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国建筑之“意”的追寻与升华——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的空间与园林(1950-1965年)
1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师》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对现代空间原理、流动空间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理论融合与建构,阐述其在现代主义视角下对文人园林的价值思考及其创新价值,以及对中国营造学社思想的反思,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理论 现代中国建筑 建筑空间 文人建筑 台湾地区建筑 中国园林 中国营造学社 汉宝德
下载PDF
现代中国建筑之“脉”的分枝与演进--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群体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师》 2023年第2期56-74,共19页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理论 现代中国建筑 中国近代文化思潮 文人建筑 中国台湾建筑 金长铭 贺陈词 汉宝德
下载PDF
汉宝德的大乘建筑与那一代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明松 《时代建筑》 2017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汉宝德与他那一代建筑师的"建筑养成"都来自本土教育的初步"给养"。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学习的动力完全来自自身,这不仅体现在汉宝德身上,也体现在高而潘、蔡柏锋与吴明修的职业生涯中。这一代建筑师尽管受到... 汉宝德与他那一代建筑师的"建筑养成"都来自本土教育的初步"给养"。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学习的动力完全来自自身,这不仅体现在汉宝德身上,也体现在高而潘、蔡柏锋与吴明修的职业生涯中。这一代建筑师尽管受到王大闳、陈其宽、张肇康等上一代的影响,却在建筑语言上产生了一种"疏离",几乎看不出任何继承性,这经常成为研究台湾现代建筑史时的困惑,难道华人社会那么渴求向外学习而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文章以汉宝德作为讨论的核心,并对他同时代的几位重要建筑师也进行了研究,试图为台湾匮乏的年代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建筑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大闳 陈其宽 张肇康 汉宝德 高而潘 蔡柏锋 吴明修 传统 现代
下载PDF
柚子名“抛、栾”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蒙凤金 罗聿言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结合方言和侗台语材料、语音演变规律以及地方志材料认为,汉语方言中柚子名"抛、栾"来自同一个侗台语词。
关键词 汉语方言 侗台语 “抛” “栾” 柚子
下载PDF
现代空间结构的集体呈现及其中国化表达--1960年代台湾地区建筑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新建筑》 2020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二战之后,随着结构、材料技术的突破,西方建筑界迎来一次利用新结构形式探索新建筑空间与形式的风潮。在这一时期,我国台湾地区以陈其宽、王大闳、贝聿铭等为代表的建筑师群体和以金长铭、汉宝德等为代表的建筑学者,以倒伞形(反曲薄壳)... 二战之后,随着结构、材料技术的突破,西方建筑界迎来一次利用新结构形式探索新建筑空间与形式的风潮。在这一时期,我国台湾地区以陈其宽、王大闳、贝聿铭等为代表的建筑师群体和以金长铭、汉宝德等为代表的建筑学者,以倒伞形(反曲薄壳)结构、折板结构、双曲面薄壳等为代表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为切入点,进行了一系列现代中国建筑实践与理论探索,并在1960年代形成创新高潮。这场群体性建筑创新,横向对接现代世界,纵向传承古老中国,是世界现代建筑史的一部分,也是战后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早期过程中极富创新意义的实践与思索,其兼顾经济性、表现性、中国气韵的建筑创新路径,至今仍富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现代中国建筑 现代空间结构 陈其宽 王大闳 贝聿铭 金长铭 汉宝德
下载PDF
西汉居室考述 被引量:2
6
作者 陶传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1-25,共5页
居室为少府属官,有令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为保宫。历代学者对居室少有注解。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出土了众多"居室"陶文及封泥,又有不少涉及"葆宫"的简牍,为窥探西汉居室的历史面貌提供了契机。从其名称看,... 居室为少府属官,有令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为保宫。历代学者对居室少有注解。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出土了众多"居室"陶文及封泥,又有不少涉及"葆宫"的简牍,为窥探西汉居室的历史面貌提供了契机。从其名称看,居室初为管理宫内房屋的机构,后又拘系刑徒,役使囚徒劳作。保宫与居室乃同一机构在不同时期的名称,但随着历史演进,两者职掌略有不同,保宫兼有拘押人质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居室 保宫 葆宫
下载PDF
从汉画像石庖厨图谈汉代饮食烹饪状况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金萍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汉画像石庖厨图以生动写真的画面,再现了汉代饮食烹饪状况。山东诸城等地庖厨图,描绘了古代庞大忙碌的烹饪场面,包括宰杀、汲水、蒸煮、炙烤、酿酒等各种厨事活动,展示了汉代先进烹饪厨具如釜、甑、鼎、烤炉等,以及汉人繁复的烹饪... 汉画像石庖厨图以生动写真的画面,再现了汉代饮食烹饪状况。山东诸城等地庖厨图,描绘了古代庞大忙碌的烹饪场面,包括宰杀、汲水、蒸煮、炙烤、酿酒等各种厨事活动,展示了汉代先进烹饪厨具如釜、甑、鼎、烤炉等,以及汉人繁复的烹饪技术如蒸、煮、炮、炙等,反映了汉代丰富的食物种类。汉画像石庖厨图为我们研究汉代饮食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庖厨图 饮食 烹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