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值模拟研究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在四川盆地的热效应
1
作者 武金辉 何丽娟 +1 位作者 焉力文 陈超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74-5085,共12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西南部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对四川盆地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盆地古温标结果揭示出盆地在二叠纪存在高古热流(75~85 mW·m^(-2)),甚至部...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西南部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对四川盆地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盆地古温标结果揭示出盆地在二叠纪存在高古热流(75~85 mW·m^(-2)),甚至部分点位存在超高古热流(97~114 mW·m^(-2)),被认为和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有关.为了解这些高-超高古热流的成因机制,以及溢流到地表的玄武岩浆对二叠系及以下地层和烃源岩的热影响,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进行了模拟,得出如下结论:(1)置于岩石圈底部的地幔柱头高温异常体和挤入地壳底部的高温玄武岩浆在短期内(4 Ma内)对地表热流的扰动分别小于5 mW·m^(-2)和20 mW·m^(-2),均无法解释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异常古热流.(2)古热流与侵入到地壳内部的岩浆有关,中心在7~17 km深度的不同形态的岩浆都有可能造成高或超高古热流的形成,引起超高古热流的水平状岩浆囊厚度在2~10 km,表层距地表在6~12 km之间.(3)地表岩浆越厚、下伏地层越浅,岩浆对该地层产生的热扰动越大,其中烃源岩所受影响也越大.如,上覆岩浆厚度为300 m时,在深度300 m(二叠系)、800 m(奥陶系)、1250 m(寒武系)、2000 m(震旦系)地层引起的最大升温分别是241℃、77℃、40℃和19℃,所需时间分别为2100年、6100年、1.17万年和2.56万年.(4)相变热的存在对二叠系和奥陶系地层不可忽略,如300 m厚岩浆产生的相变热可以使二叠系地层额外增温达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浆 四川盆地 数值模拟 二叠纪 古热流 地幔柱
下载PDF
利用古温标恢复四川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剥蚀量 被引量:50
2
作者 朱传庆 徐明 +3 位作者 单竞男 袁玉松 赵永庆 胡圣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8-1277,共10页
地层剥蚀量是沉积盆地埋藏史和热史重建中一个关键的参数。本文利用石油钻井的系统古温标(Ro)资料,并结合多种恢复方法,得出四川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剥蚀量。研究表明加里东期,川东南剥蚀量较大,达2000m。东吴运动时期,川西南、川东... 地层剥蚀量是沉积盆地埋藏史和热史重建中一个关键的参数。本文利用石油钻井的系统古温标(Ro)资料,并结合多种恢复方法,得出四川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剥蚀量。研究表明加里东期,川东南剥蚀量较大,达2000m。东吴运动时期,川西南、川东南等距二叠纪玄武岩喷发区较近地区的剥蚀量较大,分别在260~450m和800~900m;印支早期盆地整体遭受了抬升剥蚀作用,剥蚀厚度为100~500m。印支中、晚期龙门山地区褶皱剥蚀,H1、Y1等钻井该时期的地层剥蚀量超过2000m。燕山期周缘山系的继续隆升造成山前大范围地区的剥蚀;喜山期盆地周缘钻井的剥蚀量较大,在2000m左右,而早期古隆起上的钻井如GJ、J13、Z12等钻井的地层剥蚀量则较小,在1000m左右。可见,四川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及不同构造区位的剥蚀厚度都不尽相同,这一时空差异反映了构造运动对该区的差异影响。这一研究也表明,以系统的古温标资料(Ro)为基础,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选用适当的反演方法并结合多种反演方法,能有效地恢复钻井在不同时期的剥蚀量。上述四川盆地各时期剥蚀地层厚度的恢复,对研究该区的构造、沉积和油气演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古热流法 剥蚀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3
作者 朱传庆 田云涛 +4 位作者 徐明 饶松 袁玉松 赵永庆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7,共9页
四川盆地的构造、热演化与峨眉山超级地幔柱有密切关系.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之下的烃源岩热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热历史恢复的基础上,研究了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盆地内烃源岩,特别是中二叠统之下的古生界烃... 四川盆地的构造、热演化与峨眉山超级地幔柱有密切关系.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之下的烃源岩热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四川盆地热历史恢复的基础上,研究了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盆地内烃源岩,特别是中二叠统之下的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二叠统及下伏烃源岩的热演化受中晚二叠世发生在盆地西南方向的峨眉山超级地幔柱的影响巨大,且具地区差异性.即在靠近峨眉山地幔柱中心的地区,有机质迅速成熟并达到其成熟度的最高值(以H1井为代表),古生界烃源岩迅速进入过成熟,此后未有二次生烃;而远离峨眉山地幔柱的盆地大部分地区,古生界烃源岩在二叠纪以来具有多次生烃过程.中生界烃源岩热演化,主要和前陆盆地阶段的构造过程包括前陆沉积和断裂的逆冲推覆等相关.在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史的基础上,从盆地热史和烃源岩热演化的角度指出了下二叠统及之下烃源层在四川盆地不同地区油气勘探中的不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热演化 镜质休反射率 古热流法 峨眉山超级地幔柱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标定及其在热史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双舫 王子文 +1 位作者 付晓泰 王振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30,共7页
镜质体反射率(Ro)与其生烃率有关,因此,由Ro应可求取其生烃率;同时,在求取了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参数之后,若已知其受热史,则可计算出镜质体的生烃率;反过来,若已知镜质体的生烃率,应可反推其受热史。基于这一基本原理... 镜质体反射率(Ro)与其生烃率有关,因此,由Ro应可求取其生烃率;同时,在求取了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参数之后,若已知其受热史,则可计算出镜质体的生烃率;反过来,若已知镜质体的生烃率,应可反推其受热史。基于这一基本原理,本文在建立和标定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可将其应用于存在着抬升、剥蚀和古地温非线性变化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热史恢复的原理模型,结合海拉尔盆地海参7井的实测Ro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 成烃反应 动力学模型 热史恢复 油矿床
下载PDF
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恢复 被引量:30
5
作者 袁玉松 孙冬胜 +1 位作者 李双建 林娟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1-591,共11页
四川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是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早期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下组合资源量计算等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参数。考虑到剥蚀量恢复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以及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时期的沉积构造演... 四川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是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早期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下组合资源量计算等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参数。考虑到剥蚀量恢复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以及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时期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本文在分析了四川盆地志留系的原始沉积范围和下古生界残留地层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速率比值+古热流反演+古地质图”法恢复四川盆地加里东期的剥蚀量。志留系原始范围广,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现今川中和川西地区志留系缺失是加里东期剥蚀所致,而不是当时没有沉积。利用钻至下古生界的29口探井的分层数据和130口虚拟井的地震数据,恢复了四川盆地加里东期的剥蚀量,并与古地质图结合,约束了剥蚀量的平面变化趋势。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主要受川中古隆起控制,古隆起区剥蚀量为700—1200m,川东和川南地区的剥蚀量一般为100—200m,川北地区的剥蚀量为200—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加里东期 剥蚀量 沉积速率比值 古热流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生代地热特征与前陆盆地构造、沉积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朱传庆 饶松 +1 位作者 徐明 胡圣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4-202,共9页
沉积盆地热体制与油气资源勘探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石油钻井的Ro数据,采用古地温梯度法恢复了四川盆地钻井的最高古地温。结果显示,四川盆地西部、川东南和川东北的钻井,顶部的剥蚀量在3700m左右,盆地中部的剥蚀量约3100m。钻井古地温... 沉积盆地热体制与油气资源勘探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石油钻井的Ro数据,采用古地温梯度法恢复了四川盆地钻井的最高古地温。结果显示,四川盆地西部、川东南和川东北的钻井,顶部的剥蚀量在3700m左右,盆地中部的剥蚀量约3100m。钻井古地温梯度在13.2~24.5℃/km之间,占热流在31.2~60.1mW/m^2之间。热流最低的钻井为L1井,最高的为W28井,前者位于川西北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后者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威远隆起。古热体制受前陆盆地发展过程中的构造、沉积作用影响,龙门山、大巴山前陆盆地具有较低的热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梯度 古热流前陆盆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珠江口与琼东南盆地构造-热模拟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宋洋 赵长煜 +3 位作者 张功成 宋海斌 单竞男 陈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57-3069,共13页
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的大陆边缘,本文在此地区选取了13条典型剖面,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和热史的模拟,初步探讨了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其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存在两次热流升高过程,分别为始新世(56.5~32 Ma)... 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的大陆边缘,本文在此地区选取了13条典型剖面,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和热史的模拟,初步探讨了其新生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其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存在两次热流升高过程,分别为始新世(56.5~32 Ma)和渐新世(32~23.3 Ma).琼东南盆地存在三期加热和两期冷却过程,始新世盆地热流缓慢升高,渐新世西部地区热流持续升高,而东部地区热流升高持续至16 Ma,并在5.4 Ma以来存在一期快速沉降,由西向东加热事件逐渐变弱.南海北部陆缘存在多期次裂谷作用、热流升高的特征;"热沉降"阶段也非完全处于热衰减期,晚期也存在热流升高的加热事件,这些都有别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热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珠江口盆地 构造-热演化 应变速率 古热流
下载PDF
下扬子中生代构造-热事件及其对海相烃源岩生烃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玉松 俞昊 +1 位作者 李天义 李双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91-2202,共12页
温度是控制烃源岩有机质生烃的主要因素,构造-热事件下的高温作用对烃源岩的增熟和生烃历程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地质分析和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火山岩年龄数据分析认为,下扬子中生代存在印支期(T_3-J_... 温度是控制烃源岩有机质生烃的主要因素,构造-热事件下的高温作用对烃源岩的增熟和生烃历程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地质分析和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火山岩年龄数据分析认为,下扬子中生代存在印支期(T_3-J_2),燕山期(J_3-K_1)构造-热事件,沉积盆地达到最高古热流的时间大约为130~110Ma.古温标镜质体反射率热史反演结果揭示句容地区最高地表古热流达到~94mW·m^(-2),泰兴地区为~78mW·m^(-2),热事件的强度由西至东减弱.基于EASY%Ro模型的生烃史正演结果揭示:寒武系烃源岩在常州地区主生气期为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末,在句容、泰兴地区主生气期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由于T_3-J_(1-2)前陆盆地沉积和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热事件的双重作用,海相烃源岩有机质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地温.虽然K_2-E期间在句容、泰兴和常州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沉降幅度,甚至使得部分地区海相烃源岩的埋深超过早期的埋深,但由于K_2以来大地热流降低,海相烃源层地层温度却低于早期的地温,有机质未能普遍进一步增熟生烃,即这些地区不存在大面积的二次生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 热事件 裂变径迹 古热流 二次生烃
下载PDF
EASY%R_o法在滨北地区热演化史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苏玉平 付晓飞 +2 位作者 卢双舫 吴大成 傅广(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12,共5页
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适合模拟中高热演化程度的盆地模型.为考察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热演化历史,采用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了该地区的古地温场,结合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了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滨北地区白垩纪古地... 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适合模拟中高热演化程度的盆地模型.为考察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热演化历史,采用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了该地区的古地温场,结合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了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滨北地区白垩纪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古地温梯度在晚白垩世为4.3~5.8℃/(100m),第三纪以来降低到3.2~3.6℃(100m);最高古地温是在白垩系末期,有机质热演化在白垩纪末期达到最高峰.自第三系开始的持续抬升剥蚀(白垩纪末至早渐新世为长期沉积间断)和大地热流值衰减降温,致使热演化作用过程“冷冻”,生烃作用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Y%Ro法 滨北地区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 大地热流值
下载PDF
气候变暖成因研究的历史、现状和不确定性 被引量:41
10
作者 任国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4-1091,共8页
简要回顾了关于气候变暖成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评述了当前气候学界对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及其仍存在的不确定性。气候学者对气候变暖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认识,目前比过去任何时候似乎都更加清晰,但他们眼前仍然弥... 简要回顾了关于气候变暖成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评述了当前气候学界对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及其仍存在的不确定性。气候学者对气候变暖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认识,目前比过去任何时候似乎都更加清晰,但他们眼前仍然弥漫着重重迷雾。引起观测到的气候变暖的因子十分复杂,相关问题的研究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未来气候变化科学的进步依赖于对这些尚存不确定性的认识水平和削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面气温 成因 热岛效应 古气候
下载PDF
江汉盆地拖市构造热演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绪本 倪师军 +2 位作者 罗雨田 杨绍国 刘丽华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0-35,共6页
该文利用油层温度和井温资料建立了江汉盆地拖市现代地温场分布,并估算了大地热流;采用镜质体反射率积分法计算了两期古地温梯度;用均一法实测硬石膏包裹体捕获古温度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热演化反映区域构造活动具有从东北向... 该文利用油层温度和井温资料建立了江汉盆地拖市现代地温场分布,并估算了大地热流;采用镜质体反射率积分法计算了两期古地温梯度;用均一法实测硬石膏包裹体捕获古温度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热演化反映区域构造活动具有从东北向西南迁移的规律。根据热历史与成岩及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导致该区域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硬石膏的充填与沉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大地热流 古地温 热演化 江汉盆地
下载PDF
岩石古放射性生热率的校正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章邦桐 凌洪飞 +1 位作者 陈培荣 吴俊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是研究油气沉积盆地地热及花岗岩体热演化史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由现今采样分析所测得的放射性元素含量计算得出的是当今的放射性生热率。因此,本文根据辐射衰变定律及U、Th和K的放射性生热参数,导出三种不同计量单位(μW... 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是研究油气沉积盆地地热及花岗岩体热演化史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由现今采样分析所测得的放射性元素含量计算得出的是当今的放射性生热率。因此,本文根据辐射衰变定律及U、Th和K的放射性生热参数,导出三种不同计量单位(μWm-3,μJg-1a-1,HGU)校正岩石古放射性生热率的公式。它们可应用于沉积盆地中古地层放射性生热率的计算和校正,也适用于铀矿床成矿古水热系统热源及花岗岩体热演化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古放射性生热率 校正 成矿古水热系统 沉积盆地 地热 花岗岩体热演化史
下载PDF
南海南部礼乐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树春 仝志刚 +3 位作者 郝建荣 贺清 刘海龄 闫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礼乐盆地位于南海海域南部,是一个形成于中新生代的叠合盆地,长期以来缺乏构造热演化方面研究。本文在认识礼乐盆地构造演化的基础上,选用盆地内地震测线(L2剖面),应用二维横向不均匀拉张模型对礼乐盆地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研究。模... 礼乐盆地位于南海海域南部,是一个形成于中新生代的叠合盆地,长期以来缺乏构造热演化方面研究。本文在认识礼乐盆地构造演化的基础上,选用盆地内地震测线(L2剖面),应用二维横向不均匀拉张模型对礼乐盆地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揭示了盆地在新生代的构造热演化特征:(1)盆地经历了两次连续的拉张过程,第一期拉张幅度较小,拉张系数在1.05左右,第二次拉张程度较第一次拉张强烈,深水地区拉张系数达到1.3;(2)礼乐盆地两次拉张使得盆地逐步升温,第二次拉张结束时达到历史最高温时期,之后热流持续下降;(3)盆地不同构造部位热流史具有差异性,其中深水区经历的古热流最高,达75mW/m2,礼乐滩最低,仅为63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盆地 拉张系数 构造热演化模拟 古热流
下载PDF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量恢复热演化史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金侠 石广仁 郭秋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18,共4页
本文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面积径迹数随时间、温度变化的规律,建立非线性热流的反演模型。进行了海拉尔盆地2口井的地热史模拟,得到对盆地古热流演化及烃源岩热演化一般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了解其油气生成条件提供了定量依据。
关键词 古地温 热流值 磷灰石 石油生成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地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银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14,共8页
本文应用一维稳态地热演化史模型,对盆地内4口不同凹陷内的探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盆地古地温演化及生油气岩热演化的一般规律,为进一步了解该盆地内的油气生成过程及其运移聚集条件,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热 演化 石油 天然气 成因
下载PDF
浅谈圆运动古中医学对暑病的认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永胜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从圆运动古中医学的角度浅谈暑病的病位、病因、病机之源,总结暑病的圆运动辨证论治体系,以便应用于临床。[方法]在简要论述历代中医对暑病认识的基础上,从圆运动古中医学的角度对暑病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阐述其病因病机,归纳总... [目的]从圆运动古中医学的角度浅谈暑病的病位、病因、病机之源,总结暑病的圆运动辨证论治体系,以便应用于临床。[方法]在简要论述历代中医对暑病认识的基础上,从圆运动古中医学的角度对暑病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阐述其病因病机,归纳总结其治则治法、用药特色。[结果]历代医家大都认为,暑邪致病乃邪气由外而内侵犯人体,治疗上多采用清暑利湿、解表和中、清暑益气、辛温解表、祛暑散寒等治法,而圆运动古中医学则认为,暑病病位在肺胃,病因为在天暑气不降,引动自身相火不降,熏人肺金,乃本气自病,非外来邪气侵袭人身,因此治疗之时应该重视中气,敛降暑气,用药以平淡轻灵为主。[结论]圆运动古中医学对暑病的认识,从本气出发,辨证准确,扩展了中医学对暑病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辨治暑病的精髓,掌握治疗暑病的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意义,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值得学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病 圆运动 古中医学 医易思想 升降浮沉 中虚 本气自病
下载PDF
Thermal regime transition in eastern North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被引量:8
17
作者 FU Mingxi HU Shengbiao WANG Jiy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6期840-848,共9页
The pre-Cenozoic formation in the Cenozoic depositon centres in eastern North China reached its maximum temperature at present, and the earlier paleo-temperature, therefore, has been overprinted, but the record of pal... The pre-Cenozoic formation in the Cenozoic depositon centres in eastern North China reached its maximum temperature at present, and the earlier paleo-temperature, therefore, has been overprinted, but the record of paleo-temperature by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Ro) has not been overprinted by the later thermal events in the pre-Cenozoic formation located in the uplift or in the Paleozoic-Mesozoic residual basins out of the Cenozoic depositon centr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paleo-heat flow, based on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in the Paleozoic and the Mesozoic structural layers in boreholes, indicated that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was characterized by much higher paleo-temperature gradient (40-55℃/km) and heat flow (>80 mW/m2) during the Middle-Late Mesozoic than those in the Early Mesozoic and at present. The higher paleo-heat flow during the Middle-Late Mesozoic implies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thermal' lithosphere at that time was just 50-55 km, it had been much thinned relative to the thickness (135-148 km) at the Early Mesozoic. The transition of near-surface thermal regime in eastern North China occurred around 110 Ma,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ep tectonothermal processes should take place at ~16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North China THERMAL regime paleo-heat flow "thermal" LITHOSPHERIC thickness THINNING of litho-sphere.
原文传递
Thermal history of the Sichuan Basin,SW China:Evidence from deep boreholes 被引量:9
18
作者 ZHU Chuan Qing HU ShengBiao +2 位作者 QIU NanSheng RAO Song YUAN YuS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0-82,共13页
The Sichuan Basin is a superimposition basin composed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sediments that is well known for its abundant petroleum resources.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using paleogeothermal indicators, inclu... The Sichuan Basin is a superimposition basin composed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sediments that is well known for its abundant petroleum resources.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using paleogeothermal indicators, including vitrinite reflectahoe and thermochronological data, shows that different structural subsections of the Sichuan Basin have experienced various paleogeothermal episodes since the Paleozoic. The lower structural subsection comprising the Lower Paleozoic to Middle Permian (Pz-P2) successions experienced a high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 (23.0-42.6℃/km)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Permian (P2), whereas the upper structural subsection comprising Late Permian to Mesozoic strata underwent a relatively lower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 (13.2-26.9℃/k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nudation (Late Cretaceous or Paleocene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During the denudation period, the Sichuan Basin experienced a successive cooling episode. The high paleogeothermal gradient resulted from an intensive thermal event correlated to the Emeishan mantle plume. The heat flow value reached 124.0 mW/m2 in the southwestern basin near the center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The low geothermal gradient episode with heat flow ranging from 31.2 to 70.0 mW/m2 may be related to the foreland basin evolution. The cooling event is a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 uplift and denudation of th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temperature gradient paleo-heat flow Vitrinite reflectance Emeishan mantle plume Sichuan Basin
原文传递
广东惠州花岗岩体及其地热意义 被引量:26
19
作者 旷健 祁士华 +4 位作者 王帅 肖志才 张敏 赵旭 甘浩男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6-1480,共15页
为洞悉东南地区地热的形成演化,以惠州黄沙洞-石坝地区高温地热田为例,综合地震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来解译该地热田的形成模式.研究区岩体主要为燕山期高分异高含产热元素的I型花岗岩,形成背景为古太平板块俯冲的前... 为洞悉东南地区地热的形成演化,以惠州黄沙洞-石坝地区高温地热田为例,综合地震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来解译该地热田的形成模式.研究区岩体主要为燕山期高分异高含产热元素的I型花岗岩,形成背景为古太平板块俯冲的前进与后撤;深部花岗岩体连为一体且厚度达3.5 km.高导热率的花岗岩促进地幔热传导至地表和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惠州高温地热形成的两大重要原因.研究区深部花岗岩生热量及干热岩地热资源储量巨大.研究区地热产出模式对惠州乃至东南地区的能源供给系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地震反演 燕山期花岗岩 古太平洋板块 产热 东南地区 地热田
原文传递
Palaeogeothermal response and record of the effusing of Emeishan basalts in the Sichuan basin 被引量:32
20
作者 ZHU ChuanQing XU Ming +5 位作者 YUAN YuSon ZHAO YongQing SHAN JingNan HE ZhiGuo TIAN YunTao HU ShengBi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949-956,共8页
Thermal history of the Sichuan basin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vitrinite reflectance from boreholes in the basin using a paleo-heat flow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chuan basin experienced a relatively low heat... Thermal history of the Sichuan basin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vitrinite reflectance from boreholes in the basin using a paleo-heat flow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chuan basin experienced a relatively low heat flow period in the Early Paleozoic,and an elevated paleo-heat flow,ranging 60-80 mW/m2 with a maximum as high as 100 mW/m2 around 259 Ma,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Late Paleozoic to the end of the early Permian,and a decreased paleo-heat flow from the late Permian to the late Triassic,and then maintained nearly stable to the present.The Late Paleozoic paleo-heat flow was quite high where there were extensive Emeishan flood basalts or concealed basalts which erupted between the early and the late Permian,such as the south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areas of the Sichuan basin.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aleo-heat flow,it can be inferred that,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meishan magmatic activity during the Dongwu movement though there was lack of Emeishan flood basalts.In addition,the results of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Sichuan basin provide paleogeothermal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and onset of the Emaishan mantle p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峨眉山玄武岩 盆地热史 古地温 涌出 反应 镜质组反射率 晚古生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