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1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胰腺囊性肿瘤分类模型研究
1
作者 王蕾 丁明凤 《医疗卫生装备》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为提升胰腺囊性肿瘤分类的准确率和一致性,构建融合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综合分类模型。方法:首先,利用影像组学技术提取胰腺囊性肿瘤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胰腺囊性肿瘤图像的深度学习特征,并采用... 目的:为提升胰腺囊性肿瘤分类的准确率和一致性,构建融合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综合分类模型。方法:首先,利用影像组学技术提取胰腺囊性肿瘤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胰腺囊性肿瘤图像的深度学习特征,并采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特征筛选方法对特征进行筛选,得到关键特征;其次,基于关键特征构建单一影像组学的特征模型、单一深度学习的特征模型、融合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综合分类模型;最后,选用逻辑回归、随机森林、自适应提升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4个分类器对上述3种特征模型进行对比测试,以验证3种模型对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效果。结果:融合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综合分类模型在SVM分类器上表现最好,准确率为89.34%、召回率为92.13%、精确率为75.34%、AUC值为0.90,F1值为0.83,均优于单一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和单一深度学习特征模型。结论:融合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的综合分类模型更能挖掘出各类特征之间是否存在互补关系,具有较好的胰腺囊性肿瘤分类性能,能够为进一步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胰腺囊性肿瘤 肿瘤分类
下载PDF
《黄帝内经》理论在肿瘤的临床应用探析
2
作者 方美花 沈欢 +1 位作者 刘畅 胡正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章从中医肿瘤防治的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黄帝内经》理论在肿瘤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缓解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在肿瘤预防方面,文章提出了中医强调... 文章从中医肿瘤防治的角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黄帝内经》理论在肿瘤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缓解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在肿瘤预防方面,文章提出了中医强调的“养生保健”理念即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着手,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肿瘤的效果。在肿瘤治疗方面,文章从中药、针灸、推拿等多个角度探讨了《黄帝内经》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达到治疗肿瘤、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在肿瘤康复方面,文章则从运动疗法、营养调理等方面探讨了《黄帝内经》理论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文章还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论证了《黄帝内经》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证明了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肿瘤 阴阳平衡 气血运行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特征及放疗前免疫功能、炎症指标水平对放射性皮炎发生风险的影响
3
作者 岳雯 桑娟 朱成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特征及放疗前免疫功能、炎症指标水平对放射性皮炎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该院接受放疗的27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期间是否发生放射性皮炎,将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患...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特征及放疗前免疫功能、炎症指标水平对放射性皮炎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该院接受放疗的27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期间是否发生放射性皮炎,将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未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根据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放射性皮炎组、重度放射性皮炎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放疗相关特征及放疗前免疫功能(CD3^(+)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轻度放射性皮炎组、重度放射性皮炎组放疗相关特征及放疗前免疫功能和炎症指标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影响因素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172例,对照组100例。研究组中101例划分为轻度放射性皮炎组,71例划分为重度放射性皮炎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放疗形式、照射野数量、放疗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放疗剂量大于对照组(P<0.05)。重度放射性皮炎组三维适形放疗比例、放疗剂量均大于轻度放射性皮炎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间CD3^(+)、CD8^(+)T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放射性皮炎组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轻度放射性皮炎组(P<0.05),CD8^(+)T细胞比例高于轻度放射性皮炎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间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放射性皮炎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轻度放射性皮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剂量大、血清IL-1β水平高均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危险因素(P<0.05);CD4^(+)T细胞比例高、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高均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剂量、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血清IL-1β单项预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95%CI:0.670~0.895)、0.861(95%CI:0.776~0.946)、0.835(95%CI:0.731~0.939)、0.702(95%CI:0.563~0.842),4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86(95%CI:0.970~0.999)。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前IL-1β水平高、CD4^(+)T细胞比例低、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低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放疗方式并及时调整放疗剂量,以降低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皮炎 免疫功能 危险因素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中医证候研究
4
作者 王林洋 余祥丰 +4 位作者 王金娥 崔植芳 孙凯 王洪武 关秋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特点,探索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98例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此病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特点,探索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98例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此病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此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浊、气虚、痰热、血瘀和湿热。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医分型以痰热初起证占比(35.6%)最多,其余依次为痰热兼有肺肾气虚证(33.6%)、脾肾阳虚证(5.3%)、寒湿兼有瘀血证(4.0%)。结论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病位主要在肺,病性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床辨证可分为痰热初起证、痰热兼有肺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寒湿兼有瘀血证,其中以痰热初起证、痰热兼有肺肾气虚证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核 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 中医证候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微血管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中的诊断效能以及对评估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宗燕君 买牧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本文观察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以及评估其化疗疗效领域中,微血管成像技术在本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疑似乳腺肿瘤女性患者80例纳入研究,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 目的本文观察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以及评估其化疗疗效领域中,微血管成像技术在本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疑似乳腺肿瘤女性患者80例纳入研究,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并以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中的诊断效能;并应用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流分级情况。结果金标准显示,80例疑似乳腺肿瘤女性患者恶性有73例,良性有7例;常规超声检查恶性有63例,良性有17例,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恶性有72例,良性有8例;微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人数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微血管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但特异度与常规超声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73例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化疗后0级~Ⅰ级占比高于化疗前,Ⅱ级~Ⅲ级占比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微血管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正确率,并为评估其化疗效果提供具有客观证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成像技术 乳腺肿瘤良恶性 诊断效能 评估化疗疗效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黎 杨朝凤 李杨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238-243,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部分无法手术或靶向治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获得了延长生存时间的机会。但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监...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部分无法手术或靶向治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获得了延长生存时间的机会。但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监测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和免疫治疗效果。影像组学可以无创、实时和定量地分析医学图像,反映疾病更深层次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分期分级、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等领域。现围绕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影像组学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姜黄素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7
作者 张杰 黄青青 +3 位作者 曾镜铮 杨海红 付成倩 巩固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口服姜黄素胶囊对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姜黄素作用于POD的炎性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3-7月于某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术前口服姜黄素胶囊对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姜黄素作用于POD的炎性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3-7月于某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每组35例。术前2 d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患者分别给予安慰剂(与姜黄素组相同材质空胶囊)和姜黄素胶囊500 mg,两组均口服1次/d,至手术当天麻醉前服用最后一次,共3次。入组前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于术后第1天(T2)、第2天(T3)、第3天(T4)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患者POD的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于干预前(T0)、术毕(T1)、T2、T4时点分别收集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术后T2、T4时点POD发生率,T2和T4时点IL-1β和IL-6水平,T1、T2和T4时点TNF-α,T1时点CRP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T1、T2、T4时点IL-1β、IL-6、TNF-α、CRP和MCP-1水平均高于T0(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前预先服用姜黄素胶囊可降低术后3 d POD总发生率及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CRP水平,且不会增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谵妄 老年 胃肠道肿瘤手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张金萍 薛得文 王玉珮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DOC)联合顺铂(DDP)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武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DOC)联合顺铂(DDP)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武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培美曲塞(PEM)联合DDP,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DOC联合DDP。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C30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C联合DDP治疗NSCLC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顺铂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9
作者 陈杰 彭君琴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复发、转移、癌症死亡)与预后良好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占比、Karnofsky评分<80分占比、NSE、IL-6、TNF-α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整体分化程度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SE、IL-6、TNF-α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87、0.852、0.953,灵敏度分别为0.760、0.880、0.840、0.920,特异度分别为0.768、0.913、0.696、0.942(均P<0.05)。结论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Karnofsky评分<80分、NSE、IL-6、TNF-α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NSE、IL-6、TNF-α在肺癌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癌 预后
下载PDF
磷酸蛋白酶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会 于鹏杰 +1 位作者 杨捷 骆玉霜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磷酸蛋白酶1(SPP1)是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肺腺癌、胃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肿瘤组织,在多种肿瘤中具有生物标志物的特性。SPP1通过与配体相互作用,影响下游信号通路,使肿瘤免疫微环境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介导多种恶性肿瘤生长、... 磷酸蛋白酶1(SPP1)是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表达于肺腺癌、胃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肿瘤组织,在多种肿瘤中具有生物标志物的特性。SPP1通过与配体相互作用,影响下游信号通路,使肿瘤免疫微环境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介导多种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SPP1亦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介导卵巢癌、肝细胞癌出现耐药,而研究表明SPP1抑制剂可以逆转肿瘤耐药,减慢肿瘤发展过程。SPP1有希望成为恶性肿瘤潜在的诊断治疗靶点之一,该研究就SPP1基因在恶性肿瘤研究中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质 磷酸蛋白酶1 肿瘤 免疫抑制 肿瘤标志物 耐药
下载PDF
西安地区犬和猫肿瘤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11
作者 白佳秀 吕子颖 +3 位作者 段学鹏 韩永荣 郭抗抗 吕长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通过对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4年7个月共收治的西安地区7399例(犬4813例,猫2586例)犬和猫病例中308例肿瘤的分析,发现犬、猫肿瘤发病率分别为5.96%和0.81%;最常发的肿瘤有乳腺肿瘤、恶性淋巴瘤、脂肪瘤、肥大细胞瘤与肛周腺瘤。犬发... 通过对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4年7个月共收治的西安地区7399例(犬4813例,猫2586例)犬和猫病例中308例肿瘤的分析,发现犬、猫肿瘤发病率分别为5.96%和0.81%;最常发的肿瘤有乳腺肿瘤、恶性淋巴瘤、脂肪瘤、肥大细胞瘤与肛周腺瘤。犬发病品种以贵宾犬、牧羊犬与金毛犬居多,分别占24.64%、12.56%和11.59%;小型犬发病率最高,占51.57%。老龄犬多发,但9岁以下犬发病率也高达33.45%。发病季节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部位以乳腺和皮肤最多,分别占29.27%和21.95%。雌性犬、猫发病率分别为58.19%和42.86%,雄性犬、猫发病率分别为41.81%和57.14%;未绝育雌性犬、猫更易发生乳腺肿瘤与泌尿生殖道肿瘤,未去势雄性犬、猫更易发生肛周肿瘤。组织活检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8.51%,恶性肿瘤占4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现状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近红外光响应性纳米颗粒h-PCuNF介导多模态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耀东 任家仪 +2 位作者 曹静玮 樊文文 陈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0-788,共9页
背景:基于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精准治疗是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模式,多功能纳米材料可以将多种成像和治疗模式整合到一个纳米级平台中,实现可视化联合治疗。目的:制备载碱式磷酸铜纳米颗粒和荷叶碱的新型纳米颗粒h-PCuNF,探讨其介导光热/光动... 背景:基于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精准治疗是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模式,多功能纳米材料可以将多种成像和治疗模式整合到一个纳米级平台中,实现可视化联合治疗。目的:制备载碱式磷酸铜纳米颗粒和荷叶碱的新型纳米颗粒h-PCuNF,探讨其介导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化疗联合治疗肿瘤的能力。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将碱式磷酸铜纳米颗粒和荷叶碱搭载到中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载体的壳层中,制备出新型纳米颗粒h-PCuNF,表征该纳米颗粒的形态、结构、粒径、Zeta电位等。在去离子水中,检测该纳米颗粒的MRI成像、光热转换及介导光催化和类芬顿反应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在肝脏恶性肿瘤细胞系HepG2中,采用荧光成像和MTT法检测纳米颗粒h-PCuNF介导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化疗联合治疗肿瘤的能力。结果与结论:①纳米颗粒h-PCuNF呈中空球形结构,壳层中搭载有碱式磷酸铜纳米颗粒(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26.3%和63.2%)和荷叶碱(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11.0%和52.6%),平均粒径为(309.2±10.0)nm,Zeta电位为(-12.5±0.9)mV,在生理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②在去离子水中,纳米颗粒h-PCuNF可以显著增强T1加权MRI成像;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纳米颗粒h-PCuNF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和光催化活性氧生成的能力;此外,纳米颗粒h-PCuNF可以消耗谷胱甘肽并介导类芬顿反应产生•OH。③纳米颗粒h-PCuNF可被肿瘤细胞HepG2摄取,并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纳米颗粒h-PCuNF被近红外激光照射激活后,碱式磷酸铜纳米颗粒介导的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治疗可与荷叶碱介导的化疗协同治疗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纳米颗粒 光热治疗 光动力治疗 化学动力治疗 化疗 碱式磷酸铜 荷叶碱
下载PDF
肺动脉CTA与D-二聚体对肿瘤患者肺栓塞诊断的一致性研究
13
作者 张建泉 沈智勇 +2 位作者 龚海鹏 张慧 王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分析肺动脉CT angiography(CTA)与D-二聚体在肿瘤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南通市肿瘤医院2019-2021年住院的肿瘤患者中,临床怀疑肺栓塞的连续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肺动脉CTA检查,... 目的 分析肺动脉CT angiography(CTA)与D-二聚体在肿瘤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南通市肿瘤医院2019-2021年住院的肿瘤患者中,临床怀疑肺栓塞的连续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肺动脉CTA检查,使用Kappa检验比较两者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一致性。结查92.5%(74/80)的患者两者检查一致,其中两者均阳性(诊断为肺动脉栓塞)62例,两者均阴性(诊断为非肺动脉栓塞)12例。7.5%(6/80)的患者两者检查不一致,其中D-二聚体阳性而肺动脉CTA阴性(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未见明显栓子形成)4例;D-二聚体阴性而肺动脉CTA阳性(肺动脉分支栓子形成)2例。Kappa值为0.75,P<0.01。结论D-二聚体与肺动脉CTA对肺动脉栓塞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肺动脉CTA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少部分D-二聚体阴性患者,如有相应临床症状,仍需及时肺动脉CTA,以排除肺栓塞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D-二聚体 肺栓塞 肿瘤
下载PDF
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切除腰椎内外哑铃型肿瘤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孔繁轩 史铁钧 +6 位作者 顾建文 王涛 谭荣 孙移坤 时全星 李楠 王培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比较经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的疗效,为该类型肿瘤的手术入路提供选择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病例,并将其分为前外侧组(采用前外... 目的比较经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的疗效,为该类型肿瘤的手术入路提供选择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病例,并将其分为前外侧组(采用前外侧腹膜后入路)和后正中组(采取后正中入路)。对10年来两组共收治的25例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后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外侧组和后正中组术前腰椎JOA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种入路方式术后3个月的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887>0.05)。前外侧组术后脑脊液漏较后正中组少,但样本量过小无法进行统计比对。结论依据哑铃型肿瘤椎管外部分的体积和形状,将其分为3型,并根据不同分型指导入路方式。Ⅰ型,肿瘤的椎管外部分体积≤椎管内部分,建议采用后正中入路;Ⅱ型,椎管外肿瘤长轴平行于或近似平行于脊柱轴线,涉及多个阶段,应采用旁正中入路;Ⅲ型,椎管外肿瘤体积>椎管内部分,长短轴长度近似或呈不规则形,其中Ⅲb型为椎管外肿瘤部分的外侧与中线的距离小于4 cm,可使用后正中入路,大于4 cm为Ⅲa型,可采用前外侧腹膜后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哑铃型肿瘤 前外侧腹膜后入路 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万卢 童强 刘晓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79-183,共5页
肠道微生物群由多种微生物组成,包括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les)、乳杆菌(Lactobacillus)等益生菌,参与维持肠道微环境的动态平衡、正常肠道功能及免疫炎症反应等过程。但在病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或丰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肠... 肠道微生物群由多种微生物组成,包括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les)、乳杆菌(Lactobacillus)等益生菌,参与维持肠道微环境的动态平衡、正常肠道功能及免疫炎症反应等过程。但在病理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或丰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肠道功能的紊乱、各种疾病的发生等。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介导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特异性蛋白活化、产生某些致癌化合物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胃肠道肿瘤是目前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例数量众多,病变部位广泛,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与消化道肿瘤相关,故本文对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与消化道肿瘤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消化道肿瘤 食管癌 胃癌 胰腺癌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药理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宇飞 李力恒 +2 位作者 陈昌瑾 李依诺 袁有才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通淋之功,环烯醚萜类、总黄酮类及蒽醌类等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目...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通淋之功,环烯醚萜类、总黄酮类及蒽醌类等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目前对白花蛇舌草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个别单体成分,无法全面反映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故本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对近年来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后续采用多成分整合方法研究其体内药代动力学奠定基础,并为其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肿瘤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CT引导下肝脏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17
作者 李浩权 叶振伟 +5 位作者 王在国 张伟标 黄妙玲 蒋经柱 陈韵壕 邱浩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肝脏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策略。方法对我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0月至2023年7月104例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肝脏Ⅸ段肿瘤患者的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肝脏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策略。方法对我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0月至2023年7月104例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肝脏Ⅸ段肿瘤患者的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并发大量胸腔积液、液气胸、腹腔内出血、肝脓肿、消融针折断、迟发性胆道损伤及肿瘤-十二指肠内瘘各1例,无围消融期死亡病例;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消融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微波消融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恶性肿瘤消融不全后残余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晓雨 张春阳 韩志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A)等局部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体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即那些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无...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A)等局部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体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即那些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从而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由于肿瘤大小、位置和解剖特征等因素,部分肿瘤病灶无法做到完全消融,存在残余肿瘤。本文将针对恶性肿瘤消融不全后残余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消融技术 肿瘤消融不全 残余肿瘤增殖
下载PDF
我国肿瘤专业分级诊疗实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时黎明 邓明 +3 位作者 周成诚 安宇 杨娟 杨文静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对国内肿瘤专业分级诊疗情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促进肿瘤诊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分级诊疗核心内容为基础制定调研问卷,依靠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网络进行调研回收问卷,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研回收76... 目的:对国内肿瘤专业分级诊疗情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促进肿瘤诊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分级诊疗核心内容为基础制定调研问卷,依靠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网络进行调研回收问卷,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研回收769份问卷,问卷总共来自346所医院。结果显示284所医院会进行双向转诊,24所仅进行向上转诊,23所医院仅进行向下转诊,15所医院无转诊。从地区来看,东部未进行转诊医院占比为8.1%,中部为0.8%,西部为1.6%(P<0.01)。从医院类型来看,肿瘤专科医院中通过系统转诊医院占比为85.4%,非肿瘤专科医院为52.8%(P<0.01)。从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中通过系统转诊医院占比为58.5%,二级医院为30.0%(P<0.05)。结论:肿瘤专业整体分级诊疗实行情况较好,但还存在地区之间差异、信息化转诊水平偏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专业 分级诊疗 肿瘤诊疗 问卷调研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A表面原位聚合构建抗肿瘤纳米胶囊研究
20
作者 赵启轩 马骏 +2 位作者 刘爱江 梁骁 李全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通过原位聚合策略,在核糖核酸酶A(RNaseA)表面构建聚合物外壳,制备了纳米胶囊n(RNaseA).表征结果表明,n(RNase A)呈现均一的球形结构,流体力学直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18.9±14.1)nm和(7.3±1.5)mV.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 通过原位聚合策略,在核糖核酸酶A(RNaseA)表面构建聚合物外壳,制备了纳米胶囊n(RNaseA).表征结果表明,n(RNase A)呈现均一的球形结构,流体力学直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18.9±14.1)nm和(7.3±1.5)mV.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对纳米胶囊n(RNaseA)的肿瘤摄取能力进行表征,发现该体系能够被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高效摄取.以此为基础,纳米胶囊n(RNaseA)能够切割细胞质中的RNA分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研究利用表面原位聚合技术构建了能够实现RNaseA胞内递送的纳米制剂,为其它医用酶分子纳米胶囊的构建与评价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A 原位聚合 纳米胶囊 肿瘤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