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ld-active α-Amylase Excreted by A Strain of Marine Cold-adaptive Penicillia
1
作者 WANGTian-hong ZHANGGang HOUYun-hua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The filamentous fungi from the Huanghai sea sludge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cold-active α-amylase. The strain with the highest amylase activity was identified as Penicillium species. The ... The filamentous fungi from the Huanghai sea sludge were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cold-active α-amylase. The strain with the highest amylase activity was identified as Penicillium species. The α-amylase purified by ammonium sulphate precipitation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DEAE-sepharose and sephadex G-100 shows a molecular weight of about 55000 and a pI of 4.38. The enzyme is stable in a pH range of 5.5—8.0 and has a maximum activity at pH 6.0. Compared with the α-amylase from mesophiles and thermophiles, the cold-active enzyme shows a high enzyme activity at lower temperatures and a high sensitivity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50 ℃.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is 40 ℃ and the activity decreases dramatically at temperatures above 50 ℃. Ca 2+ show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aintain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 EDTA and Cu 2+ are its inhibitors. The products from the hydrolysis of soluble starch with the cold-active enzyme are maltose and other oligosaccha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active α-amylase Marine Penicillium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中温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洋 沈微 +1 位作者 石贵阳 王正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73-377,共5页
通过盐析、DEAE-FF和Superdex-75,对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23产生的α-淀粉酶进行了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α-淀粉酶,纯化倍数为29.61,活力回收率为20.06%。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58kD。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 通过盐析、DEAE-FF和Superdex-75,对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23产生的α-淀粉酶进行了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α-淀粉酶,纯化倍数为29.61,活力回收率为20.06%。用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58kD。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值为6.0。纯酶液在pH7.0~10.0缓冲液中室温放置24h,可保持80%以上活力。55℃保温15min,基本丧失活力,添加10mmol/L的Ca2+能显著提高酶的热稳定性。Ca2+、Mg2+和Co2+具有激活该酶活性的作用,EDTA抑制酶的活性。60℃,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的Km,Vmax,分别为4.33g/L、1.19g/L·min。薄层层析结果表明该酶水解淀粉生成糊精和寡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Α-淀粉酶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嗜碱性芽孢杆菌碱性α淀粉酶的纯化和性质 被引量:6
3
作者 吴襟 彭平 +2 位作者 沈文 马延和 张树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2-856,共5页
One Gram-positive bacteria,Bacillus sp.strain BG-CSN,was isolated from the muds with hypersaline and alkaline water at the beach of Banger Soda Lake in Tibet,China.After cultivating in liquid medium for 48 hours,an ex... One Gram-positive bacteria,Bacillus sp.strain BG-CSN,was isolated from the muds with hypersaline and alkaline water at the beach of Banger Soda Lake in Tibet,China.After cultivating in liquid medium for 48 hours,an extracellular α-amylase AmyBGC from the strain BG-CSN was purified 23-fold reaching to electrophoretic homogeneity by sequentially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Octyl-Sepharose CL-4B column chromatography,DEAE-Sepharose Fast Flow chromatography,DEAE-Toyopearl 650M chromatography and Sephadex G-100 chromatography.The enzyme had a molecular mass of 87 kD estimated by SDS-PAGE.The enzyme was optimally active at pH 10.5 and 52.5℃ and showed stability at pH range of 5.0 to 11.5 at the temperature below 35℃. The enzyme activity was inhibited by Hg+ and Fe 3+.The activity was not prevented at all by chelating reagents EDTA and SDS at high concentrations.This enzyme efficiently hydrolyzed starch to yield a series of maltooligosaccharides,including maltose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reaction.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yBGC is classified as a liquefying endo-1,4-D-α-amylase(EC-3.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芽孢杆菌碱性α淀粉酶 纯化 性质 碳水化合物 水解产物
下载PDF
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郝璐 胡良皞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6-429,共4页
血淀粉酶升高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且无明显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高淀粉酶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同工酶分析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临床上,应对... 血淀粉酶升高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且无明显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高淀粉酶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同工酶分析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临床上,应对高淀粉酶血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当的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酶血症 唾液腺型淀粉酶 胰腺型淀粉酶 胰腺炎
下载PDF
嗜热菌来源的生淀粉酶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永存 刘洋 +4 位作者 陈源源 牛丹丹 张梁 石贵阳 王正祥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从嗜热菌库中分离到两株能水解生淀粉的菌株173和174,通过扩增和测定两株菌的16S rDNA序列并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分离两株菌属于Geobacillus属的细菌。液体摇瓶发酵菌株173、174,其产生的生淀粉酶(简称RSDE173、RSDE174)活力分别达14.5 ... 从嗜热菌库中分离到两株能水解生淀粉的菌株173和174,通过扩增和测定两株菌的16S rDNA序列并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分离两株菌属于Geobacillus属的细菌。液体摇瓶发酵菌株173、174,其产生的生淀粉酶(简称RSDE173、RSDE174)活力分别达14.5 U/mL和12.9 U/mL。通过生淀粉吸附-熟淀粉洗脱系统和TOYOPEARL HW-55F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化的RSDE173和RSDE174,纯化倍数分别为50和29,活力回收率分别为34%和41%。有关RSDE173和RSDE174酶学性质研究显示,对熟淀粉水解的最适作用温度均为70℃,而对生淀粉水解则分别在50℃~60℃和40℃~60℃下表现出高水解活力;对不同底物的最适作用pH值均为5.0~5.5;它们对大多数试验离子的敏感性较低,但个别离子如Co^(2+)、Cu^(2+)对RSDE173或Cu^(2+)对RSDE174的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纯化的这两种生淀粉酶对不同来源生淀粉的底物专一性并不相同。RSDE173底物专一性顺序为红薯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糯米淀粉;而RSDE174的糯米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RSDE173对生红薯淀粉有很好的降解,其水解糊化淀粉与生红薯淀粉的比值为1.48:而RSDE174优先降解生糯米淀粉,其相应比值为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菌 生淀粉酶 分离纯化
下载PDF
黑曲霉Tx-78耐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勃 党永 +1 位作者 马瑜 陈颖怡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
从酒曲中选育得到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嗜酸性黑曲霉菌株Tx-78,经酒精沉淀,CM52和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对该酶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检验其纯度并测得其分子量为74 ku。该耐酸性α-淀粉酶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及酸稳定性,其最适反应温度... 从酒曲中选育得到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嗜酸性黑曲霉菌株Tx-78,经酒精沉淀,CM52和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对该酶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检验其纯度并测得其分子量为74 ku。该耐酸性α-淀粉酶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及酸稳定性,其最适反应温度与pH分别为70℃和pH 4.0。当反应温度低于60℃时,该酶在pH 4.0条件下可保持稳定活性达3 h以上。Ca2+、Ba2+对提高酶活力具有明显作用。薄层层析表明该酶制剂水解淀粉最终产物主要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耐酸性Α-淀粉酶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复合弓丝在含酶人工唾液中的抗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超 肖轺穆 +4 位作者 刘楚峰 余瑞雪 刘从华 崔野 刘显文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11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索激光焊接复合弓丝在含有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人工唾液中的抗腐蚀能力,对比两种淀粉酶对弓丝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复合弓丝的抗腐蚀能力采用电化学极化和浸泡实验的方法评估,浸泡于含酶的人工唾液28 d后的可溶性腐蚀... 目的探索激光焊接复合弓丝在含有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人工唾液中的抗腐蚀能力,对比两种淀粉酶对弓丝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复合弓丝的抗腐蚀能力采用电化学极化和浸泡实验的方法评估,浸泡于含酶的人工唾液28 d后的可溶性腐蚀产物用等离子光谱仪进行检测,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分析。结果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均能够提高复合弓丝的抗腐蚀能力;同工异构酶也会对同种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新型金属生物材料拟应用于口腔时,淀粉酶可能对其抗腐蚀能力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界面 胰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AMY、GAS、LP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秦林燕 王国兴 +1 位作者 常卫华 胡小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淀粉酶(AMY)、胃泌素(GAS)、内毒素(LPS)]水平、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病情(APACHEⅡ)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1)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血清相关因子水平:两组血清AMY、GAS、LPS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MY、GAS、L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AMY、GAS、LPS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3)血清炎性指标水平: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P<0.05);(4)病情评分:两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5)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42)比9.52%(4/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血清危险因子水平,促进疾病早期转归,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必净注射液 AMY GAS LPS
下载PDF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逸寒 李玉 +1 位作者 路福平 杜连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1,共6页
利用表达载体pET-30a,实现了去信号肽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amyd及未突变的高温”淀粉酶基因amy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经多步纯化,重组酶AMY及AMYD的比活分别达到312.7U/mg蛋白和354.6U/mg蛋白,纯化倍数... 利用表达载体pET-30a,实现了去信号肽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amyd及未突变的高温”淀粉酶基因amy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经多步纯化,重组酶AMY及AMYD的比活分别达到312.7U/mg蛋白和354.6U/mg蛋白,纯化倍数分别为75.90和83.83,获得凝胶电泳条带单一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AMY及AMYD酶分子质量均为63.5ku。重组酶AMY的最适温度80℃,最适反应pH为6.5,在温度低于90℃,反应pH5.5~7时,酶活较稳定。重组酶AMYD的最适温度80℃,最适反应pH为4.5,在温度低于90℃,反应pH4.0~6.5时,酶活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 基因克隆 表达 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的异源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逸寒 李玉 +2 位作者 田琳 路福平 杜连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58-62,共5页
将去信号肽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amyd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上,实现重组质粒pET-amy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经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层析,重组酶AMYD... 将去信号肽的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amyd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上,实现重组质粒pET-amy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经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层析,重组酶AMYD的比活达到354.6U·mg^-1、纯化倍数为83.83,获得凝胶电泳条带单一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AMYD酶分子量为63.5kDa。重组酶AMYD的最适温度80℃、最适反应pH值为4.5,在温度低于90℃、反应pH值4.0~6.5的条件下,酶活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酸性高温α-淀粉酶突变基因 表达 纯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高效疏水色谱分离不同龋敏感者唾液α-淀粉酶 被引量:2
11
作者 景娟 侯铁舟 +2 位作者 赵东方 王英 阮梅生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采用疏水色谱技术分离提纯高龋者和无龋者腮腺液α-淀粉酶的方法,研究人唾液α-淀粉酶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样品为刺激性唾液,冻干样品配成20 g/L的浓度。以2.0 mol/L(NH4)2SO4和0.02 mol/L KH2PO4溶液分别为A、B流动相,过XDF-SGM... 目的 采用疏水色谱技术分离提纯高龋者和无龋者腮腺液α-淀粉酶的方法,研究人唾液α-淀粉酶与龋病的关系。方法 样品为刺激性唾液,冻干样品配成20 g/L的浓度。以2.0 mol/L(NH4)2SO4和0.02 mol/L KH2PO4溶液分别为A、B流动相,过XDF-SGM型疏水柱,25 min梯度,A:100%-0%、B:0%-100%,于230 nm检测,收集所得6个组分峰,对硝基麦芽糖庚酰(PNPG7)限定底物法测定酶活性,SDS-PAGE电泳测定其分子质量对样品进行定性。结果 经酶活性检测,6号峰被证实为有高的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的平均出峰时间标准差小,个体间重复性好;高龋和无龋者峰面积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α-淀粉酶与龋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敏感 高效疏水色谱 分离纯化 腮腺液 Α-淀粉酶
下载PDF
清胰承气汤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荆志强 魏维强 +1 位作者 张艳婷 李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清胰承气汤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AS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胰承气汤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改善指标[腹... 目的分析清胰承气汤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AS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胰承气汤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改善指标[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AMS)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血清AMS、腹内压(IAP)、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血AMS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3、5d后血清AMS、I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3、5d后血清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承气汤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ASP可有效控制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承气汤 杂合式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淀粉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及血清AMY、PCT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洁 胡莹莹 张国秀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淀粉酶(AMY)、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AP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 目的:探讨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清淀粉酶(AMY)、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AP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血液灌流结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及呕吐恶心消失、腹痛腹胀、首次排便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AMY及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MY、PC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 丹参注射液 淀粉酶(AMY) 降钙素原(PCT)
下载PDF
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玉胜 倪赞明 吕元 《江西医学检验》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为获得高比活性、高纯度的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方法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及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分别从人胰腺及唾液中分离纯化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酶活性及分... 目的 为获得高比活性、高纯度的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方法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及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分别从人胰腺及唾液中分离纯化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酶活性及分子量鉴定。结果 获得了高比活性及高纯度的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的表现分子量分别为55KD和57KD。结论 本方法是获得高纯度及高比活性人胰型及唾液型淀粉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型 淀粉酶 唾液型 分离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耐热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15
作者 张洪斌 张强 胡雪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7-220,共4页
对重组大肠杆菌耐热α-淀粉酶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分子量约为90kD,最适温度为60~70℃,最适pH值为6.6,酶学动力学常数Km值为143.52mmol/L;酶活力在pH5.4~7.8较为稳定;4℃保存2周酶活力仅下降一半,35℃保温3d有... 对重组大肠杆菌耐热α-淀粉酶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分子量约为90kD,最适温度为60~70℃,最适pH值为6.6,酶学动力学常数Km值为143.52mmol/L;酶活力在pH5.4~7.8较为稳定;4℃保存2周酶活力仅下降一半,35℃保温3d有50%以上的酶活力,70℃以上酶失活很快;Mn2+对酶催化作用有较大的促进,K+、Ca2+有微弱的促进作用,Mg2+对催化反应无影响,Cu2+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他金属离子Co2+、Zn2+、Fe2+对酶催化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机离子对酶催化作用均是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Α-淀粉酶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善明 艾霞 +3 位作者 林丽立 汪敏 姚凤平 唐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清淀粉酶(AM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清淀粉酶(AM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转归情况及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PAF、血清AMS水平变化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 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 51%)(P <0. 05);观察组患者血清AMS、腹痛、恶心呕吐、体温等症状体征转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AMS、PAF、TNF-α、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9. 86±2. 03)分低于入院时(14. 41±1. 22)分,且明显低于对照组(11. 15±2. 11)分(P <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 92%)明显低于对照组(19. 61%)(P <0. 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SAP效果显著,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MS、PAF水平,促进患者病情转归,降低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丹参注射液 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血小板活化因子 淀粉酶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叶多酚及其对胰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17
作者 陈江 张晓喻 +2 位作者 刘刚 王战国 刘海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3-148,共6页
研究栘叶多酚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并考察其纯化前后对胰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通过静态吸附解析实验筛选出吸附性能和解吸性能良好的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纯化多酚的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结果显示:上样溶液质量浓度为25 mg... 研究栘叶多酚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并考察其纯化前后对胰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通过静态吸附解析实验筛选出吸附性能和解吸性能良好的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纯化多酚的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结果显示:上样溶液质量浓度为25 mg/m L,上样流速为1 m L/min,以10 BV进行上样,以50%的乙醇溶液为解析剂,洗脱流速为3 m L/min,洗脱体积为8 BV进行洗脱,栘叶浸膏中多酚的含量由原来的39.7%提高到91.89%。纯化后,栘叶多酚对胰淀粉酶的抑制率高于纯化前,且纯化前后对胰淀粉酶的抑制率均高于100 mg/m L大黄提取物对胰淀粉酶的抑制效果,说明栘叶多酚对胰淀粉酶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纯化有利于提高栘叶多酚对胰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栘叶 多酚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胰淀粉酶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来升 徐小良 吴德军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1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AP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评价...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AP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AMY)、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81.08%(P<0.05)。治疗后,2组AMY、PCT、TNF-α、CRP、IL-6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呕吐恶心消失、腹痛腹胀消失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MY及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丹参注射液 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 淀粉酶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上官俊 陈灿兵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0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抗感染、胃...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抗感染、胃肠减压以及抑制胃酸胰酶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肌酐(SCr)、丙氨酶氨基转移酶(ALT)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SCr、AL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淀粉酶、SCr、AL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0%,病死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36.6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淀粉酶
下载PDF
早期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
作者 张世清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期33-36,44,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床旁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通过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将该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诊治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常态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早期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早期床旁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通过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将该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诊治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常态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早期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治疗3、5 d后血清淀粉酶(527.59±140.48)、(365.42±92.38)U/L,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3.48±3.58)分、(10.32±2.33)分均低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4、8.372、2.120、3.375,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常态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24.28±8.33)mmol/L、谷丙转氨酶(ALT)(89.85±25.36)U/L、血肌肝(SCr)(349.17±185.97)mg/dl及碱性磷酸酶(APS)(303.85±35.62)U/L指标值均低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3、6.340、5.833、8.397,P<0.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较常态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12)。结论早期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床旁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临床有效性 血清淀粉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