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中神经掌皮支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姚万才 王效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为腕掌部手术避免损伤掌皮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双目放大镜下对50侧成人上肢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及分支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50侧均存在掌皮支,距离“O”点即远侧腕横纹46.0mm处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 目的:为腕掌部手术避免损伤掌皮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双目放大镜下对50侧成人上肢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及分支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50侧均存在掌皮支,距离“O”点即远侧腕横纹46.0mm处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穿出前臂筋膜处距O点19.6mm;穿出掌腱膜处距O点8.3mm。掌皮支长48.5mm,起点宽1.2mm,距舟骨结节垂直距离8.2mm。掌皮支有3个分支的28侧(56.0%);只有外侧支和中间支的11侧(22.0%);只有内侧支和外侧支的4侧(8.0%);只有外侧支的4侧(8.0%);只有中间支的3侧(6.0%)。结论:掌皮支的来源、行程较恒定。腕掌部手术应尽量靠近尺侧,采取纵行切口,免伤掌皮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皮支 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症 解剖学
下载PDF
避免桡动脉插管后并发栓塞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凯丽 林卡莉 +2 位作者 唐兰茂 罗焕敏 徐能全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为避免桡动脉插管后并发栓塞提供解剖学资料,用游标卡尺测量了32具尸体共64侧的桡动脉近腕部直径及分支起点,并对其中16具共32侧桡动脉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了内、外径。桡动脉在平桡骨茎突处和距茎突上5cm处的外径分别为3... 为避免桡动脉插管后并发栓塞提供解剖学资料,用游标卡尺测量了32具尸体共64侧的桡动脉近腕部直径及分支起点,并对其中16具共32侧桡动脉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了内、外径。桡动脉在平桡骨茎突处和距茎突上5cm处的外径分别为3.21±0.62mm和3.06±0.57mm,P>0.05。管壁厚度分别为0.59±0.16mm和0.50±0.12mm,P<0.02。腕掌支和掌浅支起点在桡骨茎突上方11.55±5.94mm。结果提示:桡动脉插管时穿刺针直径应在1.266±0.38mm范围内,进针部位在桡骨茎突近侧23.2~50mm处为宜。此外,对穿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插管 并发症 动脉栓塞 血管内皮 血管壁
下载PDF
手掌神经血管、腕横韧带和腕远纹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李开荣 袁琼兰 +1 位作者 曾昭明 范光碧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为腕管松解术及掌中间隙引流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男34、女16)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100侧手掌上,对其血管神经、腕横韧带及其位置关系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正中神经及其腕掌部分支均位于掌长肌腱尺侧与第3指蹼连线的桡... 目的:为腕管松解术及掌中间隙引流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例(男34、女16)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100侧手掌上,对其血管神经、腕横韧带及其位置关系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正中神经及其腕掌部分支均位于掌长肌腱尺侧与第3指蹼连线的桡侧,尺动脉位于尺神经桡侧,尺动脉终末支与正中神经平行,间距为11.2±2.3mm。有尺/正中神经交通支者占94%,有掌浅弓者占78%,在掌长肌腱尺侧缘与环指中轴的连线上,腕远纹至交通支的距离为35.5±3.5mm,至掌浅弓的距离为37.4±3.6mm,腕横韧带下缘至交通支的距离为6.5±3.2mm,至掌浅弓的距离为8.4±3.7mm。结论:在掌长肌腱尺侧缘至环指中轴的连线上,腕远纹远侧35.5mm内以及37.4mm以下无主要血管、神经,此区域是手术相对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 掌浅弓 腕横韧带 正中神经 交通支 解剖学
下载PDF
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在指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进财 梁仕辉 +2 位作者 钟丽虹 张思平 黄希勤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193-195,209,共4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在指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自愿接受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术的伤指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皮瓣色泽、弹性、... 目的探讨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在指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自愿接受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术的伤指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皮瓣色泽、弹性、质地,并观察指体外形、功能、痛觉或触觉的恢复;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结果通过观察与功能锻炼,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指功能的恢复优良率均为100.00%,且患者的皮瓣色泽、弹性、质地均获得良好的改善;患者的皮瓣切取面积为2.5cm×1.0cm^5.5cm×3.0cm;腕部供区留线性瘢痕,无瘢痕挛缩,腕关节功能活动无影响,并且经随访观察显示,成活皮瓣早期质地稍硬,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软接近正常皮肤组织质地,皮瓣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基本上能够完全屈伸。结论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在指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缺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一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指功能及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腕横纹掌浅支穿支皮瓣带掌长肌腱 指皮肤血管神经肌腱缺损 指功能 皮瓣色泽与弹性
下载PDF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7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有斌 丁治红 +1 位作者 姜涛 王和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22年5月,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手足外科对收治的17例手指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指骨外露的患者,设计并切取同侧桡动脉掌浅支腕横...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22年5月,海南中德骨科医院手足外科对收治的17例手指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指骨外露的患者,设计并切取同侧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大小为2.0 cm×2.0 cm~4.5 cm×2.0 cm,受区吻合动脉为指掌侧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静脉为伴行静脉或皮下浅表静脉。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抗凝、抗血管痉挛及对症治疗。出院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7例皮瓣完全成活,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指体屈、伸功能正常,保护性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TPD)为8~12 mm,平均8 mm;供区除遗留线形瘢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部的功能恢复,结果优14例,良1例。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区在同一肢体,手术方便快捷,供、受区组织结构相近,更能恢复指体功能,是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腕横纹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掌皮支尺侧支损伤--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重要病因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靖波 劳杰 +2 位作者 刘宇洲 关文杰 洪光辉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通过解剖研究及临床研究,找出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可能原因。方法首先通过对6具尸体12侧肢体腕管综合征手术区域的解剖研究,找出此区域的神经细小分支的分布规律,并据此改进常规开放手术的切口设计及进入路线。应用于临床,... 目的通过解剖研究及临床研究,找出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可能原因。方法首先通过对6具尸体12侧肢体腕管综合征手术区域的解剖研究,找出此区域的神经细小分支的分布规律,并据此改进常规开放手术的切口设计及进入路线。应用于临床,分析术后柱状痛的发生情况,与同期常规手术柱状痛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找出柱状痛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腕管综合征手术区域的神经支配来源于正中神经掌皮支,正中神经掌皮支于0点远侧平均8.1mm处穿出掌腱膜,主要分支类型为三种,单支型16.7%、双支型33.3%、三支型50%。单支型与双支型主干行走于大鱼际纹桡侧,有不规则细小分支走向尺侧,三支型其尺侧支在距0点平均11.2mm从主干发出走向尺侧,平均在距0点14.6mm处跨过大鱼际纹。据此设计手术方式:切口位于大鱼际纹尺侧0.5cm,长约3.0cm,切口近端不超过距0点2.0cm,切开皮肤后只切开腕横韧带,保护好切口近端至0点处的掌腱膜,以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尺侧支。对102例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进,以同期常规手术110例作为对照。术后1个月改进组柱状痛发生率为12.7%,对照组34.5%;术后3个月改进组发生率14.7%,对照组4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1年所有患者柱状痛消失。结论正中神经掌皮支尺侧支损伤可能是腕管综合征术后柱状痛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解剖学 掌皮支 柱状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