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盘古山钨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39
1
作者 方贵聪 陈毓川 +6 位作者 陈郑辉 曾载淋 张永忠 童启荃 孙杰 黄鸿新 郭娜欣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4,共9页
盘古山钨矿是一个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的大型矿床,为了厘定其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时代,进而认识成岩与成矿关系、岩体内带与外带矿化关系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本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分析法分别对南岭2000... 盘古山钨矿是一个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的大型矿床,为了厘定其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时代,进而认识成岩与成矿关系、岩体内带与外带矿化关系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本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分析法分别对南岭2000m科学钻探(SP-NLSD-2)所揭露的隐伏花岗岩体及其内带矿化石英脉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隐伏花岗岩体形成于(161.7±1.6)Ma,内带矿化石英脉年龄为(155.3±2.8)Ma,均形成于中一晚侏罗世。盘古山钨矿床花岗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矿化发育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并表现出花岗岩体→长石石英脉→石英脉的渐变演化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矿化石英脉是花岗岩浆分异演化晚期的产物。岩体内带石英脉与外带石英脉的形成年龄吻合较好,形成于同一成矿作用。盘古山钨矿床及其隐伏花岗岩体均形成于165-150Ma华南岩石圈伸展-岩体侵位-大规模成矿的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学 U—Pb Re—Os 钨矿床 盘古山 赣南 南岭
下载PDF
江西盘古山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旭东 倪培 +1 位作者 张伯声 王天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50,共12页
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方法,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盘古山钨矿床主要矿化阶段中早阶段的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和晚阶段的(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该矿床主... 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方法,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盘古山钨矿床主要矿化阶段中早阶段的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和晚阶段的(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该矿床主要矿化阶段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主要包括H2O-NaCl型包裹体、H2O-NaCl-CO2型包裹体和少量的CO2型包裹体,富含CO2组分是盘古山钨矿成矿流体的明显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矿床中主要矿化阶段石英脉中两相的H2O-NaCl型包裹体与H2O-NaCl-CO2型包裹体主要均一温度范围较为一致而前者盐度相对较高。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的H2O-NaCl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的H2O-NaCl型包裹体,但两者的盐度相差不大,从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到(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H2O-NaCl-CO2型包裹体数量减少,CO2型包裹体数量增多。对各类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和(辉铋矿)-黑钨矿-石英脉中的包裹体的组分相近,除水和CO2外,还含有少量的CH4和N2。盘古山钨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矿床金属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石英脉型钨矿 盘古山 赣南
下载PDF
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方贵聪 童启荃 +4 位作者 孙杰 朱国华 陈郑辉 曾载淋 刘孔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1-1399,共9页
盘古山钨矿床是南岭地区著名的大型钨矿床。通过氢、氧、硫和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盘古山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δD值介于-121.7‰^-80.6‰,δ18O值为2.97‰~6.47‰,硫化物δ34S值... 盘古山钨矿床是南岭地区著名的大型钨矿床。通过氢、氧、硫和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盘古山钨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δD值介于-121.7‰^-80.6‰,δ18O值为2.97‰~6.47‰,硫化物δ34S值集中分布于-2.3‰~1.3‰,石英脉的石英δ30Si平均值为-0.44‰;花岗岩的石英δ30Si平均值为-0.53‰;砂岩的石英δ30Si平均值为0.2‰。研究结果表明:盘古山钨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以及硅质均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浆,少部分成矿流体来自大气降水,少部分硅质来自砂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钨矿床 盘古山 赣南
下载PDF
赣南盘古山钨矿隐伏花岗岩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方贵聪 陈毓川 +5 位作者 陈郑辉 曾载淋 刘翠辉 童啟荃 孙杰 朱国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8-1568,共11页
著名的盘古山大型钨矿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具有密切成因关系,但因该岩体隐伏深,相关研究资料较为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矿床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南岭科学钻探(SP-NLSD-2)揭露该岩体后,本文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 著名的盘古山大型钨矿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具有密切成因关系,但因该岩体隐伏深,相关研究资料较为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矿床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南岭科学钻探(SP-NLSD-2)揭露该岩体后,本文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具有超酸性、富碱、贫钠富钾等特征,属于准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形成该岩体的花岗岩浆为高度分异演化的残浆,W、Bi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南岭燕山期花岗岩,为盘古山钨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矿质。岩浆演化至云英岩化阶段时,岩浆中的Mo、Bi、Cu、Pb及REE含量增加,而W、Sn含量则因已转移到岩浆期后热液而降低。岩体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花岗岩 钨矿床 南岭科学钻探 盘古山
下载PDF
赣南盘古山钨矿三维构造测量及应力场分析
5
作者 杨飞 吕古贤 +3 位作者 童启荃 黄钗第 王宗永 王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59-360,共2页
盘古山钨矿处于南岭有色、稀土、稀有、铀等金属资源富集区内,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铅、锌、金、银等贵金属矿产的远景区。位于赣南中部,在上坪背斜南端的西翼,是大余一瑞金东西构造亚带、宁都一龙南北东构造亚带、于山南北构造亚带的复... 盘古山钨矿处于南岭有色、稀土、稀有、铀等金属资源富集区内,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铅、锌、金、银等贵金属矿产的远景区。位于赣南中部,在上坪背斜南端的西翼,是大余一瑞金东西构造亚带、宁都一龙南北东构造亚带、于山南北构造亚带的复合交汇处。构造形式变化复杂,区内受多次构造作用,裂隙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山钨矿 构造测量 构造解析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江西南部盘古山钨矿的氢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光来 华仁民 +2 位作者 王旭东 周龙全 唐傲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盘古山钨矿是江西南部重要的黑钨矿-辉铋矿石英脉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主成矿期形成的5件石英样品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δ18O值变化范围为11.35%~13.33‰,δD变化于-65%^-58%之间,计算后得到的成矿流体的δ18O值变化范围为3.96... 盘古山钨矿是江西南部重要的黑钨矿-辉铋矿石英脉型矿床之一,对该矿床主成矿期形成的5件石英样品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δ18O值变化范围为11.35%~13.33‰,δD变化于-65%^-58%之间,计算后得到的成矿流体的δ18O值变化范围为3.96%~5.94‰。据此判断,盘古山钨矿的成矿流体在主成矿阶段主要由岩浆水构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认为石英脉型钨矿主成矿阶段主要为岩浆流体,而大气降水的兑入则可能多发生于晚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同位素 成矿流体 石英脉型钨矿 盘古山钨矿
下载PDF
江西盘古山钨矿发现新的矿化石英细脉带 被引量:7
7
作者 方贵聪 陈毓川 +3 位作者 王登红 童启荃 吴家旭 严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5-1438,共4页
曾经繁荣兴旺的江西盘古山钨矿(位于赣南于都县)如今已步入危机矿山行列,资源接替迫在眉睫.笔者等在野外地质调研中于矿区南部发现了一处新的矿化石英细脉带,结合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规律,指出该石英细脉带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石英细脉带 钨矿床 "五层楼"模式 盘古山钨矿
下载PDF
江西盘古山钨矿床多期次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朝霞 路远发 +1 位作者 童启荃 汪群英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5年第4期368-376,共9页
盘古山钨矿是赣南一个大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具有近百年的开发与研究历史,但在成岩-成矿年代学方面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获得盘古山钨矿的成矿作用的精细年龄结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盘古山钨矿的三条主要含矿石英脉V_(盲3)、V... 盘古山钨矿是赣南一个大型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具有近百年的开发与研究历史,但在成岩-成矿年代学方面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获得盘古山钨矿的成矿作用的精细年龄结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盘古山钨矿的三条主要含矿石英脉V_(盲3)、V_(17)、V_(31)进行了Rb-Sr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82±2 Ma(2σ,下同)、146±2Ma、147±2 Ma。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石英中Rb、Sr除了赋存于流体包裹体中外,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进入石英的晶格,未见捕获的微粒矿物,符合同位素测年的基本条件,其结果是可靠的。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三期,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82±2 Ma,158±1 Ma,147±2 Ma。这一特征表明,盘古山钨矿与赣南其他钨矿床一样,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特征,同时也将赣南燕山期钨矿成矿作用提早到180 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古山钨矿 成矿年龄 Rb-Sr年代学 多期次成矿作用
下载PDF
构造叠加晕在石英脉型钨矿床攻深找盲中的应用——以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翠辉 陈伟 +1 位作者 贺根文 李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535-542,共8页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已迫在眉睫,新方法、新技术及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创新已成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原生晕分带研究被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铅、锌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取得较好找矿效果。为...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已迫在眉睫,新方法、新技术及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创新已成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原生晕分带研究被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铅、锌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取得较好找矿效果。为了探求新的钨矿床深部找矿方法,更快速有效地圈定深部预测靶区,评价深部找矿潜力,以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为指导,对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6个中段沿脉采取的样品选择W、Sn、Mo、Bi、Cu、Zn、Ag、Li、Be、Mn、Ti、As、Sb、Co和Ni元素分析热液钨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构建盲3号脉的深部构造叠加晕模型,定位预测深部潜力靶位。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原生晕分带研究表明:Mo、Sn、Bi、Cu、Zn和Ag异常晕与矿体中心相距在60 m范围内,为近矿晕指示元素;Mn、Ti、As、Sb、Co异常晕发育于钨矿体前缘,与矿体中心相距180 m^240 m,为前缘晕指示元素。根据建立的盲3号脉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3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①、②),-25 m标高靶位1个(靶位③),-14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④、⑤),其中靶位①和靶位②已得到工程验证;同时指示盲3号脉成矿热液由深到浅,由东南往西北方向运移,与其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花岗岩体侵位较深,预示盲3号脉东南部深部靶位④、⑤尤其靶位⑤具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分带 构造叠加晕 深部找矿预测 成矿热液 盘古山钨矿床 赣南
下载PDF
赣南盘古山钨铋矿床发现扇状成矿现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贵聪 王登红 +12 位作者 冯佐海 许成 杨植根 申昌健 童启荃 杨明 孙杰 付伟 康志强 刘希军 陈远荣 杨锋 刘奕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0-1784,共5页
在扇状成矿规律指导下,资源几近枯竭的赣南盘古山钨铋矿床取得新的找矿成果。在矿区南部揭露了两组倾向北的钨铋矿化石英细脉,总脉数达102条,与矿区北部倾向南的已知矿脉相向倾斜,横剖面呈扇状。这一成果对广大钨铋矿找矿工作者具有重... 在扇状成矿规律指导下,资源几近枯竭的赣南盘古山钨铋矿床取得新的找矿成果。在矿区南部揭露了两组倾向北的钨铋矿化石英细脉,总脉数达102条,与矿区北部倾向南的已知矿脉相向倾斜,横剖面呈扇状。这一成果对广大钨铋矿找矿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状成矿 盘古山矿床 钨矿 铋矿 找矿成果
下载PDF
江西盘古山钨矿床的碲化物特征及富集成因
11
作者 吴家旭 方贵聪 +3 位作者 杨明 童启荃 叶武 陆显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5-818,共14页
江西盘古山钨矿是一个钨、铋、碲均可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有关其碲化物的特征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尚属空白。文章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中碲化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鉴定、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 江西盘古山钨矿是一个钨、铋、碲均可综合利用的大型矿床,有关其碲化物的特征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尚属空白。文章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中碲化物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鉴定、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盘古山钨矿床的碲化物主要有硫碲铋矿A、硫碲铋矿B、应硫碲铋矿、巴硫碲铋矿、硫楚碲铋矿及辉碲铋矿。矿床碲化物由浅至深有依次出现硫碲铋矿A、巴硫碲铋矿、硫碲铋矿B、应硫碲铋矿、硫楚碲铋矿、辉碲铋矿的趋势,矿物逐渐富Te元素而贫Bi、S元素。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碲化物最小捕获温度为152~395℃,碲逸度为-11.0<logf(Te_(2))<-7.1,硫逸度为-12.54<logf(S_(2))<-9.39。研究认为,温度和f(S_(2))的降低,及f(Te_(2))/f(S_(2))的相对增大是碲化物沉淀的关键因素。碲化物的空间分带可能是随着成矿流体物化条件的变化导致Bi_(2)S_(3)-PbS矿物系列中Bi被Pb置换、S被Te置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碲化物 电子探针 流体包裹体 钨矿床 盘古山
下载PDF
江西盘古山钨矿床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云彪 方贵聪 《矿产与地质》 2020年第5期845-854,共10页
盘古山钨矿床为南岭众多钨矿床中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床,积累了大量资料。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如下认识:①盘古山钨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157 Ma),属于南岭燕山早期钨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产物;②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浆;... 盘古山钨矿床为南岭众多钨矿床中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床,积累了大量资料。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如下认识:①盘古山钨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157 Ma),属于南岭燕山早期钨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产物;②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浆;③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有少部分大气降水混入;④矿床为中高温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期次、低盐度、强氧化性、弱酸性特征,钨矿形成与CO 2逸失有关;⑤矿床深部岩体为陆壳重熔改造型花岗岩;⑥Te、Bi富集是该矿床的一大特色,富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成矿规律 研究进展 盘古山 江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