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其CT和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梁惠民 冯敢生 +3 位作者 周汝明 郑传胜 田志梁 刘永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建立猪急性胰腺炎模型并进行CT及病理对照研究。材料与方法:22只猪分为实验组18只,对照组4只,通过结扎胰管和胰管内注射酒精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并行CT平扫及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及病理学研究。结果:实验组18只动物... 目的:建立猪急性胰腺炎模型并进行CT及病理对照研究。材料与方法:22只猪分为实验组18只,对照组4只,通过结扎胰管和胰管内注射酒精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并行CT平扫及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及病理学研究。结果:实验组18只动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胰腺炎改变,14只动物有胰腺坏死及出血改变。CT扫描显示的胰周渗出范围和胰腺炎严重程度相关,增强扫描能显示胰腺坏死灶,但对胰腺内出血显示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CT 病理 对照研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CT诊断实验性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准确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小华 张小明 +5 位作者 杨林 杨汉丰 唐显映 高晓风 杨正伟 周继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7-980,共4页
目的探讨CT诊断兔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只,结扎长约10~15cm的小肠两端,形成单纯性闭袢;B组30只,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C组15只,在B组操作基础上同时结扎闭袢肠段... 目的探讨CT诊断兔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只,结扎长约10~15cm的小肠两端,形成单纯性闭袢;B组30只,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C组15只,在B组操作基础上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供血动脉。按预设的不同时间段行CT扫描,扫描结束后取材闭袢肠段3~5cm进行组织学观察。将不同时间段小肠肠壁缺血程度的CT表现与相对应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9只,病理均表现为轻度肠缺血,CT正确诊断7只;B组30只,病理表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肠缺血,其中轻度9只,CT正确诊断6只;中度13只,CT正确诊断10只;重度8只,CT正确诊断7只。C组15只,病理表现为中度和重度肠缺血,其中中度6只,CT正确诊断5只,重度9只,CT正确诊断7只。结论CT对小肠肠壁缺血程度判断的准确性高,对临床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与冷冻治疗消融猪肝脏组织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旭阳 肖越勇 +6 位作者 张欣 杜鹏 张肖 何晓锋 邢宁 李婕 杨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可逆电穿孔(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实质的消融效果。方法将4只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第1组先于CT引导下采用IRE及冷冻治疗分别进行肝脏消融,消融后常规饲养;30天后以同法消融第2组小型猪,术中及术后对小型猪... 目的对比分析不可逆电穿孔(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实质的消融效果。方法将4只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第1组先于CT引导下采用IRE及冷冻治疗分别进行肝脏消融,消融后常规饲养;30天后以同法消融第2组小型猪,术中及术后对小型猪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处死两组实验动物并取出肝脏,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将标本整体切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中CT平扫显示冷冻消融区域边界清晰,IRE消融边界不清;术后增强CT扫描显示IRE及冷冻消融区域术后即刻均未见强化。大体标本:IRE消融区域边界清晰,血管、胆管结构良好;冷冻消融区域边界模糊,局部可见出血。结论 IRE及冷冻治疗对猪肝组织消融效果良好,而IRE对肝内血管、胆管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肝门、大血管区域的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不可逆电穿孔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猪肾纳米刀消融后影像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鹏 肖越勇 +6 位作者 张欣 张肖 何晓锋 邢宁 李婕 杨杰 王雪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评价正常小型猪肾脏纳米刀消融后的影像及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实验用巴马小型猪5只,采用CT导向经皮穿刺术对肾脏预定靶区进行纳米刀消融,分别于消融术后2h、2周、4周、8周、16周对每只实验猪行腹部CT增强扫描,并于每次扫描后随机处... 目的评价正常小型猪肾脏纳米刀消融后的影像及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实验用巴马小型猪5只,采用CT导向经皮穿刺术对肾脏预定靶区进行纳米刀消融,分别于消融术后2h、2周、4周、8周、16周对每只实验猪行腹部CT增强扫描,并于每次扫描后随机处死1只用以病理分析。结果对5只小型猪均消融成功,共形成9个消融区域。CT增强扫描图像显示术后2h肾脏消融区域均可见局限性强化减低,病理图显示肾小球结构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血管及肾小管结构大致完整;术后2、4、8、16周消融区域与未消融区域无明显差别,均未见集合系统损伤,病理图显示纤维组织增生,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结论纳米刀消融猪肾脏后,急性期对肾脏结构有一定损伤,随时间延长,肾脏损伤逐渐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纳米刀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兔脑VX2种植瘤放疗前后CT灌注成像与组织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思佳 刘静红 +4 位作者 郭敏 戴旭 佟志勇 具海月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兔脑VX2种植瘤放疗前后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研究,为CT灌注成像成为脑转移瘤放疗疗效评估新的影像学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兔脑VX2种植瘤模型9只,分为治疗组4只,非治疗组5只,治疗组做肿瘤放疗。两组均于... 目的通过对兔脑VX2种植瘤放疗前后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研究,为CT灌注成像成为脑转移瘤放疗疗效评估新的影像学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兔脑VX2种植瘤模型9只,分为治疗组4只,非治疗组5只,治疗组做肿瘤放疗。两组均于放疗前、后一周行CT灌注成像及增强扫描。处死后行脑组织HE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放疗前后的CT灌注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及放疗后两组肿瘤区的CT灌注参数值CBV值与肿瘤MVD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放疗后瘤区及瘤周区CT灌注参数CBF值、CBV值、PS值均较放疗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非治疗组前后两次CT灌注成像检查瘤区、瘤周区CT灌注各参数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实质区的CBV值与CD34免疫组化MVD计数值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896,P<0.01)。结论CT灌注图像能反映VX2种植瘤放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瘤区CBV值与组织学MVD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活体评价肿瘤微血管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CT评价兔VX2肝癌射频消融后局部肿瘤进展模式及部位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艳萍 齐玲俊 +2 位作者 刘文亚 赵华 郭松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射频消融(RFA)后局部肿瘤进展(LTP)模式和部位的CT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组织块种植法制成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种植14天后将荷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9),进行RFA治疗。实验组:完全消融肿瘤+至少一...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射频消融(RFA)后局部肿瘤进展(LTP)模式和部位的CT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组织块种植法制成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种植14天后将荷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9),进行RFA治疗。实验组:完全消融肿瘤+至少一个边缘瘤周消融范围小于5 mm正常肝组织;对照组:完全消融肿瘤+肿瘤边缘约10 mm正常肝组织。射频后3、7、14天行CT扫描,每次扫描后选7只实验组、3只对照组兔处死。观察射频区及LTP形态和部位。结果 30只兔单发VX2肝癌模型均成功建模,肿瘤平均直径15 mm,其中5只兔于术中及术后死亡(实验组死亡3只,对照组死亡2只),实验组每次CT检查完成后实际处死6只兔,对照组共7只完成实验。对照组7只兔射频区边缘未见肿瘤细胞;实验组18只兔共发现LTP病灶25个。14只兔的18个LTP病灶发生于射频缘距肿瘤边缘不足5 mm区域内。射频针周围较其他部位更易发生LTP(P=0.011)。结论 VX2肝癌RFA后LTP病灶具有一定特征,LTP的发生与射频消融范围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导管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兔双能量CTA扫描参数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最佳匹配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智伟 任克 +2 位作者 徐克 赵丽 赵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双源CT行兔体部血管扫描时扫描参数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最佳匹配选择。方法对32只普通家兔行双能量CTA扫描,依据扫描时不同的螺距(0.2、0.55)、对比剂浓度(300、370 mgI/ml)分为A、B、C、D四组,每组又根据对比剂注射速率(0.2、... 目的探讨以双源CT行兔体部血管扫描时扫描参数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最佳匹配选择。方法对32只普通家兔行双能量CTA扫描,依据扫描时不同的螺距(0.2、0.55)、对比剂浓度(300、370 mgI/ml)分为A、B、C、D四组,每组又根据对比剂注射速率(0.2、0.4、0.6、0.8 ml/s)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通过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探寻扫描参数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最佳匹配选择。定量分析:对比各组实验兔腹腔干水平与髂总动脉末端分叉前水平的CT值,并以箱式图分析主动脉平均CT值波动范围的总体差异。定性分析: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进行判定,分为良好、一般、差三种。结果 A组及C组腹腔干水平与髂总动脉末端分叉前水平的CT值差异较大(P均<0.05),而B组及D组中B1、D1及D2亚组腹腔干水平与髂总动脉末端分叉前水平CT值近似(P均>0.05)。B1、D1及D2亚组主动脉平均CT值波动较小,分布较集中。D2亚组图像质量良好,各血管及分支显示清晰,其余各组图像质量均存在一定缺陷。结论选取螺距0.55、对比剂浓度370 mgI/ml、注射速率0.4 ml/s有利于在兔双能量CTA扫描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扫描参数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等渗低浓度碘对比剂对兔脑CT灌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望云 萧毅 +4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清楚 孙维虎 姜彦 曹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等渗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对兔脑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组(碘海醇350mgI/ml)和B组(碘克沙醇270mgI/ml)。对两组实验兔行256层螺旋CT脑灌注扫描,由2名阅片者于CT图... 目的探讨采用等渗低浓度碘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对兔脑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组(碘海醇350mgI/ml)和B组(碘克沙醇270mgI/ml)。对两组实验兔行256层螺旋CT脑灌注扫描,由2名阅片者于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脑灌注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血管通透率和灌注参数图,分析上矢状窦CT值、CNR和脑组织的SNR,按照4分法评价各组图像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6只兔脑CT灌注扫描成功,A组20只,B组16只。两组兔CT脑灌注的灌注参数值CBF、CBV、MTT、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毛细血管通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上矢状窦CT值和CNR、脑组织的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阅片者对图像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0.419,P<0.01)。结论在相同扫描参数条件下,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兔脑CT灌注成像与常规浓度对比剂相比,图像质量和灌注参数(除毛细血管通透率)均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兔VX2肝癌种植瘤灶MSCT增强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存雪 赵艳萍 +2 位作者 郭松禄 齐玲俊 刘文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兔VX2肝癌种植瘤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4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成功建立模型32只,于成功建模后第14、21、28天行全肝MSCT平扫及增强后动脉期、门脉期扫描检查,观察肿瘤生... 目的初步探讨兔VX2肝癌种植瘤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4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VX2肝癌模型,成功建立模型32只,于成功建模后第14、21、28天行全肝MSCT平扫及增强后动脉期、门脉期扫描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分析瘤灶边缘部与中心部不同阶段不同期相的CT强化特征及幅度变化,同时利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34标记兔VX2肝癌种植瘤灶微血管,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瘤灶边缘部、中心部瘤组织的MVD值,并将不同时期兔VX2肝癌种植瘤灶的CT强化特征及幅度与MV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1)兔VX2肝癌种植瘤灶边缘部增强后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瘤灶中心部平扫、动脉期、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瘤灶边缘部及中心部14、212、8 d MVD值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瘤灶边缘部21、28 d MVD值的变化与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59、0.72,P<0.05),瘤灶中心第21天MVD值的变化与动脉期CT值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0.61,P<0.05);(4)瘤灶边缘部3个时间点MVD值的变化与瘤灶直径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59、0.78、0.69,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后的图像特征和强化幅度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瘤灶的微循环状态,为评价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翔 吕滨 +7 位作者 赵世华 唐跃 吕凤英 方纬 陆敏杰 鲁锦国 陈雄彪 蒋世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MSCT、MRI和SPECT对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全部雄性,体重(22.8±0.9)kg。实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1周内于前降支中远段注射105直径约100μm微球,术后27天行SPECT,28天行造影、MSCT和MRI检查... 目的:MSCT、MRI和SPECT对中华小型猪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显示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8只,全部雄性,体重(22.8±0.9)kg。实验猪接受MSCT扫描1次后1周内于前降支中远段注射105直径约100μm微球,术后27天行SPECT,28天行造影、MSCT和MRI检查各1次,最后处死动物送病理检查。结果:4只实验猪死亡,其余4只完成所有检查。病理染色未均见梗死。术前与术后28天MSCT扫描测量每搏输出量、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8天的MSCT扫描测量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的平均CT值在动脉期、延迟1、3、5和10min自身对照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8天的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及室间隔在MSCT动脉期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出现强化;MRI均未见异常灌注减低区域,延迟扫描也未见强化;SPECT扫描示上述区域均未见明显灌注减低区域。结论:MSCT、MRI和SPECT对于没有明显病理染色的梗死区域及心功能变化的微循环障碍显示是受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病理 心肌微循环障碍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改良型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制备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全显跃 严政 +3 位作者 孙希杰 周围 谢伟 温志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改进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制作,使之更为简便、省时,结合瘤灶的MRI表现动态分析瘤灶的病理生长特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在螺旋CT引导下,把瘤块组织接种于兔肝脏左、右叶,接种后第14、18、22、26天分别行... 目的:改进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制作,使之更为简便、省时,结合瘤灶的MRI表现动态分析瘤灶的病理生长特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在螺旋CT引导下,把瘤块组织接种于兔肝脏左、右叶,接种后第14、18、22、26天分别行MRI平扫及病理分析。结果:16只实验兔发现瘤灶,成瘤率100%;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不断延长,瘤内凝固性坏死、纤维增生和肝内转移呈明显递增趋势,MRI清楚显示了上述改变。结论:螺旋CT引导下进行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制作,使制作过程更为简便、省时;结合MRI图像,对瘤灶的生长特性进行动态病理分析,可更为准确地解释瘤灶发生、发展的影像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模型 动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动物PE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琴 张春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1120,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小动物PET在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优势日趋明显。本文对小动物PET及小动物PET/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动物实验 脑缺血 放射性示踪剂
下载PDF
猪肝脏灌注异常现象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锦林 张金山 +4 位作者 肖越勇 刘江涛 杨波 李家开 于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通过对猪正常肝脏建立灌注异常模型,探讨肝灌注异常的发生因素。方法9头实验用小型猪进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分别采用明胶海绵碎屑进行肝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分支栓塞,术后即刻及1周后进行CT增强扫描,观察是否存在... 目的通过对猪正常肝脏建立灌注异常模型,探讨肝灌注异常的发生因素。方法9头实验用小型猪进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分别采用明胶海绵碎屑进行肝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分支栓塞,术后即刻及1周后进行CT增强扫描,观察是否存在肝灌注异常现象。结果术后即刻CT扫描,全部研究对象出现肝灌注异常现象,表现为动脉期肝实质内出现楔形或不规则形一过性强化,门静脉期恢复正常。A组出现灌注异常的部位与栓塞血管所在肝段、叶一致;B组栓塞区出现低灌注区,非栓塞区出现一过性强化现象。C组2头出现灌注异常的部位与栓塞区域一致,1头比栓塞区域大。1周时CT复查,除C组存在部分灌注异常现象外,A、B组灌注异常现象消失。结论肝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分支堵塞是造成肝灌注异常现象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骺板损伤的显微CT表现及病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东 景金珠 +2 位作者 于爱红 白荣杰 程晓光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骺板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显微CT表现及病理变化.方法:取4~5周龄Wistar大鼠50只,选择右侧胫骨制作骺板损伤动物模型,左侧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1、3、7、11和21 d各选取10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观察损伤骺... 目的:探讨实验性骺板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显微CT表现及病理变化.方法:取4~5周龄Wistar大鼠50只,选择右侧胫骨制作骺板损伤动物模型,左侧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1、3、7、11和21 d各选取10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观察损伤骺板的影像特征,并通过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骺板内组织细胞的动态改变.结果:①对照侧骺板显微CT及组织形态表现.造模后1d,显微CT图像显示骨骺与干骺端高密度带间波浪形带状低密度区,边缘清晰;造模后7d,骺板轻度变窄;11d后逐渐明显变窄,中间部位较边缘显著;21 d时骺板区密度增高,明显变窄.造模后1d,骺板HE染色切片示骺板4层结构清晰可见,软骨细胞呈柱状规律排列;7 d后幼稚软骨细胞逐渐减少,增殖层细胞柱逐渐稀疏,肥大层宽度减小,细胞膨大、退化,骺板逐渐变窄,其中以造模后21 d表现最明显.②观察侧骺板显微CT及组织形态表现.造模后1d,显微CT可见干骺端骨折;造模后3~7d,骺板宽度先增加,然后趋于正常;11d时骺板宽度减小伴新生骨质形成,干骺端下见迂曲透亮影;21 d时骺板宽度明显变窄,骨桥形成.HE染色显示损伤早期骺板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肥大层结构紊乱,组织出血、水肿;造模后7d时静止层细胞聚集,并大量出现在损伤区,同时软骨细胞增殖活跃;11 d时损伤区出现大量静止层细胞,软骨细胞增殖活跃,成簇的软骨细胞团伸入干骺端;21 d时损伤区见成熟小梁骨横贯干骺端至骨骺.结论:显微CT空间分辨率高,可动态反映骺板损伤的修复过程,是研究实验性小动物骺板损伤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面 骨骺 显微CT 病理过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时缺血对侧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唯唯 漆剑频 +2 位作者 吴静 黄文华 宋金梅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1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缺血时缺血对侧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1∶1配对方法,实验组6只兔成功制作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照组6只行假手术。采用GE Lightspeed16MSCT,在基础灌注后于栓塞后不同时间点进行CT灌注。在完成缺血12h CT... 目的:研究急性脑缺血时缺血对侧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1∶1配对方法,实验组6只兔成功制作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照组6只行假手术。采用GE Lightspeed16MSCT,在基础灌注后于栓塞后不同时间点进行CT灌注。在完成缺血12h CT灌注扫描后,断头取脑,进行TTC染色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不同时间点缺血对侧相同区域灰质和白质区参数值并与对照组相同区域比较;实验组两侧大脑半球免疫组化切片进行Bcl-2阳性细胞计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TTC染色示实验组缺血侧脑组织出现白色的梗死区,缺血对侧和对照组的两侧大脑半球均未见梗死区。实验组缺血侧、缺血对侧、对照组的Bcl-2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25±2个/HP、13±4个/HP和1±1个/HP(x±s),两两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缺血对侧CBV在缺血1h内呈轻度上升趋势,1h后下降,处于一个低水平,8h后又轻度上升;CBF在缺血12h内呈逐渐下降趋势。实验组的缺血对侧CBV或CBF在脑缺血12h内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缺血对侧灰白质之间的动态变化亦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急性脑缺血时缺血对侧脑组织的血流呈可逆性下降,且引起受累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缺血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输入动脉选择对CT Perfusion 3.0软件包肺灌注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欣 于丽娟 +2 位作者 刘瑞宝 张修石 尚乃舰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输入动脉的选择对CT Perfusion 3.0软件包肺灌注成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只,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5ml,对比剂的注射流率分别为0.1、0.3、0.5和0.8ml/s。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经Perfusion 3.0软件包以三种不同的灌注... 目的:探讨输入动脉的选择对CT Perfusion 3.0软件包肺灌注成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只,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5ml,对比剂的注射流率分别为0.1、0.3、0.5和0.8ml/s。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经Perfusion 3.0软件包以三种不同的灌注成像方案处理。结果:以主动脉为输入动脉的体部肿瘤方案组所计算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分别与以肺动脉为输入动脉组和肝脏肿瘤方案组所得数值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4.376、t=2.779);以肺动脉为输入动脉组和肝脏肿瘤方案组所得数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5)。结论:应用CT Perfusion 3.0软件包,选择不同的输入动脉会对肺灌注成像结果产生影响,其实际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灌注成像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骞 董祥军 +4 位作者 张珍 段旭华 钱坤 易长虹 韩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炎性带强化于RFA后第3、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减低;动脉期LTP表现为消融灶旁新月状、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延迟期D组炎性带CT值较LTP减低(P<0.05)。结论兔肝VX2肿瘤RFA术后增强CT表现与病理表现一致,能准确反映RFA术后不同时期炎性带和LTP的血供特点及变化;RFA术后早期炎性带与LTP的增强CT表现存在重叠,RFA术后CT增强随访宜在炎症消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特异性能谱CT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培杰 陈岩 +3 位作者 柴亚如 刘杰 郭华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1-975,共5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能谱CT增强扫描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0只VX2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灌胃给予阿西替尼)和对照组(15只,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均为14天。对实验组行一站式灌注联合能谱CT扫描,... 目的观察特异性能谱CT增强扫描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0只VX2瘤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灌胃给予阿西替尼)和对照组(15只,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均为14天。对实验组行一站式灌注联合能谱CT扫描,对照组依次行能谱动脉期增强扫描和灌注CT扫描。重建基于实验组灌注CT时间-强度曲线所获肝肿瘤对比度最大时的能谱图像,以之作为对照组增强扫描时间;比较实验组不同时相肝肿瘤灌注参数与均一化碘浓度(NIC)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与灌注参数及NIC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肝肿瘤对比度最大时间为(18±4)s,可使对照组73.33%(11/15)肝肿瘤达到最大对比度。该时间点实验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肝动脉分数(HAF)与NIC均呈正相关,除BV外,各相关系数与各时相相应最大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BF(r=0.828、P=0.008)及NIC(r=0.820、P=0.010)与VEGFR-2呈正相关,PS与VEGFR-2呈负相关(r=-0.782、P=0.01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能谱CT动脉期增强可评估阿西替尼抗兔VX2肝肿瘤血管生成效果,能力与灌注C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能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晓明 李传福 +7 位作者 马祥兴 王青 刘松涛 韩兢 王鲁仲 谢树蔷 马素贞 刘亚群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比较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上的作用,对36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胰腺期(PP)为30s,门脉期(PVP)为65s,造影剂用量95~100ml,注射速度3ml... 为比较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上的作用,对36例胰腺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胰腺期(PP)为30s,门脉期(PVP)为65s,造影剂用量95~100ml,注射速度3ml/s。结果显示正常胰腺组织增强值胰腺期和门脉期分别为71.10±14.79Hu和61.05±10.41Hu(P<0.05),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和门脉期分别为61.27±15.43Hu和51.5±19.77Hu(P<0.05),肿瘤可切除性的PPV为100%,NPV为71.43%,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5%和94.44%。表明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癌,胰腺期肿瘤-胰腺对比较门脉期更显著,同时还有利于肿瘤可切除性的估价及小胰腺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T 增强扫描 诊断
下载PDF
四排螺旋CTA评价犬股骨头血运:与DSA对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秀军 肖剑 +1 位作者 李巍 肖湘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观察4排螺旋CTA评价犬股骨头血运的价值。方法对18只犬双侧髋关节行4排螺旋CTA和DSA检查,观察股骨头血供与血液循环(FHCP)显示情况,与DSA对照评价CTA显示旋股内、外侧动脉(MCFA、LCFA)、支持带动脉(RA)、头凹动脉(LTA)的敏感度和特... 目的观察4排螺旋CTA评价犬股骨头血运的价值。方法对18只犬双侧髋关节行4排螺旋CTA和DSA检查,观察股骨头血供与血液循环(FHCP)显示情况,与DSA对照评价CTA显示旋股内、外侧动脉(MCFA、LCFA)、支持带动脉(RA)、头凹动脉(LT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犬股骨头血供主要来自MCFA、LCFA,尤其前者发出的RA。CTA准确显示了所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股深动脉、骶正中动脉及其分支,显示MCFA、LCFA、RA的敏感度分别为94.44%(34/36)、88.89%(32/6)、3.03%(5/165),特异度均为100%。CTA未能显示LTA和FHCP,其评价RA、LTA和FHCP的能力明显低于DSA(P<0.001)。结论 4排螺旋CTA评价犬股骨头血运的价值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股骨头 血液供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