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4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临证价值刍议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俊杰 周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伤寒论》临证思想研究者众多,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伤寒学研究体系,然尚存不足之处,如对此书临床价值认识不全面、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经典理论应对当代疾病及经方运用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治伤寒亦治杂病;疫... 《伤寒论》临证思想研究者众多,已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伤寒学研究体系,然尚存不足之处,如对此书临床价值认识不全面、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经典理论应对当代疾病及经方运用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治伤寒亦治杂病;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实则寒温相互羽翼;经典研究可借鉴西医思维,应对疾病须以中为基;目前经方运用重方药略理法,亟待构建规范体系等观点,为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临证价值 经方 理法方药 计算机 人工智能 方证相应
下载PDF
译介学视域下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潘海鸥 周方圆 +3 位作者 崔鸿嵘 王睿 乔文军 杨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译介学理论,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立足文化视角,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识别和解读,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熟练运用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等转换方法,总结了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和注释相结合、省译或意译的方法。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同时,有助于为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视角、拓宽研究思维,旨在为解读文化差异、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文化交流路径和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和切入点,对推动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的加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译介学
下载PDF
“胃家实”及三承气汤运用辨析
3
作者 姚军 吴佳 谢雪姣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43-446,458,共5页
“胃家实”作为阳明病提纲,意义重大的同时也颇具争议。本文基于阳明胃肠的生理机制揭示“胃家实”本质,并进一步分析“胃家实”病机治法,又据此探讨三承气汤之鉴别运用、“燥屎”与大小承气汤辨证关系及“胃家实”与“脾家实”的内在... “胃家实”作为阳明病提纲,意义重大的同时也颇具争议。本文基于阳明胃肠的生理机制揭示“胃家实”本质,并进一步分析“胃家实”病机治法,又据此探讨三承气汤之鉴别运用、“燥屎”与大小承气汤辨证关系及“胃家实”与“脾家实”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胃家实”属于正阳阳明病提纲,是阳明胃肠“更虚更满”机制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家实 《伤寒论》 三承气汤
下载PDF
犹太人问题与自由民主政体——基于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考察
4
作者 吴言生 马兰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8,142,共9页
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但第一次提出该问题的当属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尼德兰沦为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场。结合这一时代问题与历史问题,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于好的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有着细致的描述与刻画。透过自由民主... 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但第一次提出该问题的当属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尼德兰沦为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场。结合这一时代问题与历史问题,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于好的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有着细致的描述与刻画。透过自由民主政体的表象深入斯宾诺莎建构理论的逻辑基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运用历史主义和文献研读的方法,重构诸多概念,让神学与哲学、教法与世俗法分道扬镳,粉碎了犹太教固有的“永久选民”的优越感。其次,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从人性观与自由观两个角度对犹太民族的民族基础予以重击。最后,斯宾诺莎在重构神学、重解犹太民族的基础上,建立自由民主政体。打碎之后建立的自由民主政体,作为后事之师不难发现其解决问题效力匮乏。在巴以冲突的当下,如何解决犹太人问题这一历史悠长的时代难题,也亟须学术界作出更多的研究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人问题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民主政体
下载PDF
从《脾胃论》探讨李杲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5
作者 姜婧 刘刚 +6 位作者 张钰欣 曹晓璇 余如霞 王湫澄 王越 赵小月 张保春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本研究立足于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著作《脾胃论》,通过梳理其引用仲景之语与仲景之方发现:首先,仲景之《伤寒论》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在宋、金两朝广泛流行,并对李杲等北方医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李杲承金元医学创新之风,运... 本研究立足于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著作《脾胃论》,通过梳理其引用仲景之语与仲景之方发现:首先,仲景之《伤寒论》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在宋、金两朝广泛流行,并对李杲等北方医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李杲承金元医学创新之风,运用易水学派脏腑用药与随时用药思想对仲景之方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与发挥;再次,李杲运用仲景之方以临证为要进行了加减,师古不泥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易水学派 李杲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外感热病共性病机及传变机制探讨
6
作者 魏凯峰 杨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探讨外感热病共性病机及传变机制。指出外邪侵袭,导致卫气抗邪,正邪相争,阳气壅郁,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热病证候,病机特点为“郁-虚”。以“气血-体用”论概括热病证候传变规律,将热病病程概括为气、血两个阶段,其中气分阶段包括卫分等,... 探讨外感热病共性病机及传变机制。指出外邪侵袭,导致卫气抗邪,正邪相争,阳气壅郁,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热病证候,病机特点为“郁-虚”。以“气血-体用”论概括热病证候传变规律,将热病病程概括为气、血两个阶段,其中气分阶段包括卫分等,以功能失调为主;血分统营分,以实质损害为主,兼有更加严重的功能失调。外感热病重症转化病机包括热盛动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化源欲绝、少阴寒化及正气外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共性病机 传变机制 卫气郁 伤寒论 温病条辨
下载PDF
《伤寒论》《金匮要略》问诊研究
7
作者 徐玲 焦锟 王东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问诊是医者重要诊病技能。善问者,有条不紊并处处直指要害;不善问者,天马行空且杂乱无序。文章试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探讨问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问以获知发病诱因、问以知治疗史、问以知既往史、问以获知现症、问以指导辨... 问诊是医者重要诊病技能。善问者,有条不紊并处处直指要害;不善问者,天马行空且杂乱无序。文章试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探讨问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分别从问以获知发病诱因、问以知治疗史、问以知既往史、问以获知现症、问以指导辨证、问以知药后情况这六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挖掘问诊背后的思维,归纳出整体观、联系观、主次观、恒动观、除外观等思维观念。最后,介绍自拟问诊思维歌诀以助记忆,并提醒临床问诊应主动运用。希望文章所做出的工作成果能有益于中医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问诊 中医思维
下载PDF
浅谈仲景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思路
8
作者 王媛媛 李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45-48,共4页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条文的研读,归纳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证型,为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痰气交阻证、肝郁化火证、水饮内停证、脾虚痰壅证、胃虚有热证、脾胃虚寒证、阴虚内热证。对每种证型的方药...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条文的研读,归纳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证型,为肝胃不和证、寒热错杂证、痰气交阻证、肝郁化火证、水饮内停证、脾虚痰壅证、胃虚有热证、脾胃虚寒证、阴虚内热证。对每种证型的方药结合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典型临床医案举隅,浅析经方治疗胃食管病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精诚合一”理念下《伤寒琢》辅助伤寒学课程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马俊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1-22,36,共3页
目的:明晰《伤寒琢》在中医学生伤寒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两个同年级相同专业中医本科大三班级,分别设为对照组(n=53)及试验组(n=51),每组总课时皆为72学时,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伤寒论教... 目的:明晰《伤寒琢》在中医学生伤寒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两个同年级相同专业中医本科大三班级,分别设为对照组(n=53)及试验组(n=51),每组总课时皆为72学时,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伤寒论教学,而试验组则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适当压缩教材教学时间,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融入《伤寒琢》相关教学内容。学期末课程结束后,两组分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临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考核及统一试卷考试,具体为中医临床诊疗操作、医德考核及SP打分,各占总成绩20%,而试卷考试占总成绩40%;最后将2大考核部分、4个项目成绩按比例计算总成绩。结果:对照组缓考3人,试验组缓考2人。SP考核中,中医临床诊疗操作、医德考核及SP打分成绩两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卷面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两组总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伤寒琢》内容融入中医学生伤寒学教学实践中,并不影响学生卷面成绩,且对学生的医德修养、临床诊疗水平及总体学习成绩皆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诚合一 伤寒琢 伤寒学教学 标准化病人
下载PDF
基于六经方证探赜痛风的证治
10
作者 王婷 陈文辉 +8 位作者 李双蕾 白蕊 蒋云霞 金鑫艳 郑洪香 曾施琪 贾洪洋 吴瑞杰 谭思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关节的疼痛及痛风石的形成,现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代谢类疾病。《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力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而导致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关节的疼痛及痛风石的形成,现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代谢类疾病。《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力最广的医学著作之一,医圣张仲景以理、法、方、药为基础,开创了六经辨证体系的先河。文章执《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结合痛风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中的不同临床特点,探赜痛风的六经传变规律,发掘治疗痛风的经典方剂,为临床指导痛风的辨证论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六经 辨证 《伤寒论》 临床
下载PDF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伤寒论》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医林》杂志研究的探讨
11
作者 李萍 丁子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1-484,共4页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西医盛行的强烈的冲击,在中西医并存的发展的背景下,吉林地区的中医们传承并研究中医经典,在当时吉林地区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杂志《医林》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研究内容,其中以《伤寒论》研究的... 民国时期,吉林地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西医盛行的强烈的冲击,在中西医并存的发展的背景下,吉林地区的中医们传承并研究中医经典,在当时吉林地区出版发行的中医学杂志《医林》杂志中发表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研究内容,其中以《伤寒论》研究的内容最为广泛,本文通过考证《医林》杂志中发表的《伤寒论》研究文献,认为当时的《伤寒论》研究文献具有篇目连载较多,内容连续强的特点,在研究内容上推崇原文,注重经典,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医汇通的特点,研究形式多样,代表了当时中医的学术发展水平,对于研究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民国时期 吉林地域 《医林》
下载PDF
小陷胸汤古今文献考证
12
作者 李明 尹周安 +8 位作者 李玉丽 熊瑛 毛娅男 王姣姣 彭罗燕 朱文彦 龙玲 袁振仪 贺圆圆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0期1485-1496,共12页
目的:分析小陷胸汤的方名方源、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主治病证、功效方义以及现代疾病谱,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及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古代文献检索基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读秀数据库、博览医书中医古籍库等,以“小陷胸汤... 目的:分析小陷胸汤的方名方源、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主治病证、功效方义以及现代疾病谱,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及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古代文献检索基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料、读秀数据库、博览医书中医古籍库等,以“小陷胸汤”,或以“陷胸”二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同时查阅影印版古籍进行内容审校。现代临床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以“小陷胸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结果:小陷胸汤首载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组成包括黄连、半夏、瓜蒌实,后世医书多有记载,方名有“仲景小陷胸汤”“古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汤”等,异名同方,煎服法大多遵守仲景“先煮瓜蒌,去滓,后纳诸药,续煎”的方法,主治病证广,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尤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多。结论:小陷胸汤证病机为痰热互结,小陷胸汤功效为清热化痰,通痹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陷胸汤 文献考证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卞嵩京论经方汤液派六经提纲
13
作者 徐立思 陈晓晖 +1 位作者 蔡珏 卞嵩京(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伤寒论》六经提纲千百年来观点林立,众说纷纭。经方汤液派,肇始于廖季平,奠基于刘民叔,发展于卞嵩京,于六经提纲有其独到见解,即“太阳病以脉浮为提纲,阳明病以腹满为提纲,少阳病以胸胁苦满为提纲,太阴病以吐利腹痛为提纲,少阴病以下... 《伤寒论》六经提纲千百年来观点林立,众说纷纭。经方汤液派,肇始于廖季平,奠基于刘民叔,发展于卞嵩京,于六经提纲有其独到见解,即“太阳病以脉浮为提纲,阳明病以腹满为提纲,少阳病以胸胁苦满为提纲,太阴病以吐利腹痛为提纲,少阴病以下利脉微细为提纲,厥阴病无提纲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汤液派 伤寒论 六经提纲 刘民叔 卞嵩京
下载PDF
《伤寒论》治疗反应病机观探微
14
作者 刘玉良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提炼《伤寒论》中通过分析治疗后的反应而得出病机认知的思辨方法的规律与精华。方法通过对《伤寒论》体现治疗反应病机观的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精准提炼和详细阐释。结果《伤寒论》中治... 目的提炼《伤寒论》中通过分析治疗后的反应而得出病机认知的思辨方法的规律与精华。方法通过对《伤寒论》体现治疗反应病机观的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精准提炼和详细阐释。结果《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包括:根据药物治疗之后药效反应进行病机分析、根据药物试探的药效反应分析病机,以及根据误治后治疗反应分析病机(包括误汗、吐、下、火疗或针刺)等内容。结论对《伤寒论》中治疗反应病机观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治疗反应 药效反应 病机观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析
15
作者 何德英 陈勇 +1 位作者 南瑞雪 任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评价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1,P<0.001)。结论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辅助临床医生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体系 中医辨证模型 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病浅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及验案举隅
16
作者 刘锐 崔书克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115-3118,共4页
“六经辨病”指的是一种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即先诊断疾病,分属六经病范畴,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一一对号入座,精准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属《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范畴,临证首先把握少阳病特点,再结合其方证要点(往来寒热、... “六经辨病”指的是一种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即先诊断疾病,分属六经病范畴,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一一对号入座,精准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属《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范畴,临证首先把握少阳病特点,再结合其方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但头汗出、周身无汗、口渴而不呕、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适证选方,则药随方出。如此,病证方药,环环相扣,病下是证,证下是方,药出方下,呈无缝对接,具有精准性及可重复性,更有助提高临证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病 《伤寒论》 少阳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 验案
下载PDF
瓜蒂散证浅析
17
作者 王勇 蒋涛 +3 位作者 卞胡伟 刘金柱 徐晶 钱程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瓜蒂散证病机为邪气在肺,与正气向外交争,其势向外,以瓜蒂作用于中焦,借其春木之性,配合酸平之赤小豆,辛香之淡豆豉,越上而吐,则病可解。脉弦而有力、脾胃不虚者,用之最宜;肝虚者,可加竹茹,柴胡等;若恐伤胃气,可加生麦芽顾脾胃而调肝。... 瓜蒂散证病机为邪气在肺,与正气向外交争,其势向外,以瓜蒂作用于中焦,借其春木之性,配合酸平之赤小豆,辛香之淡豆豉,越上而吐,则病可解。脉弦而有力、脾胃不虚者,用之最宜;肝虚者,可加竹茹,柴胡等;若恐伤胃气,可加生麦芽顾脾胃而调肝。应用时需与三物白散证和十枣汤证相鉴别,瓜蒂散证多见弦脉,三物白散证寒实较瓜蒂散证重,脉多沉迟,若化脓亦可见数脉。十枣汤证多喘咳日久,面目浮肿,倚息不得卧,以咳嗽或用力牵引疼痛加剧为鉴别点。《伤寒论》第108条所言之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亦是痰饮结于胸所致,可用瓜蒂散吐出胸中之邪,使上下交通,诸症得解。无论是寒痰、热痰等实邪,或是宿食、误食毒物等所致结胸之证,皆可谨遵脉证使用瓜蒂散,服后未必呕吐,不断咳吐痰涎即为对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蒂散证 瓜蒂散 吐法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经方治疗癌症临床运用与若干学术问题的探讨
18
作者 周岱翰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诊疗技能的典范,奠定了中医临床各科(包括中医肿瘤学)的临床诊疗规范,其中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在癌症成为慢性病、多发病的今天,经方治癌在临床广泛展开并获得较好的疗效,成为中医肿瘤学“消癥散结、扶...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诊疗技能的典范,奠定了中医临床各科(包括中医肿瘤学)的临床诊疗规范,其中所载方药被尊称为“经方”。在癌症成为慢性病、多发病的今天,经方治癌在临床广泛展开并获得较好的疗效,成为中医肿瘤学“消癥散结、扶正补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提出癌症是古老的现代性疾病,高龄癌症、有共患病者是经方治疗的敏感性人群,采用辨病与辨证结合能提高疗效,选用“他山石”为我“攻玉”之需要,将有利于开拓经方治癌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伤寒杂病论 肿瘤 中医药 中医肿瘤学
下载PDF
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探析糖尿病泌汗异常
19
作者 张珊珊 李开民 +1 位作者 孙书彧 李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顾汗证。食疗为先,重用甘味,补阳泻火,平衡气火。明确糖尿病泌汗异常与中焦脾胃功能的密切关系,以期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糖尿病 汗证 阴火 脾胃亏虚 营卫失和 外邪客内
下载PDF
中医经典课程主题式教学及考核评价的探索
20
作者 马俊杰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通过将多年伤寒论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中医学九年制本博贯通专业学生的伤寒琢课程。其以主题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在前期的模拟病案教学研究中,凝练了24个教学主题,并且通过课堂提... 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通过将多年伤寒论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中医学九年制本博贯通专业学生的伤寒琢课程。其以主题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在前期的模拟病案教学研究中,凝练了24个教学主题,并且通过课堂提问、组织讨论、查阅文献及心得分享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针对多维度的教学培养模式,该课程除传统主观题笔试外,又尝试引入学生试批、试诊、试写及试讲等多种考核方式,以此探索构建伤寒琢主题式教学课程的分类评价体系。同时,除中医本博贯通专业学生外,这一教考模式亦可在中医研究生、临床中医师等相关课程中进行阶梯式教学考核的拓展尝试,以此培养其岗位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教育 伤寒琢课程 主题式教学 课程分类评价体系 阶梯式教学考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