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米尔东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弧形构造的扩展特征 被引量:42
1
作者 沈军 汪一鹏 +2 位作者 赵瑞斌 陈杰 曲国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1-389,共9页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 ,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 ,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似 ,弧形构造具有由帕米尔东北缘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 塔里木盆地 弧形构造 变形样式 新生代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塔里木西南缘(齐姆根弧)前陆构造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2
2
作者 曲国胜 李亦纲 +8 位作者 张宁 李岩峰 陈杰 陈新安 尹军平 张兴林 Joseph CANEROT Joachin DERAMOND Jacques REY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7-576,i002,共11页
在对齐姆根弧形构造地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分段性 ,提出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由依格孜牙薄皮推覆构造段、齐姆根主弧形三角带构造段和叶尔羌—棋盘对冲构造段组成 ,各弧... 在对齐姆根弧形构造地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分段性 ,提出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由依格孜牙薄皮推覆构造段、齐姆根主弧形三角带构造段和叶尔羌—棋盘对冲构造段组成 ,各弧形构造段之间以横向走滑—斜冲断层为界 ;发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中规模巨大的塔里木西南盆地白垩系—新生界沉积盖层向西昆仑—帕米尔被动反 (逆 )冲逆掩构造系统 ,阐述了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由铁克里克主动逆冲推覆系统、塔里木西南盆地被动反冲逆掩系统和深部双重构造组成。齐姆根弧形构造的隆升时期为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构造 塔里木 西昆仑 双重构造 隆升 盆地 沉积盖层 深部 地质构造 断层
下载PDF
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其北缘前陆盆地板内变形构造 被引量:52
3
作者 曲国胜 陈杰 +4 位作者 陈新安 张兴林 李涛 尹军平 周洪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9-429,共11页
笔者总结了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塔西南前陆盆地板内变形的各类构造模式、构造分带、新生代变形格局及构造演化,提出其新生代板内变形具有弧形构造分段性和阶段性演化的特点,发现了依格孜牙、柯克亚、桑株—杜瓦、卡兹克—阿尔特薄皮... 笔者总结了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塔西南前陆盆地板内变形的各类构造模式、构造分带、新生代变形格局及构造演化,提出其新生代板内变形具有弧形构造分段性和阶段性演化的特点,发现了依格孜牙、柯克亚、桑株—杜瓦、卡兹克—阿尔特薄皮弧形推覆构造、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及玉力群—克里阳构造段的三角带构造及叶尔羌—棋盘对冲过渡型弧形构造。认为对冲过渡型弧形构造及各弧形构造分段间的斜冲走滑带是塔西南前陆盆地板内变形的特殊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塔西南 前陆盆地 板内变形 构造模式
下载PDF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琚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帕米尔突刺东缘冲断带构造形成机制:物理模拟及讨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珍云 尹宏伟 +1 位作者 张涛 范小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3-677,共15页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两个不同边界条件的模型分别模拟帕米尔突刺东缘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的逆冲走滑构造演化过程,进而分析和讨论了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帕米尔突刺东缘...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两个不同边界条件的模型分别模拟帕米尔突刺东缘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的逆冲走滑构造演化过程,进而分析和讨论了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帕米尔突刺东缘的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均形成于压扭应力场作用下,发育明显断层走滑现象,前者逆冲前缘断层兼具左行走滑特征,后者逆冲前缘断层则具右行走滑特征,但前者总体走滑量明显小于后者;(2)帕米尔突刺东缘的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走滑作用均主要位于山前边界断层带,越靠近逆冲前缘(盆地内部),走滑效应越微弱,挤压效应越明显;(3)在边界走滑断层前缘(往盆地方向),弧形断裂由挤压方向向前依次产生,并且斜向相交,验证了帕米尔东缘冲断带构造演化符合自南向北依次变新的规律;(4)在斜向压扭作用过程中,走滑断层构造带不一定发育明显的高角度甚至直立的断层,也可能表现为逆冲叠瓦构造楔样式,形成走滑逆断层,故在进行帕米尔突刺东缘(如塔西南山前)地震剖面构造解析时应充分关注这种构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东缘 物理模拟 塔西南 斜向挤压 走滑构造
下载PDF
西昆仑山北缘盆山构造转换解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向东 王克卓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19-25,共7页
根据新藏公路南段、穿越玉龙喀什河谷至和田以北的剖面考察解析及山前钻井和物探解释,结合杜瓦及皮阿曼等地综合考察分析,西昆仑山北缘向塔里木盆地的盆山过渡,是以帕米尔—西昆仑逆冲断裂系的构造形式向塔里木西南前陆盆地(简称前陆盆... 根据新藏公路南段、穿越玉龙喀什河谷至和田以北的剖面考察解析及山前钻井和物探解释,结合杜瓦及皮阿曼等地综合考察分析,西昆仑山北缘向塔里木盆地的盆山过渡,是以帕米尔—西昆仑逆冲断裂系的构造形式向塔里木西南前陆盆地(简称前陆盆地)渐变,表现为一系列褶皱冲断组合的构造样式.研究表明,帕米尔—西昆仑前缘逆冲断裂系的形成发育,是控制帕米尔—西昆仑造山带(简称造山带)和前陆盆地发育的重要变形机制,逆冲断裂系的扩展大致可分4个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西昆化 塔里木盆地西南 逆冲断裂系 盆山过渡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