遗迹化石的纵切面形态多为I/J形和宽扁U形,且多呈簇状或束状的集群分布,具有厚的衬壁,被深色晕圈所围绕。单个潜穴结构由分界清晰的三部分组成:深灰色亮晶方解石组成的填充物、浅灰白色灰泥质衬壁、深灰色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的晕圈。根据这些特征将其定名为Schaubcylindrichnus heberti,并对其进行形态功能分析,认为S.heberti体现了造迹生物复杂的行为习性:两种摄食方式(建造潜穴时的食沉积物以及居住时的漏斗进食),主动避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建造厚的衬壁),以及快速生长的生存策略(不断废弃旧管、建造新管)。在寒武系张夏组灰岩中发育大量且属种单一的Schaubcylindrichnus,说明寒武纪生物的行为习性已有显著进化,生物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aubcylindrichnus palaeophycus heberti 遗迹化石 张夏组 寒武系
原文传递
重庆万州下侏罗统自流井组湖相遗迹化石新类型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锋 周羽漩 +3 位作者 葛润青 胡旭峰 熊璨 易万成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8-236,共9页
描述在重庆万州区铁峰山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首次发现的遗迹化石,鉴定为新种Palaeophycus tiefengshanensis。该种以潜穴表面瘤状凸起特征与较大的潜穴尺寸区别于古藻迹其他遗迹种。遗迹组构分析表明该遗迹化石产出层位的层面生物... 描述在重庆万州区铁峰山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首次发现的遗迹化石,鉴定为新种Palaeophycus tiefengshanensis。该种以潜穴表面瘤状凸起特征与较大的潜穴尺寸区别于古藻迹其他遗迹种。遗迹组构分析表明该遗迹化石产出层位的层面生物扰动指数为最高级5,说明原始沉积环境的食物供给充足,氧含量高,造迹生物大量繁盛并活动频繁。根据沉积相变化特征,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自流井组沉积期经历了与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类似的古环境变迁即湖退过程。两者区别在于四川盆地东部自流井组局部层段可能更适宜底栖动物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aeophycus 遗迹组构 自流井组 下侏罗统 万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