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十三号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4
1
作者 鄂学玉 韩用祥 余才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3,54,共6页
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3号墓于2001年下半年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虽然该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仍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板灰痕、松绿石饰,发现了头坑和足坑并各坑殉狗一只。它是目前盘龙城遗址发掘清理的大型墓葬之一,对研究盘龙... 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3号墓于2001年下半年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虽然该墓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仍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板灰痕、松绿石饰,发现了头坑和足坑并各坑殉狗一只。它是目前盘龙城遗址发掘清理的大型墓葬之一,对研究盘龙城遗址商代墓葬的分布情况、形制与结构、等级制度等提供了重要佐证,对于研究长江流域的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商代前期遗址 墓葬
下载PDF
老牛坡遗址商代建筑试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4,共7页
老牛坡遗址的商代建筑与中原地区的商代建筑,在堂室的整体形态、墙体的砌筑、础的铺设、门道的设置、廊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呈现出两种风格。这种差异可能是因地域不同而受不同的环境影响所致,也可能二者各有不同的建筑传统。... 老牛坡遗址的商代建筑与中原地区的商代建筑,在堂室的整体形态、墙体的砌筑、础的铺设、门道的设置、廊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呈现出两种风格。这种差异可能是因地域不同而受不同的环境影响所致,也可能二者各有不同的建筑传统。老牛坡建筑所表现的异于中原地区的诸多特点,与西周时期陕西地区的许多建筑相似。可能在建筑方面,老牛坡遗址就近吸取了周文化因素,即老牛坡建筑所反映的这种风格特征,为陕西地区的传统。等于说商与周的建筑风格分属两大系统,即西土集团与东土集团,二者一度同时平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牛坡遗址 商代 建筑
下载PDF
三星堆遗址青关山一号建筑初识
3
作者 冉宏林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青关山一号建筑是三星堆遗址目前发掘的唯一一座大型建筑基址,根据建筑的细部特征和相关遗存的年代可知,青关山一号建筑使用年代下限为殷墟二期,属于三星堆遗址第四期偏早阶段,现存部分只是所属院落式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两侧应该还有附... 青关山一号建筑是三星堆遗址目前发掘的唯一一座大型建筑基址,根据建筑的细部特征和相关遗存的年代可知,青关山一号建筑使用年代下限为殷墟二期,属于三星堆遗址第四期偏早阶段,现存部分只是所属院落式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两侧应该还有附属建筑。青关山一号建筑作为宫殿建筑的可能性较大,兼有举办祭祀活动的功能,基本排除府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关山一号建筑 商代 宫殿建筑 三星堆遗址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卓 万琳 +14 位作者 韩用祥 张昌平 陈晖 田剑波 王刚 单思伟 庄霞 谢晓庆 刘富强 周燕林 白富元 余才山 李存信 梅迪 郝勤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5,共11页
2013年,在盘龙城遗址内的杨家湾发掘了7座商代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个别发现腰坑及殉人、殉牲现象。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漆器和金片绿松石器。墓葬年代大致属盘龙城遗址最晚阶段。杨家湾是盘龙城遗... 2013年,在盘龙城遗址内的杨家湾发掘了7座商代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个别发现腰坑及殉人、殉牲现象。随葬品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漆器和金片绿松石器。墓葬年代大致属盘龙城遗址最晚阶段。杨家湾是盘龙城遗址早、中商时期的一处重要墓地,对认识盘龙城遗址的布局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盘龙城遗址 杨家湾 商代墓葬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商代建筑基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卓 刘森淼 +24 位作者 郑远华 张昌平 鄂学玉 陈兴付 韩用祥 徐国胜 余才山 王智 刘永亮 刘勇 杜春华 陈晖 田剑波 王刚 单思伟 庄霞 谢晓庆 刘富强 周燕林 白富元 朱青华 程建华 邓蔚兰 梅迪 郝勤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4,共12页
2006~2013年,对盘龙城遗址内杨家湾的一处商代大型建筑基址(F4)及其周边遗迹进行了发掘。F4残存范围东西最长达34、南北宽12米,与盘龙城遗址城址内的1号宫殿基址规模相近,应属于宫殿或宗庙类的建筑,年代大致属于盘龙城遗址偏晚阶段。该... 2006~2013年,对盘龙城遗址内杨家湾的一处商代大型建筑基址(F4)及其周边遗迹进行了发掘。F4残存范围东西最长达34、南北宽12米,与盘龙城遗址城址内的1号宫殿基址规模相近,应属于宫殿或宗庙类的建筑,年代大致属于盘龙城遗址偏晚阶段。该建筑基址的发现,为探讨盘龙城遗址的布局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盘龙城遗址 杨家湾 大型建筑基址 商代
原文传递
安徽阜南县台家寺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9
6
作者 何晓琳 宫希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127+5-13,共11页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合村白庄自然村(图一)。1957年在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器,包括龙虎尊和兽面纹尊等大型容器[1]。2012年台家寺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黄河泛滥冲积等历史原因,...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合村白庄自然村(图一)。1957年在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器,包括龙虎尊和兽面纹尊等大型容器[1]。2012年台家寺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黄河泛滥冲积等历史原因,阜阳市乃至豫东皖北地区淤沙严重,先秦时期的遗址埋藏较深,难以发现或进行考古工作,台家寺遗址属于保存相对较好的台墩型遗址。为深入了解台家寺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内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台家寺考古队,于2014~201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共发掘16座商代房址、273个商代灰坑、7座商代墓葬,发现了方形围沟、大型建筑、铸铜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遗物。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阜南县 台家寺遗址 大型建筑 铸铜作坊 商代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发掘简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昌平 苏昕 +2 位作者 路晋东 许鑫涛 蓝青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2,27,共6页
201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岗地北坡进行了发掘,发现较厚的商代文化堆积,并发现一处建筑基址。遗存年代主要为盘龙城第五期至第七期,说明盘龙城较晚阶段杨家湾北坡有较为频繁的人类活动。此外,本次发掘发现部分... 201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岗地北坡进行了发掘,发现较厚的商代文化堆积,并发现一处建筑基址。遗存年代主要为盘龙城第五期至第七期,说明盘龙城较晚阶段杨家湾北坡有较为频繁的人类活动。此外,本次发掘发现部分单位印纹硬陶比例明显偏高,且烧流鼓泡硬陶片所占比例也偏高,说明该区域可能靠近印纹硬陶生产作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杨家湾北坡 商代 建筑基址 印纹硬陶
原文传递
盘龙城商代“铜饰件”辨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井中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2,共7页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群是一座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由商王朝直接设置和控辖的早商城邑,出土了大量的各类遗物。本文以埋葬环境、形制类比和文化背景为线索,重点对杨家湾PYWM11出土2件所谓"铜饰件"的功能与定名问题进行讨论。研...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群是一座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由商王朝直接设置和控辖的早商城邑,出土了大量的各类遗物。本文以埋葬环境、形制类比和文化背景为线索,重点对杨家湾PYWM11出土2件所谓"铜饰件"的功能与定名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认为它们应定名为"刀",是一对具有军权礼仪功能的兵器。此类梯形大刀虽与卷首刀同时出现,但并未像卷首刀那样持续延用到西周前期,似乎仅是昙花一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铜刀 青铜兵器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盘龙城遗址商代大型建筑试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2,共8页
盘龙城商代大型建筑与同时期中原大型建筑特征大同小异。同者表现在整体形制布局与主要结构上,如两地的建筑形制均为长条形台基,台基上是长方形排房式殿堂,殿堂的所有房间进深相同,互不相通,各自独立。殿堂外围设宽敞的回廊。异者表现... 盘龙城商代大型建筑与同时期中原大型建筑特征大同小异。同者表现在整体形制布局与主要结构上,如两地的建筑形制均为长条形台基,台基上是长方形排房式殿堂,殿堂的所有房间进深相同,互不相通,各自独立。殿堂外围设宽敞的回廊。异者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如墙体的修筑方法、门的设置、散水的铺设等等。可见,在大型建筑方面,盘龙城与中原地区商文化的关系,主要特征是相同的,确属商文化,不同之处,应与地域的特殊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 大型建筑 商代
原文传递
2014年盘龙城杨家嘴遗址M26、H14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玉洪 郝勤建 +6 位作者 杨力 苏昕 黎骐 韩用祥 张昌平 陈晖 邹秋实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5,共13页
2014年12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盘龙城杨家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清理了M26和H14。其中M26出土铜器、玉器、陶器、漆器共计14件,从器物形制以及纹饰风格看,M26的年代为二里岗上层较晚阶段,H14年代接近。M26随葬品常见"碎器... 2014年12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盘龙城杨家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清理了M26和H14。其中M26出土铜器、玉器、陶器、漆器共计14件,从器物形制以及纹饰风格看,M26的年代为二里岗上层较晚阶段,H14年代接近。M26随葬品常见"碎器"现象,为进一步了解商代"碎器"葬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 墓葬 商代 碎器葬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7-2019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晋东(绘图/照相) 张昌平 许鑫涛(绘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41,F0002,共18页
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小嘴2015~2017年发掘区西部继续进行发掘。本次发掘发现两处建筑基址及部分灰沟与灰坑。两处建筑基址规模、形态、结构相似,且均与灰沟之间存在联系。从遗迹形态及分布状况来看,F1附近... 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小嘴2015~2017年发掘区西部继续进行发掘。本次发掘发现两处建筑基址及部分灰沟与灰坑。两处建筑基址规模、形态、结构相似,且均与灰沟之间存在联系。从遗迹形态及分布状况来看,F1附近存在窖藏坑及生活垃圾坑,显示其具有生活功能,F2内存在可能为操作台的石块遗迹,暗示其可能具有生产功能。部分灰坑亦与灰沟连接,可能与生产活动有关。此次发掘为解决小嘴发现的灰沟功能以及判断小嘴地点性质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小嘴 建筑基址 商代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 位作者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邹秋实 张昌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4,2,共20页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叶店村,遗址分布于多处临湖岗丘之上。小嘴位于盘龙城遗址西南部的一处狭长型岗地上,岗地东、西、南三面被破口湖环绕,北与杨家湾相连,东、西两侧分别与盘龙城西城垣和艾家嘴隔湖相望,南临府河大堤,岗...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叶店村,遗址分布于多处临湖岗丘之上。小嘴位于盘龙城遗址西南部的一处狭长型岗地上,岗地东、西、南三面被破口湖环绕,北与杨家湾相连,东、西两侧分别与盘龙城西城垣和艾家嘴隔湖相望,南临府河大堤,岗地东西宽100~126、南北长约495米,海拔高20.1~27.5米,地势北高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武汉市 盘龙城遗址 小嘴 青铜器铸造 商代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嘴2006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用祥(绘图/照相/整理) 吕宁晨(整理) +3 位作者 郭剑(绘图/照相/整理) 付海龙(绘图/整理) 余才山(绘图/发掘/整理) 刘森淼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2,共11页
2006年10月~12月,盘龙城考古队在杨家嘴Q2114区域发掘出1座宋代墓葬、9座商代墓葬、4个商代灰坑、1条商代灰沟和1座商代建筑基址。根据出土遗物初步分析,商代遗存的年代集中在盘龙城第五期和六期。此区域应该是一处规模较小的商代墓地... 2006年10月~12月,盘龙城考古队在杨家嘴Q2114区域发掘出1座宋代墓葬、9座商代墓葬、4个商代灰坑、1条商代灰沟和1座商代建筑基址。根据出土遗物初步分析,商代遗存的年代集中在盘龙城第五期和六期。此区域应该是一处规模较小的商代墓地。灰坑H12出土的象牙为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为研究盘龙城商时期地理环境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杨家嘴 商代墓葬 象牙
原文传递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M1、M2发掘及周边文物调查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用祥(绘图/照相/整理) 付海龙(整理) +5 位作者 郭剑(绘图/照相/整理) 吕宁晨(整理) 余才山(绘图) 许鑫涛(绘图) 刘森淼 陈兴付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4,66,共7页
2008年1月,考古人员在盘龙城遗址小嘴岗地中部东侧湖岸边清理两座残墓,编号为小嘴M1、M2。M1残存4件陶瓷器,M2残存2件青铜器,根据随葬品形制初步判断M1为宋代墓葬,M2为商代墓葬。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宋代墓葬打破商代墓葬,为研究盘... 2008年1月,考古人员在盘龙城遗址小嘴岗地中部东侧湖岸边清理两座残墓,编号为小嘴M1、M2。M1残存4件陶瓷器,M2残存2件青铜器,根据随葬品形制初步判断M1为宋代墓葬,M2为商代墓葬。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宋代墓葬打破商代墓葬,为研究盘龙城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新材料。近几年在小嘴岗地中部东侧湖岸边采集若干文物标本,其中陶斝足可能为铸造青铜斝的陶模,为进一步探寻小嘴区域的青铜器生产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小嘴 宋代墓葬 商代墓葬 铸铜遗物
原文传递
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1号建筑基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佳 曹栋洋 +2 位作者 尚金山(绘图) 曾心鑫(绘图) 高铁(绘图)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1,共18页
2014和2016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乡罗家冲遗址进行了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该工地发现的1号建筑基址(F1)为东西向大型长方形三连间地面式建筑,采用垫土层作为房基,再在其上开挖墙基基槽,东西两侧建筑结构略有差异,其中西侧主... 2014和2016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乡罗家冲遗址进行了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该工地发现的1号建筑基址(F1)为东西向大型长方形三连间地面式建筑,采用垫土层作为房基,再在其上开挖墙基基槽,东西两侧建筑结构略有差异,其中西侧主体建筑墙基基槽内填充红烧土,东侧附属建筑墙基基槽内未填充红烧土,该建筑规模较大,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推测建筑基址的时代为商晚至西周早中期,性质为聚落中心大型公共建筑,该建筑基址的发现及遗址中其他遗存的发掘,对研究沩水流域乃至湘江流域的文化谱系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冲遗址 1号建筑基址 商晚至西周早中期
原文传递
盘龙城遗址小嘴商代冶金遗物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思然 邹秋实 +2 位作者 路晋东 陈坤龙 陈建立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7,共12页
本研究通过对盘龙城遗址小嘴出土铜冶金渣、坩埚、炉壁残块以及铜器的科学分析,确认了该区域在盘龙城四、五期时存在青铜熔铸活动,并可能延续至六、七期。小嘴发掘区出土坩埚为浅腹侈口型,使用当地高铁易熔黏土加粗砂制成,其形制有别于... 本研究通过对盘龙城遗址小嘴出土铜冶金渣、坩埚、炉壁残块以及铜器的科学分析,确认了该区域在盘龙城四、五期时存在青铜熔铸活动,并可能延续至六、七期。小嘴发掘区出土坩埚为浅腹侈口型,使用当地高铁易熔黏土加粗砂制成,其形制有别于前人认定的盘龙城“熔铜陶缸”,与郑州商城铸铜遗址出土坩埚也存在差异。小嘴铜器合金类型以铜-锡-铅三元合金为主,兼有少量铜锡和铜铅合金,铜块中部分可能为原料或半成品。小嘴铜器的铅锡含量显著低于以往发表的盘龙城铜器分析结果,可能与两次分析的器物类型差异以及不同实验室间分析数据的系统差异有关,但也显示了盘龙城曾生产低铅、锡器物。综合小嘴与以往发表的盘龙城铜器数据,郑州与盘龙城两地间铜器成分差异不显著,两地是否存在金属工艺与铅锡使用模式上的不同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早期 盘龙城遗址小嘴地点 铜器 冶金渣 熔铜坩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