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Quality Evaluation and Standards of the Zhuang Medicine 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1
作者 Chao ZENG Tongyong LUO +3 位作者 Songji WEI Huagang LIU Wei WEI Haicheng WE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5期148-151,共4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for 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Methods]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determine the...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for 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Methods]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to identify and determine the moisture,total ash and extract contents.[Results] The root transection is near round.The outmost side is velamen.There are nearly 10 columns of collenchyma tissue cells inside.In the cortex,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fiber bundles scattered,and there are also large mucous cells scattered.The endodermis is distinct,and the cells are small and closely arranged.The pericycle is distinct and forms a ring.The pericycle fiber bundles are arranged in a radial shape by more than 40 bundles of phloem and xylem alternately.The leaf transection is V-shaped.The collenchyma lies under the epidermis.The spongy tissue has many calcium oxalate square crystal and needle crystals.The mucous cells contain calcium oxalate square crystal and needle crystals.The thin layer identification indicated that in the chromatogram of each test sample,spots of the same colors appeared at the posi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chromatogram of the reference medicinal material,and the reproducibility was good.The moisture contents of the 10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all below 8.0%.The total ash was below 8.0%.The acid-insoluble ash was below 2.0%.With 50% ethanol as the solvent,the extract contents were all over 12.5%.[Conclusions]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re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as the identification basis of P.tectorius.The thin lay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the test resul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P.tector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QUALITY standar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露兜簕果实中的总多酚 被引量:12
2
作者 詹莉莉 章程辉 +2 位作者 常刚 叶俊松 潘晓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海南种植生产的露兜簕果实为原料,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研究了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露兜簕果实中总多酚物质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Na2CO3溶液浓度为10%、福林酚试剂用量为1.5 mL、福林酚试剂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体积比为3︰... 以海南种植生产的露兜簕果实为原料,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研究了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露兜簕果实中总多酚物质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Na2CO3溶液浓度为10%、福林酚试剂用量为1.5 mL、福林酚试剂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体积比为3︰4、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0 min时,总多酚的含量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2%。该方法所用溶剂少、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适宜露兜簕果实中总多酚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兜簕 福林酚 总酚含量
下载PDF
露兜簕超临界CO_2萃取物GC-MS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嘉炜 彭丽华 +2 位作者 冼美廷 成金乐 陈蔚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2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利用超临界萃取和GC-MS方法分析露兜簕的挥发油等小分子化合物。方法: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然后对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露兜簕超临界萃取物分离和鉴定的主要成分有asarone(26.7%),longipinocarvone(15.2%)和2-methyl-... 目的:利用超临界萃取和GC-MS方法分析露兜簕的挥发油等小分子化合物。方法: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然后对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露兜簕超临界萃取物分离和鉴定的主要成分有asarone(26.7%),longipinocarvone(15.2%)和2-methyl-6-(4-methylphenyl)hept-2-en-4-one(14.8%)等10个化合物。结论:露兜簕超临界CO2萃取物含有较丰富的挥发性成分,为露兜簕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兜簕 挥发油成分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露兜果实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奕星 马蔚红 +6 位作者 袁德保 郑晓燕 陈娇 李芬芳 郑丽丽 谭琳 臧小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57-60,65,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露兜果实浸膏的多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并采用生物自显影技术,考察露兜果实浸膏对马铃薯炭疽病菌、草莓... 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露兜果实浸膏的多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并采用生物自显影技术,考察露兜果实浸膏对马铃薯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及黄柏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露兜果实浸膏中多酚含量为152.6μg/mg,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此外,还发现其对马铃薯炭疽病菌和草莓炭疽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兜果实 抗氧化 生物自显影 抗菌
下载PDF
露兜簕氨基酸及无机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丽华 刘嘉炜 +2 位作者 郑家概 成金乐 冼美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测定露兜簕中氨基酸及无机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分析测定露兜簕所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结果:露兜簕含有20种无机微量元素和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结论:露兜簕... 目的:分析测定露兜簕中氨基酸及无机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和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分析测定露兜簕所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结果:露兜簕含有20种无机微量元素和16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结论:露兜簕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为该药材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兜簕 氨基酸 无机微量元素
下载PDF
山菠萝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曲文浩 王玉珏 王明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52,共2页
山菠萝,又名假菠萝、露兜勒等。原植物为露兜树科Pandanaceae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药用其根、花、果、叶。根部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关键词 山菠萝 露兜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露兜簕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嘉炜 彭丽华 +2 位作者 冼美廷 成金乐 陈蔚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对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氧化铝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色谱方法对露兜簕根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NMR、MS、IR等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分子结构。结果从露兜簕根乙醇提取物分... 目的对露兜簕Pandanus tectorius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氧化铝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色谱方法对露兜簕根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NMR、MS、IR等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分子结构。结果从露兜簕根乙醇提取物分离获得1个新化合物(1)和5个已知化合物(2~6),分别鉴定为3-酮-24(31)-烯-28,29-去甲基环木菠萝烷(1)、3-酮-24(31)-烯-环木菠萝烷(2)、3-酮-24(31)-烯-28-去甲基环木菠萝烷(3)、β-豆甾醇(4)、β-谷甾醇(5)和棕榈酸(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环露兜酮(cyclotectorone),环木菠萝烷型三萜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露兜簕根部位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兜簕 环木菠萝烷型三萜 3-酮-24(31)-烯-28 29-去甲基环木菠萝烷 环露兜酮 3-酮-24(31)-烯-环木菠萝烷
原文传递
山菠萝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黎永洁 钟鸣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菠萝总黄酮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剂,在波长505nm处对山菠萝药材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黄酮在0.025~0.1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菠萝总黄酮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剂,在波长505nm处对山菠萝药材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黄酮在0.025~0.1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该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RSD=0.83%(n=9);山菠萝药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3.75mg/g,3批药材含量差异较大(RSD=8.77%,n=3)。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适用于山菠萝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菠萝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